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脓肿,给患者造成痛苦,严重影响产后哺乳质量及产妇的康复[1].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患侧乳房疼痛,炎症部位红肿、变硬、压痛,可迅速形成脓肿,严重者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常见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笔者临床运用验方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选用无斑点、未发芽的马铃薯1个,约  相似文献   

3.
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红肿感染的区域,表现为乳房红肿有压痛,体温超过38.5℃以及有流感样症状.乳腺炎分为两类:哺乳期乳腺感染和非哺乳期乳腺感染.我们科于2009年-2011年采用手法按摩和靶向治疗乳腺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用此治疗方法与以往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的对比研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为乳汁排泄不畅、继发细菌感染所致,以初产妇多见。如处理不及时,则发展为蜂窝组织炎,或乳腺脓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分别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乳腺脓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乳腺脓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脓肿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进程,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继续哺乳率。  相似文献   

6.
朱燕 《西部中医药》2004,17(12):48-50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管周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1],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2]。祖国医学古代文献对本病尚无明确记载,现代中医学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浆细胞性乳腺炎归属“乳痈”范畴[3]。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增多,诊断标准的成熟,诊断条件的先进,误诊率已大大下降,但治疗上仍无统一认识,现代中医学者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深入探讨,对其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古…  相似文献   

7.
<正>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炎症,以乳腺内或乳管内残留炎性结节或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慢、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迁延难愈易复发,某些症型易误诊为炎性乳癌。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合理的用药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炎症、缩短病程,减少复发。1分类非哺乳期乳腺炎可以分为特异性乳腺炎和非特异性乳腺炎。前者包括真菌、寄生虫感染和乳腺结核;后者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肉芽肿性乳腺炎、乳晕下脓肿和慢性硬化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8.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脓肿,给患者造成痛苦,严重影响产后哺乳质量及产妇的康复。笔者对临床100例急性乳腺炎发病早期(还未发展成乳腺脓肿患者)采用以理疗、手工挤奶、外敷止痛消炎膏方法为主,配合青霉素全身抗炎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乳腺炎为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乳腺疾病,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引起的周围结缔组织和乳腺管内炎症,多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与乳汁淤积、乳头皲裂等密切相关~([1])。早期临床表现为乳汁排出不畅、局部红肿、高热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当,将会导致炎症发展,进而形成脓肿,严重影响哺乳期女性的身心健康~([2])。西医常规治疗多以抗生素为主,虽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控制及改善作用,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择了2006 年4 月-2011 年4 月来我院外科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30 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5-67 岁.所选患者中患有乳头凹陷畸形2 例,患有哺乳期乳腺炎3 例,有外伤史1 例.观察与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主要与乳腺导管的阻塞和扩张有关,B 超检查、细针的穿刺学检查与病理检查是十分有效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这种疾病可分为慢性瘘管型、肿块型、以及急性脓肿型.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特点,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反复发作.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最终目标在于切开或是切除病变的乳腺导管,从而实现彻底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丁志明  王军 《天津中医药》2014,31(10):638-640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以输乳管窦或乳腺导管扩张为基础,导管周围浆细胞浸润为前提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1],临床多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晕下或乳晕旁脓肿、局部瘘管形成、乳房非周期性疼痛,因其化脓破溃后脓中常常夹杂着粉渣样物质,故中医学称其为"粉刺样乳痈"。阮华等[2]报道,本病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但由于本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临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现代中医乳房病学》[2]中急性单纯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1.2排除标准①非哺乳期乳腺炎及慢性乳腺炎。②头孢唑啉钠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者。③彩色超声诊断乳腺脓肿已形成者。1.3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01~2013-06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1~35岁,平均28岁。对照组30例,年龄19~35岁,平均27.6岁。2组患者在年龄、症状和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约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绝大多数发生在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是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临床上以局部硬结、红、肿、热、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若至病程后期脓肿形成,手术切开后存在切口长、组织损伤大、痛苦多、愈合时间长、影响哺乳、愈后瘢痕明显等不足,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笔者采用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32例,并与“局部热敷+吸乳+口服抗菌素”治疗的31例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腺疾病是一种让女性痛苦不堪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乳腺疾病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5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近年来,哺乳期乳腺炎和浆细胞乳腺炎的病例不断增加,多发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肿严重困扰部分女性健康,特别是乳腺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占首位[1],而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炎和乳腺增生有密切关系,所以寻找合理、副作用小的治疗乳腺炎和乳腺增生的手段有望大大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2006-10-2010-06,我们采用针灸配合乳腺中频治疗仪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10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分娩后数周内哺乳期妇女,初产妇较多见。主要由于泌乳初期乳汁浓稠及上皮残屑脱落阻塞导管和细菌侵入而酿成急性炎症。轻症患者炎症较局限,全身症状轻微,重症者炎症可波及全乳房呈蜂窝织炎状,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或局部形成乳腺脓肿等,需要及时外科手术治疗[1]。以蒙医学理论,此病症属于"布日勒都森.额卜钦"范畴,采用单纯蒙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2012年2月~2015年9月接诊急性乳腺炎患者48  相似文献   

16.
自1975年以来,我们采用草药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Merr.et Rolfe)Li]治疗急性乳腺炎及其它软组织脓肿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41例中,急性乳腺炎13例,其它软组织脓肿28例。13例急性乳腺炎中,左侧乳腺发炎者7例,右侧乳腺发炎者6例。门诊治疗者18例,住院治疗者2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麦默通乳腺微创伤技术在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均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伤技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有效率为100%。结论:麦默通乳腺微创技术是治疗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哺乳期妇女发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80名哺乳期妇女,其中313名有乳腺炎者定义为病例,其余267名为对照。研究对象填写人口学特征、产次、产程、哺乳喂养方法等变量的调查表。多元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产程使用抗生素、本次生产为初产者、行剖宫产及哺乳时有乳头皲裂均为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哺乳期妇女易患乳腺炎。积极预防和治疗乳腺炎可防止该疾病进一步发展成乳腺脓肿。  相似文献   

19.
正产后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产妇常见病之一,是指产后乳汁正常排出受阻,乳汁留滞于乳腺管内的一类疾病,一般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乳内肿块等,严重者出现乳汁不行、乳房硬结、乳腺脓肿以及情绪焦虑、烦躁等症状,常可诱发急性乳腺炎[1]。中医古籍多有记载"妒乳""吹奶""产后妒乳""产后吹奶"之名,内外治法皆可用之。本病临证多见也多有报道,中医治疗极具"简、便、廉、验"之特征,取效甚多,确有独到之处。刍议之不啻为产后乳汁淤积  相似文献   

20.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乳腺组织急性化脓性病变,多见于产后的3~4周的哺乳期妇女。由致病菌金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所致。病起之初仅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