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实行两种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探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患者进行抽样,选取将要择期进行开腹手术老年患者428例,其中310例患者术前采取全麻,其镇痛方式为术后静脉镇痛,另118例患者采取全麻并硬膜外麻醉,镇痛方式为硬膜外镇痛。在患者手术前一天和术后一周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验,做好数据记录和患者临床症状观察。结果:428例患者中完成该项神经精神测验的有412例,全麻组310例患者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96例(30.97%),复合全麻组118例患者中有认知障碍35例(29.6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麻醉和镇痛方式差异并不对其术后认知功能形成明显影响,不同方法之间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参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小时MMSE评分为29.0±0.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27.5±0.5(P〈0.05):观察组12小时内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的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理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将90例老年(≥60岁)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全麻组与硬膜外组各45例,分别给予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各项指标变化及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6 h、12 h、72 h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后24 h时硬膜外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但2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及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应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均可诱发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但硬膜外麻醉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全麻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择期骨科手术全麻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拔管后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组拔管后静脉注射氟马西尼0.5mg。分别于注药后30分钟(T1)、1小时(T2)、2小时口3)、24小时(T4)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后容易发生认知功能下降,氟马西尼能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大手术中麻醉的效果和苏醒的质量.方法:选择择期腹部大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组(B组),每组30例.记录诱导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5min(T3),术中探查(T4),拔管时(T5),拔管后5min(T6)6个时间点的SBP,DBP,HR以及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和苏醒时间.结果:A组在T2,T4,T5时SBP,DBP,HR均高于B组(P〈0.05),全麻用药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毕苏醒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大手术中,通过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加快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30例在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对照组)和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观察组)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及3 d 2组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同时2组术后1 d均有POCD发生,但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同样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小,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单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苏醒质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228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组(予硬膜外麻醉)75例、全麻组(予全身麻醉)76例、全麻复合组(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77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 h、1 d、3 d、7 d、1个月的神经精神功能。采用运动活动评分(MA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30 min、6 h的镇静程度,并采集相应时间段患者静脉血样检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结果认知障碍主要发生在术后24 h内,术后7 d除全麻组有3例发生认知障碍外,其余均恢复正常;全麻组出现术后认知障碍的比例最大、最为严重,全麻复合组次之,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生术后认知障碍的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硬膜外组术后30 min MAAS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和全麻复合组(P均0.05),全麻组和全麻复合组术后30 min、6 h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及硬膜外组(P均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轻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可有效提高术后患者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对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实施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有26例,占52.00%;对照组有39例,占78.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而言,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方法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30例,术前合并1—2级高血压,30例均按WHO标准诊断,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A组(单纯全麻)、B组(硬膜外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BP、HR、SP02、心率,记录术中知晓,术后躁动及麻醉药用量。结果插管及拔管时,A组SBP、MAP、HR、RPP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1)术后60及90min SBP、MAP、HR显著升高,同期B组无明显波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至清醒时间A组(35.0±15.2)min,B组(10.0±4.6)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波动小,苏醒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对老年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循环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患有腰椎滑脱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单纯气管插管全麻。连续监测病人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治疗组的动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没有显著变化无显著差异性(t1=1.75,t2=0.541,t3=0.568,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的差异(t1=7.133,t2=5.647,t3=5.4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中对患者循环影响较小,可作为手术的优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非心脏手术时的麻醉选择及经验教训。方法:32例患者年龄42~89岁,住院期间均确诊为陈旧性心梗,距手术时间最短6个月。25例实施全身麻醉,诱导选依托咪酯、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吸入异氟醚、间断静脉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5例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2例为硬膜外麻醉。全麻组有1例为术前休克,心衰术中并发肺水肿,于术后第5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心脏手术,单纯的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正确的选择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及有效的术后镇痛,严格的术中麻醉管理以及充分术前准备和内科的系统治疗为尽早手术和手术安全性创造条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采用MMSE量表评价两组患者T1(术前24小时)、T2(术后24小时)和T3(术后72小时)的认知功能、血浆Aβ浓度及T2、T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2时MMSE评分均低于T1时;对照组T2时血浆Aβ浓度明显高于T1时(P〈0.05),对照组T3时MMSE评分、血浆Aβ浓度与T2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T2时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浆Aβ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时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低于全麻患者,临床上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前列腺增生且选择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全麻组48例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硬膜外组48例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记录2组麻醉前、术后6 h、术后1 d和术后3 d的S100β蛋白水平以及认知功能状况,检测2组麻醉前和术后6 h的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2组术后6 h、术后1 d和术后3 d的S100β蛋白水平均较麻醉前呈现不同程度升高(P均<0.05),硬膜外组均显著低于同时间全麻组(P<0.05);2组术后6 h、术后1 d和术后3 d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较麻醉前呈现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硬膜外组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全麻组(P<0.05);术后6 h,2组肾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均<0.05),硬膜外组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硬膜外麻醉能显著改善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顾健坤  马伟斌  姚明  周超瑞  陈国慧 《新中医》2022,54(11):210-213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麻醉对老年腰椎融合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老年腰椎融合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以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试验组全麻下加针刺疗法结合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麻醉药时间、麻醉药用量、手术出血量的差异,比较2组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连线测验时间(TMT)的变化,观察2组术后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差异,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下降,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TMT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试验组TMT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对照组为5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辅助麻醉对老年腰椎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腔麻醉(CEA)在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基础SBP、DBP、HR和麻醉后30分钟的变化及两组麻黄素、阿托品的使用情况,术中辅助镇静镇痛药的应用,麻醉效果及术后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后SBP、DBP均比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CSEA组SBP、DBP降低的幅度小于CEA组(P〈0.05),两组麻醉前后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A组镇痛效果优以上者明显少于CSEA组(P〈0.01)。结论:CSEA对髋关节手术的老年人麻醉效果确切满意,循环波动较小,尤其适合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与B组均采用TCI系统Marsh模型输注丙泊酚,A组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B组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从麻醉诱导前到拔管后各个时段的SBP、DBP和HR及苏醒至拔管的时间(1rr)。结果:A组在插管期间的SBP、DBP,HR的波动小于B组(P〈0.05);B组sBP、DBP,HR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间波动均较A组小(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单纯全麻小。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维持平稳,苏醒时间短特别适合老年人腹部大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用静吸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上腹部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等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级48例,占96%,无1例差级,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最短8min,最长36min,平均(24.61±10.12)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疼痛感时间平均为(9.20±1.1)h,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止痛效果完全,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复合用药量减少、麻醉、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麻诱导,对两组患者麻醉用药、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镇痛效果及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性高,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该文就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该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手术时采取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开始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对比参照组均更快,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 d时的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5 d时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为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对缩短苏醒时间、促使=认知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在高位硬膜外加全麻插管下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3例。A组行硬膜外麻醉,B组在硬膜外加全麻下行手术,C组单纯在全麻下行手术。记录麻醉期患者BP、HR及患者苏醒质量,术后镇痛情况。结果:B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苏醒时间短,C组苏醒期间躁动明显,并且术后半小时内需要镇痛。结论:硬膜外加全麻插管是乳腺癌根治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