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咸作咸淡之咸时,旧写做"鹹",石鼓文作■,从卤,"卤"金文写作■,是古代西方之地,《说文》:"卤,西方鹹地也。""鹹地"古代指产盐不能长其他作物的土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盐碱地。从卤的字,都是与盐碱有关的事物,比如说"鹹",就是指像盐的味道,《说文》:"鹹,衔也,北方味也。"前面我们说"卤"是西  相似文献   

2.
    
正血,甲骨文作■,像祭祀的器皿里装着鲜血,小篆写作■,《说文》解释为"祭所荐牲血也",所以"血"的本义,是指专供祭祀用的牲畜的血,后来泛指各种生物的血,也包括人的血液。《黄帝内经》里有"脉不通,则血不流"的记载,这里的血就指血液。岳飞在《满江红》里慷慨激昂地写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相似文献   

3.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6,(12):1112-1113
正酒,最早写作"酉"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肚阔颈细的坛子,是古代盛酒的容器。后来小篆为了区别,才在"酉"旁边加"水",写作■,东汉辞书《释名·释饮食》载:"酒,酉也。酿之米麸酉泽,久而味美也。"这是对"酒"的定性,酒就是一种美味的饮料,用米麸酿造而成。  相似文献   

4.
    
正竹,金文写作■,小篆写作■,很像两枝并生的竹叶。《说文》:"竹,冬生草也。"为什么说"竹"是冬生呢,因为冬天竹子在地底孕育,开春竹笋破土而出,就像小草一样逐渐长大,所以段玉裁说"竹胎生于冬"。不过,竹既不是草,也不是树,因为竹不像草那么叶片柔软,又不像大树那样有年轮,竹是中空的,却坚  相似文献   

5.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3,34(9):798-799
脬,小篆写作■,指膀胱。《说文》有,"脬,膀光也,从肉,孚声",《广韵·肴韵》则曰:"脬,腹中水府。"也是从侧面说明"脬"的含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风瘅客脬,难于大小溲。"张守节解释为:"脬亦作‘胞’,膀胱也"。"脬"字在古书记载中还指一种食物的名称。如《释名·释饮食》:"脬,赴也。夏月赴疾作之,久则臭矣。"至于脬所指食物是否为  相似文献   

6.
1脾脉……濇甚为肠■《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脾脉……濇甚为肠■,微濇为内■,多下脓血。"  相似文献   

7.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20,41(2):123-125
神,甲骨文作■,小篆写作■,《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它的造字本义是古人祭拜的天公、至高无上的造物者,甲骨文的字形像闪电之形,因为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天神在发怒。"神"由万物的主宰,又引申指"掌控肉体的灵魂、意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精神""神志"中的"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5,(3):196-197
"沐"金文写作■,像一双手拿着器具往一个人头上淋水。沐的本义是洗头发,《说文》"沐,濯发也",后来简写成"沐",成语"栉风沐雨"意思就是风梳头,雨洗发,形容人奔波劳碌,非常辛苦。古代洗头可能要别人帮忙,用瓢一样的器具往头发上浇水,因为古代不论男女头发都留得很长。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能随意损毁。《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的事迹,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意思是说周公为  相似文献   

9.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6,(5):458-459
正醋,篆文为■,由表示酒的"酉"和表示过去的"昔"构成。"醋"的古字是"酢",金文的"酢"作■,从酉,作声。汉代《急就章》里有"酸咸酢淡辨浊清"的句子,唐代的经学大师颜师古注为"大酸曰酢",而北魏《齐民要术》中则更清楚地说道:"酢,今醋也。"关于醋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之一是相传杜康在发明  相似文献   

10.
    
正豆,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像器皿之形。《说文解字》曰:"豆,古食肉器也。"因此,豆的本义是指古代一种食皿,形似高脚盘。《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郭璞注"豆,礼器也"。《诗经·大雅·生民》曰:"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到了汉代,"豆"字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即指农作物大豆。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引吴氏云:"古语只称菽,汉以后方呼豆。"如《诗经·小  相似文献   

11.
谈论扶阳问题,首先要知道阳气在人体哪里?《内经》言人体阳气在胃脘,《素问·阴阳别论》说:"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因为脾胃主四肢,故《素问·阳明脉解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内经》没有一处讲阳气在肾,故张仲景多用大小阳旦汤(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四逆汤(太阴病主方,亦云小泻脾汤)温中扶阳。  相似文献   

12.
    
正"土"字的甲骨文字形写做■,金文字形写做■,下面一横象征着祖先生存繁衍的大地,上面的刻划则是一个高耸的土墩。《说文解字·卷十三》"土字条"则曰:"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相似文献   

13.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20,(3):284-285
美,甲骨文字形■好像人头上戴着花枝和草叶;金文■把甲骨文字形花草的形象写成似羊非羊的■,篆文把上部的形象进一步简化,成为■,与"美"现在的写法已非常接近。《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段玉裁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  相似文献   

14.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20,41(4):312-313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梦"是古往今来文学家、史学家不断描摹的主题之一。"梦",甲骨文写作■作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人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休息,伴随着做梦,眼皮在跳动。纂文写作■,《说文》收录的是梦的异体字■,释为"寐而有觉",段玉裁注:今人假梦为之,梦行而■废。  相似文献   

15.
    
正蜜,小篆写作■或■,前者隶定为■。清代训诂大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或从宓,宓声。今通用此体。"是指蜜蜂,上面的"宓",为声符,表读音。蜜,本义是蜜蜂采取花液酿成的甜汁。古人根据产地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区分,如《康熙字典》"蜜"字条作:"《尔雅翼》土  相似文献   

16.
十枣汤理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枣汤主治太阳中风,有形之水客居胸胁之悬饮证。由甘遂、大戟、芫花、大枣四味组成,乃张仲景治水常用方剂,《伤寒论》、《金匮要略》均有论述。《外台秘要》引深之朱雀汤,即本方。现代药理作用已有报告。用药时间《伤寒论》指明在六经病"欲解时","平旦服";热则行、凉则滞,欲期冀其药扬辛开之性,又不失苦降之能故当温服。用法有枣汤送服、先服枣汤、枣肉为丸、体外贴敷、枣汤煎服、枣肉夹粉等。十枣汤实为峻下逐水之剂,具猛、毒之性,运用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原则。现代医家扩大治疗各种水饮停聚胸腹属邪实之证,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病应用最为广泛。在妇科、骨科创伤并发症、眼科、心包积液应用,也取得一定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甘澜水最早见于《灵枢》半夏秫米汤,到张仲景《伤寒论》用甘澜水煎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历代医家对仲景所用甘澜水有不同的见解,现代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就甘澜水的历代解释和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甘澜水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6,(9):792-793
正菊,小篆写作■,《说文解字》有:"菊,大菊、瞿麦。"《尔雅·释草》也作"大菊,瞿麦"。可见古义"菊"指石竹科的大菊即瞿麦,与今天人们普遍共识的"菊"花有很大不同。今日"菊"古代写作蘜。《楚辞·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那时已经知道许多菊花都是可以食用的。晋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更有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果搞得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最早论杂病的一部专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实用价值很大,故一向尊之为经典著作.由于年代久远,词简义深,初学者往往难得要领.现略述个人教学体会如下:一、联系《伤寒论》阅读《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原系姊妹篇,关系至为密切,宜互相参阅,才能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大柴胡汤证,《伤寒论》136条说:"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这是病在于里而及于表的表里两实证,但是仅有"热结在里"一句话,没有具体的病位可以证验,这就很难据以用大柴胡汤来通里达表.而《金匮要略》的《腹满病》篇说:"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这就把《伤寒论》中"热结在里"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20.
加减复脉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是在《伤寒论》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参、桂、姜、枣,加入白芍而成。吴鞠通曰:"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吴氏改变炙甘草汤温阳复脉为养阴复脉,指出加减复脉汤的适应证有五:一是,阳明病,温邪久羁中焦,伤少阴癸水者,或已下,或未下而阴竭者,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