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说文》谓:“所行道也”。本意指人行之道路,随词义的引申有道理、方法、规律、准则、学说等义。《黄帝内经》中,则把研究医学的思想方法和反映客观规律的医学经验及理论,称之为“道”。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由此可知《内经》中所说的“道”,主要就是关于天地自然变化及人类社会现象的各种规律与人体生命关系的探讨。为此,弄清《内经》中“道”之含义及作用,对深入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形成和演  相似文献   

2.
论卫不和则卧不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卫气与睡眠的关系在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卫气与睡眠关系的论述亦散见于各章节 ,有进一步总结阐发的需要。本文试结合现代医学进展阐释《内经》营卫及睡眠理论 ,以使古贤大旨不至于埋没云。1 论卫不和则卧不安是《内经》睡眠理论的主要观点[1]《内经》关于睡眠的论述主要见于以下几处 :如《灵枢·寒热病》篇云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 ,正属目本 ,名曰眼系 ,头目苦痛取之 ,在项中两筋间 ,入脑乃别阴跷、阳跷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眦 ,阳气盛则瞠目 ,阴气盛则瞑目。”《灵枢·营卫生会》云 :“黄帝曰 :老人之不夜…  相似文献   

3.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内容,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正如有关中医专家所说:“要精通《内经》,必先精通运气”。为了促进中医运气学术研究,拟定于2001年二季度在北京举办“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征文内容:1.运气理论研究;2.《易经》与运气;3运气与天文、地理等现代科学相关研究;4.运气临床研究;5.运气与养生保健;6.运气学说与中医特色;7.运气  相似文献   

4.
几千年来,谈“气”者甚众。从总体来看,前贤所论未逾越《内经》的范围。笔者粗读《内经》有年,于“气”字含义上作了整理分析:《内经》中出现的“气”字,计《素问》1860处,《灵枢》1140处,共3000处(不包括篇名中的“气”字19处)。兹从三方面论述。一、指运动着的细微物质《内经》中绝大部分的“气”字是指运动着的细微物质,约占所出现“气”字的96.5%。(一)“气”原为氙氲上升的云气、水汽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考证:“气,云气也。”气即漂浮于空中构成云彩的水汽。《灵枢·五癃津液别》:“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溺与气”之气即水汽。《内经》在论述人体之气时援用了这种概念。如《灵枢·脉度》:“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这种溉濡脏腑、腠理之气与濡润万物的雾气相似。  相似文献   

5.
《内经》后各代医家论“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气学理论,《内经》始总其成,而古代哲学中有关气的论述,则渊源更早。本文简要介绍其后历代医家在继承《内经》原旨,使气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状况:如《难经》首创“原气”;张仲景的调气名方;李东垣论脾胃之气;喻嘉言的“大气论”;徐大椿的“命门元气论”;林珮琴的诸气证治;唐容川“血证论”所主的调气和气;张锡纯论“大气下陷”;现代医家许寿仁、章真如、王大鹏等分别强调行气、调气,王明辉则更倡导“中医气医学”的开拓性构建。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则的涵义对中医治则涵义的认识,历来比较混乱。《内经》中没有“治则”一词,只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提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这里的“治之大则”显然是指辨证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届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内容 ,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正如有关中医专家所说 :“要精通《内经》,必先精通运气”。为了促进中医运气学说研究 ,拟定于 2 0 0 1年 2季度在北京举办“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征文内容 :1.运气理论研究 ;2 .《易经》与运气 ;3.运气与天文、地理等现代科学相关研究 ;4.运气临床研究 ;5 .运气与养生保健 ;6 .运气学说与中医特色 ;7.运气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注意事项 :1.信封请注明“五运六气会议”;2 .没有论文也欢迎参加听讲 ;3.征文截稿日期 :…  相似文献   

8.
中华思想文化肇始于《周易》。《周易》内涵丰富,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小序》言:“易道之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哲学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活水源头。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充分汲取了  相似文献   

9.
中医气学理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学理论为中医理论之核心 ,深入探讨气的本质 ,对于揭示人体生命科学的秘密 ,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促进中医理论现代化 ,具有重要意义。1 气学理论为中医理论之核心气 ,最初是一个哲学命题。在《内经》问世之前 ,气的概念便产生了。先秦时期 ,老子、宋研、尹文等哲学家提倡“气一元论” ,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例如老子《道德经》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庄子说“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 ,《内经》以“精气学说”、“气一元论”的理论为基础 ,与医疗实践及有关方面 (诸如天文、地理、气象等 )知识相结合 ,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正>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语出《素问·藏气法时论》,这大概是有关“苦坚”药性的最早记载。历来于“苦坚”药性之涵义及机制认识尚存歧意,笔者不揣浅陋,想就此一谈管见。一、“苦坚”涵义“苦能坚”之说虽源于《内经》,但其涵义与后世之“苦能坚阴”却不尽相同。按《内经》五行归类相配的原则,苦味属火,而火能燥土,土燥则坚;《说文》曰:“坚,土刚也”;王冰亦云:“营性坚燥”;对苦味的燥坚之性,《内经》更有较详论述,如“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湿淫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2):432-433
"神"是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中医对神的认识来源于《内经》,书中"神"字频频出现,其涵义纷繁众多,内涵及外延差距明显。诸多学者对《内经》中的"神"的含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对近20余年发表的研究《内经》神的含义的文献综述后认为:(1)《内经》中"神"的含义可归纳为7种涵义:1天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2人的生命机能和外在表现;3人的精神意识思维;4正气,水谷精微和气血等物质;5针刺感应,经络之气;6高明巧妙之意;7鬼神。其中2及3在中医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2)"读经典"在名医成长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内经》做为中医经典的核心著作,其中关于神的论述更是其指导中医诊治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今后应对《内经》相关"神"的部分进行全面深入研读,如此则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传承及创新。  相似文献   

12.
“气”贯穿于整个《内经》理论体系的始终。据有人对《内经》的详细统计,其中单纯提“气”有近800余处,以气组成的气名多至2000余处,以气名分类的270余种。可见,“气”在《内经》理论中运用广泛。 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内经》理论的形成来看,“气”的概念十分明确。但由于以气组成的气名比较复杂,给人们造成了  相似文献   

13.
精气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在《内经》中多次出现“精”或“精气”,精气理论广泛渗透于《内经》关于生理、病理、养生、预防、诊疗等各方面的论述中,然而《内经》中“精”字的涵义多解,用法也颇多,笔者将《内经》中的有关“精”、“精气”的条文检索出,分析并确定其涵义,旨在研讨《内经》精气理论的内涵,理解精气学说的核心概念。1“精”源流及演变“精”字的构造为形声字。篆文从米,青声,隶变后楷书写作精。《说文·米部》段注:“精,择米也。从米,青声。”本义为上等细米。与“粗”所表示的糙米相对应的。由精的本义引申,凡物之纯净无杂…  相似文献   

14.
龙日辉 《四川中医》1995,13(11):8-9
“神”,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始于《内经》,代有阐述.近年来,关于“神”的讨论已有很多文章发表,它们从哲学、医学、心理学、文字学等不同角度论述了“神”的涵义、功能、发生发展、临床运用等诸方面,从而使中医对“神”的认识日臻完善,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特别是益智养生、心理治疗.但是,这些研究似对《内经》“神”的概念发掘不够深入.为了追本溯源,弄清“神”的本初涵义,本文对《内经》一书中有关“神”的章句逐一摘录,具体分析其特定含义,以及其共通内涵,冀能为“神”之讨论拾遗补阙.  相似文献   

15.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内容 ,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正如有关中医专家所说 :“要精通《内经》 ,必先精通运气”。为了促进中医运气学术研究 ,拟定于 2 0 0 1年第 2季度在北京举办“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征文内容 :(1)运气理论研究 ;(2 )《易经》与运气 ;(3)动气与天文、地理等现代科学相关研究 ;(4)运气临床研究 ;(5 )运气与养生保健 ;(6 )运气学说与中医特色 ;(7)运气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注意事项 :(1)请在信封上注明“五运六气会议” ;(2 )没有论文也欢迎参加听讲 ;(3)征文截稿日期 :2 0 0 1年 4月 30…  相似文献   

16.
唐瑜之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21-1623
<正>《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道出了中医发病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其言虽简,其义则深,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不揣浅陋,简论如下。1关于气的诠释在中国古代,"气"是一个涵义极其广泛而又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概念,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等诸多方面,渗透到诸子百家  相似文献   

17.
《内经》详尽地论述了气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对气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起奠基作用,通过分析事理归类,《内经》所论述的气大致包括自然界之气、人体生理之气、病邪之气和药物之气,其对研究中医的气学理论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它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与医理学,包含天文、地理、气象、人文等多学科。王老认为年轻中医,必须首先培养学好《内经》的信念,这是中医人一辈子的必修课。王老强调学《内经》必须读原著,原汁原味地慢慢品尝,亲力亲为地逐渐理解其养生和治病法则。王老重视《内经》理论的继承,继承是创新之本,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素问·举痛论》明确了三要义:"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相似文献   

19.
姚增全  果会玲 《河南中医》2009,29(4):343-344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发挥《内经》病机学说,弥补了原“病机十九条”过于简略之不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理论,特别是首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关于“相火”的论述,则为后世相火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还总结了温热病的治疗原则,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关于本病《内经》早有记载《玉机真脏论》:“忽忽眩冒雨巅疾”;《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而则生,不返则死”。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及后遗症的理论多有阐述。本人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理论于1980~1992年,12年中以电针治疗中风后遗证15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诊断标准按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疾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诊断的本院住院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而转来本科治疗。本组150例,男性96例,女性54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