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唱斜”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邪气乘虚入中头面阳明、少阳脉络,以致营卫不和,气血阻滞,经脉失养而发病。针灸治疗本病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已见大量临床报道,现将近年来的治疗概念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产生面部肌肉瘫痪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面瘫”等。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大多数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孑L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Bell麻痹。中医学的“口眼喁斜”、“吊线风”、“卒口僻”均属此范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遇到面瘫患者,在此,就面瘫的病因、临床表现、中医治疗与康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贝尔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学“面瘫”、“口眼喎斜”、“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笔者2005-01至2009—02运用中药正啁汤治疗4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BellPalsy)。中医称“口眼隔斜”、“面瘫”。是指原因不明的茎乳突孔(面神经管)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致病,或因风湿性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8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笔者自2004年开始以针灸、拔罐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与以前单纯应用针灸、理疗治疗面神经炎相对照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向晖 《河南中医》2004,24(4):30-30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贝尔氏麻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初春或夏季多见,是临床常见病。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面瘫”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80例.取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面瘫的中医辨证施治应注意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症状、脑电图、脑CT可资鉴别.这里所说面瘫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即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现代医学认为大多数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口呙)斜"、"吊线风"、"卒口僻"范畴.  相似文献   

9.
子午流注纳甲纳子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的"面瘫"、"口眼歪斜"、"口僻"等范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Bell’spalsy),即西医学"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或面部受风着凉所引起[1],多由感冒、外伤或五官科疾患所诱发。近  相似文献   

10.
面瘫俗称“歪嘴巴”。任何年龄均可以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多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本病发病急骤,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2种。笔者在近3a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过程中发现,针灸加穴注射治疗该病较单纯针灸治疗有更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