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论治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升高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秀峰  杨钦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01-3102
目的观察自拟乙肝降酶汤、乙肝解毒汤和乙肝养阴汤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ALT,AST)升高的疗效。方法从门诊病例中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ALT、AST)升高的患者60例,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的变化,辨证分为乙肝降酶汤组、乙肝解毒汤组和乙肝养阴汤组,1剂/d,疗程2个月。结果乙肝降酶汤组有效率91.6%,乙肝解毒汤组有效率85%,乙肝养阴汤组有效率9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升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的外文文献重点和趋势,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PubMed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方式,检索2002—2012年国内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10年间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的外文文献呈缓慢趋势。结论:中药治疗乙肝、乙肝的中医辨证、针灸治疗乙肝方面的研究是研究热点,需规范研究过程、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3.
乙肝治疗,重在坚持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有四个不同的方略,并需要四个坚定不移。第一,湿热蕴结,清热利湿。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为湿热之邪,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湿、热、毒三者相合,湿  相似文献   

4.
董靖  张静  章涵 《新中医》2012,(6):179-180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乙肝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已被认定是一个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即乙肝三步曲。乙肝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是乙肝发展的必然趋势,尽早控制乙肝的发展,阻断其向肝硬化及肝癌的转变,对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论应贯穿于乙肝防治中的全过程,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周口市城乡居民的乙肝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乙肝防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周口市2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村民组为调查点,随机抽取1000名20岁以上成人居民采用问卷法调查乙肝知识水平。结果:城乡居民对乙肝是传染病、接种疫苗可预防乙肝的知晓率较高(〉90%),而对乙肝传播途径中水和食物、空气、性接触的知晓率较低(〈50%);低年龄组、高文化程度得分高于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医务和科技人员的均分最高,农民和其他职业的均分最低,城市居民均分高于农村居民;知识来源主要为媒体。结论:周口市城区居民总体乙肝知识的知晓程度参差不齐,应加强针对低知晓率人群的乙肝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从脏腑论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引起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慢乙肝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黄疽、胁痛、积聚”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临床实践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乙肝,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疗效更好。中药在慢乙肝的治疗中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现将近10余年来中医治疗慢乙肝的经验,从中医脏腑的角度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中药加味寿胎胶囊对乙肝免疫耐受患者口服干预,检测干预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研究TNF-α与乙肝免疫耐受是否存在相关性,探讨加味寿胎胶囊打破乙肝免疫时受的机制.方法 对60份乙肝免疫耐受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作TNF-α.检测,生化仪行肝功能检查,对结果相关性加以分析.结果 治疗前乙肝免疫耐受患者血清TNF-α阳性率为9%,治疗后39例患者免疫耐受突破,血清TNF-α阳性率为60%.结论 TNF-α和乙肝免疫耐受具有相关性;ALT、TNF-α可以间接反映乙肝免疫耐受突破情况,及时检测ALT、TNF-α可以适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加味寿胎胶囊具有突破乙肝免疫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来自昆明市6个单位318名甲、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进行甲乙肝联合疫苗免疫,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前后的血清样本,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免疫原性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受试接种者中甲肝抗体阳转率高达100%,乙肝抗体阳转率达到99.06%,表明该甲乙肝联合疫苗具有卓越的免疫原性.另外还发现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的人群抗体滴度普遍比只接种单价甲肝或乙肝的人群高.  相似文献   

9.
加味寿胎胶囊对乙肝免疫耐受患者ALT及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药加味寿胎胶囊对乙肝免疫耐受患者口服干预,检测干预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研究TNF-α与乙肝免疫耐受是否存在相关性,探讨加味寿胎胶囊打破乙肝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对60份乙肝免疫耐受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作TNF-α检测,生化仪行肝功能检查,对结果相关性加以分析。结果治疗前乙肝免疫耐受患者血清TNF-α阳性率为9%,治疗后39例患者免疫耐受突破,血清TNF-α阳性率为60%。结论 TNF-α和乙肝免疫耐受具有相关性;ALT、TNF-α可以间接反映乙肝免疫耐受突破情况,及时检测ALT、TNF-α可以适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加味寿胎胶囊具有突破乙肝免疫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付乙肝的最佳良策就是认认真真做好乙肝的预防工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自2010年后呈很大的下降趋势,这与本地区强制推行乙肝疫苗接种密不可分;防范乙肝的最好方法是注射疫苗,以期产生保护性抗体。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群众深  相似文献   

11.
用自拟乙肝方治疗乙型肝炎60例,方剂分为乙肝Ⅰ号方、乙肝Ⅱ号方,功效分别为疏肝活血、健脾益气,服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HBsAg 转阴率高,总有效率96.6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乙肝合并淋巴瘤的抗病毒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乙肝合并淋巴瘤的患者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治疗乙肝合并淋巴瘤的抗病毒治疗上的方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经抗病毒治疗,有效率达80%,死亡率为8.3%,乙肝复发率为15%,治疗无效率为11.7%。结论:医护人员在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用药的安全性,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控制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乙肝复发率,减少乙肝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死亡人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可长达20-30年。中医治疗慢乙肝有特定的优势。慢乙肝中医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了解慢乙肝不同证候及证候间的分子标签、发现生物标志物和中药作用靶点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蛋白质组学方法应用于慢乙肝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常见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慢乙肝不同证候,包括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虚证、脾胃湿热证型以及证候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旨在为慢乙肝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邪实正虚是中医临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病机特点,在传统中医四诊辨证的基础上,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与慢乙肝中医虚实辨证相结合,通过比较慢乙肝中医常见虚证与实证之间在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变异、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以及转录组、蛋白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等方面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差异性,揭示慢乙肝虚实证型之间分子生物学意义,为慢乙肝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中医慢乙肝辨证客观化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乙肝与湿、热、毒、痰、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由乙肝病毒 (HBV)感染引起 ,HBV持续感染是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HBV的中医属性当属湿热疫毒 ,痰浊、瘀血是乙肝病程中的病理产物 ,湿热毒痰瘀贯穿乙肝的始终。临证时应根据病邪的主次轻重 ,清热解毒、祛湿解毒、化痰降浊、凉血活血诸法配合应用 ,突出重点 ,分清主次 ,谨守病机 ,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感染(HBV)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总结妊娠合并乙肝宫内阻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所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住院的210例妊娠合并乙肝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分娩21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妊娠合并乙肝感染易发生早产、妊高症、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肝功能异常对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妊娠合并乙肝对分娩预后的影响较大,应重视产前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对HBV-DNA阳性者适时给予宫内阻断,可减少新生儿乙肝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抗原主要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它们对于乙肝的早期诊断,鉴别乙肝或 HBsAg 携带者,提示乙肝为急性传染期或向慢迁肝、慢活肝转化,有无乙肝病毒(HBv)复制以及推断乙肝的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特征、证候规律,完善其常见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7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乙肝后肝硬化基本中医证候群;(2)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乙肝后肝硬化各证的症状,寻找出乙肝后肝硬化常见证候特异性的症状指标;(3)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分析,筛选出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的主次症状;(4)初步拟定出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等5种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结论: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并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所建立的乙肝后肝硬化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减少了偏倚,提高证候标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扶正祛邪法治疗乙肝的理论依据,笔者曾从乙肝的发病原因——正虚邪袭以及乙肝正邪相搏、正虚和病邪同时并存的临床过程等方面作过论述。该法对处在病邪滞留,机体脏腑气血受损严重的慢乙肝尤为适宜,这已为多年来普遍采用扶正祛邪法治疗慢乙肝取得较好疗效所证明。但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中药制剂抗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抗乙肝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乙肝宁颗粒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HBV-DNA的抑制、HBeAg血的阴转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明显优于乙肝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