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中风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缺血性中风病人120例,按照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给予相应处理。发病后1年给予SF-36健康调查量表、功能独立量表(FIM)、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人口学调查。结果发病1年后中风病人的生活质量除躯体疼痛外,其他各项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除情感职能和躯体疼痛外,卒中后躯体功能与SF-36各项呈明显正相关;除躯体疼痛外,卒中后抑郁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明显负相关;除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外,病人认知功能与SF-36各项呈明显正相关。FIM亚项目中病人的大小便控制障碍与生活质量明显相关。结论影响老年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躯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卒中后抑郁和二便控制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生命质量角度评价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低转换型)者7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口服骨碎补总黄酮)36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34例,依据对腰背痛及腰痛综合评分进行动态观察;依据"疼痛VAS线段分级法"对腰背痛进行量化动态观察;依据"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观察,评价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结果 "疼痛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观察显示,治疗前患者的腰背痛及腰痛多在Ⅲ~Ⅴ级之间,疼痛无法忽视,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运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疼痛分级多降至Ⅰ~Ⅱ级,自觉疼痛基本消失。"疼痛VAS线段分级法"观察显示,治疗前静止时腰背痛、久坐时腰背痛、步行时腰背痛均呈现中度疼痛,翻身时腰背痛、起身时腰背痛、弯腰时腰背痛、腰背压痛与叩击痛多表现重度疼痛,而以弯腰时腰背痛、腰背叩击痛尤为显著,部分病人腰背痛对睡眠会有一定影响。运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各种行为方式引起的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观察显示:治疗前多数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为60~40分,表现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治疗3个月后积分可达到9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够全面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腰背痛,提升独立性生活水准。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或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肌肉骨骼系统平衡功能较差,易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问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可减轻高龄患者骨折引起的疼痛,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我院自2001年至2009年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替换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14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180例眼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下降。结论:青光眼患者治疗时,要重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方案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患者实施干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更明显,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总体健康感觉(GH)、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功能(RP)、情感功能(RE)、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精力(VT)方面得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均有效。"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不仅对开展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使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切实的应用。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不同症状和证候实施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措施,使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说明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方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量表及家庭支持量表,对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家庭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成正相关系。结论:加强与家属沟通,增加家庭支持,有利于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lCC)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lCC组N=10、无PICC组N=10),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os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量表的各单项用李克累加法,按最后题值计算原始分数,再用标准公式计算转换分数。分另计算出两组的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os SF-36显示两组病人手术后时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躯体疼痛(bodilypain,BP)等方面的影响相当。结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不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可以更好地的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某地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测量北京某地区老年人的骨密度,调查其骨密度降低的原因,从而找出造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挑选55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结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年龄、性别、每日摄入的钙剂、维生素D、接受日照的时间有关。结论: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应该加强预防骨质疏松症,每日摄入适量的钙剂、维生素D、接受充足的日照可以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02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作危险因素评价。结果:性别、增龄、体质量指数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精亏虚与阴虚、脾气虚与瘀血阻络等中医证候的交互作用,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肾虚阴亏、脾虚血瘀是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及中医证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中医证型。方法:对中山地区250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和250名非骨质疏松症者进行腰椎双能X线扫描测定骨密度,利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调查表和中医证侯调查表进行了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调查。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于非骨质疏松症志愿者,在中医证型的调查中发现,肾阳虚和脾肾阳虚发病率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较高,肾阳虚型、肾精不足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正常同龄人相比下降,该病患者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脾肾阳虚为主,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患者的骨密度,还要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接受针刺治疗的多为慢性疼痛的患者,疼痛是影响生活质量(QOL)的主要因素,而针刺镇痛作用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健康量表)探讨了针刺疗法改善QOL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86例中医证候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系统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特点和规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关科学依据及参考,我们于1997年1月~1998年10月对18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证候学调查,以调研结果为基础,探讨了证候表现与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的关系。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63例,女性123例;年龄60~79岁,平均64.17±9.32岁,均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药物影响因素。分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三型。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籍贯、工作单位、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碳酸钙D3片做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毫针行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使用毫火针联合单纯针刺,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总疗效...  相似文献   

14.
毛艳 《河北中医》2012,34(1):51-51,5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以骨痛、肌无力、身材缩短及骨折为常见症状,严重者常伴有驼背,胸廓畸形,活动受限,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内分泌、营养、废用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使用最多的是雌激素、钙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和氟化物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且价格昂贵.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通过临证辨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对其中医病机有着较深的认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本地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临床表现厦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症的因素与高龄、饮食、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等有关。结论:完善农村养老机捌,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幸福程度,减轻家庭压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6.
邹忠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33-34
目的:运用中医捏脊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社区综合治疗,以初步阐明其治疗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的手段。方法: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均根据体质辨识的不同进行社区中医健康宣教和饮食、运动处方,治疗组加用中医捏脊疗法进行辨证治疗。结果:经治疗两组疼痛评价指标、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及骨密度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医捏脊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疼痛、纠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并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熏洗。结果:90例病人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平均治愈时间为30.5天;功能全部恢复正常。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桡骨远端骨折治愈率高,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尹君  姚先杰  张峰  高传芳  蒋伟 《河南中医》2010,30(11):1092-1093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对6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测定疼痛值;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结果:使用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仪能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使骨密度增加。结论:采用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何书杏 《新中医》2012,(8):93-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护理措施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并按西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口服中药汤剂、针刺治疗结合中药热敷。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护理措施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普适性生命质量量表SF-36,从躯体活动功能及其对角色功能的影响、疼痛、健康总体自评、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心理功能等8个领域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证实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同时也说明了SF-36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