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点刺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对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从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的60例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口服联合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口服联合假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月为1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的口干燥评分、唾液腺分泌指数(EF)、患者喉咙疼痛VAS评分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的口干燥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E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点刺可明显缓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口干症状,同时可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及VAS评分,促进唾液腺分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燥症的疗效,并为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唾液腺损伤提供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40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加味增液汤联合放疗;对照组予以单独放疗。观察组在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个月加服加味增液汤。加味增液汤基本处方为:生地黄25 g、玄参15 g、麦冬15 g、石斛15 g等,根据病情症状可加减,水煎服用,每日1剂。放疗结束至放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口干程度,观察为期1个月。临床口干程度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结果:放疗结束时至放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口干燥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加味增液汤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燥症,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状,能有效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唾液腺损伤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散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在常规放疗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维生素C,治疗组用加味生脉散频繁啜服。结果:按口干程度评分和刺激性唾液流量,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生脉散可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后慢性口干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辅助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鼻咽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调强放疗,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颜色相近的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放疗开始到放疗结束。观察2组口干、五心烦热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癌因性疲乏(CFS)评分和唾液腺排泌指数(EF)的变化。结果:放疗结束时,2组口干、五心烦热积分均较放疗前升高(P0.05),且对照组口干、五心烦热积分升高更明显(P0.05)。放疗结束时,2组PSQI评分及CF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PSQI评分及CFS评分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2组EF均较放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EF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能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干、五心烦热症状,提升睡眠质量,减轻疲乏状态和唾液腺功能。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副反应27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文娜  刘琳 《新中医》2002,34(11):55-55
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和放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口干、口腔溃疡等症状,笔者从1982-2001年,对有上述放疗反应的患者予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的疗效,为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唾液腺损伤提供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手段。方法 6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中药+放疗;对照组30例予单独放疗。治疗组中药为增液汤加味,1剂/d,自放疗开始第1天至全程结束后4周。放疗为6 MV-X射线常规分割照射,鼻咽根治剂量DT 70Gy。临床症状(口干)评价标准为"RTOG/EORTC晚期放射反应评分标准(1987)",并行动态唾液分泌量测定。结果在放疗结束时和结束4周后治疗组口干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刺激性唾液流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加味增液汤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状,可作为临床防治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凉血生津法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同期放化疗,治疗组在放化疗开始即给予自拟凉血生津中药含漱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干预。比较2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放疗3周、5周及7周时的口干程度、口腔疼痛程度及黏膜反应分级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凉血生津法有利于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损伤,促进口腔黏膜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联合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4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予清创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入院后第1天至术后1个月加予中药辨证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并于患者治疗前后采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进行口干、倦怠乏力及食少纳呆积分计算,测定CD~+_4、CD~+_8、CD~+_4/CD~+_8水平。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鼻咽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鼻咽缺损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口干、倦怠乏力及食少纳呆各方面中医证候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_8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_4、CD~+_4/CD~+_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鼻咽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免疫水平,且有利于降低鼻咽创面未愈合风险。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但放疗后常出现口干咽燥,口腔粘膜糜烂,食欲不振等症状,可能因此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自1995年以来对80例鼻咽癌放疗后中医辨证属阴虚内热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总结现有关于鼻咽癌放疗后中药内服方剂的文献,分析用药规律,为鼻咽癌放疗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筛选中药方剂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方剂96首,统计分析高频中药、高频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药物核心组合和6个新方。结论:现有文献中医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多用滋阴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药对组合功效主要有滋阴加清热凉血法,滋阴加清热解毒法等。  相似文献   

11.
陈子秋  庞博 《河南中医》2021,41(4):542-547
目的:分析《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外感热病”“温毒”“内陷”“走黄”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医药学科学数据中心”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的处方,对方剂中药物、主治、功效的频数进行分析,并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药物使用频次位于前5位的是大黄、黄芩、甘草、栀子、麦冬等;主治病症频次位于前4位的是热毒、肠结、伤寒、烦躁等;功效频次位于前4位的清热、解毒、导滞、养阴。根据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得到大黄+黄芩等的药物组合,热毒+肠结等的主治病症组合,清热+解毒等的功效组合。结论:《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重视大黄和黄芩的使用,以清热解毒、导滞养阴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所有方剂进行整理,利用频次统计与Apriori算法对数据进行频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录符合标准498首方剂,涉及279种药物。清热药与补虚药为方药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天花粉、麦冬、黄连、人参应用频次位居前四位,占总药物用药频次近20%;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按照最低条件支持度5%,最小规则置信度30%,共得出关联规则12项,涉及麦冬、天花粉、人参、黄连、炙甘草、知母、黄芪、茯苓8种药物。结论可见明代以前医家对消渴病的治疗以清热药、益气药、养阴药为主。常用清热、益气、养阴治法,重视消渴病火热、气虚、阴虚证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层次挖掘国医大师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搜集整理三届18位国医大师治疗糖尿病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确定63首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和核心组合等。结果:高频药物包括山药、生地黄、黄芪、知母等。处方药物多为寒性、甘味,归经多属肺经、肾经、肝经、脾经、胃经。高频药物组合(药对)包括知母-天花粉;黄芪-山药;天花粉-生地黄等。新处方包括茯苓+熟地黄+玄参+丹参;生地黄+桃仁+红花+鬼箭羽+僵蚕等。结论:国医大师治疗糖尿病用药多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品为主,遵循滋阴清热、益气生津的治疗法则,活血化瘀多贯穿于糖尿病治疗始终,符合中医标本兼治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4.
白雪  罗萍 《河南中医》2020,40(2):276-278
目的:对近1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处方进行收集,分析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用药规律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和人工筛选近1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文献,整理出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中药,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中医药治疗干眼症高频单味药物主要有菊花、麦冬、枸杞子、生地黄、白芍、甘草、当归。按功效分类,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寒、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肝、肾经多见。结论:肺阴不足及气阴两虚引发的干眼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清热利肺、益气养阴、补益肝肾为治疗干眼症的常用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20,(3):246-251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中成药及中医处方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处方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结果:共纳入处方202首,使用中药156味,其中,用药频次≥19的高频药物有30味,排在前五位的药物为当归(121)、火麻仁(92)、白术(90)、肉苁蓉(79)、甘草(79);设置支持度个数为30,置信度为0.7,排在前五位的高频药对为当归-火麻仁(62),肉苁蓉-当归(61),黄芪-当归(55),白术-当归(55),当归-枳壳(53),最终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首。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原则以润肠通便、益气养血为主,行(理)气、补肾、养阴为辅,这为临床治疗老年性便秘及开发治疗老年性便秘新药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益气养阴解毒法是王瑞平教授治疗中晚期肺癌最常见的方法。王瑞平教授从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阐述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气阴亏虚、癌毒内结贯穿中晚期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解毒法是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治法。其中,益气、养阴需辨证使用,解毒需分清癌毒性质——热毒、痰毒、瘀毒,分别运用清热、化痰、祛瘀等方法。运用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十四味温胆汤为朱进忠教授在温胆汤基础上加味而成,具有益气养阴、化痰清热之效,主要治疗气阴两虚,痰热阻滞,郁而化火之证。十四味温胆汤是在温胆汤清胆和胃的基础功效上,加黄芪、当归、生地、麦冬、五味子、远志、石菖蒲、生地共同组成。此方既弥补温胆汤单纯治疗中焦病证局限,又加强清热益气的疗效。因此临床上常运用此方化裁治疗气阴两虚,痰热阻滞之心系、肾系、肝系、气血津液及肢体经络病证,且均已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使用十四味温胆汤可以为临床治疗上述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近15 a治疗胸痹气阴两虚证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胸痹气阴两虚证中药处方的组方规律,对筛选出的127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功效、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1个方药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妇科名著《傅青主女科》77首方剂的用药特色。方法:以文成堂刻本《傅青主女科》77方为数据源,先用Pajek5.07工具进行可视化处理的复杂网络分析,以中药作为结点构建复杂网络图,并将“共同出现”的中药配伍关系连成网络结构,再行关联规则挖掘,最后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傅氏用药频次>20的有6味,按照功能主治分为16类,对96味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6个有意义的网络聚类组,如C1健脾益气;C2养阴清热;C3补益肾阳;C4偏清热凉血;C5清热泻火,补益阴津;C6温经补血,理气化瘀。高频中药之间二联121组,三联513组,四联867组,如五联的熟地黄、人参、白术、白芍和当归。结论:傅氏以补气养血、培补正气为主,补虚药以当归为首,常配伍人参,白术次之,重视补气健脾化湿。常用的核心中药有白术、人参、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柴胡、黄芪,核心方剂有异功散、四物汤、清经散、右归丸、完带汤,复杂网络结合关联规则在挖掘核心中药和方剂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视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头身疼痛、胸闷或呼吸急促、纳差、咽痛、畏寒、腹泻、恶心或呕吐为主,无恶寒,病机与《伤寒论》所述之外感表邪,内热伤津证病机类似,属温病中“温疫”范畴。六经辨证中,COVID-19初期,患者外受温邪,津伤内热,在采用辛散解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滋阴清热药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轻疏表邪,和解少阳;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不下、腹泻等太阴脾虚湿盛证,兼有头身疼痛等太阳表证时,则考虑太阴病里虚夹表证,应以温润脾阳,健脾利湿为治则,根据表里偏重对证施治;患者出现下利、吐、哕,甚至反复发热,并四肢厥冷时,病机为里虚寒热错杂,治宜寒热并用,顾护人体正气。患者出现精神极度衰惫的昏迷状态时,无论寒化证还是热化证,均为六经中最危重的阶段,应扶阳、育阴,寒化证扶阳时宜温补,热化证育阴时宜清里热。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中,COVID-19初期为卫分证候,邪在表,在上焦,病位在肺,宜用清疏宣化肺卫之剂;若余邪未及时祛除或病邪直入气分,病位在上焦或中焦,宜用清肺降气化痰、辛开理气利湿之品;气分热盛阶段,在辨脏腑病变同时,结合疾病阶段性需要,给予清热生津养阴、开窍凉血熄风之品;若出现阴竭阳脱的下焦病证,病位在肾,在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清热凉血、解毒活血、滋阴育阳类药物。COVID-19早期,结合三阳经证、卫分证、气分证早期及上焦、中焦早期病证进行辨治;COVID-19危重期,结合少阴经证,营血分证及下焦病证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