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阳虚发热的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虚发热是内伤发热中的一种证型,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亦得到公认,但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证候也不易辨认。故见发热,治以清热泻火、滋阴凉血者多;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原者少。笔者于此对阳虚发热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名词解释(共12分,每题2分)1.呕乳2.溢乳3.哯乳4.休息痢5.五泻6.噤口痢二填空(共28分,每空1分)1.脾主困,()则日晡身热饮水,()则吐泻生风。2.脾经兼证。初伤风吐泻,恶风发热,烦急顿闷,此为兼见()证;发热昏睡,梦中惊悸,此为兼见()证;发热昏睡,气促而喘者,此为兼见()证;羸瘦痿弱,嗜卧不能起者,此为兼见()证。3.吐出上焦,泻出下焦,乃肠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摄乎上下之间,吐泻互作者,乃()之病也。4.钱氏曰:脾主困,谓疲惫也,非嗜卧也。吐泻久则生(),饮食伤则成(),易至疲惫也,此与肾主虚同。5.治泻大法,不问寒热,先服理中丸,理中者,理中气也。治…  相似文献   

3.
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观察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了动态观察,并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达菲抗病毒治疗.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2例发生肺部感染,9例发热患者平均发热持续1~4天,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不重,不伴消化道症状;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较青年患者为轻;中医证候多属于毒袭肺卫证、风热上扰证候.中医药可迅速退热,改善咳嗽、咽痛、头痛等临床症状.结论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季节性流感为轻.毒袭肺卫为中医常见证候,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为主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 产褥期内以发热为主证并伴有其他症状者,中医称为产后发热。临床上多见感染邪毒发热、表虚外感发热、血瘀发热、血虚发热。我们曾治疗20例疗效满意,现分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患者发热除了感染的原因之外,进展期肿瘤发热是肿瘤发展过程中并发症状之一,主要与肿瘤本身坏死组织的吸收有关,中医学认为是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痰湿不化)、毒热内结、脏腑虚损及阴阳失调的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注意发热的辨证.切忌一见发热就滥用寒凉.应遵循阴虚发热者治宜滋阴清热;血虚发热治宜补益气血;气虚发热治宦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肝郁发热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泄热;血瘀发热治宜活血化瘀.证候有兼夹者,治疗应予兼顾.  相似文献   

6.
阳明初期恶寒辨恶寒一证,是仲景辨别阴阳表里的重要临证标准。阳明为三阳之里,自无表证可言。但阳明初感外邪,阳气内郁,热邪尚未发散,也有一时性不发热而恶寒者,或发热恶寒兼见者,必待热邪蒸发,则恶寒自罢。故183条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184条云:“……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临证所见,阳明病患者,每多于恶寒或  相似文献   

7.
忍冬感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证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忍冬感冒颗治疗风热感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法;治疗组忍冬感冒颗粒(板蓝根、忍冬藤、鱼腥草、绵马贯众、山豆根、重楼、青蒿、白芷))36例,对照组抗病毒颗粒36例.结果 对风热感冒证出现的发热、头痛、鼻塞、身痛、流涕、咽充血、咳嗽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各症状体征消失率为58.23%,综合疗效显效率51.42%,体温复常率为复常率71.42%.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忍冬感冒颗粒对风热感冒证有效,安全、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癌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临床上患者的发热程度表现也不一样,有低热、中度发热,也有39℃以上的高热,其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见.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概括而言,为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加之热、毒、痰、瘀相互为病,不同时期可表现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对于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任佳丽  张理云 《河南中医》2019,39(5):653-656
《伤寒论》三阳热证发热各有其特点,太阳证翕翕发热、发热恶寒并见;阳明证但热不寒、日晡潮热;少阳证往来寒热。病因病机不同,热型各异,治疗也不尽相同。太阳热证中,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阳明热证中,知母配甘草滋阴泻火;少阳热证中,黄芩配甘草和胃除烦。甘草配伍在方剂中多作为使药应用,在三阳热证中与不同臣药配伍,既发挥协同作用,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与中医伤寒、温病的关系,以及其中医症状与证型分布特点,得出不同流感病原的中医病证特点。方法通过RT-PCR核酸检验法确定甲型H1N1、甲型H3N2以及乙型流感病例,通过自拟《流感病例中医症状调查表》采集患者信息,以epidata录入并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甲型H1N188例,甲型H3N21083例,乙型流感278例;3种病原病例中伤寒、温病并见,且两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型皆以寒包火证为主,风热证次之,风寒证最少;症状中甲型H1N1与甲型H3N2皆以发热、咳嗽、流涕最为多见,乙型流感以发热、咳嗽、咽痛最为多见。结论甲型H1N1、甲型H3N2与乙型流感病例中伤寒、温病的分布并无明显区别,发热、咳嗽是其发作最多的症状,证型整体均以寒包火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