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病人选择不同的营养支持模式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7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N+PN)组。三组均在入住ICU 24~48 h内给予营养支持,持续时间均>7 d。观察并记录三组病例入住ICU时间、营养状况(均为营养支持第7天时)、撤离呼吸机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N组较PN组腹胀、应激性溃疡、高血糖、肝功损害、呼吸机相关肺炎、心衰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但营养状况差,撤离呼吸机时间及ICU入住时间略长(均P<0.05)。而EN+PN组较EN组、PN组并发症少,营养状态好,撤离呼吸机及ICU入住时间均减少,且原发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单纯EN组和PN组(P<0.05)。结论老年危重病人早期(<48 h)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检测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各种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并观察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补体、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术后第8天两组免疫指标较术后第1天有所恢复,且改变量EN与P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N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EN组(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EN组早于PN组(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根治术后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能更好的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d后,EN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PT)、ALB、PA和HB水平明显上升(P〈0.05),TPN组病人也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TPN组比较上述指标上升更明显(P〈0.05);EN组免疫指标:IgA、Ig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与TPN组比较P〈0.05;EN组与TPN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腹泻、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赵滢  王强 《山东医药》2008,48(37):90-92
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肠内营养支持(EN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各项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自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EN组、PN-EN组与PN间有显著差异.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和PN-EN组.认为三种营养支持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种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营养方式分为3组: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肠外营养治疗组(PN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组(EN+PN组),每组50例。分别于住院第1、第7及第14天检测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计数(LYM)等,记录3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EN+PN组TP、ALB、PA、Hb及LYM等指标优于EN组和PN组(均P0.05)。而EN组与PN组比较,仅PA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第14天时,EN+PN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N组和PN组(P0.05),而EN组和P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第14天时,3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EN组和PN组(P0.05),而EN组和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短期临床结局优于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而肠内与肠外营养治疗组比较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态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EN+PN组(32例)和EN组(28例)营养支持,住院第1天、14天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第1天、21天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感染、肠道并发症,入院第90天时进行改良Rankin评分。结果:住院第14天2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下降,EN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EN组第14天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EN+PN组第14天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EN组(P均<0.05)。第21天2组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EN+PN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第90天时改良Rankin评分显著高于EN组(P<0.01)。结论:早期EN+PN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及实施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观察和治疗7 d后将两组患者体重(BW)、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值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总结营养支持护理体会.结果 PN组的Hb、TP、Alb值显著高于EN组(P<0.01).PN组的应激性溃疡、高血糖、腹泻、腹胀发生率高于EN组(P<0.05).但两组BW、TSF、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8例接受择期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两组患者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于术前1d、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生化、营养状态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EN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幅度少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下降幅度明显少于PN组(P<0.05)。EN组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少于PN组(P<0.05)。EN组患者肠道通透性、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均<0.01)。结论: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单纯肠内营养、单纯肠外营养3种营养支持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4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65例,随机分为3组: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组(EN+PN组,21例),肠内营养组(EN组,23例),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三组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三种不同营养支持2周后,采用抽血送检、超声检测等方法临床检测营养指标、血脂情况、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均升高(P0.05),且三组中EN+PN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EN、PN组(P0.05),治疗后EN组与PN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EN、PN、EN+PN三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均略有上升(P0.05),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学检测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有降低(P均0.05);EN+PN组LVEF、NT-pro BN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EN和PN组(P0.05);EN组与PN组营养支持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联合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调节炎症因子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肺癌(LC)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价值。方法选择老年LC患者84例,将患者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PN结合EN支持,而对照组术后仅给予PN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手术10 d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M、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A、IgG、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24 h尿素氮(24 h U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IgM、IgA、IgG、TLC、ALB、TF和24 h UP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IgM、IgA、IgG、T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10 d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4/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6/42),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LC患者术后给予EN联合PN支持有利于患者免疫力提升和营养的改善,并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AP患者入院后如5~7 d不能经口进食应开始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EN)较肠外营养(PN)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EN优于PN,在入院48 h内开展EN对SAP的转归有积极的作用。鼻空肠(nasojejunal,NJ)营养途径仍是EN的主要方式,新近研究表明,SAP患者使用鼻胃管营养途径(NG)亦是可行的,但尚有争议。半要素或要素型EN营养制剂的使用经验和临床研究还不充分,推荐应用谷氨酰胺。促动力药、免疫增强型EN营养制剂及益生菌不作为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胃癌(GC)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价值。方法选择老年GC患者40例,将患者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PN联合EN支持,而对照组术后仅给予P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手术10 d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 A、Ig G、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24 h尿素氮(24 h U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CD4+、CD4+/CD8+、Ig A、Ig G、ALB、TF和24 h U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CD4+、CD4+/CD8+、Ig A、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LB、TF和24 h UP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对照组(25.0%,P0.05)。结论对老年GC患者术后给予EN联合PN支持有利于GC患者免疫力提升和营养的改善,并能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正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肠外营养(PN)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使患者得以康复,但其尚存在营养不够全面,并发症较多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等诸多弊端,而肠内营养(EN)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加速术后肠功能恢复〔1〕。本研究对比观察采用术后早期EN或PN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治疗对老年危重症病人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经筛查具有营养风险的老年危重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70岁病人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A和对照组A,每组各25例;年龄71~80岁病人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B和对照组B,每组各25例。对照组A给予EN治疗,对照组B给予PN治疗,干预组A、B均给予EN联合PN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病人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水平,应用Karnofsky评分及Zubrod-ECOG-WHO分级标准评价病人的功能状态。结果干预组A和干预组B的ALB、PA、TRF及Hb水平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 (P0. 05)。干预组A和干预组B Zubrod-ECOG-WHO功能分级分别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 05)。各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EN联合PN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危重症病人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三种营养支持方式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不同影响。方法将我院胸外科90例老年食道癌患者术前随机分为完全肠内营养组(EN),完全肠外营养组(PN),混合营养组(MN),每组30例。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出院时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EN组各项指标好于PN组;而MN组各项指标显著好于EN、PN组,平均住院日最短,平均住院费用最低。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混合喂养更能符合机体需要,胃肠功能恢复快;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更符合营养支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患者补充肠外营养的短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时,补充肠外营养(PN)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吞咽困难而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肠内营养(EN)组21例.营养支持停留在胃肠可以耐受的程度,平均热量为(58.5±15.0)kJ/(kg·d),蛋白质(40.4±11.8)g/d;EN+PN组27例,平均热量为(101.9±22.2)kJ/(kg·d),蛋白质(62.8±9.7)g/d。观察2组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2周后血红蛋白、生化全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与营养支持前比较,营养支持2周后,EN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蛋白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EN+PN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EN组比较,营养支持2周后,EN+PN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EN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EN+PN组(P0.05)。结论对于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在给予EN制剂时,如果遇到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应及时PN补充,可以有效地防止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对神经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且伴有营养不良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组术后1~2d开始EN治疗,肠外营养(PN)组术后24h经外周静脉输入由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等配置的全营养混合液。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持续1周,逐渐恢复进食。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结果 EN组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PN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与PN支持相比更有利于患者营养状态的恢复及肛门排气功能的恢复,且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病人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重症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入院24h内均留置鼻胃管,肠内联合肠外营养组于24h内予中心静脉置管,根据病人的目标热量需求,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营养支持,动态监测营养代谢指标、意识恢复程度、胃肠道并发症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EN+PN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EN组,胃肠道并发症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意识恢复程度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症脑卒中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但对病人近期意识状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的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是PN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N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组及对照组(P0.05),而PN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危重患者的重要作用及两者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4年6月~2007年6月问(124)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PN)组、混合营养组及对照组,前三组病人于入院24~48小时内开始予相应营养支持,同时均予其它综合治疗。观测各组病人人院10天治疗前后ALT、Cr、CK—MB、TNT、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呕吐物潜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血ALT、Cr、CK—MB、TNT明显高于EN组、PN组和混合营养组(P〈0.05),后三组治疗前后及组间ALT、c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混合营养组病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较之PN组和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而PN组较对照组亦有较明显升高(P〈0.05),EN组与混合营养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PN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为37%,明显高于混合营养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8%(P均〈0.05),以上三组又高于EN组的发生率6.45%(P均〈0.05)。结论重症患者及早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的发生,EN比PN和单纯葡萄糖供能优势更加明显,有助于保护胃肠道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防止肠道细菌及毒素移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防止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