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对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桡骨远端于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7例,其中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的共36例(肥胖组),BMI<28 kg/m2的共51例(非肥胖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影像学结果得到桡骨高度,桡骨掌倾角度,尺偏角度的变化值,记录所有术前、术后6个月的屈伸活动范围、和旋前活动范围,采用Quick-DASH上肢功能评分评估上肢的功能情况。 结果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屈伸活动范围、和旋前活动范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Quick-DASH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肥胖组Quick-DASH评分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肥胖患者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板固定后,其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非肥胖患者差,表明肥胖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关节镜组)及传统直视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腕关节疼痛、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和影像学表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6个月,关节镜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关节面不平整、关节炎发生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下尺桡关节半脱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很好地恢复患者关节面的光滑性,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腕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瞻性研究外固定架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新鲜成人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进行正、侧位X片检查,并按照AO分级进行分级。随机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或开放复位LCP内固定,平均随访1.6 a,最终采用功能评分判定功能。结果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8%,开放复位LCP内固定优良率为91.3%。结论外固定架和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LCP内固定优良率高于外固定架组;外固定架手术时间更短,花费更少。  相似文献   

4.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A型10例,B型15例,C型7例),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A型(17.5±3.5)周、B型(19.3±4.1)周、C型(21.4±4.3)周,无畸形愈合、不愈合、肢体缩短、关节面塌陷,术后12个月踝关节综合功能恢复优良率A型100%、B型89.5%、C型76.9%。认为采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和锁定钢板两种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AO-C型骨折60例,其中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28例(外固定架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32例(钢板内固定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腕关节的活动范围、腕关节功能Mc Bride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均获有效随访,外固定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架组腕关节的活动范围中掌屈、旋后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钢板内固定组背伸优于外固定架组(P<0.05)。腕关节功能Mc Bride评分方面,两组优良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等优势,而外固定架和锁定钢板二者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26例桡骨远端骨折脱位患者,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功能进行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术后3、12个月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桡骨高度和桡偏角较对侧正常腕关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掌倾角分别恢复51%和49%,显著小于对侧正常腕关节(P〈0.05)。术后3、12个月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达80.8%、84.6%。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脱位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髓内钉组45例和LCP组42例,两组均采用平卧位,硬膜外麻醉下手术.髓内钉组透视下行手法复位.按标准的置钉方法置入髓内钉.LCP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LCP固定.术后每6周随访1次,包括功能随访及拍摄X线片评价愈合情况,直至骨折愈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C型臂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 a时AOFAS评分.结果 髓内钉组与LC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4.2、98.1 min,C型臂透视时间分别为2.1、3.0 min,两组比较,P均<0.001.两组术后1 a时骨折均愈合,髓内钉组与LCP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1、18.5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19.0%,两组比较,P均>0.05.术后1 a随访两组AOFAS评分总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对线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髓内钉与LCP内固定术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两组术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相当,但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及C型臂透视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
掌侧锁定钢板固定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分析掌侧锁定钢板在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方法对28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使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影像学采用经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腕关节功能使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来分析该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经过平均8.6月的随访,按Sarmiento评分对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比较,术后改善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按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评定,优14例,良1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8%。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正阳  徐爱云 《山东医药》2011,51(24):64-65
目的回顾总结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PPO)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MIPPO技术应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1例,骨折根据AO分型,A型5例,B型11例,C型5例,其中闭合骨折13例,开放骨折8例。平均伤后9.5 d手术。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3 min,术中19例获接近解剖复位,2例达可接受复位。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按Teeny-Wis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良率95.2%。结论应用MIPPO技术以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有效保持骨折端血运并能促进骨折愈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单一T型解剖LCP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外固定组)56例,掌侧入路单一T型解剖LCP固定法患者(LCP组)74例。观察两组患者整复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患者复位前后解剖学评分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前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相对高度无明显差别,复位4 w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复位前改善,且LCP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前的解剖学评分均较高,组间无明显差别,复位4 w后,两组患者的解剖学评分均较复位前降低,且LCP组降低的例数明显多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复位前腕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复位4 w后,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均较复位前改善,且LCP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掌侧入路单一T型解剖LCP固定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解剖位置恢复,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李治  马骥  张洋  杨立枫  赵伟 《山东医药》2012,52(35):65-66
目的观察无头加压空心螺钉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PRWE评分(评分项目为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日常活动及特殊活动情况)及X线检查结果评价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桡骨骨折6~8周愈合,平均7周;尺骨茎突骨折4~6周愈合,平均5周。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疗效为优4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3.75%。无骨不连、骨折移位、腕关节疼痛、无力及腕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选择适当的螺钉入钉点和固定角度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8~76岁,平均(65.42±5.24)岁.随访10~57月,平均(25.00±11.35)月.依据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是否存在畸形、活动时疼痛情况、关节活动度和手的握力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的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术后14例患者腕部活动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所有患者腕关节平均活动疼痛VAS评分为0.78分.与健侧比较,术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患侧平均腕背伸为22.34°(15°~30°)、掌屈为40.01°(20°~50°)、前臂旋前73.11°(55°~90°)、旋后为68.0°(45°~80°).手部握力测试显示术后患手握力平均为18.20 kg(15~22 kg),健侧平均为24.35 kg(20~28 kg),患手握力为健侧的74.74%.结论 尽管术后患者仍遗留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但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总体疗效肯定,为复位后桡骨长度和关节面的维持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稳定性,适合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侧股骨远端LCP锁定钢板翻转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对侧股骨远端LCP锁定钢板翻转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44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5-20个月,平均切口长度6.42 cm,平均手术时间57.34 min,平均出血量212.39 ml。伤口一期愈合140例,浅表感染4例(经换药于术后2-6周均愈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股骨转子间骨折10.4周,股骨转子下骨折13.6周;无钢板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无继发髋内翻畸形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平均96分。结论对侧股骨远端LCP锁定钢板翻转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董冀平 《山东医药》2011,51(50):78-79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9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在C臂X线下行胫骨远端内侧LCP内固定术,采用Johner-Wruhs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优67例、良6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92.4%。无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LCP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掌侧T形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掌侧人路T形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3例。结果41例随访时间平均8.6(3.5~2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按GarlandandWe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优28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7%。结论应用掌侧T形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稳定内固定、骨折愈合率高、早期功能锻炼、防止骨质疏松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守和手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A组42例)、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B组39例)治疗81例患者。比较6个月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评定术后6、12个月的腕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范围在12~24月之间(平均21.4月),骨折愈合时间范围在2~3月之间。术后6个月A组桡骨高度和尺偏角差于B组(P0.05),改良GW评分A组(6.31±1.17)与B组(3.81±1.17)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的桡骨高度及尺偏角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较手术治疗的早期腕关节功能差,远期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预后及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转归的影响。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7例按照入选患者病历号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不切开旋前方肌(不切开组)36例,传统L形切开旋前方肌(切开组)41例。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分析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放置情况;术后6 w、3个月分别进行一次门诊随访,观察预后指标;检测术前、手术日、术后1、6 w、3个月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两组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钢板内固定牢固且位置较佳,但不切开组有1例、切开组有2例手术植入的螺钉从背侧骨皮质穿出。术后6 w时不切开组腕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明显大于切开组,握力明显强于切开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明显高于切开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均在术后1 w降至最低点,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不切开组术后1、6 w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切开组(P<0.05)。结论旋前方肌的保留能够明显缩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的恢复时间,提升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1、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C1、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60)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60)采取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患侧腕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94,P=0.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1、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较保守治疗更好,可获得优秀的恢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桡骨远端骨折34例患者(左侧14例,右侧20例),手术切开复位后,利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对桡骨远端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腕关节功能位石膏外固定1周,配合肢体静脉泵消肿治疗,术后1~2周逐渐适度行患肢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6~18个月)。根据Gartland Werley评分标准,优22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达94.12%。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应用AO多角度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AO多角度锁定钢板固定治疗47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其中男15例,女32例,患者平均67.5岁,其中c1型20例,C2型16例,c3型11例。应用上肢功能(DASH)、Gartland和We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价及握力和腕关节运动范围评估。结果47例患者,其中43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8.3月,43例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N。47例患者中,42例功能评定为优,无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应用AO多角度锁定钢板是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