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气象因素与肺结核病发病的关联性。方法根据2008—2016年甘肃省嘉峪关市肺结核病发病人数,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用广义相加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不同气象因素对肺结核病发病的影响。结果2008—2016年嘉峪关市共报告肺结核病2 029例,男性发病数(1 146例)多于女性(883例),性别比为1.30∶1;36~64岁最多、占54.16%;肺结核病发病时间分布呈"两峰两谷"型规律变化,4—6月、7—11月肺结核病病例数明显下降,2—3月、12月—次年1月明显增多;气象因素在不同滞后日与肺结核病的关联呈非线性,日平均气温对肺结核病发病效应曲线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日平均气温在-16.4~-13℃和-3~8℃时,发病风险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滞后14 d的R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7,P<0.05);肺结核病发病风险随着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升高在一定湿度范围内有危害效应,日平均相对湿度在69%~81%时,滞后14 d时RR值的95%CI下限均大于1,RR值有统计学意义(t=5.623,P<0.05);其余湿度范围RR值的95%CI下限均小于1,RR值无统计学意义(t=3.120,P>0.05);日平均风速在0~6 m/s范围内,发病风险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滞后14 d时RR值的95%CI下限均小于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8,P>0.05)。结论嘉峪关市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可能是肺结核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气象因素对肺结核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福州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感冒的滞后影响,为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8年12月福州市日均气压、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温等气象因素与日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进行相关性和滞后性分析。结果 福州市共报告流行性感冒7 207例,男女性别比1.25∶1,4~岁组和0~岁组占比居前,依次为37.82%和29.91%。日均气温与流行性感冒发病呈负相关(r<0),其余呈现正相关(r>0),且存在滞后相关性。气温3 ℃,滞后7 d时的流感发病风险最高(RR=1.51, 95%CI:0.51~4.51),日均气压982 hPa,滞后6 d时的发病风险最高(RR=2.08, 95%CI:0.81~5.37)。风速9 m/s,滞后14 d时的发病风险最高(RR=3.43, 95%CI:1.28~6.63);滞后1 d后,日累计降雨量越大,保护效应越显著,滞后10 d的保护效应最强,但240 mm,滞后0 d的风险性最高(RR=2.22, 95%CI:0.39~12.72)。结论 日均气压、日均气温、日均风速和日累计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影响福州市流行性感冒发病,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纳入流感预测,为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翾  李盛  张玲  王搏  罗斌 《地方病通报》2022,37(1):1-6+17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城关区2010—201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和同期气象数据,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并采用双变量响应模型与分层模型探讨湿度与其他气象因素对细菌性痢疾的交互影响。结果 共报告细菌性痢疾8 700例,男女性别比为1.18∶1,5岁以下儿童占39.80%,7—9月为发病高峰。以各气象因素的中位数作为参考值,高温(P95)、高相对湿度(P95)、高降雨量(P95)和高风速(P95)的累积效应在滞后3 w时最大,累积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52(95%CI:1.12~2.04),0.65(95%CI:0.56~0.76),0.74(95%CI:0.62~0.89)和1.16(95%CI:1.03~1.32);低日照时数(P5)的累积效应在滞后1 w时最大,累积相对危险度(RR)为1.12(95%CI:1.01~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州市心血管逐日死亡数与气象因子关系,为政府制定预防干预措施及医疗气象的预测及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广州市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每日居民心血管病死亡资料和同期气相指标,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象因素包括日平均气压、气温( 日最高、日平均、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雨量、日平均风速、日照时长与心血管病逐日死亡数死亡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广州市心血管病逐日死亡数近年有所增加,其中日均气压、气温、风速、湿度、降雨量、日照等气象因素均与心血管逐日死亡数相关(均P<0.05),日平均气压和日平均风速呈正相关(r>0),气温(日最高、日平均、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长呈负相关(r<0)。平均气压为1019hPa,滞后为30天时,RR值最大为1.051(95%CI:1.026~1.076);平均气温为6℃,滞后为6-8天时,RR值最大为1.036 (95%CI:1.024~1.048)。 结论  我市应加强对心血管患者的宣传教育,气象因素对心血管死亡存在滞后性,因此对于气候变化应做好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气温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来源于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该地区同期气象数据,包括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网。对日平均气温与肺结核日发病例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研究疏附县气温与肺结核每日发病数的关联效应。结果:2017—2021年疏附县共报告肺结核发病数为5212例,其中,男性2669例,女性2543例;较高发于年龄≥65岁人群(3269例);最高日发病例数为76例;日平均气温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4.7(2.30,22.5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日发病例数与日平均气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70,P<0.01)。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气温与肺结核发病呈非线性关系。低温(-4℃)对36~64岁人群肺结核日发病风险影响效应较明显,随着滞后时间增加,RR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滞后28 d时对36~64岁人群肺结核日发病风险RR值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2018—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气温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兰州市2018—2020年流感发病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温与流感发病的关系。结果2018—2019年兰州市共报告流感2 568例,男女性别比1.05∶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流感日发病数与气温呈负相关(r=-0.472)。DLNM拟合结果显示,以日均气温11.16℃为参照,低温在-9℃,滞后1 d(lag 1 d)时RR值最大(2.20,95%CI:0.92~5.30);高温在21℃,lag 3 d时RR值最大(2.90,95%CI:1.42~5.94)。当温度为-4.9℃(P5)时,对0~5岁儿童累积效应在lag 14 d时最大,RR值为42.76(95%CI:1.91~960.10);当温度为24.7℃(P90)时,对0~5岁人群累积效应在lag 7 d时最大,RR值为12.46(95%CI:1.03~151.42)。2020年兰州市共报告流感1 065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流感日发病数与气温呈负相关(r=-0.379)。DLNM拟合结果显示,以日均气温11.14℃为参照,低温在4℃,lag 5 d时RR值最大(1.28,95%CI:0.48~3.45);高温在27℃,lag 0 d时RR值最大(1.27,95%CI:0.37~4.33)。当温度为22.0℃(P90)时,6~15岁人群的累积效应在lag 3 d时最大,RR值为42.53(95%CI:1.20~1 734.06)。结论 气温在不同滞后日与流感日发病数呈非线性关系,低温效应持续时间高于高温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太原市区内四所医院心内科1999年—2003年收治的太原地区1 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以及有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整理来自山西气象中心提供的太原地区1999年—2003年每日的平均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各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当日的气压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3),并且气压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7);当日气温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气温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6);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无滞后性影响,降水量未进入模型。结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但非线性相关,并且气压和气温有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手足口1病的发病情况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 登记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苏州大学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初诊为手足口病患儿17 653例,收集同期苏州地区的气象资料,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总雨量、月日照总和及月平均风速.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正态分布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Spearman非参数检验.结果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夏季高发,其次是春季,冬季明显减少.月平均气温(r=0.716,P<0.01)、月平均风速(r=0.630,P<0.01)、月总雨量(r=0.477,P<0.01)及月日照总和(r=0.311,P<0.05)与手足口病发病数呈正相关,而与月平均相对湿度无相关性(r=0.27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雨量选入回归方程,且月平均气温对手足口病的影响高于月总雨量(t=4.687,P <0.01;t=2.258,P<0.05).结论 苏州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度和总雨量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人数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关于气象因素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关系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利用Stata 16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基于单滞后效应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HFRS发病影响的合并RR分别为1.08(95%CI:1.04-1.12)、1.19(95%CI:0.99-1.43)、1.00(95%CI:1.00-1.01)和1.50(95%CI:1.06-2.12);基于累积滞后效应的环境温度对HFRS发病影响的合并RR为2.41(95%CI:1.16-5.02)。从环境因素指标、研究地点、气候带、性别、数据时间单位和疫区类型等方面对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效应分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内异质性均减小,平均环境温度和最低环境温度均与HFRS发病显著相关,最低环境温度的影响强于平均环境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最高相对湿度均与HFRS发病显著相关,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强于最高相对湿度;各气象因素对不同地区HFRS发病的影响不同,其中对温带地区人群的发病情况影响较大;以日为单位研究的环境温度对HFRS发病的影响效应显著,各气象因素对不同类型疫区HFRS发病的影响效应不同。结论环境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的升高均能增加人群HFRS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大连地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急性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3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3 5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和大连市同期气象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大连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季节规律,采用单项回顾性1∶1配对病例交叉研究设计,分析滞后0~3 d平均气温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当日气象因素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同时探讨卒中亚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呈明显的冬季(12、1、2月)高发,夏季(6、7、8月)低发。(2)滞后分析:气温每降低1℃时,滞后0、1 d急性脑梗死发病的OR值分别为1.034(95%CI:1.012~1.056)、1.025(95%CI:1.008~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当日气温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性最高。(3)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当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r为-0.392、-0.260,均P0.01),与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r为0.403,P0.01);其中心源性栓塞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最高,与日均气温、日均气压、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0.733、-0.629(均P0.01)。结论寒冷、气压高的天气可能诱发急性脑梗死发病,尤其是心源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糖尿病人群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继续降压是否有益。方法 检索 MEDLINE、EMBASE、IPA数据库及二次资源。检索词为血压、高血压、降压药物。入选试验条件:随机对照试验,试验对象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的人群,试验终点人群平均血压≤140/90 mm Hg,强化降压组与常规治疗组间终点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检索到16篇文献满足试验条件,总计51 470例病人。采用RR和95%CI作为评价强化降压组和常规治疗组各种临床结局有无差异的指标。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5.0软件。结果 对于糖尿病人群,当血压≤140/90 mm Hg时,继续降压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R 0.91;95%CI 0.87~0.96,P=0.0004)和卒中的发生率(RR 0.75; 95%CI 0.63~0.88,P=0.0005),但增加了症状性低血压 (RR 3.57;95%CI 1.41 ~11.20, P=0.03)及高钾血症的发生率(RR 1.57; 95%CI 1.05~2.33, P=0.03)。强化降压和常规治疗组间全因死亡率(RR 0.94,95%CI 0.87~1.01,P=0.08)、心血管病死亡率(RR 0.95; 95%CI 0.85~1.08, P=0.05)、心肌梗死发生率(RR 0.93; 95%CI 0.82~1.05,P=0.26)、心力衰竭入院率(RR 0.90;95%CI 0.76~1.06,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糖尿病人群,当血压降到140/90 mm Hg以下时,继续降压获益减少,同时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0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探讨气象因素和肺结核周病例数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结果: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患者共报告发病41 366例,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的63.2/10万(4742/7 506 266)下降至2022年的31.4/10万(2960/9 424 437),呈波动下降趋势(χ■=1622.439,P<0.001)。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分别呈现为“M”型、倒“N”型和近似“Z”型分布。气温在4.7℃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2.261,95%CI:1.422~3.594),低温(P5=2.4℃)在滞后16周情况下肺结核发病风险最大;相对湿度在46.1%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对PCI术后再狭窄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MB、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有关冠脉侧支循环影响PCI术后再狭窄风险的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结合异质性大小采用不同的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发表偏倚进行评估。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1 6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脉侧支循环丰富组与不丰富组患者PCI术后再狭窄风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R=1.29,95%CI:0.99~1.68,P=0.06]。亚组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再狭窄风险的RR值为1.23(95%CI:0.89~1.69);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再狭窄风险的RR值为1.37(95%CI:0.86~2.16);用可视性方法评估侧支循环患者PCI术后再狭窄风险的RR值为1.22(95%CI:0.84~1.76);用CFI评估侧支循环患者PCI术后再狭窄风险的RR值为1.40(95%CI:0.90~2.17)。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用可视性方法评估侧支循环及用CFI评估侧支循环的患者,在冠脉侧支循环丰富组与不丰富组的PCI术后再狭窄风险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冠脉侧支循环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风险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5年5月在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1 642例,根据《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度评估表》评估结果分为低度组895例、中度组411例及高度组336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筛选中老年人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中老年人性别、吸烟史阳性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及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MI〔RR=1.462,95%CI(1.123,1.542)〕、收缩压〔RR=1.234,95%CI(1.012,0.432)〕、TC〔RR=1.452,95%CI(1.234,1.567)〕、TG〔RR=1.205,95%CI(1.025,1.714)〕、LDL-C〔RR=2.134,95%CI(1.956,2.342)〕、HDL-C〔RR=1.327,95%CI(1.167,2.041)〕是中老年人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MI、收缩压、TC、TG、LDL-C及HDL-C是中老年人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度的危险因素,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88例aSAH患者人口统计学因素、健康习惯、既往病史、急性期应激因素、急性期并发症、急性期评价指标、治疗时间、治疗措施和出血累及脑区等指标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和Cox分析,确定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饮酒史(OR=1.077,95%C1 11 015~1.142;P=0.014)是住院前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RR=1.031,95%CI1.001~1.063;P=0.042)、糖尿病(RR=1.333,95%CI 1.100~1.614;P=0.003)和高血压史(RR=1.066,95%CI 1.008~1.127;P=0.024)是住院期间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增高(RR=1.117,95%CI 1.039~1.200;P=0.003)是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因素;应用尼膜同(RR=0.990,95%C1 0.979~1.001;P=0.088)可显著降低脑血管痉挛风险;急性期血糖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无关(RR=1.076,95%CI 0.968~1.196;P=0.175);血管内栓塞与手术夹闭组之间脑血管痉挛风险无显著差异(RR=0.792,95%C10.322~1.950;P=0.612).结论 具有长期饮酒、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史以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的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风险显著增高,应用尼膜同可显著降低脑血管痉挛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颈动脉支架(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CAS和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2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研究,6903例患者,其中CAS组3460例,CEA组3443例.CAS组术后30 d脑卒中或死亡联合发生风险(RR=1.64,95%CI:1.33~2.03,P<0.00001)以及脑卒中风险(RR=1.70,95%CI:1.34~2.14,P<0.00001)高于CEA组;CEA组术后30 d心肌梗死风险(RR=0.62,95%CI:0.39~0.97,P=0.04)和颅神经损伤风险(RR=0.07,95%CI:0.03~0.16,P<0.00001)高于CAS组;两组术后30 d死亡风险(RR=1.33,95%CI:0.78~2.28,P=0.29)、致残性脑卒中风险(RR=1.27,95%CI:0.82~1.96,P=0.29)和术后1年脑卒中或死亡联合发生风险(RR=0.96,95%CI:0.63~1.46,P=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对于一般手术风险的颈动脉狭窄患者,CEA仍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手段.具有手术高危因素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CAS治疗更具有优势.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stenosis. Methods The electronic databases (PubMed, EMbas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NKI, VIP and Wanfang) were searched in order to retrie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about comparing CAS and CEA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stenosis.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RevMan 5.0.24 were used for analyzing data. Results Twelve RCTs totalling 6903 patients (346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CAS and 3443 randomized to CEA) with symptomatic or asymptomatic stenosi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30-day relative risks after CAS than after CEA for death or any stroke [RR=1.64, 95%CI (1.33-2.03), P<0.00001] and for stroke [RR=1.70, 95%CI (1.34-2.14), P<0.00001]. The relative risk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RR=0.62, 95%CI (0.39-0.97), P=0.04] and cranial neuropathy [RR=0.07, 95%CI (0.03-0.16), P<0.00001] was significantly less after CAS than after CEA. The relative risks of death [RR=1.27, 95%CI (0.82-1.96), P=0.29] or disabling stroke within 30 days [RR=1.33, 95%CI (0.78-2.28), P=0.29] and any stroke or death at 1 year after the procedures [RR=0.96, 95%CI (0.63-1.46), P=0.84]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CAS and CEA operation. Conclusions CEA remains the first choice for treatment of carotid stenosis for patients with low surgery risk. For patients with high surgery risk and unsuitable for surgery, CAS has more advantages. It is reasonable to view CAS and CEA as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mpeting modes of therapy.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活禽交易市场短期休市措施对降低市场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及人感染H7N9发病的成效。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中山市活禽交易市场短期休市信息、市场环境H7RT-PCR检测数据,及人感染H7N9发病数据。RRX=休市后第X周市场环境H7样本阳性率/休市前1周阳性率×100%。结果共实施3轮短期休市。第一轮:2014年2月10日至23日,期间周边地市未同步休市。恢复交易后,环境阳性率持续上升,RR1=0.40(95%CI:0.28-0.59),RR3=0.63(95%CI:0.32-1.24),RR4=0.83(95%CI:0.48-1.46),2015年5月份报告2例人感染H7N9病例。第二轮:2015年2月19日至28日,全省统一部署,周边地市同步休市。恢复交易后,环境阳性率持续维持在10%以下,RR1=0.15(95%CI:0.07-0.34),RR2=0.21(95%CI:0.10-0.41),RR3=0.03(95%CI:0.00-0.18),RR4=0.10(95%CI:0.04-0.27),该流行季未再报告病例。第三轮:2017年1月8日至21日,期间周边地市未同步休市。恢复交易后,环境阳性率持续上升,RR1=0.25(95%CI:0.09-0.68),RR3=0.37(95%CI:0.14-1.00),RR4=1.07(95%CI:0.54-2.11),2017年2月报告2例人感染H7N9病例。结论单个城市的短期休市,即使时间长达2周,一旦恢复交易,市场环境阳性率迅速上升,人感染发病的风险再次增加;区域性多个城市同步休市,市场环境阳性率能持续维持在低水平,极大地减少人感染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及性别、年龄对其的修饰效应。方法该研究为队列研究。于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河南省新安县选取2个镇为研究现场,以自然村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村庄,进行基线调查。根据标准入选常住居民20194人。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对入选者进行随访,最终完成随访者17265人。排除基线高血压患者、基线静息心率资料缺失者、随访期间死亡者、随访时高血压诊断资料缺失者以及诊断为妊娠高血压者,最终共10212人纳入该研究。基线和随访调查均包含问卷调查(人口统计学资料、行为危险因素、疾病史及用药史等)、人体测量(身高、体重、静息心率及血压测量)、空腹血糖以及脂质谱检测。按照静息心率的四分位数值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Q1组、Q2组、Q3组和Q4组。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随访期间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定义为新发高血压。以基线静息心率为自变量,以随访与基线的血压差值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静息心率与血压差值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即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然后采用公式计算高血压发病风险,即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该研究还针对性别(男性和女性)和年龄(<60岁和≥60岁)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研究平均随访6.0年,新发高血压病例累计2059例,其中男性83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校正了潜在混杂因素后,静息心率每增加5次/min,高血压发病风险的RR值为1.04(95%CI 1.01~1.08,P<0.05)。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在女性人群中静息心率每增加5次/min,收缩压差值增加0.18 mmHg(95%CI 0.01~0.36 mmHg,P=0.046),同时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RR=1.07,95%CI 1.03~1.11,P<0.05)。在女性人群中,Q3组(静息心率76~82次/min)和Q4组(静息心率>82次/min)高血压发病风险均高于Q1组(静息心率<70次/min),RR值分别为1.39(95%CI 1.18~1.63,P<0.05)和1.22(95%CI 1.02~1.45,P<0.05)。在男性人群中,无论<60岁组还是≥60岁组,静息心率加快均不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P均>0.05)。而<60岁组的女性静息心率加快则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RR=1.05,95%CI 1.01~1.10,P<0.05),≥60岁组的女性静息心率加快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则更高(RR=1.14,95%CI 1.04~1.25,P<0.05)。结论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群而言,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关联,且具有性别差异。静息心率较快的女性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更高,且以老年女性为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华法林基因型指导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18年10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根据随访时间不同对TTR、INR4、大出血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变量行亚组分析,评估华法林基因型指导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绘制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纳入11项研究共4 475例患者。随访时间1个月内的亚组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TTR无显著统计学差异(WMD=1.30%,95%CI:-0.27~2.87,P=0.11),INR4事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RR=0.88,95%CI:0.6~1.3,P=0.52),试验组大出血事件显著降低(RR=0.41,95%CI:0.18~0.94,P=0.03)。在随访时间大于1个月的亚组分析中,试验组TTR显著优于对照组(WMD=5.37%,95%CI:3.24~7.50,P0.000 01),两组INR4事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RR=1.01,95%CI:0.83~1.23,P=0.93),试验组大出血事件显著降低(RR=0.5,95%CI:0.28~0.9,P=0.02),两组栓塞事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RR=0.73,95%CI:0.48~1.1,P=0.14)。结论:对于需长期抗凝、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华法林基因型指导临床用药显示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评价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与毒副反应,确定胃癌术后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2名研究者分别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检索库,时间为建库到2018-07。共纳入2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 299例研究对象,主要结局指标为3年、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结局指标为3年、5年无疾病进展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毒性反应。研究纳入P值、RR风险比、95%置信区间(95%CI)以及发表偏倚。结果术后同步放化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3年及5年OS(RR=0.737,95%CI:0.664~0.819,P=0.000; RR=0.818,95%CI:0.718~0.932,P=0.003); 3年及5年DFS(RR=0.770,95%CI:0.686~0.864,P=0.000; RR=0.772,95%CI:0.620~0.962,P=0.021),但增加了Ⅲ度及以上的消化道系统及血液系统的毒副反应(RR=1.455,95%CI:1.134~1.868,P=0.003; RR=1.208,95%CI:1.036~1.410,P=0.016)。结论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可延长OS及DFS,但增加了治疗相关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