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21年阿克苏地区接受6个月以上抗病毒治疗的45岁以上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病毒载量结果以及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药物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等资料。按病毒载量(viral load,VL)检测结果分为治疗无效组(VL≥1 000拷贝/ml)和治疗有效组(VL<1 000拷贝/ml),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查1 054例中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897例、有效率8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4.770)与药物方案(χ2=14.329)是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OR=0.689,95%CI:0.483~0.983)是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药物方案中其他方案(OR=2.226,95%CI:1.402~3.532)是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阿克苏地区中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病毒载量状况,为今后阿克苏地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各县(市)送检的已治疗HIV/AIDS的血浆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分析比较该人群病毒载量的构成比。结果 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HIV/AIDS的病毒载量,2 014份(75.15%)每毫升血浆中核酸量103 copy,398份(14.85%)为103~104 copy,230份(8.58%)为104~105 copy,38份(1.42%)≥105 copy;不同性别(χ~2=12.299)、不同民族(χ~2=29.250)和不同地区(χ~2=71.304)的总体概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已治疗人群病毒载量的总体概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7,P0.05)。结论 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HIV/AIDS的病毒载量总体水平较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以应治尽治为基础,同时高度关注高病毒载量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HIV/AIDS病人血液样本和基本资料,并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获得可供分析序列的121例病人中,29例(23.97%)发生基因型耐药。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离婚或丧偶、治疗时间≥6年、病毒载量水平≥10 000拷贝/mL [比值比(OR)=6.22,95%可信区间(CI):1.85~22.29]、(OR=9.92,95%CI:1.35~26.77)、(OR=14.85,95%CI:6.34~36.18)是HIV/AIDS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危险因素。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600个/μL和服药依从性≥95%(OR=0.18,95%CI:0.05~0.981;OR=0.39,95%CI:0.267~0.68)是发生基因型耐药的保护因素。结论 HAART后HIV/AIDS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受多种因素影响,HAART过程中应加强患者CD4细胞数及病毒载量水平的监测,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降低HIV/AIDS病人体内HIV耐药毒株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阿克苏地区1997-2020年发现并确诊的12857例HIV/AIDS患者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分析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2857例确诊HIV/AIDS患者总病死率为54.09/1000人月,21年累积生存率为21%,平均生存时间为165.922个月(95%CI:160.474~171.370);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确诊时年龄、抗病毒治疗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加大监测力度、尽早发现HIV/AIDS患者、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增强治疗效果,是延长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接受抗病毒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良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体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艾滋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新疆伊宁市接受抗病毒治疗且依从性良好(≥95%)的HIV/AIDS 11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满一年后定量检测其血液样本中病毒载量(HIV-RNA)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分析统计学相关性。结果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效率从30.63%增至44.14%,病毒载量有效率从20.72%增至68.47%;免疫破坏组(CD4200/μl)、恢复组(200/μl≤CD4500/μl)和正常组(CD4≥500/μl)的病毒载量(H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18,P0.05),且均值呈降低趋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79,P0.05)。结论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体内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总体趋势上呈负相关;应结合指标变化调整并制定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抗病毒中心912例HIV感染者HIV-1型病毒载量定量检测结果,了解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病毒载量与临床指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抗病毒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枝DNA信号放大系统(bDNA)技术,利用SIEMENS公司VERSANT-440分子系统,2012年7月~2013年2月检测伊宁市912例HIV感染者HIV-1型病毒载量拷贝数。结果伊宁市912例HIV感染者HIV-1病毒载量分布状况:<500 c/ml 661例(72.4%),501~3 000 c/ml 48例(5.3%),3 001~10 000 c/ml 82例(9.0%),10 001~30 000 c/ml 49例(5.4%),30 000~3 5000 c/ml 6例(0.7%),>35 000 c/ml 66例(7.2%)。结论 HIV-1型病毒载量定量检测是判定HIV感染者疾病进程,评估临床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一线抗病毒治疗(ART)失败后,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耐药情况,更换为含有克力芝(LPV/r)抗病毒治疗方案后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方法,对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中,云南省一线治疗失败、有耐药检测结果、更换为含克力芝的二线方案,并至少接受二线治疗3个月以上的HIV/AIDS病人进行分析。所有的统计分析都使用SAS 9.2完成。结果共入选1 312例病人,其中男性812例,占61.9%,女性500例,占38.1%,平均年龄(36.19±10.36)岁。更换含LPV/r的二线方案后,6个月至48个月病毒抑制率达到73.7%~82.1%。单因素分析发现,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LVP/r、启动ART 12个月后发生病毒学失败、治疗失败后病毒载量(VL)5 000拷贝/mL,这三项指标对病毒抑制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分析也显示,更换方案后12个月,VL的抑制率与这三项指标和更换方案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有关。结论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失败之后更换含LPV/r的二线方案,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获得较好的二线药物治疗效果,在发现病毒学失败后应加强依从性教育,3个月内复查病毒载量,若2次VL≥1 000拷贝/mL应尽早更换标准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荣昌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后免疫重建效果,探讨病毒抑制失败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的荣昌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随访数据,对资料进行清理分析。结果 218例HIV/AIDS病人经ART治疗一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从(238.47±141.89)个/mm~3上升至(386.57±215.04)个/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96,P0.001)。病毒抑制失败17例,占7.8%,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奈韦拉平+其他组[比值比(OR)=4.183,95%可信区间(CI):1.378~12.693]比依非韦仑+其他组更容易出现病毒抑制失败;漏服药物(OR=3.196,95%CI:1.060~9.635)比没有漏服药物更容易出现病毒抑制失败。结论 218例HIV/AIDS病例经ART一年后免疫重建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是病毒抑制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医疗机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和并发症处置工作的能力,优化治疗方案,强化病人治疗依从性指导来提高ART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状况,及病毒载量与临床指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艾滋病的预防和抗病毒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2003-2005年间检测的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和CD4计数等数据,用SAS9.1进行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结果中国未治疗的HIV感染人群其病毒载量的最大浓度区域,2005年为10^4-10^5拷贝/ml,浓度从2003年的11.2%,2004年19.7%上升到2005年33.6%。中国未治疗的HIV感染人群的病毒载量随着CD4数的升高而减小,病毒载量的中位数,CD4〈200时为5.16lg/ml,CD4〉500时为2.77lg/ml(P〈0.0001)。未治疗组男性病人的病毒载量中位数为4.52lg/ml,高于女性的3.84lg/ml(P〈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载量是监测HIV感染者的病程,评估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指标。中国未治疗的HIV感染人群的病毒载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艾滋病病毒(HIV)治疗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探索抗病毒治疗(ART)病毒抑制失败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ART效果的措施。方法收集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所提供的成都市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的随访资料,对资料进行清理分析。结果共收集1682例HIV/AIDS病人,经标准方案治疗1年后CD_4~+T淋巴细胞计数从(184.49±103.82)个/μL上升到(313.11±157.41)个/μL,ART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8,P0.001)。病毒抑制失败86例,失败率为5.1%。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R)=2.073,95%可信区间(CI)=1.012~4.248,P=0.046]、漏服(OR=5.994,95%CI=2.314~15.528,P0.001)及治疗方案(OR=2.059,95%CI=1.223~3.467,P=0.007)与病毒抑制失败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漏服是影响病毒抑制失败的主要因素,应关注老年患者的病毒抑制情况,通过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尽量使用最优治疗方案来降低病毒抑制失败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岳普湖县99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SD)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99例HIV/AID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病毒载量(HIVRNA)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99例HIV/AIDS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比较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与基数,CD4+T淋巴细胞均增长,比值分别为3.95和6.64;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构成比分别为47.69%和56.52%。结论规范高效的抗病毒治疗HIV/AIDS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凉山州外出务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流入地抗病毒治疗(ART)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异地治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凉山州某县187名外出务工的HIV/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187名HIV/AIDS病人均为彝族农民,其中青壮年男性174人(占93.0%),文盲小学文化173人(占92.5%)。愿意在外出务工期间接受流入地ART者占7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一年吸毒[P=0.003,比值比(OR)=3.918]、城市流动率较高(P=0.003,OR=3.082)和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P=0.009,OR=2.635)的HIV/AIDS病人,对流入地抗病毒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结论外出务工HIV/AIDS病人对流入地提供抗病毒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有必要继续探索针对外出务工HIV/AIDS病人的异地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国产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吸毒成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的疗效及对治疗时机的探讨.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随访2004~2007年在北京佑安医院确诊并经抗病毒治疗的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114例,按照疾病进展将随访对象分成艾滋病组( AIDS)和HIV感染组(free of AIDS) ,所有患者均用3种抗病毒药物(奈韦拉平 司他夫定 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常规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CD4 T淋巴细胞数,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测定病毒载量. 结果 114例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CD4细胞数平均增加(182.39±90.70)个/mm3;其中35例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中85.71%病毒载量下降至50 copies/ml以下, 下降2.5个Log数;艾滋病组与HIV感染组治疗后3、6、9和12个月CD4 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HIV感染组病毒载量下降趋势较艾滋病组明显,但治疗12个月后 HIV感染组病毒载量较艾滋病组有反弹现象. 结论 吸毒成瘾HIV/AIDS患者选用国产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奈韦拉平 司他夫定 拉米夫定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对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好于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少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基本特点,为艾滋病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2年1月-2015年1月(AIDS)在北京佑安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青少年抗病毒治疗的特点。结果收录的3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性传播占91.89%。基线时HIV-1病毒载量为(4.40±4.83)Log拷贝/mL,抗病毒治疗5年后,病毒载量降至(0.87±0.82)Log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P=0.003)。病毒载量完全抑制者所占的比例由0增加至94.7%(P0.001);抗病毒治疗5年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由基线的(179±102)个/μL升高至(732±136)个/μ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18,P0.001)。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青少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病毒载量,改善其免疫功能,应推广HIV感染青少年的抗病毒治疗,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以控制HIV在青少年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市≥50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武汉市≥50岁HIV/AIDS病人基线时一般人口学资料、HIV感染途径、目前抗病毒治疗方案、基线和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与病毒载量(VL)的检测结果以及当次随访时的服药依从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HIV/AIDS病人778人,男635人(81.6%),女143人(18.4%)。年龄范围50~84岁,中位数57岁(53~64岁)。基线和最近一次VL检测中,VL20拷贝/mL的分别有2人(0.3%)、606人(77.9%)。基线和最近一次随访中,CD4细胞≥200个/μL的分别有425人(54.6%)、646人(83.0%)。无漏服药以及较少的漏服药次数者病毒学完全抑制率较高,基线时HIV/AIDS病人CD4细胞≥200个/μL者免疫学效果较好,抗病毒治疗时间较长者病毒抑制效果和免疫学效果均较好(P0.05)。结论武汉市≥50岁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抗病毒治疗时间、服药依从性和基线CD4细胞水平与抗病毒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天津市新发现并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在未开展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计算2005-2013年间天津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首次CD4细胞计数,与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无抗病毒治疗史或抗病毒治疗前最后一次CD4细胞计数的差值及其月均变化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942例,CD4细胞计数月均变化中位数为-4.94。68.68%的研究对象末次CD4细胞计数低于首次,31.32%的研究对象末次CD4细胞计数高于首次或持平。多因素分析表明,传播途径[比值比(OR)=1.785,95%可信区间(CI):1.025~3.107]、年龄组(OR=1.164,95%CI:1.013~1.338)、首末次CD4细胞检测时间间隔(OR=0.585,95%CI:0.521~0.657)、首次CD4细胞计数(OR=2.388,95%CI:2.016~2.828),与CD4细胞计数快速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例中,CD4细胞计数快速下降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随访、检测了解病情进展,以便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西安市目前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及其与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依从性相关信息知晓情况、服药行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535例服药病例,474例(88.6%)报告最近一个月无漏服或超过固定时间2小时服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宗教信仰[比值比(OR)=15.837,P=0.011]、每天服药次数(OR=3.905,P0.001)、饮酒(OR=3.058,P=0.007)、服药提醒装置(OR=3.012,P=0.001)、按时随访(OR=2.079,P=0.025)、依从性相关信息知晓状况(OR=1.558,P0.001)。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毒学失败31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治疗时间和依从性是影响病毒学应答的关键因素。结论 HIV/AIDS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治疗结局,它的建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与信息-动机-行为(IMB)技能模型契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强化病人对ART相关信息的认知、服药动机及服药行为技能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一线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从而对预警治疗失败的发生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2005—2015年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且发生一线治疗失败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基线特征以及一线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一线治疗失败率为3.39%。血液传播(OR=3.713)、基线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OR=2.167)、病毒载量(viral load,VL)≥5log copies/ml(OR=2.137)、合并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ion,OI)(OR=3.476)是发生一线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一线治疗失败与性别、年龄、基线是否合并HBV/HCV感染以及从确诊到治疗的间隔长短无关。结论一线治疗失败的发生与血液传播、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OI和高基线VL有关。今后应该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充分重视,必要时优化治疗方案,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精液中的病毒载量,是HIV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使HIV/AIDS病人血液中的病毒载量达到检测不到水平,然而部分男性病人,尤其男男性行为者(MSM)HIV/AIDS病人精液中仍有较高浓度的HIV。研究表明,病人的高危性行为、性传播疾病、生殖道炎症、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巨细胞病毒复制等因素,可能会增加精液中的HIV载量,从而增加HIV的传播风险。因此,防治艾滋病要加强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如改善MSM病人高危性行为,预防和治疗性传播感染及生殖道炎症,提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并分析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我国采取了针具交换、阿片类药物替代以及抗病毒治疗等措施治疗并预防新发感染,同时也广泛开展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估研究,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并不断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今后需继续扩大检测监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地发现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并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