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石倩  陈志 《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87-1091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苏和四川省部分县(区)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直接医疗费用及支付方式,并对患者检查费用的支出内容进行溯源。方法 2014—2016年,在江苏省A市的2个县和四川省B市的3个区连续24个月纳入于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的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30例,其中江苏省患者313例,四川省患者117例,平均年龄(49.0±21.2)岁。通过基线问卷调查获得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一般治疗情况等信息,建立患者队列随访至治疗终点,通过门诊信息系统和就诊病历卡收集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项直接医疗费用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治疗结局等信息。结果 江苏和四川两省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例均直接医疗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1609.0(1160.5,2534.0)元和1761.0(839.5,3052.0)元;江苏省患者的例均自付费用[M(Q1,Q3)]为1186.0(829.5,2092.0)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73.7%(1186.0/1609.0);四川省患者的例均自付费用[M(Q1,Q3)]为1302.0(36.0,2158.5)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73.9%(1302.0/1761.0),四川患者的自付费用明显高于江苏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98,P=0.047)。估计纳入患者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自付直接医疗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率≥40%)发生率为18.1%(78/430)。初治和复治患者的例均自付费用[M(Q1,Q3)]分别为1208.0(689.0,2085.3)元和1008.0(684.8,2292.5)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P=0.971),41例初治患者延长了治疗疗程。99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例均自付检查和自付其他药物费用[M(Q1,Q3)]分别为635.0(528.0,925.0)元和515.5(0.0,1545.0)元,高于331例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585.0(210.0,829.0)元和40.0(0.0,518.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7和4.88,P值均<0.01)。98例并发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例均检查的直接费用和相应自付费用[M(Q1,Q3)]分别为1009.5(732.5,1278.5)元和680.0(394.5,905.3)元,高于332例未并发其他疾病者的936.0(588.5,1183.8)元和585.0(281.3,835.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9和-2.17,P值分别为0.022和0.030)。对照“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二期)推荐的肺结核患者诊疗服务包,发现基本诊疗服务包内检查项目的人均费用M(Q1,Q3)为468.5(360.0,620.0)元,高于基本诊疗服务包外检查项目的人均费用[310.0(244.0,644.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7,P<0.01)。结论 江苏和四川省部分地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直接医疗经济负担较重,门诊自付费用均超过千元,检查和治疗药物均可产生不同比例的自付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自付费用的增加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朝阳市第四医院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59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对本组患者行慢性结核性脓胸清除及纤维板剥脱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重点阐述了“流程优化”手术方法及效果。流程优化手术方法是笔者通过自身临床实践,为克服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诸多技术难点而设计的新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胸腔镜手术切口布局顺序,改进胸腔镜操作空间建立技术,统一纤维板剥脱顺序流程,独特的胸腔引流管放置方法等流程优化方法。结果 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持续时间60~180min,平均[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110(90,140)min;术中出血150~2000ml,平均[M(Q1,Q3)]700(550,800)ml;引流管留置时间4~22d,平均[M(Q1,Q3)]7(5,10)d;术后住院时间6~24d,平均[M(Q1,Q3)] 9(7,1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60):包括切口延期愈合5例、肺持续漏气5例、乳糜胸1例;3例切口再次感染形成慢性窦道,经正确处理切口均得到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M(Q1,Q3)]16(8,22)个月,患者均无脓胸复发。结论 采用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耐药专科治疗的128例MDR-PTB并发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3例(80.5%),女25例(19.5%);年龄范围21~72岁,平均年龄(48.48±13.10)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给与肠内营养治疗联合常规饮食,对照组予常规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变化百分比、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以及住院时间、感染疗效、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Hb、ALB、TP、BMI均高于治疗前的水平[治疗前分别为(106.00±18.08)g/L、(32.74±3.88)g/L、(64.54±5.09)g/L、(16.88±2.25);治疗后分别为(113.61±14.62)g/L、(35.65±3.64)g/L、(67.76±5.04)g/L、(17.36±2.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3、9.44、5.02、6.91,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2周后BMI水平(17.63±1.89)明显高于治疗前(17.5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04)。治疗2周后,观察组Hb、ALB、TP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36±12.96)g/L、(32.43±5.08)g/L、(62.65±6.9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3、4.12、4.74,P值均<0.01)。观察组体质量变化百分比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04%(0.00%,3.95%),高于对照组的0.00%(0.00%,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92.50,P<0.01)。治疗2周后,对照组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的好转率(34.9%,15/43)低于观察组(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12,P=0.041)。观察组住院时间M(Q1,Q3)为34.00(28.25,38.00)d,少于对照组的37.00(29.25,45.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01.00,P=0.033);观察组住院费用M(Q1,Q3)为2.41(2.06,2.66)万元,少于对照组的2.52(2.28,3.3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16.00,P=0.003)。 结论 MDR-PTB伴营养不良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增加患者BMI,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搜集2019年6—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196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5例(74.0%),女51例(26.0%);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8(26,53)岁。按IGRA检测结果分为IGRA检测阳性组(106例)和假阴性组(9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资料,以及胸部CT表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研究对象中,IGRA检测阳性106例,阳性率为54.1%。IGRA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的M(Q1,Q3)为6.3(5.0,7.5)×109个/L,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7.4(5.8,9.2)×109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4,P=0.001);血红细胞沉降率的M(Q1,Q3)为34.5(16.0,58.0)mm/1h,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53.0(31.8,84.3)mm/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2,P=0.0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M(Q1,Q3)为553(371,737)个/μl,高于IGRA假阴性组的432(320,645)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0,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7.0×109个/L[OR(95%CI)=3.003(1.618~5.572)]、ESR≥40mm/1h[OR(95%CI)=2.270(1.228~4.195)]、CD4+ T淋巴细胞计数<400 个/μl[OR(95%CI)=2.198(1.155~4.181)]是影响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IGRA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用IGRA辅助结核病诊断时需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MAC)肺病伴空洞的CT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菌种鉴定为MAC肺病且胸部CT扫描显示伴有空洞的21例患者入组(观察组);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同时期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匹配原则为同性别、年龄±2岁。分析两组空洞类型、壁厚、直径,以及支气管扩张征、实变影、长径>1cm的结节或肿块、小叶中心性结节(包括树芽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钙化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共检出空洞74个,空洞直径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7.9(17.3,39.8)mm,空洞壁厚的M(Q1,Q3)为2.7(1.7,4.1)mm;对照组共检出空洞55个,空洞直径的M(Q1,Q3)为20.6(13.4,32.0)mm,空洞壁厚的M(Q1,Q3)为3.6(2.5,4.7)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1、-2.431,P值均<0.05);观察组薄壁空洞检出构成比以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伴小叶中心性结节检出率分别为60.8%(45/74)、85.7%(18/21)、57.1%(12/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占36.4%(20/55)、38.1%(8/21)、23.8%(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43、10.096、4.842,P值均<0.05);观察组厚壁空洞、周围卫星灶、引流支气管征检出构成比以及长径>1cm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9.2%(29/74)、58.1%(43/74)、28.4%(21/74)、23.8%(5/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占63.6%(35/55)、94.5%(52/55)、63.6%(35/55)、76.2%(1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43、21.582、15.966、11.524,P值均<0.05)。 结论 MAC肺病患者胸部CT扫描更易看到薄壁空洞伴支气管扩张、肺小结节;肺结核患者CT扫描更易看到厚壁空洞伴引流支气管征、周围卫星灶、长径>1cm肺结节,两者CT表现有各自的特点,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TB)和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孤核受体α(RORα)和孤核受体γ(RORγ)水平的差异,探讨其在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将已确诊为肺结核和肺癌的冻存胸腔积液样本进行编号,抽取样本各80例,总结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样本中的MIF、RORα及RORγ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的MIF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5.83(2.41,16.43)、2.79(0.91,11.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4.50,P<0.01);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α水平[M(Q1,Q3)]分别为0.63(0.37,1.66)、0.63(0.57,2.1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525.00,P>0.05);肺结核组和肺癌组胸腔积液中RORγ水平[M(Q1,Q3)]分别为3.23(1.82,5.26)、3.44(1.94,7.11)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431.50,P>0.05)。 结论 肺结核患者胸腔积液中MIF水平高于肺癌患者, 检测胸腔积液中MIF水平对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胸腔积液中RORα及RORγ水平检测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45例肺结核患者(PTB 组)、28例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PTB-DM2组),及24名健康对照志愿者(HC组)的肝素抗凝血浆,分别定量检测3组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损伤标志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 (P25,P75)]”表示。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3组患者相关数据,GraphPad Prism 7.0软件作图,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C组、PTB组、PTB-DM2组各生化指标T-AOC[4.65(4.16, 5.15)、2.70(3.50, 4.30)、 2.55 (2.03,3.48) U/ml]、CAT[54.20 (35.46,81.30)、23.49(9.49,44.72)、 5.66 (-14.00, 31.98) U/ml]、HO-1[16.12 (11.84,24.09)、11.44(7.95,15.53)、8.19 (7.53,11.58) ng/ml]、GSH[5.14(3.98,7.33)、4.69(3.02,6.47)、2.90 (1.90,6.14) μmol/ml]、SOD[14.31(10.63,17.33)、14.28(11.86,15.69)、13.78(12.26,18.00) U/ml]、MDA[ 3.60 (2.62,4.40)、5.11 (4.26,7.23)、12.77(9.47,14.89) nmol/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35.28,P<0.01;χ 2=28.94,P<0.01;χ 2=23.00,P<0.01;χ 2=9.24,P=0.010;χ 2=15.53,P<0.01;χ 2=59.46,P<0.01)。PTB组患者血浆的T-AOC、CAT、HO-1含量较HC组均明显下降,MDA水平较HC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8,P<0.01; Z=-3.82,P<0.01;Z=-3.21,P=0.005;Z=-3.94,P=0.008)。PTB-DM2组患者的T-AOC、CAT、HO-1、GSH、SOD水平均较PTB组患者均明显下降,MDA水平较PTB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8,P=0.047;Z=-2.44,P=0.046;Z=-2.27,P=0.023;Z=-2.45,P=0.096;Z=-3.50,P=0.002;Z=-6.01,P<0.01)。 结论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PTB患者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且存在脂质氧化损伤;并发2型糖尿病可加重PTB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更低,脂质氧化损伤加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脂氧素A4(LXA4)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机制。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15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胸膜纤维化分为结核纤维化组(27例)、结核无纤维化组(34例)和癌性无纤维化组(15例),检测各组胸腔积液中LXA4的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LXA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结核无纤维化组LXA4浓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7.74(4.69,10.55)ng/L,明显低于结核纤维化组[12.50(11.60,14.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30,P<0.001)。癌性无纤维化组LXA4浓度为7.88(5.91,15.02)ng/L,与结核无纤维化组[7.74(4.69,10.55)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6,P=0.558)。6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LXA4浓度[10.23(5.14,13.15)ng/L]与TGF-β浓度[46.30(41.04,60.85)ng/L]呈负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rs=-0.519,P<0.001)。 结论 LXA4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与TGF-β呈明显负相关性,可能为通过抑制TGF-β而发挥抗胸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钰辉  申磊  戴希勇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12):1280-1285
目的 探讨肺上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武汉市肺科医院80例行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肺恶性肿瘤者23例(28.75%),感染性肺病者57例(71.25%)。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胸内残腔分为有残腔组(29例)和无残腔组(51例),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胸内残腔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80例肺上叶切除者中术后发生胸内残腔者29例,发生率为36.25%。有残腔组患者发生全胸膜粘连者占72.41%(21/29),明显高于无残腔组[27.4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19,P=0.001);有残腔组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1.85L者占60.00%(12/20),明显高于无残腔组[16.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0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全胸膜腔粘连者发生术后胸内残腔的风险是无全胸膜粘连者的7.00(1.66~29.46)倍;FEV1<1.85L者发生术后胸内残腔的风险是FEV1≥1.85L者的10.50(2.40~46.02)倍。术后有残腔组72h引流量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1380(1010,1635)ml,明显多于无残腔组患者的920(630,1150)ml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1.00,P<0.05);术后有残腔组拔管时间M(Q1,Q3)为15.0(11.5,25.0)d,明显较无残腔组[9.0(7.0,10.0)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5.50,P<0.05)。术后早期发生手术重大并发症者4例(5.00%),均为发生术后胸内残腔者;其中残腔感染3例,迟发性胸腔活动性出血1例。 结论 全胸膜腔粘连、FEV1<1.85L是导致肺上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胸内残腔在术后早期可导致胸腔渗液增多和拔管时间延长,并可继发残腔感染和迟发性胸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脓胸外穿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胸科医院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全部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或机化期脓胸(Ⅲ期)患者192例。其中,90例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观察组;102例未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女性、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术前行胸腔置管、术前行内科胸腔镜活检、脓胸为局限性的比率分别为36.67%(33/90)、23.33%(21/90)、47.78%(43/90)、15.56%(14/90)、96.67%(87/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61%(20/102)、11.76%(12/102)、14.71%(15/102)、4.90%(5/102)、78.43%(8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6、4.50、24.80、6.09、14.04,P值分别为0.008、0.034、<0.001、0.014、<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3.50(3.00,4.50)h、300.00(200.00,500.00)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3.50,5.00)h、600.00(400.00,675.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639.00、6692.00,P值分别为0.006、<0.001)。观察组术中去除肋骨62例(68.89%,62/90)、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的M(Q1,Q3)为10.00(8.00,13.00)d、术后住院时间的M(Q1,Q3)为18.00(15.00,18.75)d、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12.22%,11/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例(16.67%,17/102)、8.00(7.00,10.00)d、16.00(15.00,18.00)d、4例(3.92%,4/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U=3065.00、U=3630.00、χ2=4.57,P值分别为<0.001、<0.001、0.012、0.032)。结论 结核性脓胸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将增加手术创伤、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胸壁结核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搜集2019年6—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196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5例(74.0%),女51例(26.0%);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8(26,53)岁。按IGRA检测结果分为IGRA检测阳性组(106例)和假阴性组(9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资料,以及胸部CT表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研究对象中,IGRA检测阳性106例,阳性率为54.1%。IGRA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的M(Q1,Q3)为6.3(5.0,7.5)×109个/L,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7.4(5.8,9.2)×109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4,P=0.001);血红细胞沉降率的M(Q1,Q3)为34.5(16.0,58.0)mm/1h,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53.0(31.8,84.3)mm/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2,P=0.0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M(Q1,Q3)为553(371,737)个/μl,高于IGRA假阴性组的432(320,645)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0,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7.0×109个/L[OR(95%CI)=3.003(1.618~5.572)]、ESR≥40mm/1h[OR(95%CI)=2.270(1.228~4.195)]、CD4+ T淋巴细胞计数<400 个/μl[OR(95%CI)=2.198(1.155~4.181)]是影响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IGRA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用IGRA辅助结核病诊断时需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分析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对利奈唑胺(Lzd)和特地唑胺(Tzd)的药物敏感性,笔者采取直接抽选法选取2018年1—11月间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中心实验室培养分离并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鉴定为MDR-MTB的40株菌株,采用微孔板法测定Lzd和Tzd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发现,Lzd对MDR-MTB的MIC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0.500(0.500,1.000)mg/L,其中87.5%(35/40)的菌株MIC处于0.500~1.000mg/L;Tzd对MDR-MTB的MIC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0.250(0.250,0.250)mg/L,其中87.5%(35/40)的菌株MIC处于0.125~0.250mg/L。Lzd对MDR-MTB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500、1.000mg/L;Tzd对MDR-MTB的MIC50和MIC90均为0.250mg/L。Tzd的MIC明显小于Lzd的M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1,P<0.001)。参照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40株MDR-MTB临床分离株可分为13株MDR-MTB,20株前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pre-XDR-MTB)和7株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XDR-MTB)。Lzd对MDR-MTB、pre-XDR-MTB、XDR-MTB菌株的MIC中位数(四分位数)均为0.500(0.500,1.000)mg/L;Tzd对MDR-MTB、pre-XDR-MTB菌株、XDR-MTB菌株的MIC中位数(四分位数)均为0.250(0.250,0.250)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zd:H=0.84,P=0.659;Tzd:H=0.59,P=0.746)。 可见,Lzd和Tzd对MDR-MTB菌株均有很好的杀菌效果,Tzd具有较Lzd更好的抗结核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 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性检验样本含量估计,每组达到35例患儿即停止纳入,共纳入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4~14岁(27例),15~18岁(43例)。均在标准抗结核药品方案(2H-R-Z-E/10H-R-Z)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置管胸腔积液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置管胸腔积液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需进行手术情况,以及胸腔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的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12周时,观察组胸膜肥厚,粘连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8.6%(10/35),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9%(22/35)、31.4% (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5.714,P=0.004、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1(14,32)d,置管引流时间[M(Q1,Q3)]为20(13,30)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M(Q1,Q3)]为19(12,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8,39)d,29(16,36)d,28(14,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75、2.382、2.164,P=0.013、0.017、0.030)。观察组需进行手术者占比为2.9%(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 t-PA/PAI-1的比值[M(Q1,Q3)]为0.43(0.38,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33,P=0.000);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PcⅢ浓度(35.09±6.26)μg/L低于对照组(51.73±1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8,P=0.000)。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增高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cⅢ浓度,有助于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 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性检验样本含量估计,每组达到35例患儿即停止纳入,共纳入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4~14岁(27例),15~18岁(43例)。均在标准抗结核药品方案(2H-R-Z-E/10H-R-Z)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置管胸腔积液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置管胸腔积液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需进行手术情况,以及胸腔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的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12周时,观察组胸膜肥厚,粘连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8.6%(10/35),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9%(22/35)、31.4% (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5.714,P=0.004、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1(14,32)d,置管引流时间[M(Q1,Q3)]为20(13,30)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M(Q1,Q3)]为19(12,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8,39)d,29(16,36)d,28(14,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75、2.382、2.164,P=0.013、0.017、0.030)。观察组需进行手术者占比为2.9%(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 t-PA/PAI-1的比值[M(Q1,Q3)]为0.43(0.38,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33,P=0.000);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PcⅢ浓度(35.09±6.26)μg/L低于对照组(51.73±1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8,P=0.000)。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增高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cⅢ浓度,有助于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