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3.OT MR心肌灌注成像(MR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RMPI)检查技术应用及方法.方法 对25例冠脉CTA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MR首过心肌灌注、延迟增强成像,经两位高年资医师以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1例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21例受检者狭窄度≥50%的冠脉共34支中,29支显示首过灌注减低,9支显示延迟增强,其中心肌透壁增强4例,非透壁增强5例.4例图像质量不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在控制好受检者心率及呼吸,掌控好技术要点的情况下,MR心肌灌注成像完全可以得到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有效评价心肌缺血情况及程度,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磁共振 (MR)首过灌注成像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肌首过灌注特点 ,评价病变心肌组织血流灌注治疗效果。方法 :AMI患者 16例 ,正常对照组 8例。采用TurboFLASH序列行MR首过灌注及延迟成像扫描 ,绘制左心室各壁心肌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 ,分析病变心肌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特点。结果 :AMI未溶栓者首过不强化 ,延迟扫描信号强度高于正常心肌 ,曲线上升时间、上升斜率、峰值时间和对比增强率明显低于正常心肌 ,峰值信号强度仅为正常心肌的 (5 4 .5± 12 .0 ) %。溶栓再灌注者首过及延迟均强化 ,延迟扫描时病变心肌信号强度高于正常心肌 ,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仅曲线上升时间延长 ,峰值信号强度可达正常心肌的 (90 .8±13.0 ) %。结论 :TurboFLASH序列可反映心肌首过灌注 ,分析心肌首过灌注有助于评价病变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评价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心脏腺苷负荷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无急性冠脉综合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冠脉有不同程度狭窄的患者34例,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第1组管腔狭窄>75%、第2组狭窄50%~75%以及第3组狭窄<50%。在3.0T磁共振成像仪上分别行静息和腺苷负荷磁共振心脏灌注扫描和延迟增强成像,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磁共振(MR)成像心肌灌注变化。结果: 在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息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显示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肌灌注减少,总阳性率38%(13/34),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磁共振腺苷负荷试验可增加患者心肌灌注降低检测的阳性率[62%(21/34)]。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心肌缺血的检测,心脏磁共振腺苷负荷试验与静息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延迟扫描成像在34例患者中无延迟增强改变。结论: 腺苷负荷MR灌注成像可以显著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的阳性率,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软、硬件技术的发展,MR成像速度明显提高,时间分辨力及空间分辨力明显改善,这使MR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它能准确提供心脏解剖、功能、心肌灌注、心肌活性、室壁运动、心脏代谢和冠状动脉等信息,从而有可能"一站式"诊断冠心病。现主要从MR首过心肌灌注成像、MR心肌活性成像及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这三个方面对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一站式"诊断冠心病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肌病变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评价磁共振成像在心肌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心肌疾病病人21例,所有病人最终均经临床或病理确诊。使用心脏八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与呼吸门控技术,均行磁共振T2平扫、电影扫描、首过灌注、延迟强化扫描。结果 4例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表现为心肌舒张顺应性减低,首过灌注肥厚心肌区域灌注减低,延迟强化肥厚心肌内可见斑片状云絮状强化,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心肌区域未见延迟强化病灶。2例高血压继发代偿性心脏改变的病人出现左室壁对称性肥厚,室壁增厚率正常,左室腔不大,左室壁未见灌注缺损及延迟强化征象。5例扩张型心肌病中3例出现左室增大,室壁变薄,心肌收缩功能减低,延迟强化心肌肌壁间出现线状、环形强化灶,2例病人未出现延迟强化灶。3例心肌梗死病人出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相符合的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首过灌注缺损及节段性心内膜下延迟强化或心尖部透壁强化。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病人出现右室增大,右室壁变薄及右室壁的弥漫性延迟强化。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病人出现左室心尖及游离壁的心肌局部变薄、运动减弱,致密化不全心肌呈栅栏状,未见出现灌注缺损及延迟强化病灶。1例心肌淀粉样变性病人出现心肌弥漫性增厚积累及心肌全层的弥漫性粉尘样延迟强化,1例心肌炎病人出现室间隔的早期灌注及延迟强化病灶。结论心脏磁共振成像具有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度好的特点,尤其是其在不同心肌病变时的特征性延迟强化表现,可以作为心肌疾病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在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其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MR检查,采用亮血电影序列、首过灌注序列、延迟增强序列,分析图像质量,观察心肌受累节段,从形态学上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进行分型,测量心肌厚度、心室容积、射血分数;观察室壁运动和首过灌注情况,评价心肌活性,判断是否存在心肌微循环障碍及纤维化。结果 40例患者CMR符合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根据心肌肥厚形态特点,将肥厚型心肌病分为4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1例、室间隔型19例、向心型4例、心室中部型6例。CMR检查确诊31例患者出现心肌延迟强化,表现为肥厚心肌内斑片样强化,占心肌肥厚患者的77.5%。2例患者发现心尖室壁瘤。结论 CMR一站式成像对于诊断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有独特作用,多平面电影序列能充分显示肥厚心肌节段、范围,有无流出道梗阻,并且可动态观察室壁运动情况;首过灌注及对比剂延迟强化能提示心肌活性,判断心肌纤维化,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心肌成像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5TGE Signa CV/iMRI对20例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并经冠脉造影证实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扫描。采用真正快速稳态梯度回波序列(FIESTA)完成心脏长轴面和短轴面的心脏运动MRI电影采集;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GREET)完成心肌灌注首过时相MRI图像采集;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MDE)完成心肌灌注延迟时相MRI图像采集。结果首过灌注减低区和延迟增强区与同层面正常区域心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最大上升斜率(slope)差别显著(分别为t=12.9,P<0.001;t=14.3,P<0.001)。首过期灌注减低12例(60%),延迟期心肌增强19例(95%),延迟强化范围明显大于首过灌注缺损区。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延迟强化的范围和与其运动能力呈负相关。结论多种MRI成像序列的应用为正确地评价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5例冠心病患者 ,利用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方法得到心肌灌注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观察曲线的上升斜率和信号强度的峰值。并同期作了冠脉造影 ,确定心肌异常改变与冠脉病变血管分布相对应关系。结果  33例经心肌灌注成像有 41个病灶呈低灌注区为心肌缺血 ,其中 5例出现延迟强化为心肌梗死 ,经冠脉造影证实 3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结论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 ,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是一种无创性测定心肌血流的检查方法 ,为及时诊断及恰当治疗冠心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心脏磁共振 (MR)影像特征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不可逆缺血性损害。方法  3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多支冠状动脉未完全闭塞病变。心脏MRI观察梗死心肌形态并测定体积。结果 心脏MRI显示 35例患者心肌内存在延迟强化灶。本组病例的延迟强化灶以心内膜下型和局灶型为主 ,其所占比例为 85 7% (30 35 ) ,呈透壁型延迟强化的梗死病灶所占比例仅为 14 3% (5 35 )。心内膜下型 (12 95 %± 8 7% )和局灶型(13 3%± 0 5 7% )延迟强化灶的体积显著小于透壁型延迟强化灶 (4 5 7± 7 3% )。结论 心脏MR影像能够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不可逆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DSCTA)心肌首过灌注联合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68例(心绞痛组),同期选择正常健康成人90名(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都给予DSCTA心肌首过灌注联合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成像特征,判定诊断效果。结果心绞痛组所有病人都被DSCTA心肌首过灌注联合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心病,两组图像显示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3~4分。心绞痛组静息下灌注期及延迟10 s、20 s、30 s各期的心肌密度CT测量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碘量及总碘注入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辐射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A心肌首过灌注联合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有效反映病人心肌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量化参数S、S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通过DSA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0例,进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结果应用GE AW4.0工作站心肌灌注图像分析软件,得到心肌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量化指标S及SP。心肌缺血区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首过时相上升斜率S及峰值强化率SP明显减低(P<0.05)。结论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是一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特点。方法住院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腺苷总量为840μg/kg,6min匀速静脉泵入,腺苷泵入3min时静脉推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显像925MBq,1.5h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若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冠脉造影阳性50例中,心肌核素显像阳性44例。29例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其中19例心肌核素显像阴性。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8.O%和65.5%。前降支病变40例,心肌核素前壁区域低灌注32例,回旋支病变27例,侧壁区域低灌注21例,右冠脉病变32例,下壁区域低灌注31例,右冠脉病变较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的心肌核素显像阳性率高(P〈0.05)。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人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在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 63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已诊断但病情不稳定需介入治疗老年患者,住院后分别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冠动)造影检查.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以140μg·kg-1·min-1静脉注射,用药时间6 min,注射过程中全程监测心电图、血压及患者的症状.于注射腺苷3 min末,静脉注射核素显像剂99cm Tc-MIBI 925 MBq,1.5 h后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冠脉造影按常规程序,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前后1周内进行.结果 63例中,53例冠脉造影阳性,10例阴性,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51例阳性,7例阴性.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总体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94.4%,阴性预测值77.8%,准确性为92.1%.53例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病变中,单支病变29例,二支14例,三支10例;累及左前降支(LAD)44支,左回旋支(LCX)18支,右冠脉(RCA)25支.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判断血管病变以LAD敏感性最高,达到95.5%;RCA次之,为84.0%;LCX最差,仅为55.6%;但特异性可达100%.监测过程中,32例(50.0%)患者发生胸闷、胸痛、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事件发生.结论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高,尤其对探查和定位严重的冠脉病变准确性更高;腺苷负荷试验过程中副作用小,且因检查无创,因此在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住院患者均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腺苷以0.14mg/(kg.min)的速度外周静脉输入,第3分钟时,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99mTc-MIBI740MBq,1.5h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若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分析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特点。结果:CAG阳性42例中,心肌核素显像阳性37例(敏感性88%)。18例CAG无明显狭窄,其中13例心肌核素显像阴性(特异性为72%)。前降支病变36例,心肌核素前壁区域低灌注20例,回旋支病变22例,侧壁区域低灌注14例,右冠脉病变28例,下壁区域低灌注27例,右冠脉病变较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的心肌核素显像阳性率高(P0.05)。在应用过程中,腺苷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灌注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对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心肌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例OMI患者的增强磁共振(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延迟强化透壁率、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结果和心肌双核素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心肌存活情况。将13例OMI患者ceMRI透壁率、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和SPECT心肌存活情况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ceMRI透壁率曲线下面积为0.953,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曲线下面积为0.935,ceMRI透壁率与金标准心肌双核素显像相比,透壁率在26%~50%诊断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2.7%;透壁率在51%~75%诊断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8.7%,与心肌双核素显像相比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结论:增强MRI清晰显示心肌梗死的位置、范围和程度。ceMRI透壁率诊断存活心肌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综述CT心肌灌注成像、核素心肌灌注成像、MR心肌灌注成像及心脏声学造影等心肌灌注的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心脏疾病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评价其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MSCT对疑诊冠心病的患者80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分析图像质量,其中38例有CAG作对照,评价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80例患者320支冠脉血管中,300支(93.75%)图像质量为1、2级,为可评估血管,20支(6.25%)图像质量为3级,为不可评估血管。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5.3%,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4.2%。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优质评价图像,对冠心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无创筛查冠心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肌的血流灌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对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利声显(levovist),通过超声二次谐波技术获取心肌灌注图像,对比冠脉造影显示的冠脉支配区域的心肌灌注与超声心肌声学造影获取的心肌灌注类型的关系。按心肌灌注积分指数将异常冠脉分为3组,心肌灌注积分指数1分(A组,27支),2分≥心肌灌注积分指数>1分(B组,24支),>2分(C组,33支)。 结果心肌灌注积分指数与冠脉狭窄度呈中度正相关(r=0.75,P<0.001),3组病人的冠脉狭窄程度、心肌灌注积分指数明显差异(P<0.001)。冠脉狭窄度<75%者,病人室壁灌注多为正常,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室壁灌注出现异常。 结论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是反映心肌灌注的有效方法,能够反应冠脉血流的改变及微循环结构的完整性变化,从而弥补了冠脉造影仅能显示心外膜下的冠脉而无法观察毛细血管水平心肌灌注的缺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对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效果,评价病人心肌缺血状况。方法以6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造影前通过二维超声观察不同节段室壁运动来判断局部心肌的异常,评价心肌缺血的程度。于静息状况下进行实时超声心肌声学造影,对病人左心室显影效果进行评分及心肌灌注的半定量分析,储存记录病人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图像数据供检后分析,评价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和微循环状况。经病人同意行冠脉造影评价造影结果。结果 MCE心肌显像效果好,可直观显示心肌灌注的异常部位和面积,并与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且不良反应小。结论实时超声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半定量评价冠心病急慢性心肌缺血的微循环灌注,具有对心肌微循环评价直观、准确、无创的优势,可重复性强,并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治疗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评价99m锝-甲氧基异睛(99mTc-MIBI)门电路和非门电路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硝酸甘油介入诊断试验在心肌存活状态评价中的作用,对40例进行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象,并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比较.结果32例冠脉造影显示冠脉有意义狭窄.门电路断层显象对冠心病诊断总的敏感和特异性分别为93.8%和87.5%;非门电路断层显象分别为84.4%和87.5%,两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冠脉病变支数诊断敏感性门电路方法优于非门电路方法(分别为73.8%和62.3%,P<0.05).特异性均为96.6%.20例进行含服硝酸甘油后静态心肌灌注断层显象,16例心肌梗死病人中有3例为部分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4例慢性心肌缺血病人,全部有可逆性心肌灌注.表明硝酸甘油介入诊断试验有助于心肌灌注异常可逆性的评估;99mTc-MIBI门电路SPECT和硝酸甘油介入诊断试验是有效的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和心肌存活状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