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年预后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6月-2020年6月CABG术后因AMI就诊的老年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2年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应用SPSS 2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患者共70例,2年随访有31例(44.3%)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6.465,95%CI:1.454-28.734)、CABG术后吸烟(OR=5.874,95%CI:1.457-23.674)、介入术后TIMI血流<3级(OR=9.353,95%CI:1.279-68.371)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OR=0.153,95%CI:0.043-0.540)为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CABG术后发生AMI的老年患者,年龄>75岁、CABG术后吸烟、介入术后TIMI血流<3级增加心血管事件,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入院即刻血糖(admission plasma glucose,APG)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至2011年间,于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703例,测量所有患者入院时即刻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APG≥11.1 mmol/L组(n=443)和APG〈11.1mmol/L组(n=260)。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1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包括(死亡、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结果:APG≥11.1 mmol/L组MACE的发生明显高于APG〈11.1mmol/L组(16.2%vs.5.9%);随访期间APG≥11.1 mmol/L组MACE的发生明显高于APG〈11.1mmol/L组(4.6%vs.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G≥11.1 mmol/L组是总MACE的危险因素(OR=1.266,P=0.005,95%CI:1.066~2.002)。结论:APG与AMI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是AMI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院时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性分析国际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7446例出现症状12 h内STEMI的中国患者,以入院血糖不同水平将已知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患者分组:入院血糖水平<6.1 mmol/L组(2018例),6.1~7.7 mmol/L组(2170例),7.8~11.0 mmol/L组(1929例),11.1~13.0 mmol/L组(465例)和>13.0 mmol/L组(864例),后3组定义为入院高血糖组.分析各组患者30 d的病死率.结果 在人院高血糖患者中有相当比例无既往的糖尿病史;各血糖水平组内,非糖尿病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均明显低于糖尿病患者.随血糖水平升高,非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血糖<6.1 mmol/L组6.8%,6.1~7.7 mmol/L组8.3%,>13.0 mmol/L组18.6%,P<0.001),而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血糖<6.1 mmol/L组16.7%,6.1~7.7 mmol/L组8.2%,>13.0 mmol/L组22.0%,P<0.001);除显著高血糖(血糖>13.0mmol/L)外,非糖尿病的高血糖患者病死率高于相同血糖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随血糖升高死亡危险逐步增加(血糖7.8~11.0 mmol/L组:OR=1.85,95%CI:1.45~2.34,P<0.001;血糖>13.0 mmoL/L组:OR=2.69,95%CI:1.97~3.66,P<0.001);而糖尿病患者中,除显著高血糖组外(血糖>13.0 mmol/L组:OR=3.08,95%CI:1.16~8.17,P=0.024),其他组近期死亡危险均无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与糖尿病患者相比,无既往糖尿病史的STE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升高也很常见,但接受治疗的比例较低,并且是与近期预后不良更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高血糖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院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糖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人选356例北京地区17家三级和二级医院所有在24h内人院且符合STEMI诊断标准的患者。以入院血糖水平〉11mmol/L判定为高血糖,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和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情况。院内心血管事件定义为院内再发心肌梗死、新发生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卒中。结果356例STEMI患者中,存在急性高血糖患者共81例(22.8%)。其院内病死率较无急性高血糖患者显著增加(13.6%比5.1%,P=0.009),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显著增多(32.1%比20.4%,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示,人院急性高血糖(OR1.615,95%CI1.116~2.338,P=0.011)为STEMI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EMI急性高血糖患者院内死亡及发生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人院血糖正常者。人院高血糖为STEMI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完全主动脉阻断(TAC)与部分主动脉阻断(PAC)两种主动脉阻断方式的术后30 d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469例于阜外医院行体外循环下单纯CABG的患者,其中TAC组265例,PAC组204例。观察患者术后30天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检索并筛选了12项同类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TAC组血管吻合口数目较多[(3.29±0.74)个vs.(2.97±0.974)个,P0.001)。TAC组体外循环时间短于PAC组[(93.2±22.4)min vs.(103.4±26.8)min,P0.001),术后30 d内死亡率相似(0.4%vs. 1.0%,P=0.47]。两组患者术后30 d均未发生卒中。Meta分析显示TAC组和PAC组术后30 d内的卒中和死亡情况相似(OR=0.78,95%CI:0.58~1.06;OR=0.82,95%CI:0.61~1.10),亚组Meta分析也有同样的结果。结论 TAC和PAC技术对单纯体外循环下行CABG患者术后30 d的卒中和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TAC技术可缩短体外循环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薛军  陈晓英 《心脏杂志》2015,27(1):71-72
目的:比较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40位择期行CABG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在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前及术后1、3、7 d测定血肌酐值并计算肌酐清除率。结果: 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值显著高于非体外循环组,其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显著下降。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前者更易加重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阜外医院2009年10月到2012年9月期间由单一术者施行的单纯OPCAB治疗的595例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阜外医院数据库中提取,远期随访采用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OPCAB远期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8年,共有70例患者死亡,远期死亡发生率为11.8%。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年龄、术前肌酐、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血红蛋白、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围术期输血、外周动脉疾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果显示年龄(OR=1.069, 95%CI:1.031-1.108, p=0.000)、术前肌酐(OR=1.021, 95%CI:1.008-1.033, p=0.001)、高血压(OR=2.513, 95%CI:1.209-5.221, p=0.014)、COPD(OR=7.140, 95%CI:2.342-21.768, p=0.001)是OPCAB术后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OR=0.948, 95%CI:0.920-0.977, p=0.001)是OPCAB术后远期死亡的保护因素,即术前LVEF值越高,远期死亡的风险越低。 结论 年龄、术前肌酐、高血压、COPD是OPCAB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入院时的血糖水平(AB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在院和术后半年的预后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ACS患者750例,入院2 h内测定ABG,并分为3组(正常血糖组,ABG7.8 mmol/L,正常高值组,7.8 mmol/L≤ABG11.1 mmol/L和高血糖组,ABG≥11.0 mmol/L)。收集其基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数据,在院和术后半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相较于正常血糖组和正常高值组,高血糖组患者PCI后在院死亡率(6.8% vs.3.1% vs.0.7%,P0.01)和术后6个月死亡率(13.7% vs.4.7% vs.2.4%,P0.01)均明显升高。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BG≥11.1 mmol/L为预测ACS患者行PCI后在院(OR=3.348,95%CI:1.200~9.338,P0.05)和术后6月死亡率(OR=3.993,95%CI:1.409~11.316,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的高血糖状态会增加ACS患者行PCI短期死亡风险,是预测其在院和术后6月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下CABG组(On-pump组,n=85例)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CABG组(Off-pump组,n=85例)。观察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差(AaDO2)、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及心肌酶值。结果 Off-pump组在出血量、输血量、辅助呼吸时间、呼吸指标均明显优于On-pump组,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及心肌酶值显著少于On-pump组(P<0.05,P<0.01)。结论 采用非体外循环进行CABG治疗冠心病优于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胰岛素抵抗对ST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和意义。方法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9月,连续入选初次发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且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入院第二天清晨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出院前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最后纳入非糖尿病患者124例,以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即HOMA-IR≥2.5认为存在胰岛素抵抗,评价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24例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占49.2%(61/124),病死率占12.1%(15/124)。胰岛素抵抗组较对照组有较高的入院血糖[(7.88±2.83)mmol/L比(6.93±1.60)mmol/L,P=0.025]、空腹血糖[(7.36±2.33)mmol/L比(6.43±1.81)mmol/L,P=0.014]和胰岛素浓度[(16.68±6.98)mU/L比(6.32±2.32)mU/L,P=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提示,体重指数[标准化回归系数(β)=0.244,P=0.021]和空腹血糖(β=0.451,P=0.000)是影响HOMA-IR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提示,在调整其他因素后,胰岛素抵抗[OR=1.506,95%CI(1.062~2.134),P=0.021]、Killip分级≥Ⅱ[OR=3.007,95%CI(1.165~7.779),P=0.023]和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OR=1.004,95%CI(1.000~1.008),P=0.036]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胰岛素抵抗现象普遍存在,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和第二天空腹血糖水平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心脏术后体外循环脱机困难接受体外膜式人工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临床资料,评估影响辅助结果的风险因素。方法:2004年10月至2014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共89例成人脱离体外循环困难患者进行ECMO辅助治疗。按照临床结果将患者分为出院存活组(S组,n=44)和死亡组(D组,n=45)。结果:67例(75.3%)患者顺利脱机,44例存活出院,出院生存率为49.4%。ECMO辅助前D组乳酸水平较S组高[(15.22±5.16)vs.(12.35±3.50)mmol/L,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量较多[2 500(1 500,3 600)vs.950(450,2 450)m L,P=0.005],D组患者ECMO辅助期间悬浮红细胞[24(17,34)vs.18(10,24)U,P=0.019]和血小板[6(3,11)vs.3(0,5)U,P=0.030]输入量均较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MO辅助前高乳酸(≥12.0 mmol/L,OR=2.75,95%CI:1.79~4.52,P=0.005)和经胸插管建立ECMO(OR=3.17,95%CI:1.09~9.07,P=0.001)是患者死亡的高危风险因素。结论:ECMO可为成人心脏术后脱离体外循环困难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辅助,积极推荐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MO辅助。  相似文献   

12.
探讨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他汀类药物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合并血脂异常的结直肠肿物患者资料。根据结肠镜及病理结果将266例患者分为结直肠腺瘤组(n=174)和结直肠早期癌组(n=9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与结直肠腺瘤组相比,结直肠早期癌组患者的男性比例(64.1%比25.9%)、吸烟比例(41.3%比14.4%)和饮酒比例(37.0% 比17.2%)更高,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6±0.81) mmol/L比(2.60±0.74) mmol/L]和总胆固醇值更高[(5.27±1.22) mmol/L 比(4.61±1.06) mmol/L],而他汀用药占比更低(27.2% 比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641, 95%CI:1.694~7.826)、吸烟(OR=2.920, 95%CI:1.159~7.356)以及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203,95%CI:1.481~3.277)、较高的总胆固醇水平(OR=1.744,95%CI:1.329~2.289)是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他汀用药史(OR=0.469,95%CI:0.236~0.932)对避免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应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戒烟宣教,监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必要时使用他汀类药物促进血脂达标,同时积极进行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性别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605例,男性382例,女性223例,收集入选者基线资料、院内结局等临床资料,以院内死亡为终点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老年AMI患者住院病死率为9.1%。女性住院心源性死亡、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明显低于男性,TG、TC、LDL-C、HDL-C、随机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P0.01)。性别、年龄、KillipⅢ~Ⅳ级、血钾5.5 mmol/L、血钾3.5 mmol/L、血尿酸357μmol/L、eGFR60 ml/(min·1.73 m~2)、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老年AMI患者院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是影响老年女性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037~13.914,P=0.044;95%CI:0.058~0.708,P=0.012)。结论性别是影响老年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祝恒山  方汉军  漆秦  席晓 《心脏杂志》2016,28(3):302-304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对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来咸阳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患者血糖水平,将其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7.0 mmol/L,n=30〕、糖尿病低血糖组(8.0 mmol/L>FPG≥7.0 mmol/L,n=50)和糖尿病高血糖组(FPG≥8.0 mmol/L,n=40)。记录临床资料以及分析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水平、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尿酸(UA)水平〕,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高血糖组TC、LDL-C、载脂蛋白、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分别为(4.9±1.4)mmol/L、(3.3±0.9)mmol/L、(1.6±0.5)mmol/L和(55±7)mm,显著高于糖尿病低血糖组的(4.1±0.8)mmol/L、(2.7±0.5)mmol/L、(1.1±0.4)mmol/L、(51±8)mm (均P<0.05),糖尿病低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7±1.2)mmol/L、(2.2±0.6)mmol/L、(0.7±0.1)mmol/L和(44±7)mm(均P<0.05)。3组TG、Fib以及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AMI并发心衰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3%、10%、10%和3%;糖尿病低血糖组为:24%、26%、24%和8%。糖尿病高血糖组为30%、32%、30%和12%。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低血糖组和糖尿病高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糖尿病高血糖组指标水平较糖尿病低血糖组高(均P<0.05)。经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血糖的OR值(95%CI)为4.6(0.8~21.7),P<0.05,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在我院住院期间,确诊为AMI的患者61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MI患者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分为死亡组(62例)和存活组(552例),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线特征因素和治疗方法与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62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66.58±12.87)岁,男性39例(62.9%),院内死亡率为10.10%(62/61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AMI院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3.065,95%CI:1.188~7.915)、女性(OR=2.775,95%CI:1.200~6.419)、心率(OR=2.836,95%CI:1.405~5.722)、血糖(OR=1.943,95%CI:1.186~3.184)、Killip IV级(OR=1.744,95%CI:1.211~2.513)、3支或左主干病变(OR=3.157,95%CI:1.244~8.014),P<0.05~<0.01。结论:高龄、女性、心率增快、入院血糖水平高、KillipIV级、3支或左主干病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205例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转归,分为存活组(n=175)和死亡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治疗方式以及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14.6%(30/205)。死亡组的心率、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比例、非手术治疗比例、NLR、D-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LT计数低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OR=1.063,95%CI:1.030~1.098,P0.001)、A型夹层(OR=4.809,95%CI:1.341~17.246,P=0.016)、NLR(OR=1.179,95%CI:1.095~1.269,P0.001)和D-Dimer(OR=1.186,95%CI:1.006~1.399,P=0.042)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手术治疗(OR=0.187,95%CI:0.055~0.632,P=0.007)和入院时PLT计数高(OR=0.981,95%CI:0.970~0.993,P=0.001)是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839(95%CI:0.775~0.903,P0.001),最佳临界点为9.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68.0%。D-Dimer水平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725(95%CI:0.600~0.850,P=0.002),最佳临界点为3.66μg/mL,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9%和62.7%。结论:心率增快、A型夹层、高NLR和D-Dimer水平是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治疗、入院时PLT计数高是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NLR和D-Dimer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陆金帅  李楠  薛克栋 《心脏杂志》2017,29(3):304-306
目的 分析血清尿酸(SUA)水平与重度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CHF患者189例,对其随访6个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分析入院SUA水平与CHF住院患者6个月内全因死亡的关系。 结果 按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死亡组入院SU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514±30) μmol/L vs.(432±32) μmol/L,P<0.01]。Pearson分析显示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SUA具有正相关性(r=0.3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水平(OR=1.213,95%CI:1.081-3.621,P<0.05),NT-proBNP(OR=1.456,95%CI:1.113-5.432,P<0.01),糖尿病(OR=2.105,95%CI:1.221-4.553,P<0.05)是CHF患者6个月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血清SUA水平与重度CHF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NLR、cTnⅠ及NT-proBNP水平预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行CABG术的冠心病(3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574例,根据医院记录和电话访谈记录其院内MACE包括新发心室颤动、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LCOS)、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的使用和全因死亡,分为MACE组(n=55)和非MACE组(n=519),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入院24 h内NLR、cTnⅠ及NT-proBNP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CABG术后发生院内MACE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院内发生MACE患者NLR、cTnⅠ及NT-proBNP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的早期预后以及体外循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中国阜外医院于2005年1月-2015年1月接受同期单侧CEA和CABG的69名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69名患者根据CABG是否应用体外循环被分为2组:体外循环组(n=36)和非体外循环组(n=33)。患者主要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被研究。结果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脑卒中、TIA、谵妄、Q波性心肌梗死、心脏停搏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2.78%,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MACCE和死亡的发生率均为3.03%,2组患者间术后MACCE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外循环组比较,非体外循环组术后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CEA和CABG对于冠心病合并重度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CEA后全麻下CABG较体外循环下CABG显著缩短患者术后的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7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70例,女性500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非AKI组(n=850)和AKI组(n=220)。翻阅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疾病、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术前血常规、肾功能、CPB及手术情况、机械通气辅助时间、术后24 h输血量等资料。结果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肌酐、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使用羟乙基淀粉量、术后24 h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等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使用右美托咪啶、主动脉球囊反搏、深低温停循环、CPB超滤的比例以及术后低血压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OR=1.823,95%CI:1.594~3.083)、高血压(OR=1.465,95%CI:1.254~1.762)、术前肌酐≥79.5μmol/L(OR=1.331,95%CI:1.160~3.249)、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10 min(OR=2.104,95%CI:1.326~7.340)、术后低血压(OR=1.988,95%CI:1.358~2.947)是CPB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CPB超滤(OR=0.655,95%CI:0.512~0.871)、使用右美托咪啶(OR=0.573,95%CI:0.339~0.901)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55岁、高血压、术前肌酐≥79.5μmol/L、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10 min、术后低血压是CPB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CPB超滤和右美托咪啶是CPB术后发生AKI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