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可见于正常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短阵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则以器质性心脏病多见。本组经24hDCG检测出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同期曾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3例患者,发现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悸患者的病因,研究心悸与心律失常及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8例心悸患者分为器质性与非器质性两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结果 248例心悸患者DCG检查共发现各种心律失常227例,检出率为91.53%。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悸显著高于房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与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悸发作时器质性组与非器质性组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接近。结论心律失常和心悸的发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PAVB)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发现的15例PAVB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A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探讨两组的差异。结果15例中A组11例,以冠心病多见;其DCG的特点是二度Ⅱ型和三度AVB,全天均可发生,平均发作5.5次.发作时窦性心率较平均窦性心率增加。B组4例只在夜间发生二度Ⅰ型AVB,平均发作2.1次,发作时窦性心率较平均窦性心率减慢。结论发生PAVB时应结合临床和DCG的特点,鉴别其意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PAVB是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中停搏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DCG监测的心脏停搏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分为二组,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TEAP)及阿托品试验,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结果器质性心脏病组TEAP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阻断迷走神经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V中度降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阻断迷走神经前后各心电生理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RV正常.结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致心脏停搏,正确认识迷走神经介导性心脏停搏对评价其预后及患者的正确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动态心电图(DCG)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检出丰和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5067例DCG检查,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ERS.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ERS患者83例(1.64%),男性81例、女性2例,年龄14~65(平均37±14)岁.结论 DCG对ERS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以青壮年多见,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和分析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上明确诊断为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A组)30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30例做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计算HRT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值.结果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TO为0.13±3.79%,TS为3.80±6.11mm/R-R,与B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HRT可能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出现宽型 QRS 波(W-QRS)可见于心律失常的很多类型。但大部分见于室性早搏,其中一些高危性室早常可导致室速、室颤,继而导致心源性猝死。本文资料的分析提示:临床上已明确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心律失常发生率甚高,严重的心律失常也较常见,故其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较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大得多。通过DCG 监测来评价 W-QRS 的性质、类型、严重程度及预后等都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检查,这在临床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对2000例“胸闷”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闷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动态心电图(DCG)检查中的适应症之一。患者常因常规心电图及其他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而做DCG监测。DCG是鉴别器质性和非器质性胸闷的重要检查之一。现将我院2000例胸闷者的DCG作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2~1995年,我们对260例生气患者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其中30例出现心肌缺血(25例诱发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年龄32~56岁,平均48±3.12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20例(下称Ⅰ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0例(下称Ⅱ组),其中晕厥2例,心悸8例。 先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再行24小时DCG检测。导联采用MV_5和MV_1。仪器为美国惠普43400B系统。详细记录患者生气时的症状及时间。室性心律失常采用LOWN'S分级法。 结果:两组共检出缺血47阵次,其中Ⅰ组35阵次ST段改变,Ⅱ组12阵次,两组心肌缺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01)。Ⅰ组和Ⅱ组ST段下移的最大幅度分别为3.5和2.0mm,最长持续时间分别为9.8和3.6分钟(P<0.05)。说明器质性心脏病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大(见表1)。本组生气时ST段下移1~1.5mm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内电生理检查对晕厥诊断及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晕厥原因不明患者的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心电图异常,晕厥病程及发作频率对电生理检查阳性率的影响。电生理检查后的治疗及随访。结果入选晕厥患者60例,电生理检查阳性患者14例。25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9例阳性(36%);3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5例阳性(14%)。3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的患者诱发出心室颤动后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平均随访2年均无放电。结论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的晕厥患者电生理检查的阳性率较高,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的晕厥患者诱发心室颤动的临床意义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100例室早心电图,鉴定室早的起源部位、比较肢导联和胸导联室早图形,以此来判断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选择临床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00例室性早搏心电图作分析对象,分为两组:正常人组:体检及有关检查、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者68例.器质性心脏病组(疾病组)包括肺心病、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等32例.  相似文献   

12.
1990年起对来我院小儿心律失常专科门诊及住院的180例患儿进行Holter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并对部分患儿追踪复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监测患儿180例,A组为器质性心脏病,79例,男45例、女34例,年龄2月~14岁,平均8.53岁;其中病毒性心肌炎67例,其诊断标准除参照VMC诊断标准外,还参照长沙地区柯萨基B组病毒性心肌炎的血清学参考诊断标准(CBV抗体效价1:128以上)。先天性心脏病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1例,完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除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外,还可见于健康人。本文通过60例CRBBB心电图的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来自我站近三年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病历均有详细的病史、体检记录、实验室及X线心肺检查,部分病例做了B超、心向量图等检查。60例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2~79岁,平均45.5岁。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43例,包括冠心病19例,肺心病16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风心病、心肌炎、心肌  相似文献   

14.
15例反复胸闷、胸痛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发现疼痛与束支阻滞同时出现,并通过其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包括4例无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间歇B型预激综合征(3例经射频消融治愈),其他12例予倍他乐克25~50mg,2次/日治疗。通过36±23月的随访,所有胸痛缓解且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间歇性左束支阻滞依赖性胸痛而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预后良好,同时Holter是其简单、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倍他乐克可能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在临床上很常见,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亦可见于正常人。本文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并发CRBBB的心电图诊断意义。138例经系统检查确诊心脏病者96例,其中冠心病36例,肺心病26例,高血压病20例,风心病8例,心肌炎6例。正常人42例。分别测定QRS时间、额面心  相似文献   

16.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简称室速,指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室性快速心律,频率〉100次/min。室速持续30S以上或因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立即终止者,称持续性室速。室速可分为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和非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前者是指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患者的室速,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长QT综合征以及各种心脏外科手术后等。临床上以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室速最为多见。非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又称特发性室速。是指发生于利用目前诊断技术未能查出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时域、频域及Lorenz散点图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5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35例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测定DC、HRV时域、频域及Lorenz散点图指标长轴L和短轴W。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器质性心脏病组DC值减少较明显,HRV时域、频域指标亦减少,散点图指标中,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01)。散点图W无统计学差异(p>0.05)。器质性心脏病组患者DC与HRV时域、频域指标呈正相关(p<0.01~0.001),DC与散点图L、W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C与HRV时域、频域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DC与Lorenz散点图指标,特别是W的内在联系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治疗后的19例室性并行心律心电图(ECG)患者,取完整临床资料、ECG记录、运动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其ECG特点进行了三年的随访观察,认为并非均是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且治疗预后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9例,其中男14例,女性5例,年龄26~70岁。经病史、物理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及有关血心肌酶、血沉、血流变等化验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者9例,占47%,冠心病4例,占21%,病毒性心肌炎6例,占32%。19例患者均有心悸,其中4例冠心病均伴有心绞痛,6例病毒性心肌炎伴有头晕、乏力、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86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周内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CCTA、DCG检查。统计MPI、CCTA、DCG检查结果,并以MPI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CCTA、DCG单一与联合诊断结果。 结果286例患者中,MPI共诊断出176例心肌缺血,CCTA检查共发现183例心肌缺血,DCG检查共发现152例心肌缺血。CCTA+DCG联合诊断特异度与CCTA、DC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A+DCG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高于CCTA及DCG(P<0.05)。 结论CCTA与DCG联合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度和准确度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1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室折返性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并与8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的首次成功率为90.9%,无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和X线爆光时间长.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仍安全有效,术前明确其解剖学改变和心功能状态,对于选择射频消融途径、增加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及减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