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此地区青年组与中老年组胃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探讨此地区青年组可能的病因及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对收治的胃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青年人与中老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发病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男性稍高于女性,中老年组男性多发;青年人胃癌报警症状不突出,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5);病变部位,两组均以胃窦部居多,青年组其次低位胃体,中老年组其次为贲门胃底部及高位胃体;内镜下特点,青年人胃癌以BormannⅢ为主,中老年胃癌以BormannⅠ为主。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及易发生转移,中老年组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结论青年组胃癌症状隐匿,就诊晚,进展快及组织分化程度低,转移率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青老年胃癌548例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青老年人胃癌的相关特点.方法统计我院内镜检出、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胃癌)1576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青年组)86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癌(老年组)462例,就其检出率、性别、易发部位、病变类型、病理分型、临床诊断(首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出率青老年组检出率分别占同期胃癌的5.46%及29.32%;性别青年组男女之比为0.761,老年组男女之比为6.831;易发部位青年组以胃窦部为多发,占43.02%,老年组以贲门胃底为多发,占40.26%;病变类型(Borrman分型)青年组以Ⅲ型多见,占39.18%,老年组以Ⅱ型多见,占41.86%;病理分型两组均以未分化、低分化腺癌多见,分别占65.11%及47.40%,但两组比较仍以青年人多见(P<0.01);临床诊断(首诊)青老年组误诊率分别为59.30%及18.62%.结论青老年人胃癌在检出率、性别、易发部位、病变类型、病理分型、临床诊断(首诊)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40岁青年人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与>40岁的中老年人肺癌进行比较。方法 对218例青年人肺癌(青年组)以及同期的944例中老年人肺癌(中老年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青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39% vs 27%,P<0.001),以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50.9%),病理类型构成与中老年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73.9%),其他症状的发生率均不高。青年组患者确诊时晚期比例高(76.0% vs 48.0%,P<0.001),接受手术治疗比例显著低于中老年组( P<0.001),接受综合治疗比例也较低(20.2%)。结论 青年人肺癌具有其特殊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明显不同于中老年人肺癌,应提高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内镜、术后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2月~2012年12月经胃镜检查,手术确诊的青年人(≤35岁)胃癌51例及老年人(≥65岁)胃癌284例,进行临床表现、内镜表现、术后病理分型及预后等对比分析。结果近年来,胃癌患病总人数下降,同期内老年人胃癌总人数多于青年人;青年组胃癌以女性多,老年组以男性多;青年组多在胃下1/3,老年组多在胃上1/3;内镜下青年组多表现为Borrmann Ⅲ、Borrmann Ⅳ,术后病理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老年组以Borrmann Ⅰ、Borrmann Ⅲ为主,术后以高-中分化腺癌居多;两组胃癌手术方式无差异性;老年组1年、3年生存率高于青年组。结论青年人胃癌临床症状隐匿,病理分化差,预后差。早期胃镜检查、定期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手术是青年人胃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胃癌与青年人胃癌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老年人胃癌与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及异同点 ,为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老年人及青年人胃癌进行详细问诊、体检、内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 ,对结果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青年组 ,男性均多于女性 ,但青年组性别差异相对小 ,腹痛是两组的共同点 ,但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老年人明显多于青年人 (P <0 0 1) ,老年人胃癌以胃底贲门部多 ,青年人以胃窦部多 (P <0 0 1) ,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分化差、进展快。老年人则分化相对较好、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结论 老年人胃癌与青年人胃癌在性别、临床、内镜和组织病理上都有不同之处 ,应根据这些特点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龄人(≥80岁)与青年人(≤30岁)大肠癌临床及内镜特征的差异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遵义学院附属医院既往10年来所有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高龄人与青年人为研究群体,从大肠癌检出率、临床症状、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等方面,回顾性分析及总结高龄人与青年人两组病人各自临床及内镜特征。结果高龄组大肠癌83例(3. 90%),男57例,女26例;青年组大肠癌49例(2. 30%),男性23例,女性26例。高龄组的症状中以便血、腹泻、排便困难多见,其中腹泻症状,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青年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 05)。病理类型上,高龄组高分化腺癌比例明显多于青年组(P0. 05);而青年组印戒细胞癌的比例明显多于高龄组(P0. 05)。结论高龄人大肠癌虽然恶性程度低,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往往并发症较多,即使手术预后也较差;青年人结肠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发展快,生存低。因此,进行大肠癌普查、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时,这两类人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内镜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320例中晚期胃癌(包括45例青年人胃癌和275例老年人胃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部位比较,青年组以胃窦部居多,老年组贲门部比例增高;青年胃癌以弥漫型多见,病理分型多为差低分化型,恶性程度高。青年组Ⅲb、Ⅳ期比例、肝转移、腹膜转移率均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晚期青年胃癌以高度恶性弥漫型为主,发病呈上升趋势。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加强对青年胃癌的认识及警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药物静脉溶栓疗效.方法 24例年龄≤45岁的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同时连续选取40例50~70岁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以及溶栓效果等.结果 青年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青年组有吸烟史者79.2%,家族史者45.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0%和12.5%,P<0.01);而对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较青年组高(60.0%和40.0%比16.7%和12.5%,P<0.05).青年组心绞痛病史明显短于对照组(324±576天比928±1 846天,P<0.001),胸痛时间<30天及<12 h者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和41.7%比10.0%和5.0%,P<0.001).两组溶栓开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青年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比50.0%P<0.05).结论 吸烟和家族史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人临床病史短,动脉硬化程度轻,药物静脉溶栓效果优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4例胃癌活检组织中ER和PgR.结果:胃癌ER和PgR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肠化生、异型增生和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HP阳性胃癌中ER和PgR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1);肠化生、异型增生ER和PgR在HP阳性和HP阴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中ER和PgR表达与HP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对胃癌分期的影响及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EGFR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EGFR-siRNA组,3组细胞转染12、24、48、72 h后,CCK8检测EGFR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EGFR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EGFR表达阳性41例,对照组无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中EGFR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TNM分期与EGFR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细胞的增殖率均上升,EGFR-siRNA组增殖较缓慢,24 h的增殖率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48 h和72 h的增殖率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3组细胞转染48 h后,EGFR-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1);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细胞中Bcl-2、Bax、酶切Caspase3 3个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EGFR-siRNA组细胞中Bax、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1)。结论 EGFR基因的表达参与胃癌生长、侵袭、转移和分化过程,下调EGFR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凋亡可能与Bcl-2、Bax、Caspase3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1.
荆花胃康胶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胶丸对F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予口服荆花胃康胶丸160mg,3次/d和多潘立酮10mg,3次/d。根据治疗前后胃排空试验结果和消化不良症状(上腹不适、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烧心、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积分的比较,评估荆花胃康胶丸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h胃排空率均有所提高,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荆花胃康胶丸组,P<0.05;多潘立酮组,P<0.01)。两组比较,多潘立酮组治疗后胃排空率较荆花胃康胶丸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通过两组差值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的改善程度尤其优于多潘立酮组(P<0.01)。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FD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多潘立酮,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Survivin、COX-2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表达的关系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1992~2002年10年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齐全的胃癌患者6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Survivin、COX-2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结果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95.2%(20/21),中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63.6%(7/11)。中期胃癌组Survivin阳性表达高于早期胃癌组(73.6%vs 66.7%,P<0.05),其VEGF阳性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平均值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Survivin和COX-2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者(P<0.05),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胃癌组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平均值均明显高于非癌组,且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胃癌中Survivin、VEGF阳性表达的MVD值显著高于Survivin、VEGF阴性表达者(P<0.05);Survivin、COX-2、VEGF及MVD值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5);Survivin、COX-2阳性表达及VEGF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或低表达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Survivin表达、VEGF表达均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Survivin、COX-2、VEGF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丹参抗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丹参抗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 10 0 %乙醇复制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模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粘膜内前列腺素 E2 (PGE2 )、前列腺素 I2 (PGI2 )的含量 ,用浓盐法测定胃粘膜内DNA的含量。结果 :丹参组的胃粘膜损伤指数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胃粘膜内 PGE2 、PGI2 含量高于对照组 (均 P<0 .0 1) ;DNA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丹参促进胃粘膜细胞 DNA的合成和胃粘膜细胞的增殖 ,使PGE2 、PGI2 含量增加 ,进而促进了胃粘液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癌变过程中Smad4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03例胃癌患者(早期16例,进展期87例)的石蜡标本进行了病理学分类,并检测各级病变中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其中在28例标本中同时检出肠上皮化生,在13例标本中检出不典型增生,有2例标本同时检出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癌旁的正常胃黏膜细胞均有Smad4蛋白表达,在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3%和76.9%.在癌细胞中则为54.4%,其中早期癌为62.5%,进展期癌为52.9%.随着恶变程度的增加,Smad4蛋白表达下降的频率显著升高(P<0.05).Smad4蛋白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低分化癌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下降的频率更高,为63.0%,而高分化癌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下降的频率仅为31.6%.贲门部癌Smad4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5),为75%.胃底、胃体和胃窦部癌的表达阳性率基本相似,分别为50%,53.6%和46.7%.Smad4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Smad4蛋白表达下降是胃癌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并且与细胞恶变的进展程度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但在贲门部癌中表达下降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胃癌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相关性及这两项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采用抗Ⅷ因子相关抗原的(antiFⅧRAg)单克隆抗体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用PCNA单克隆抗体(PC10)进行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的染色。分别计数116例胃癌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和PCNA指数,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VD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P<0.01)、腹腔内转移(P<0.01)有关,且随TNM分期而增加(P<0.01);PCNA指数与浆膜浸润(P<0.05)、淋巴结转移(P<0.01)、腹腔内转移(P<0.05)有关,Ⅳ期肿瘤中PCNA指数明显高于Ⅰ期肿瘤(P<0.01)。MVD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r=0.35,P<0.01)。低MVD组(MVD<23)和低PCNA组(PCNA<48)的5年总体生存率均分别明显高于高MVD组(MVD≥23)和高PCNA组(PCNA≥48)的5年总体生存率(均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MVD和PCNA指数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的MVD和PCNA指数能反映胃癌的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及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2005年手术切除和内镜活检的胃黏膜标本145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3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组29例、不典型增生(Dys)组31例、胃癌(GC)组5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bFGF、FGFR-2及Hpa的表达。结果bFGF、FGFR-2的表达CSG组低于其余3组(P<0.05),IM组低于Dys组和GC组(P<0.05);Hpa在GC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bFGF、FGFR-2及Hpa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bFGF、FGFR-2及Hpa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加速胃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赵世元  廖文  农勤高  吴志芳 《内科》2007,2(4):495-496
目的探讨胃液中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在检测几种胃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3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20例,胃溃疡34例,胃癌22例,21例轻度浅表性胃炎(和无任何病理改变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液中sE-cad水平。结果胃癌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液sE-cad水平升高可能对胃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phA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ochemistory,IHC)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EphA2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技术对其中随机选取的30例标本进行EphA2 mRNA及其蛋白的定量检测,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82例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及增殖指数(PI),分析EphA2表达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结果 IHC结果显示EphA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P<0.01),且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升高(P<0.05),但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RT-PCR结果显示EphA2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印迹与IHC结果一致,显示EphA2蛋白在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P<0.01).FCM结果显示EphA2高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8),而其PI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02).结论 EphA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与EphA2 mRNA的转录异常无关,而可能是其翻译水平上调或蛋白质稳定性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探索其与胃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浅表性胃炎,34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34例不典型增生胃粘膜及64例胃癌组织中的CD44V6的表达.结果: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在浅表性胃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粘膜及胃癌组织分别为3.33%(1/30)、14.71%(5/34)、44.12%(15/34)及60.94%(39/64).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及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组(均P<0.0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TNM分期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与性别、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活检标本中的CD44V6可能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和远处转移趋势推测.  相似文献   

20.
10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总结10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诊治经验并与周期251例中青年AP对比分析。老年组死亡率12.0%,显著高于中青年组5.2%,其原因与老年组出血坏死型占41.0%,高于中青年组15.9%有关。老年组术后死亡率9.3%与中青年组8.2%相近,老年组中HNP术后死记率为13.3%。明显低于保守治疗后死亡率72.7%,手术应安全、简捷,建议以清创术代替规则性胰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