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美乐托宁对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患者36例,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美乐托宁(0.5、1.0和2.0 mmol/L)干预6、12、24和48 h.MTT法检测美乐托宁对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美乐托宁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逆转录.聚台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Bcl-2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美乐托宁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改善体外培养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粘附、迁移和增殖能力(P<0.01);美乐托宁抑制体外培养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凋亡,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美乐托宁上调内皮祖细胞内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美乐托宁能改善体外培养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粘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而发挥抑制内皮祖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1型糖尿病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方法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血糖、骨髓内皮祖细胞衰老、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以及内皮祖细胞中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和SIRT1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显著升高(0.67±0.06μmol/L比0.55±0.07μmol/L)、内皮祖细胞衰老率增加(39%±8%比11%±2%)、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0.56±0.17比1.00±0.22)和SIRT1(0.08±0.17比1.00±0.39)的mRNA表达下调。结论糖尿病大鼠内皮祖细胞衰老与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升高有关,其机制可能涉及SIRT1/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过表达Jagged1对老龄大鼠来源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PBS冲洗1~2月龄和19~ 26月龄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含10% FBS的DMEM/F12培养基差速贴壁法进行体外培养,以Dil-ac-LDL与FITC-UEA-1荧光双染和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未进行基因转染的老龄大鼠内皮祖细胞组)、PIRES2-EGFP转染组、PIRES2-EGFP-Jagged1转染组和未转染的年轻大鼠来源内皮祖细胞组.荧光显微镜下计数GFP表达细胞数并计算转染效率;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Transwell培养和MTT法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均显示转染后Jagged1显著增高,PIRES2-EGFP-Jagged1转染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Jagged1显著增强老龄大鼠来源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P <0.05或P<0.01).结论 过表达Jagged1增强老龄大鼠来源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分析及其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比较两组外周血中中间型单核细胞(intermediatemonocytes,IMs;CD14++CD16+)水平;使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收集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在体外与健康志愿者内皮祖细胞共培养,使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使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细胞黏附相关蛋白的表达评价细胞黏附能力;选取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组和冠心病组,每组各15只,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健康组移植未经共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冠心病组移植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的内皮祖细胞,比较两组大鼠的心梗边缘区微血管数、微血管密度和心肌梗死率。结果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16+水平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水平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与健康志愿者内皮祖细胞共培养后期迁移能力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dherin蛋白表达水显著升高(P0.05);相比健康组,冠心病组大鼠心肌梗死(心梗)边缘区微血管数、微血管密度和心肌梗死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且CD14++CD16+可降低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C反应蛋白诱导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分离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C反应蛋白各浓度组(1.0、2.5、5.0 mg/L);③C反应蛋白(5.0 mg/L)+非诺贝特(10.0μmol/L)组;④非诺贝特组(10.0μmol/L)。加入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干预,或预先加入非诺贝特作用4 h,再加入5 mg/L C反应蛋白,培养7天后行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并计数每组衰老细胞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免疫印迹杂交法半定量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与内皮祖细胞培养后,C反应蛋白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衰老,且C反应蛋白对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 mg/L C反应蛋白组对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最显著(P<0.01)。加入10μmol/L非诺贝特后能减少C反应蛋白诱导的衰老细胞数量(P<0.01)。(2)C反应蛋白作用内皮祖细胞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随着C反应蛋白作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加入非诺贝特10μmol/L后可以明显逆转C反应蛋白诱导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下调(P<0.01)。(3)C反应蛋白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但在加入10μmol/L非诺贝特后能明显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P<0.01)。结论 (1)C反应蛋白削弱内皮祖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引起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逆转录下降,从而使端粒酶活性下降,最后加速内皮祖细胞的衰老,从而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功能。(2)非诺贝特活化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抑制C反应蛋白诱导的细胞衰老,可能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有关,从而起到保护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5,VEGF165)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人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损伤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在经MTT实验筛选出过氧化氢处理浓度后,对EPCs进行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因素;VEGF165处理组,以终浓度为25ng/mL的VEGF165孵育24 h;过氧化氢处理,以终浓度200 μmol/L过氧化氢处理内皮祖细胞24 h;VEGF 165预处理组,经浓度为25 ng/mL的VEGF165预孵育30 min后,再与终浓度为200μmol/L的H2O2共孵育24 h.CCK-8法检测各组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内皮祖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EGF165处理组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增高(P<0.05);过氧化氢处理组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l和PCNA下调(P<0.05); VEGF165预处理组中,EPCs增殖活性较过氧化氢处理组增高(P<0.05),且cyclin D1和PCNA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VEGF165可促进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增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PCNA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小RNA-122(microRNA-122, miR-122)通过靶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22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并验证miR-122和SIRT1靶向关系。培养肝癌细胞HepG2,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122过表达阴性对照组(miR-NC mimic组)、miR-122过表达组(miR-122 mimic组)、miR-122过表达和SIRT1过表达阴性对照组(miR-122 mimic+pcDNA组)、miR-122过表达和SIRT1过表达组(miR-122 mimic+pcDNA-SIRT1组)。用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 kit-8, 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细胞中增殖、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p53、细胞周期蛋白D1、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及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122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下调,SIRT1 mRNA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上调(P<0.05)。MiR-122负靶向调控SIRT1表达(P<0.05)。过表达miR-122抑制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SIRT1、细胞周期蛋白D1、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蛋白水平,升高p53和E-钙粘蛋白蛋白水平(P<0.05)。然而,SIRT1过表达可部分逆转过表达miR-122对HepG2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MiR-122通过负靶向调控SIRT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Bmi-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干扰Bmi-1基因后对其可能的下游基因Akt/PKB活性和P16INK4a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细胞衰老的作用.方法:用s iRNA技术干扰Bmi-1表达后,运用Western blot检测Bmi-1蛋白及相关蛋白pAkt、Akt和P16INK4a的表达,同时进行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转染Bmi-1 i质粒组平均细胞衰老率28%±3.5%,而对照Ctrl i组为16%±2.7%,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1).转染Bmi-1 i质粒组细胞平均克隆形成数为3.4±1.4个,而对照Ctrl i组为11±2.3个,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1).Bmi-1 i 组较Ctrl i 组Bmi-1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P16INK4a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干扰Bmi-1可以通过降低Akt/PKB活性和上调P16INK4a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衰老并减弱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紫檀芪(PTE)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高糖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HK-2细胞分为低糖缺氧复氧组(LR)、高糖缺氧复氧组(HR)、高糖缺氧复氧+PTE组(HR+P)、高糖缺氧复氧组+PTE+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组(HR+P+EX)。缺氧复氧结束后采用CCK-8试剂盒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SOD活性及MDA含量;活性氧簇(ROS)染色检测细胞内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K-2细胞SIRT1、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SQSTM1/p62)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的表达。结果与LR组比较,HR组LDH、MDA及ROS染色荧光强度增加,CCK-8及SOD降低,SQSTM1/p62表达上调(P0. 05),SIRT1、Beclin1、LC3B表达降低(P0. 05)。与HR组比较,HR+P组CCK-8和SOD增加,LDH、MDA及ROS荧光强度下降;SIRT1、Beclin1、LC3B表达上调(P0. 05),SQSTM1/p62表达下调(P0. 05)。与HR+P组比较,HR+P+EX组LDH、MDA及ROS染色荧光强度增加,CCK-8及SOD降低,SQSTM1/p62表达上调(P0. 05),SIRT1、Beclin1、LC3B表达降低(P0. 05)。结论 PTE通过促进HK-2细胞SIRT1表达,促进自噬的恢复,减轻高糖缺氧复氧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GTP环化水解酶Ⅰ/四氢生物蝶呤信号通路对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的调节。方法分别纳入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9例,采集外周血进行内皮祖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评估其迁移、增殖、黏附活性;建立裸鼠动脉损伤模型并移植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内皮祖细胞,评估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并检测内皮祖细胞GTP环化水解酶Ⅰ/四氢生物蝶呤通路及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基因干扰、基因转染或药物阻滞干预,进一步证实该信号通路对内皮祖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体外活性及体内再内皮化功能降低,且内皮祖细胞GTP环化水解酶Ⅰ/四氢生物蝶呤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的mRNA表达水平亦下降,而凝血酶敏感蛋白1 mRNA表达水平则升高。抑制该信号通路的表达可削弱内皮祖细胞的体外活性及再内皮化功能。结论研究证实GTP环化水解酶I/四氢生物蝶呤通路可通过凝血酶敏感蛋白1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环磷酸鸟苷系统调节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及体内功能。  相似文献   

11.
体内外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可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或触发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细胞动力学改变,而菌株的差异可导致不同的结果。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对人胃癌细胞株AGS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疾病来源H.pylori菌株的细胞毒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分离自胃癌和胃炎患者的H.pylori菌株的毒力基因和相关亚型。将AGS细胞分别与H.pylori菌株共培养,采用四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cagA、uacA、iceA和babA2基因和相关亚型在胃癌和胃炎H.pylori菌株中呈均匀分布。不同菌株抑制AGS细胞活力和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虽有强弱差别,但胃癌菌株与胃炎菌株之间不存在整体上的差别。多数H.pylori菌株能抑制AGS细胞周期的G1/S期转换。结论:不同H.pytori菌株对共培养的AGS细胞动力学的影响存在差异,但胃癌菌株与胃炎菌株的细胞毒性无整体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Tracking cell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basic cell therapy science, for cell delivery optimization and for accurate biodistribution studies. This report describes nanoparticles that utilize stable-isotope metal labels for multipl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in preclinical studies. Cells labeled with nanoparticles can be imag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fluorescenc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The nanoparticle-labeled cells can be quantified by neutron activation, thereby allowing, with the use of standard curv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labeled cells in tissue samples from in vivo sources.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se nanoparticles to label and track cells. Suggested reviewers: Timothy Henry, Anthony DeMaria, Bernard Gersh  相似文献   

13.
Stem Cell Plasticity,Beyond Alchemy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Cell plasticity is a central issue in stem cell biology. Differentiated somatic nuclei have the flexibility to dedifferentiate when transferred into oocytes or when fused to pluripotent embryonic stem cells. Recent publications also claim that somatic stem cells can convert into developmentally unrelated cell types both in vivo and ex vivo without such drastic cell manipulations. Some of these claims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us to determine the reality of somatic stem cell plasticity. Indeed, we have heard enough about the “potentials” of cell plasticity; how much do we know about mechanism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current stem cell biology i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cell plasticity. In this short review, we overview three research fields related to cell plasticity: nuclear transfer, transdifferentiation, and cell fusion, with an emphasis on studies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cell plastic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构建好的大鼠基质交感分子1干扰腺病毒载体和人重组基质交感分子1腺病毒载体进行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p21和pRb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大鼠基质交感分子1干扰腺病毒载体转染后48h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与转染对照腺病毒载体比较明显降低(P<0.05),处于G0/G1细胞比例也明显增多(P<0.05),p21表达上调,pRb表达下调(P<0.05);人重组基质交感分子1腺病毒载体共转染后48h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G0/M细胞比例、p21和pRb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沉默上调p21表达,下调pRb表达,抑制细胞进入S期,进而参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糖尿病鼠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5代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CD90、CD105进行表型鉴定。将ADSC分为:①正常ADSC对照组;②正常ADSC+普罗布考组;③糖尿病ADSC对照组;④糖尿病ADSC+普罗布考组;⑤正常ADSC+高糖(30mmol/L)组;⑥正常ADSC+高糖+普罗布考组。应用WST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应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应用二氯醋酸荧光素探针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含量。结果ADSC表达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与正常ADSC对照组相比,糖尿病ADSC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下降,VEGF、HGF、IGF-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糖尿病ADSC对照组相比,糖尿病ADSC+普罗布考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增加,VEGF、HGF、IGF-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升。结论糖尿病能损伤ADSC的生物学特性。普罗布考对糖尿病鼠ADSC增殖、迁移和分泌能力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方法,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过表达促进BM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效果。方法用包含人野生型ILK c DNA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GFP-ILK)转染体外培养的猪BMMSC,诱导其在BMMSC中高表达,并用高浓度(50μmol/L)的5-氮杂胞苷(5-AZA)刺激诱导BM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Ad-GFP转染组(Ad组)、5-AZA诱导组(5-AZA组)、Ad-GFP-ILK转染组(ILK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培养至2周、4周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表达;4周时提取蛋白,Werstern blot检测c Tn I、缝隙连接蛋白43(CX-43)、Caspase-3和ILK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Ad组、5-AZA组比N组、ILK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5);但Ad组、5-AZA组之间,N组、ILK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培养至2周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5-AZA组、ILK组开始表达心肌特异性标记物c Tn I和α-actinin,而N组、Ad组均没有明显阳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K蛋白在ILK组表达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与N组、Ad组比较,5-AZA组、ILK组c Tn I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5-AZA组、ILK组之间,N组、Ad组之间则没有差异(P0.05)。CX-43在4组间的表达趋势与c Tn I相同。Caspase-3表达在Ad组、5-AZA组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ILK过表达能促进BM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其分化效率和较高浓度的5-AZA体外刺激无差异。ILK过表达对细胞增殖活力无影响,且有一定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对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用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上清液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平滑肌细胞48h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降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处理组细胞浆内棕色颗粒比对照组少且染色浅。结果提示,肥大细胞在体外抑制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并且能协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肥大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动物实验提示细胞移植可以修补坏死心肌,增加梗死区细胞数量,改善心功能。目前候选移植细胞有心肌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内皮祖细胞、骨骼肌细胞等,现就上述细胞的移植实验研究进展及优缺点、移植途径、移植时间作简要综述并展望前景。  相似文献   

19.
背景:ZNF278属C2H2型锌指蛋白,为参与生长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肿瘤发生。目的:研究ZNF278siRNA对胃癌细胞株AGS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AGS中ZNF278表达。构建ZNF278siRNA片段,并转染胃癌AGS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RPMll640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以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ZNF278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MTT和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胃癌AGS细胞中ZNF278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ZNF278siRNA转染胃癌ACTS细胞后,ZNF278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TT法示ZNF278siRNA组AGS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64±0.03对0.81±0.03,P〈0.01),细胞计数法示细胞数量亦显著降低[(4.11±0.35)×10^5对(5.78±0.50)×10^5,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ZNF278siRNA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转染ZNF278siRNA可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20.
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移植、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开展,为肝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肝细胞来源短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了目前肝脏细胞的分化来源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各种肝源性和非肝源性干细胞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肝组织工程选择细胞来源提供参考,为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移植提供充足、合适的细胞来源,协助治疗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