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手术切除造成极大的困难,长期以来,肝门部胆管癌被认为是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癌肿.近20年来,随着影像学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使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重大进步,手术切除率逐步提高,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对于是否应行扩大根治术、血管切除重建.以及放化疗等的疗效问题,依然是肝胆外科及肿瘤科医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是肝胆外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常规手术之一。而血管侵犯是导致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学者们普遍公认受侵犯的门静脉切除重建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R0切除率以及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然而,对于肝动脉受侵犯以后是否行切除重建目前仍存争议。结合既往文献和本中心临床治疗实践,阐述了联合血管切除与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指出随着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病例资料的总结,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适应证及远期疗效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手术难度较高,对于其规范化诊疗体系仍存有分歧。系统综述了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处理的研究要点进展,包括术前诊断及评估、临床分期、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CT、MRI/MRCP等影像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统计分析超声检查、CT检查、MRI/MRCP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性、定位、分型、血管侵袭、转移等方面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CT检查、MRI/MRCP检查比超声检查的正确率高。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肝外胆管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解剖位置特殊、肿瘤沿胆管生长、肿瘤恶性程度高、易侵犯肝实质等特点。目前HCCA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非手术胆道引流、新辅助放化疗、光动力学疗法等,但手术切除仍是其首选方法。关于HCCA术前是否需要减黄和门静脉栓塞及手术切除范围一直存在争议。对HCCA的临床分型、术前检查及诊断、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世东 《山东医药》2009,49(19):73-74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中根治性切除者10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3.7个月,8例肝肠内引流术者平均生存时间为7.5个月,剖腹探查取活检术者1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5d,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疗效与术式密切相关,做好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提高切除率及疗效。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瘤中较常见的一种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及生物学特性 ,术前诊断及判断能否手术切除较为困难。1 994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院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78例 ,现将其磁共振胆管造影 (MRC)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诊断方法。1 资料与方法78例患者中 ,男 40例 ,女 3 8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5 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纳差、腹胀等表现。血清总胆红素 1 76 .1~ 3 90 .0 mmol/L,术前全部行MRC检查 ,并均实施手术治疗。MRC检查方法 :采用 Toshiba、0 .5 T超导型 MR扫…  相似文献   

8.
132例胆管癌的临床诊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肝门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13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肝门胆管癌47例,肝内胆管癌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ALT、AST、AFP等指标上均无明显差异,但肝门胆管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胆红素水平[(115±38)对(55±31)μmol/L,(P〈0.01)]。肝门胆管癌组中HBV携带者占42.35%(36/85),明显高于肝内胆管癌组29.79%(1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表现方面,肝门胆管癌的首发症状多为黄疸者占72.34%(34/47),而肝内胆管癌组首发症状为腹痛的占57.65%(49/85);CA19-9在肝门胆管癌高于肝内胆管癌组(P=0.02)。132患者中106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肝门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57.4%(27/47)和92.9%(79/85)。肝门胆管癌行根治性手术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8%、44.44%、25.93%,明显低于肝内胆管癌行根治性手术的89.87%、59.49%、36.71%。结论 HBV感染为胆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肝门胆管癌组中HBV携带者明显高于肝内胆管癌组。CA19-9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更具参考价值。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肝门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癌生存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门部汇管区(左肝管、右肝管与肝总管汇合部)胆管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肝胆超声探查,配合患者呼吸动作,在肝门区详细观察肝门部脉管,胆管的走行及分布状,肿块大小及边界,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和分布范围,远段肝外胆管显示状态,所伴行的门静脉及肝门部其它组织结构回声情况等。将异常所见照片记录,并与CT、MRI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54例汇管区胆管癌病例中,CT、MRI证实29例,手术证实25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结论汇管区胆管癌的直接、间接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对汇管区胆管癌的判定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而对于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则会选择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姑息手段〔1〕。本文拟对比分析手术与介入治疗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刮吸解剖法在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肝门部胆管癌又称上段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指原发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和肝总管的癌肿.占肝外胆管的50-75%.1965年Klatskin报告13例源于肝门肝管分叉部的胆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故肝管分叉部癌常称为Klatskin瘤.现已达成共识凡侵犯肝门肝管分叉部的癌肿,不论其源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都归为肝门部胆管癌.肝门胆管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已逐渐受到外科界的重视,由于肿瘤位于第一肝门,与门静脉和肝动脉紧密相邻,并且部分掩盖于肝实质中,手术显露比较困难,以致手术切除存在相当的难度和危险,因此国内文献多仅讨论高位胆管…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63例的影象分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道肿瘤的58%~75%[1,2].长期以来,对于术前判断手术性切除、辅助性及介入性治疗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作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影象学表现,试图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影象分型、治疗方式展开讨论.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我院199004/199804收治肝门部胆管癌63例,男49例,女14例.年龄41岁~68岁,平均51岁,其中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者13例,非切除的胆管内、外引流者50例,全部病例均行PTC,CT和(或)MRI,B超检查.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60岁以上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43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10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20例行手术胆道引流,38例行内镜置管或PTCD引流。行根治性或姑息性肿瘤切除的患者,减黄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术后生存时间均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结论对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夏永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277-2278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104例患者无院内死亡发生.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40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癌症患者并发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等因素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肖福斌  杨景红 《山东医药》2011,51(50):118-118,F0003
肝门部胆管癌(HC)在肝外胆管癌中发病率较高,可达75%。由于其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故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虽然手术切除有一定疗效,但仍不能仅限于行局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还需要术前引流及术后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本文就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位胆管癌也称肝门部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近年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辅助检查手段和外科技术及观念的改进与更新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有很大提高。文献报告已超过60%。我院自1990-10/2001-10对16例高位胆管癌均采取肝方叶切除,充分显露肝门,使肿瘤切除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与经内镜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术后并发症及退黄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已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且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治疗的,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ERBD的患者.分析各型肝门部胆管癌之间在行ERBD术后胆管炎、胰腺炎、出血发生率以及退黄效果的差异.结果:Bismu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式选择,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疗效.方法:对2001-10/2004-12收治的15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期7例(BismuthIIIa型4例,IIIb型3例),晚期(IV型)8例.结果:手术切除10例,非手术胆道支架内引流5例(IV型5例)随访14例(14/15,93.3%),手术切除组随访10例,中位生存期14.2mo(16d-32.3mo);非手术胆道支架内引流组随访4例,中位生存期3.8mo(1.3-7.2mo);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显著(t=2.802,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切除的姑息性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必要时辅以“架桥式”肝管空肠内引流对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胆漏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门部胆管癌侵润血管和胆道程度的术前估计,在临床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肿瘤沿着胆道扩展到肝实质或粘连肝门血管限制了手术切除。本文研究了45例肝门部胆管癌,超声及其它诊断方法的结果相比较,准确率100%,肿瘤显示率62.。2%,对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对肿瘤侵及门脉,门脉栓塞和管壁侵润的程度进行了分期。  相似文献   

20.
肝门胆管癌诊治中肿瘤标记物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对肝门胆管癌诊断、疗效判断和随访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对 32例肝门部胆管癌和 2 0例胆囊息肉患者行 CA1 9- 9、CA2 4 2 、CA50 和 CEA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 ,并对其中 16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 ,CA1 9- 9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 ,分别为 75 %和 90 % ;4种肿瘤标记物与肝门胆管癌的分期有关 ;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后 ,患者血清 CA1 9- 9、CA2 4 2 和 CA50 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认为血清 CA2 4 2 和 CA50 检测有助于判断术后复发和转移 ;4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肝门胆管癌术前诊断、疗效评价和随访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