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辅助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提供参考,减少迟发性脑损伤的发生率。方法:选取159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依据Glasgow评分,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各53例)。同时,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癫痫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4组在入院第2、7、14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越明显,ALT水平上升越明显。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56,P=0.003),与ALT呈正相关(r=0.432,P=0.000)。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轻型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重型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间点的血清ALT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时间变化和颅脑损伤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越大,患者颅脑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亲环素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亲环素A、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评估患者伤情严重度,统计分析血清亲环素A水平与伤情严重度、上述指标血清水平、30天死亡、急性肺损伤、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和急性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亲环素A、S100B、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血清亲环素A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和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显著相关性(均P0.01)。血清亲环素A是颅脑损伤患者30天死亡、急性肺损伤、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和急性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血清亲环素A水平的预测价值超过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均P0.05),而与入院时GCS评分和血清S100B水平相似(均P0.05)。结论亲环素A参与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炎性损伤过程,其升高的水平与脑损伤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率变异性(HRV)与判断短期预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8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依据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研究组62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MACE;对照组46例,术后3个月内未发生MACE。比较两组窦性心搏(N-N)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N-H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之差大于50 ms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等HRV主要指标的差异。计算每个患者的冠脉Gensini积分,分析HRV主要指标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程度。随访3个月,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RV主要指标与MACE发生的危险程度。结果研究组SDNN、SDANN及L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NN50、HF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VLF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SDNN、SDANN、pNN50、LF、HF与冠脉Gensini积分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ANN及LF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SDANN及LF指标能有效反映术后短期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糖(FBG)和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152例研究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其分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分~8分)72例,中型颅脑损伤(GCS评分9分~12分)54例,轻型颅脑损伤(GCS评分13分~15分)26例。另选同期本院1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内,术后1 d、7 d、14 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比较并分析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病人FBG、PCT动态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入院时FBG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度、轻度颅脑损伤病人在术后血清中FBG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术后1 d和7 d时,3组病人血清中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14 d时,3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14 d,预后不良组FBG和PCT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清中FBG和PCT的动态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AS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ASD组),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4天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校正,得出HRV的各项时域指标;另按术前心脏超声测得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分为Ⅰ组(Qp/Qs<1.5)与Ⅱ组(Qp/Qs≥1.5),分析两亚组患者HRV,并行Qp/Qs与HRV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封堵术前后24hRR间期标准差(SDNN)及24h内每5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Ⅱ组降低更明显。ASD组封堵术后RR间期、SDNN及SDANN均较术前增加(P<0.05);Ⅱ组介入治疗术后的SDNN、ASDNN较Ⅰ组术后明显减小(P<0.05)。ASD患者术前SDNN及SDANN与Qp/Qs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0.644,P<0.01)。结论ASD封堵术后HRV水平明显恢复;Qp/Qs越大的ASD患者不仅术前HRV水平降低更显著,术后的恢复也越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浆蛋白变化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辅助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提供参考,减少迟发性脑损伤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159例急性颅脑外伤当天直接送入我院就诊的患者。依据Glasgow 评分,分为轻型组53例,中型组53例,重型组53例。同时,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癫痫病人53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营养治疗,四组在入院的第2d,7d,14d早上空腹静脉采血,立即送至检验科测定血浆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各组之间不同时间段血浆蛋白含量。结果:急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血浆白蛋白下降越明显,ALT上升越明显。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血浆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与ALT呈正相关。重型组、中型组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重型组、中型组血浆ALT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血浆蛋白水平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急性颅脑损伤发生后,机体各个器官正常表达的各种蛋白将会异常分泌,使血浆蛋白水平发生变化,血浆白蛋白降低,ALT分泌增加,血浆蛋白水平变化越大,表明患者颅脑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心率变异性(HRV)情况。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体检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62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60~69岁组54人,70~79岁组41人,≥80岁组67人。使用MGY-H12 24 h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对入选患者进行连续24 h心电记录,采用配套计算机软件对HRV指标包括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r MSSD、p NN50)及频域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年龄组HRV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年龄增长,其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及频域指标TP、VLF、LF均值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其中≥80岁组患者SDNN、SDANN与60~69岁组、70~7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患者TP、VLF、LF与70~79岁组、≥8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r MSSD、p NN50及H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随年龄增长,HRV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静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1次/d,10d为1个疗程,必要时间隔5d后行第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14天的GCS分别为(5.37±2.17)、(6.54 ±2.63)、(12.37±3.19)分,对照组分别为(5.12±2.65)、(6.23±2.31)、(9.24±2.78)分;两组治疗后第14天GCS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第14 d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其机制与降低血清NSE、MB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卧床不起患者心率变异性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特点。 方法 选择≥ 6 0岁的住院患者 91例 ,根据功能独立试验检查 (FIM )分为功能独立组 (32例 )、部分依赖组 (31例 )和完全依赖组 (2 8例 ) ,检测动态心电图 ,分析正常RR间期标准差 (SDNN)、总功率谱 (TP)、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频段 (LF)、均方根 (MSSD)、爱丁堡指数 (PNN5 0 )、高频段 (HF)及LF与HF的比率(LF/HF)等 8项HRV指标 ,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 完全依赖组、部分依赖组SDNN、TP、SDANN、LF、MSSD、PNN5 0和HF较功能独立组降低 (P <0 .0 5 ) ;完全依赖组SDNN、TP和SDANN较部分依赖组降低 (P <0 .0 5 ) ;LF/HF在 3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SDNN与FIM呈正相关 (r =0 .85 3 ,P <0 .0 5 )。卧床不起的病因及伴发疾病的数目对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影响。 结论 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的HRV降低 ,与运动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山东医药》2010,50(26):80-81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3、7、10 d的血清hs-CRP、TNF-α、IL-10,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hs-CRP、TNF-α、IL-10水平的关系。结果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在颅脑损伤后早期即明显升高;重型颅脑损伤组伤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hs-CRP、TNF-α和IL-10水平均较轻、中型组明显升高(P均〈0.01),中型颅脑损伤组伤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hs-CRP、TNF-α和IL-10水平较轻型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它们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并且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变异性(QTV)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86例作为AMI组,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45例和非前壁心肌梗死组41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39例和存活组47例;根据室性心律失常分级量表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42例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4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MI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同亚组AMI患者HRV指标〔时域分析指标: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频域分析指标:总频谱成分(T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LF/HF比值〕和QTV。结果 AMI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F/HF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小于非前壁心肌梗死组,LF/HF比值大于非前壁心肌梗死组(P<0.05)。死亡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均小于存活组,LF/HF比值大于存活组(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SDNN、RMSSD、SDNNIndex、TF、LF、HF及QTV小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LF/HF比值大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 HRV及QTV与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其对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GM1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8例,GM1治疗组急性期采用GM1治疗,常规治疗组行临床常规治疗,一般疗程为6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48h、72h、7d检测血清NSE水平,并于3个月后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GM1治疗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在治疗后24h、48h、72h显著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元损伤,显著抑制NSE释放,增强神经元对损伤的耐受性,对中、重颅脑损伤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ET-1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山东医药》2009,49(30):53-5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96例颅脑损伤患者按GCS分为重型组(GCS≤8分)和轻中型组(GCS 9~15分),分别于伤后第1、3、5、7天采集静脉血2 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天血浆E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重型组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轻中型组血浆ET-1水平在伤后第1、3、5天逐渐升高,第7天略有回落;重型组在第1、3、5、7天持续升高。血浆ET-1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结论血浆ET-1参与脑外伤后的病理发展过程。血浆ET-1水平变化与颅脑损伤伤情密切相关,应用ET-1受体拮抗剂、ET-1合成抑制剂等可减少ET-1的产生和其毒性作用,有助于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根据梗死灶体积大小又分为3个亚组:小梗死灶组(22例)、中梗死灶组(30例)和大梗死灶组(2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21例、中型31例和重型2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10天血清中HGF的水平,对照组第1天采血测定。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GF水平在发病第1天即升高,第7天最高,各时间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GF水平在轻、中、重型之间及小、中、大梗死灶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后HGF在大脑的表达上调,H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脑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5例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2、、3天血浆ADM、CGRP水平,同时测定20例高原健康体检者(高原对照组)、20例平原健康体检者(平原对照组)血浆ADM、CGRP水平。结果脑功能损伤组患者血浆ADM、CGRP发病3天内的水平均高于高原对照组及平原对照组(P<0.05),而发病3天之间患者的ADM、CG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高原对照组血浆ADM、CGRP均高于平原对照组(P<0.05)。脑功能损伤组血浆ADM与CGR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流速(SV)与发病第1天血浆ADM、CGRP呈负相关(P<0.05)。死亡病例发病第1天血浆ADM、CGRP均高于非死亡病例(P<0.05)。结论ADM和CGRP参与了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对损伤时脑组织起代偿性保护作用;血浆ADM、CGRP值亦可间接反映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张彬  尹海林  张海防 《山东医药》2011,51(39):71-7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IL-8在颅脑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IL-6与IL-8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与病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第1、3、7天逐渐升高;病情为轻、中、重型者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结论 hs-CRP、IL-6及IL-8可能参与了颅脑损伤的发生及发性颅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60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采用脑CT与颅内压在入院第2天和第5天监测患者的脑水肿指数,同时期监测患者血清中NO和LOP水平。结果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出血量越大,持续时间约长(P0.05);入院第2天,各脑水肿指数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也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越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且血清中NO和LOP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CLCFD)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9例和CLCFD组36例。常规组患者在开颅术后第2天行腰椎穿刺术以释放脑脊液,CLCFD组患者在开颅术后第2天行CLCFD。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治愈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CLCFD组患者脑脊液漏停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CLCFD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常规组(P<0.05)。CLCFD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CLCFD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并降低患者颅内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呼吸频率(RF)和潮气量(Vt)对心率变异(HRV)频谱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机械通气模型,通过呼吸机调节呼吸参数,用Holter同步记录不同RF、Vt的心电和呼吸波形,比较不同RF和Vt的RR间期变化和呼吸的关系、HRV频谱、呼吸峰中心频率、心率(HR)以及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标化(LFnorm)、高频标化(HF norm)和LF/HF等频谱成分指标。结果①RR间期周期性变化与呼吸周期吻合。②改变RF和Vt可使HRV呼吸峰发生移位。与RF 50次/分时相比,60次/分时呼吸峰右移(P<0.01),40次/分时呼吸峰左移(P<0.01),此时呼吸峰处于LF频段;与Vt10 ml/kg时相比,8 ml/kg时呼吸峰右移(P<0.05),12 ml/kg时呼吸峰无显著移位(P>0.05)。③与RF 50次/分相比,60次/分HF norm增大(P<0.05);40次/分HR减慢(P<0.01)、HF norm减小(P<0.05)、LF norm增大和LF/HF增大(P<0.01)。④与Vt 10ml/kg相比,8ml/kg时HR减慢(P<0.01),Vt对HRV频谱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RF不仅影响HF成分,而且还影响LF成分,其影响机制与呼吸峰移位跨过LF频段与HF频段分界点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疾病白内障择期手术病例60例(60只眼);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表面麻醉组(Ⅰ组)和球周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以24 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HRV频域检测,分别比较Ⅰ组与Ⅱ组间以及两组手术前2 h、术中、术后2 h三个不同时段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LF/HF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Ⅱ组LF、HF、LF/HF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与Ⅰ组(P<0.05);Ⅰ组除LF外,HF、LF/HF在术中较术前2 h显著下降(P<0.05);Ⅱ组LF、HF、LF/HF在术中和术后2 h均较术前2 h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HRV能较为敏感地反映不同麻醉方式对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的影响;在表面麻醉方式下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对心脏ANS功能损害较小,提示用表面麻醉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老年心血管病白内障手术,无论是表面麻醉还是球周麻醉,术中和术后均可能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