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加深对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分析56例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及诱因、临床表现、确诊手段、治疗与预后。结果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占59.6%,血压控制均未达标;主要首发症状为突发性撕裂样剧烈疼痛;MRI、增强CT的诊断符合率高(100%)。结论以突发剧痛就诊,尤其有高血压者,必须考虑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可行MRI或增强CT检查确诊;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稳定控制血压并达到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以期改善预后。方法 分析28例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情况、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 28例AD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剧烈持续胸痛、腹痛,少部分表现为晕厥、腹部搏动性包块、胸腔积血等。病因由高血压引起23例占(82.14%),以中老年病人多见;马凡综合征引起者3例(10.71%),以青年病人多见。超声、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本组误诊13例,首诊误诊率达46.43%(13/28)。住院治疗存活19例(67.86%),死亡9例(32.14%)。结论 主动脉夹层是少见和危险的疾病,高血压是引起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青年人主动脉夹层主要由马凡综合征引起。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急诊诊治及长途转运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确诊的11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入院11例患者以胸背腹剧烈疼痛为主表现9例(81.8%),腹胀2例(18.2%);血压增高9例(81.8%),双侧肢体血压或脉搏不对称5例(45.5%);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主动脉Cr造影检查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内科药物治疗以美托洛尔及硝普钠联合治疗为主,急诊猝死2例,成功转诊9例。结论主动脉夹层首发症状以疼痛为主表现,但仍有部分为无痛性夹层,急诊早期准确诊断和强化内科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细致的转运措施可以提高主动脉夹层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变化趋势十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广州市10年来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1996年1月—2005年12月10年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10年共确诊主动脉夹层339例,发病平均年龄(55.7±11.2)岁,男女之比为4.75:1。243例(71.7%)患者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177例(52.2%)患者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Ⅰ型、Ⅱ型、Ⅲ型夹层构成比分别为32.3%、5.1%、62.6%。广州市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35.3%,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8.0%。在两个五年周期中,主动脉夹层病例增加了165%。Ⅰ型夹层增长最快,为270%。平均发病年龄无显著变化。广州市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1年预后呈现改善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在迅速增多,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国外报道;男性比例高于国外报道。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住院病死率高于国外报道的数据。在疾病流行的大背景下,急性主动脉夹层1年预后呈现改善趋势。在主动脉夹层的预防与治疗方面亟待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2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好发于男性,好发年龄40~60岁;37例急起发病(88.1%);38例(90.5%)以疼痛为主要症状,28例(66.7%)以血压增高为主要体征;37例有基础疾病(88.1%),主要为高血压病(57.2%),其次为冠心病、糖尿病、车祸;心脏及大血管彩色B超检查18例,检出率42.8%,31例、15例和7例分别行CT、MRI、主动脉造影,检出率均为100%;33例内科治疗,3例外科治疗,6例介入治疗,治愈8例(19.0%),好转出院26例(61.9%),死亡8例(19.0%)。结论主动脉夹层以急起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中层变性的疾病;B超、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病病死率高,以有效的内科治疗为基础,及时采取手术或介入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36例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3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片、超声心动图、CT、MPd等检查结果。结果3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各异,典型撕裂样疼痛22例(61.1%),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能确定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复杂,初诊误诊率50%。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10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强化对主动脉夹层(AD)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患者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胸痛+背痛+腰痛104例(98.1%)为最常见症状,主动脉杂音(30.2%)为最常见体征。内科、外科、介入三种治疗方案与患者的好转/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主动脉夹层常见临床表现者应及时进行CT等特殊检查,早期确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该文探讨广州市10年来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1996-01—2005—12,10年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10年共确诊主动脉夹层339例,发病年龄(55.7±11.2)岁,男女之比为5:1。71.79/6患者243例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52.2%患者177例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Ⅰ、Ⅱ、Ⅲ夹层构成比分别为32.3%、5.1%、62.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与误诊误治原因。结果 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1例通过尸检确诊。经治疗存活9例,死亡4例(30.7%)。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基层医院可通过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的早期临床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复杂危重的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对于13例临床疑诊为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进行CTA检查(包括血管重建)。观察病变的起始范围和其他重要脏器的情况,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13例主动脉夹层的病例经CTA检查均能清晰显示病变,甚至可以了解夹层中的血栓,夹层导致的心包填塞和破入胸腔。结论CTA检查是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快捷.准确的方法。结合早期的临床表现使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1.
麻桂琴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13-1313
主动脉夹层(AD)是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起病急,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据文献报道1周病死率为50%,1年病死率为90%,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现将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6例中误诊的3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收治15例AD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近期预后。结果 病因中高血压占73%,马凡综合征占13%。13例(87%)病人首发症状是胸、背、腹部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超声检查阳性率79%,CT检查阳性率92%,MRI与DSA检查阳性率均为100%。在4例腹痛病人中早期误诊3例(75%),在9例胸(背)痛病人中早期误诊1例(11%)。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5例,均获治愈(100%),内科治疗10例,好转7例(70%)。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并合理选择辅助检查从而能尽早明确诊断;对于Stanford A型夹层,手术优于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是治疗Stanford B型病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病死率约70%,传统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2003年3月~2005年1月,我科采用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男16例.女1例;年龄45~71岁,平均60.1岁;临床表现:胸背部疼痛16例(急性剧烈疼痛10例,轻微疼痛6例),体检发现1例(3a前曾有剧烈胸背痛)。伴有下肢缺血症状13例,高血压16例,冠心病2例,肾功能不全1例。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急重症,其特点是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如未能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报统计,AD的发病率每年可高达(10-29)/100万人.24h生存率仅40%,1周生存率为25%,3个月生存率仅10%。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预后更差。掌握AD临床特征,了解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特点,可提高确诊率,进而为病人提供进一步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50岁以上同时进行主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的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4例患者中,冠心病的检出率为26.1%(35例),其中单支病变22例(16.4%),2支病变9例(6.7%),左主干或3支病变4例(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6.682,95%CI1.01—44.13,P=0.049)及吸烟(OR=3.513,95%CI1.05-11.70,P=0.041)是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预测因素。结论50岁以上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患冠心病的比例较高,在主动脉造影时有必要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7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A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8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①De Bakey分型:Ⅰ型35例(44.8%),Ⅱ型13例(16.7%),Ⅲ型30例(38.5%)。②78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率高达38.5%。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③超声心动图、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④治疗早期静脉应用硝普钠,口服美托洛尔,联合其他降压药,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结论内科保守治疗是治疗AD的基础,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20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20例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20/20),术后住院(5.0±1.3)d。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行升主动脉至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旁路术加支架植入,术后发生脑梗死,5例出现中度以上发热.1例出现肾功能衰竭,4例术后出现左侧胸痛,均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随访CT检查1年-4年,未出现脊髓损伤、支架移位、锁骨下动脉窃血等,随访存活率为95%(19/20),1例术后半年支架末端与主动脉移行处的主动脉又出现动脉夹层,发生血管破裂死亡。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和部分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2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D多以剧烈疼痛为首发症状,胸痛最为常见,并伴随多种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本组首诊误诊率高达36.4%(8/22例),其中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胸膜炎、肾结石各1例。经药物治疗,16例(72.7%)病情逐渐稳定,其中5例随后行手术或介入治疗而治愈;6例(27.3%)死亡,5例死于于夹层破裂,1例死于急诊手术中。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死亡率高,而早期的识别、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和有效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主动脉夹层(AD)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我院急诊内科、心内科、胸外科33例曾经误诊为其它疾病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中被螺旋CT证实16例(48.5%),磁共振证实10例(30.3%),彩色多普勒证实10例(30.3%),l例(3%)来不及检查,尸检证实。AD的临床特点:(1)50岁以上17例(81.8%);(2)伴高血压病24例(72.7%),动脉硬化25例(75.8%);(3)剧烈疼痛:都有剧烈疼痛,其中:胸腹痛29例(87.9%),腰痛8例(24.2%);(4)血压脉搏两侧不对称10例(30.3%),总误诊漏诊33例(100%),误诊时间(36.0±41.6)h,误诊疾病:心血管病10例(30.3%),消化系统疾病12例(36.4%),呼吸系统疾病8例(24.2%)。结论:熟悉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时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 (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根据连续收治 5 0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近期预后。结果 :38例 ( 76 0 % )首发症状是胸、背、腹等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 4 7例 ( 94 0 % )患者的胸部X线片提示有纵隔影和 (或 )主动脉影增宽 ,39例( 78 0 % )患者超声心动图可见典型的夹层分离征象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要高于超声心动图。内科治疗 30d死亡率为 2 3 7% ( 9 38) ,手术治疗为 8 3% ( 1 12 )。结论 :AD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多 ,诊断应结合各种辅助检查综合考虑。对于StandfordA型患者 ,可考虑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