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压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研究均提示脉压(pulse pressure,PP)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子,其对中老年人冠心病发生和死亡的预测作用甚至大于SBP与DBP,有些学者甚至提出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应包括对PP的控制。但是现在尚不能肯定PP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是否独立于SBP和DBP,亦不清楚PP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是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及其与不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单纯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病例共238例,计算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梗死(CI)、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以及其在不同SBP、DBP、PP水平的发生率.结果 CI 94例(39.5%);CH 52例(21.8%);HF 46例(19.3%);SAH、AMI分别为30例(12.6%)和16例(6.7%).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随SBP、DBP、PP水平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 mm Hg,CH、SAH占同组病例90%以上,CI、HF占70%,AMI占50%.DBP≥90 mm Hg,CH、HF占同组病例90%以上,SAH占80%,CI、AMI占75%以上.PP>40 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同组病例90%以上.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I最高,CH次之,HF居第3位.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SBP、DBP、PP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 mm Hg,DBP≥90 mm Hg,PP≥40 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小玲 《高血压杂志》2005,13(9):580-58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及其与不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单纯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病例共238例,计算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梗死(CI)、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以及其在不同SBP、DBP、PP水平的发生率。结果CI94例(39·5%);CH52例(21·8%);HF46例(19·3%);SAH、AMI分别为30例(12·6%)和16例(6·7%)。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随SBP、DBP、PP水平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mm Hg,CH、SAH占同组病例90%以上,CI、HF占70%,AMI占50%。DBP≥90mm Hg,CH、HF占同组病例90%以上,SAH占80%,CI、AMI占75%以上。PP>40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同组病例90%以上。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I最高,CH次之,HF居第3位。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SBP、DBP、PP的增高(大)而增高。SBP≥160mm Hg,DBP≥90mm Hg,PP≥40mm 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对远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预测价值的差异.方法 对中老年人群10 786例进行基线调查,随访8年,应用Cox回归分析4个血压指标对远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 校正其他因素后,MAP和SBP分别为中、老年人最强烈的预测远期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危险程度的血压指标.中老年人4个血压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SD),其发生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的相对危险度(RR)由高到低分别为:(1)中年组:MAP(1.837),SBP(1.782),DBP(1.775),PP(1.750);(2)老年组: SBP(1.345),MAP(1.343),DBP(1.219),PP(1.215).结论 4个血压指标对心脑血管死亡事件的预测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中年人应着重于总体血压的控制,老年人应首先控制SBP.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发性高血压(EH)的治疗过程中,脉压(PP)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动脉PP、肱动脉PP,还是24 h动态PP,均是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甚至大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1-3].PP对其他靶器官的损害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中,脉压(PP)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危险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大量调查资料显示PP与心血管事件具有独立而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在预测冠心病危险性方面。本文拟观察中药制剂健心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P的影响,以寻找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对远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预测价值的差异。方法对中老年人群10786例进行基线调查,随访8年,应用Cox回归分析4个血压指标对远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MAP和SBP分别为中、老年人最强烈的预测远期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危险程度的血压指标。中老年人4个血压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SD),其发生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的相对危险度(RR)由高到低分别为:(1)中年组:MAP(1.837),SBP(1.782),DBP(1.775),PP(1.750);(2)老年组:SBP(1.345),MAP(1.343),DBP(1.219),PP(1.215)。结论4个血压指标对心脑血管死亡事件的预测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中年人应着重于总体血压的控制,老年人应首先控制SBP。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脉压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对尿微量白蛋白(UmALB )排泌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脉压(PP)水平分成PP<70 mm Hg组,77例和PP≥70 mm Hg组,83例,两组均行系统降压治疗1月,将血压达标(BP 140/90 mm Hg)者再继续治疗观察5月,分析这些患者治疗前后PP及UmALB 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PP<70 mm Hg组治疗前后UmALB量无明显改变.PP≥70 mm Hg组治疗后有60例血压达标,该组总的UmALB分泌量减少,其中治疗后PP<70 mm Hg病例比治疗后PP≥70 mm Hg病例的UmALB分泌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随着脉压变化可引起UmALB 排泌量的变化,PP从≥70 mm Hg降至PP<70 mm Hg时UmALB排泌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脉压对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价值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大量研究均提示脉压(PP)是心脑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子。但是现在尚不能肯定PP对冠心病(CHD)的预测作用是否独立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亦不清楚PP对CHD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是否不同,PP对CHD危险的界值也无统一的看法。本研究应用山东省高血压数据分析中、老年PP对急性心肌硬死(AMI)预测价值的差异,对导致AMI危险的PP界值亦做了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自山东省高血压调查人群,于1991年8~10月进行基线调查,记录各例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程、心肌梗死史等等,按照统一的随访方案和诊断标准对A…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辛俊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5):337-338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不同的脉压(PP)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mAlb)之间的相关分析,探讨脉压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脉压将住院确诊的13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脉压<60 mm Hg组58例,脉压≥60 mm Hg组72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清晨微量白蛋白尿.结果 脉压≥60 mm Hg组较脉压<60 mm Hg组年龄、收缩压(SBP)明显增高,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5);脉压≥60 mm Hg组血尿酸(UA)及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r=0.243,P=0.040),血肌酐(Cr)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404,P<0.01).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中脉压是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可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伴与不伴心肌缺血(MI)改变时动态血压的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及NYHA关于心衰的诊断和分级标准。对患者同步进行24 h的动态血压(ABPM)与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符合本研究条件的冠心病心衰患者共94例。根据AECG上有无MI改变分为两组:MI组:48例,男性12例,女性36例,年龄60~85岁,其中心衰Ⅱ级16例,Ⅲ~Ⅳ级32例;无MI组:46例,男性9例,女性37例,年龄60~82岁,其中心衰Ⅱ级20例,Ⅲ~Ⅳ级26例。观察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和PPI,白昼平均SBP、DBP、PP和PPI,夜间平均SBP、DBP、PP和.PPI。PP=SBP-DBP,PPI=PP/SBP。MI诊断标准为:J点后60 ms处ST段呈缺血型压低1 mm,持续1min,两阵间最短间隔时间为1 min。结果伴有MI患者的24 h、白昼和夜间平均SBP[分别为(125.20±21.15)mm Hg、(126.02±21.16)mmHg、(123.67±22.02)mm Hg]均明显高于不伴MI的患者[分别为(116.78±11.08)mm Hg、(117.89±11.06)mm Hg、(114.96±13.48)mmHg](P<0.05),而舒张压无差异[分别为(68.10±11.64 mm Hg、(68.61±11.92)mm Hg、(66.79±11.57)mmHg及(67.35±7.03)mm Hg、(68.30±7.17)mmHg、(65.65±7.99)mm Hg](P>0.05)。伴有MI患者的24 h、白昼和夜间PP、PPI[分别为(56.96±18.43)mm Hg、(0.48±0.08)mm Hg,(57.15±18.20)mm Hg、(0.45±0.08)mm Hg,(57.21±19.51)mm Hg、(0.46±0.09)mm Hg]均明显高于不伴MI的患者[分别为(49.41±10.43)mm Hg、(0.42±0.06)mm Hg,(49.59±10.32)mm Hg、(0.41±0.06) mm Hg,(49.52±11.38)mm Hg、(0.42±0.06)mm Hg](P<0.05~0.001)。结论本研观察结果发现,伴有MI的冠心病心衰患者中主要表现为SBP增高。对老年而言,大动脉硬化程度远大于外周阻力,SBP较DBP上升更明显,甚至出现SBP升高,DBP下降,从而导致PP增大的情况,故PP能更客观地反映血管病变程度。在对两组ABPM的PP和PPI进一步分析发现,伴有MI的冠心病心衰患者,24 h、白昼和?  相似文献   

12.
脉压差变化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其降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高血压病程进展,会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AS)和靶器官受损的临床表现,尤其对心脑血管影响较大.一般传统上认为收缩压(SBP)是一个较舒张压(DBP)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预测因子,尤其在年龄50岁以上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1,2]>.随着对脉压差(PP,SBP与DBP之差)与临床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PP增大也是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增大的标志之一<'[3]>.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与脉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关于脉压(PP)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均证实,PP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PP增大是动脉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预测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均提示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子。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在预测冠心病的作用上皆不如脉压。我们通过对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压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279 例高血压(EH)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P≥60 mm Hg组的冠脉狭窄积分、冠脉狭窄率高于PP<60 mm Hg组( P<0.001).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时,PP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P增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冠状动脉的狭窄率、狭窄程度、累及的血管支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收缩压(SBP)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将836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降压治疗后SBP水平分为7组:1组29例,SBP110 mm Hg(1 mm Hg=0.133 kPa);2组71例,SBP 110~11 9 mm Hg;3组224例,SBP 120~1 29 mm Hg,4组290例,SBP 1 30~1 39 mm Hg,5组150例,SBP 140~149 mm Hg,6组45例,SBP 150~1 59 mm Hg,7组27例,SBP≥1 60 mm Hg;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SBP水平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与4组比较,6组和7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相对风险分别增加了123%和251%(P0.01);在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与4组比较,1组、6组和7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相对风险分别增加了118%、75%和148%(P0.0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SBP水平呈"J型曲线"现象。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BP水平过高或过低,均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SBP在130~139 mm Hg是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合适的目标血压范围。  相似文献   

17.
已经发现 ,脉压差 ( PP)是心血管事件明显的独立预测因素 ,尤其对老年人 ,预测心血管事件时超过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或平均动脉压。然而至今未能证实降压药物减少心血管事件是否与 PP缩小相关。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价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1 阻滞剂及中枢性α2 兴奋剂对 PP的近期及远期影响。病人 12 92例 DBP95~ 10 9mm Hg( 1mm Hg=0 .13 3 3 k Pa)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以下 7组 ,分别应用双氢克尿塞 ( 12 .5~ 5 0 mg,gd)、阿替洛尔 ( 2 5~ 10 0 mg,gd)、地尔硫 缓释片 ( 60…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脉压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子,其对冠心病发生和死亡的预测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与舒张压〔1~3〕。因此在降压治疗中,有针对性地降低脉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伴有高危因素的中老年患者。我们观察了2 2 0例伴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1 2个月后血压及脉压的变化,旨在评价联合用药对高危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脉压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所有对象均进行6周的利尿剂导入期治疗,在此期间只服用氢氯噻嗪1 2 .5mg ,每日1次,凡第6周末的坐位舒张压为90~1 0…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卒中时的降压问题是个临床上很棘手的问题,应当视卒中的性质、血压升高的程度等具体情况而决定是否降压和降压的速度和幅度.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极度升高时,即当SBP≥200mm Hg,和/或DBP≥120 mm Hg,和/或MAP≥125 mm Hg时(MAP=SBP+2DBP/3),为了防止脑持续出血或再出血,应该采取紧急降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存在高血压病症的患者其脉压(简称PP)和心电图异常(简称AE)之间关系予以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PP≤60mm Hg,PP介于61~80 mm Hg,PP介于81~100 mm Hg,PP≥100 mm Hg具体划分4组。研究PP和患者TG(甘油三酯)以及FPG(空腹血糖)和相应DBP(舒张压)、SBP(收缩压)、AE发生率等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P增加则患者在SBP和相应的DBP和AE发生率上也相应增加,其中P分别是0.001、0.01、0.005;而其中DBP则随PP增加而明显下降P0.05;PP与患者年龄处于正相关关系P0.01;此外随PP增加FPG以及TG和HR、TC和相应的BMI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存在高血压病症的相关患者其AE与PP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可将PP作为高血压病症相关患者AE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