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研究表明冠心病是免疫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免疫介质CD40及其配体广泛存在于T、B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血小板及上皮细胞表面 ,二者相互作用可诱导上述细胞产生许多致炎因子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阻断CD40 CD40L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发生与发展 ,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和CD40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及其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9例AS初诊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CD28、CTLA-4和CD40L在外周血CD3~ T细胞上的表达及CD80、CD86和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AS患者CD3~ T细胞上的CD28、CTLA-4和CD40L,CD19~ B细胞上CD86和CD40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D80在CD19 B细胞表达增高(P<0.05):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AS患者CD28和CD40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增强,机体处于免疫激活状态,CD28和CD40共刺激通路在AS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反应。在炎症免疫调节中,CD40与CD40配体的相互作用是炎症信号传递的重要途径,它参与抗原呈递及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近年研究发现,CD40-CD40L相互作用不只局限于炎症细胞之间信号传递,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主要细胞成分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的炎症反应调节。本文将重点介绍CD40信号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4.
CD40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发应,CD40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炎症信号的重要传导通路,还参与粥样斑块内重要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的炎症反应调节。阻断CD40CD40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最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以前AS仅仅被认为是脂质堆积造成显著管腔狭窄或闭合。现在许多研究都证实AS是一种多种免疫因素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炎症发应贯穿于AS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2…  相似文献   

5.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CD40/CD40L的过度表达会激发免疫和炎症反应,导致粥样斑块内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促发斑块破裂,进而发生脑梗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D40L与脑梗死体积和严重程度相关.因此,检测CD40L可作为判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研究发现CD4 0 -CD4 0配体 (CD4 0L)相互作用不只局限于炎症细胞之间信号传递 ,参与抗原呈递及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 ,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各种细胞的炎症反应调节 ,从而与斑块稳定密切相关。如何识别不稳定斑块 ,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生的危险度 ,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是未来ACS防治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是免疫因子和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CD40-CD40L系统是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枢纽,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的各种细胞,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着ACS的各个过程,并且与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炎性介质CD40/CD40L广泛存在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细胞,参与斑块内炎症反应,释放促炎细胞因子,降解细胞外基质,提高促凝活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斑块易损性.干预CD40/CD40L信号系统可能成为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证实CD40分子与其配体CD40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均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细胞成分——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均有CD40和CD40L表达,两者结合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多种活性介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阻断CD40- CD40L通路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或阻止已形成的斑块进展。CD40L可能参与血栓形成和血小板活化,急性脑梗死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液中的可溶性CD40L持续性增高。一些药物能够下调CS40L水平,为预防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最近研究发现,CD40—CD40配体系统的相互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各个阶段及粥样斑块稳定性的改变。阻断CD40—CD40配体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炎症与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作为重要的炎症信号通路,CD40配体(CD40L)相互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细胞成分的炎症反应调节,体外实验已证实外周血可溶性CD40L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检测了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血清可溶性CD40L的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CD40/CD40配体(CD40L)作为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之一,在Graves病(GD)和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CD40基因是GD的一个新的易感基因,高加索人和韩国人中CD40基因5’非翻译区C/T多态性与GD有关,CC基因型倾向发病;糖尿病患者CD40L、游离CD40L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A1c、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浓度正相关,提示CD40L有可能作为病情发展变化的一项监测指标,并可能参与糖尿病炎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CD40在非肥胖糖尿病(NOD)鼠胰岛的浸润性T细胞高表达,引发胰岛自身免疫反应,早期应用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40L途径,可有效阻止胰岛炎的发生,在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但其有效性、安全性尚需作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孙宏治  宫建  王巍  李晴  李强  杨涛  李东升 《山东医药》2011,51(37):73-7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CD40L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0[(9.26±2.12)%]、CD40L[(7.48±1.3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33±1.64)%、(6.25±1.19)%](P均〈0.01),且乳腺癌患者CD40、CD40L表达水平均与其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CD40=0.88、rCD40L=0.71,P均〈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CD40L水平可作为判断乳腺病变程度、肿瘤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AR)时CD40及其配体(CD40L)表达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0例正常肾,12例无急性排斥(N-AR)及24例AR移植肾组织中CD40,CD40L表达进行观察,并结合肾间质中CD3,CD68细胞数进行分析,结果:AR组肾间质CD3,CD68细胞数较N-AR组和正常肾明显增高,与此相一致的是间质CD40^ ,CD40L^ 细胞数也较N-AR组明显增高,AR肾组织中CD40/CD40L表达分布不同,间质淋巴细胞以表达CD40为主,CD40L表达以肾实质细胞表达为主,结论:CD40/CD40L在AR移植肾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分布特点可能与其参与AR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CD40-CD40L及基质蛋白酶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粘附分子CD40、CD40配体(CD40 Ligand,CD40L)及基质蛋白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方法:利用高脂饮食制作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S组,n=6),与正常饮食大鼠模型(N组,n=6)作对照,流式细胞技术法检测外周血中CD40及CD40L,Zymography法检测外周血中基质蛋白酶-2(MMP-2)及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D40、CD40L及MMP-2、MMP-9在主动脉弓表达情况;并对CD40、CD40L与MMP-2、MMP-9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外周血CD40、CD40L、MMP-2、MMP-9表达均高于正常饮食组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CD40、CD40L在主动脉弓内膜上表达,MMP-2、MMP-9在主动脉弓内皮细胞及内皮细胞间质中表达,而且AS组表达强于N组;CD40、CD40L与MMP-2、MMP-9有相关性;结论: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与CD40、CD40L及基质蛋白酶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演变和破裂的过程起重要作用,而CD40-CD40L系统在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炎症过程中是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CD40-CD40L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AS的慢性炎症过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表现以及临床意义等的近年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D40 CD40配体 (CD40L)相互作用在狼疮肾炎 (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0例LN患者肾组织CD40和CD40L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对其与肾脏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Ⅲ、Ⅳ型LN肾组织CD40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 (P <0 0 1) ,除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CD40表达增强外 ,还出现CD40阳性的间质浸润细胞。Ⅲ、Ⅳ型LN患者肾组织CD40L表达亦显著增强 (P <0 0 1) ,其分布范围与CD40一致。Ⅱ、Ⅴ型LN患者肾组织CD40表达范围和强度与正常肾组织大致相似。LN肾组织CD40表达与病变活动指数相关 (r =0 78,P <0 0 1)。结论 CD40 CD40L在肾脏局部的相互作用可能在LN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CD40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基因家族的一种,它是各种免疫与炎症调节的重要通路,包括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已有研究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循环中的血小板中可出现CD40L的表达.循环中出现的可溶性CD40L可能主要来源于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CD40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与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有关.有研究发现CD40L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生物活性因子,如E选择素、血管粘附分子、细胞因子等.CD40L还可通过调节粥样斑块的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斑块的稳定性.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与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的激活可导致斑块的不稳定,从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Burdon  KP  Langefeld  CD  Beck  SR  Wagenknecht  LE  Carr  JJ  Rich  SS  刘永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4):308-308
众所周知,CD40/CD40L信号分子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蛋白质表达于种种细胞类型,连带引起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这些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动物模型发现,阻断CD40/CD40L信号,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纤维组织更多而且更稳定。在糖尿病心脏研究中,我们从230个家族中挑选620个个体进行研究,通过评价冠状动脉钙化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研究CD40和CD40L基因遗传变异的作用。结果发现,在这些人群中,CD40基因中的两条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减少冠状动脉钙化有关(P相似文献   

20.
CD40-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炎症介质CD40-CD40L被发现广泛存在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各种细胞及血小板中,可促进其他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内皮的促凝活性,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协同作用促进动脉的粥样硬化和斑块的不稳定,在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