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及和安全性。方法 27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90例。A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4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700 mg,2次/d;C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 mg,3次/d。均用药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阴性者视为HP根除成功。比较三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HP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5.9%、69.0%、81.8%;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4.4%、66.7%、80.0%。B组HP根除率按PP、ITT分析与A组相比P均〉0.05,C组HP根除率按PP、ITT分析均高于A、B组(P均〈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0%,均低于A组的22.7%(P均〈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未能提高HP根除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两者均可降低三联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感染不同HP菌株是否导致不同的临床结果。用DNA-DNA杂交技术,检查按杂交水平分组的HP菌株是否与疾病的类型相对应。 材料和方法:从胃窦活检粘膜培养得25株HP。分别取自活动性胃溃疡(5)、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9)和无症状且内镜证实无消化性溃疡的志愿者(11)。全部受试者均未用过抗HP治疗。 HP经加酶溶解,提取DNA然后提纯。同时制备空肠弯曲菌、嗜麦芽糖假单孢菌和副结核分支杆菌的DNA。从数株HP提取DNA,通过测定DNA的熔点分析G+C含量。以取自三组病人的三株菌株作为探针。用缺口转移法氚标记整个基因组探针DNA。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市售医用微生态制剂分离的单菌株对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市售益生菌产品单菌株10株,采用结晶紫芽管染色法,通过计算出芽率检测各益生菌分离菌株培养上清,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抑制.结果:五种微生态制剂单菌的中性培养上清对白假丝酵母菌的芽管生成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长双歧杆菌1,嗜酸乳杆菌及两株芽孢杆菌的活菌可以抑制出芽:热灭活菌体无法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结论:市售医用微生态制剂具备抑制白假丝酵母菌出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从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来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微重力三维细胞培养系统建立鲍曼不动杆菌模拟微重力株,同时建立正常重力株作为对照组,利用Bioscreen观察两菌株的生长速度,通过涂抹平板计数法对两菌株进行菌落计数,通过观察两菌株在含有5 mmol/L过氧化氢(H2O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存活率研究两菌株的氧化应激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两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通过K-B纸片法观察两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结果与正常重力株比较,模拟微重力株生长速度减慢,尤其是在10 h以后;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与正常重力株比较,模拟微重力株生长受到抑制,菌落数为(2.33±0.61)×10^13CFU/L比(4.87±0.63)×10^13CFU/L(t=4.865,P=0.040);模拟微重力株在H2O2溶液中存活率降低,为(51.43±0.97)%比(56.53±2.54)%(t=4.715,P=0.042);模拟微重力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下降,吸光度(A)570值为0.449±0.014比0.506±0.024(t=8.692,P=0.013);阿米卡星对模拟微重力株的抑菌环直径(15.17±0.21)mm,比正常重力株(13.77±0.15)mm增加(t=6.725,P=0.021)。结论模拟微重力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速度、氧化应激性、生物膜、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可以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四联疗法及嗜酸乳杆菌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联组(兰索拉唑30 mg,2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三联组+嗜酸乳杆菌(三联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 g,3次/d)、四联组(兰索拉唑30 mg,2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2次/d)、四联组+嗜酸乳杆菌(四联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 g,3次/d)。PPI及铋剂为早晚餐前半小时服用,抗生素为早晚餐后即服,嗜酸乳杆菌服用时间需与抗生素间隔2 h以上,3次/d,疗程均为10 d。治疗结束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者判断为H.pylori根除。随诊并记录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了解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并同步对其成本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根除率分别为63.3%、88.9%、90.3%、90.6%。与三联组相比,其他3组根除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含嗜酸乳杆菌组相比,含嗜酸乳杆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4组方案中以四联组成本-效果比最低(5.88),三联组最高(8.04)。结论含铋剂四联方案H.pylori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方案成本效果比最低;嗜酸乳杆菌能显著降低抗生素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对15种抗阴道毛滴虫中西药物的敏感性,寻求防治滴虫性阴道炎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合理组合。方法12种中药原液(以原生药含量计1g/ml)按倍比稀释法配制1:2、1:4、1:8和1:16浓度的含药MRS固体培养基,接种等量嗜酸乳杆菌,厌氧环境中培养48h后观察结果。以纸片扩散法测试嗜酸乳杆菌对3种西药的敏感性。结果在大黄和乌梅药液浓度为0.5g/ml的琼脂培养基中,仍可见嗜酸乳杆菌菌落生成,但菌落较空白对照组明显细小;在其他中药培养基嗜酸乳杆菌生长良好,菌落形态与空白对照组相似。用甲硝唑、替硝唑和吡喹酮作药敏试验,含药纸片周围均未出现抑菌环。结论所选中西药对嗜酸乳杆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并筛选出对阴道加德纳菌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杆菌(简称乳杆菌),为开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方法采集20例健康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采用选择性培养基De Man-Rogosa-Sharpe(MRS)分离乳杆菌,采用乳杆菌上清液与指示菌株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ATCC14018共培养的方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杆菌。通过生理生化、糖发酵试验和16SrDNA基因测序比对的方法对筛选出的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鉴定。然后用5mol/L的NaOH将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pH值调至pH 7.0后,再次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利用乳杆菌上清液对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分离得到的18株乳酸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3号、N7号、15号乳杆菌对病原指示菌的抗菌活性最高,对照组MRS中Gv菌落数的log值为7.26,加入上述3株菌的无细胞上清液后Gv菌落数的log值分别为5.09、5.42和5.44;加入商业对照菌株DM8909无细胞上清液后Gv菌落数的log值为5.95。3株菌的抑菌活性与德式乳杆菌DM8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理生化、糖发酵试验结合16SrDNA基因比对确定3株乳杆菌均为植物乳杆菌。pH值调至7.0后的无细胞上清液几乎无抑菌活性,由此推断上清液中的有机酸起主要抑菌作用。结论筛选获得的3株植物乳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作为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DNA序列分析与PCR-SSCP法分析利福平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DNA序列分析与PCR-SSCP法检测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25株、耐药株 41株的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基因核心区域的突变情况。 结果 25株利福平敏感株DNA序列分析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41株耐利福平株中 38株发生突变,突变率为 92.7% (38/41);25株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PCR-SSCP带型与对照H37Rv株相同,41株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菌株中38株SSCP带型不同于对照株,提示有突变存在。与DNA序列分析相比,PCR-SSCP检测准确率为 93.9% (62/66),敏感度为 92.1% (35/38);特异度是 96.4% (27/28)。结论 DNA序列分析对判断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非常有价值;PCR-SSCP可用于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9.
以铋剂为中心的三联疗法胃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超过60%,成为普遍认可的方案。丽珠胃三联用替硝唑取代甲硝唑,替硝唑较甲硝唑增加了乙基磺酰基侧链口服吸收良好,2h内血中可达峰值,其半衰期为12~14h。且对耐甲硝唑的HP菌株仍有效,克拉霉素取代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嗜酸乳杆菌联合标准三联方案5周疗法,探讨嗜酸乳杆菌对提高三联方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率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消化内科门诊H.pylori阳性初治患者134例临床资料。将13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嗜酸乳杆菌+标准三联方案5周疗法,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方案1周疗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时完成治疗,完成随访的117例患者中,治疗组61例,治愈53例,治愈率86.9%;对照组56例,治愈40例,治愈率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能提高三联方案H.pylori根除率,患者服药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DNA序列分析与PCR-SSCP两种方法分析利福平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DNA序列分析与PCR-SSCP法检测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25株,耐药株41株的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基因核心区域的突变情况。结果 25株利福平敏感株DNA序列分析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41株耐利福平株中38株发生突变,突变率为92.7%(38/41);25株利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PCR-SSCP带型与对照H37Rv相同,41株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菌株中38株SSCP型带不同对照株,提示有突变存在。与DNA序列分析相比,PCR-SSCP检测准确率为93.9%(62/66),敏感度为92.1%(35/38),特异度是96.4%(27/28)。结论 DNA序列分析对判断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非常有价值。PCR-SSCP可用于初步筛选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酸剂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肠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反胃、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1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新鲜猕猴桃果实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抑菌谱。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选猕猴桃株发酵液对链格孢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打孔法复筛猕猴桃菌株发酵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平板倾注法测定不同浓度内生菌对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的抑菌活性。基于内生菌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电镜扫描结果及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5.0软件N-J法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从猕猴桃果实分离获得3株内生细菌。平板对峙生长初筛试验显示其中一株具有抑菌活性,该菌株发酵液对链格孢菌有抑制作用;打孔法复筛实验显示发酵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其发酵液能抑制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临床菌株中的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柏菌生长,不能抑制临床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的生长。该菌株被鉴定为粪肠碱杆菌(16rDNA同源性为99%)。结论获得了一株对部分临床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的猕猴桃果实内生菌,鉴定为粪肠碱杆菌,为主要抑菌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OXA-23摹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16株,采用纸片扩散法确定其耐药率,以PCR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OXA-23基因的检测并测序,序列与基因库比对。结果16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基因阳性11株,阳性率为68.8%。随机抽取2株OXA-23基因阳性株进行测序后,经网EGenBank比对,与OXA-23标准株100%同源。结论分离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OXA-23雄因的携带率较高,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可能与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球形幽门螺杆菌(Hp)对AGS细胞的黏附和增殖作用及热灭活状态和活菌状态嗜酸乳杆菌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制备AGS细胞爬片,按球形Hp对照组、球形Hp与活/灭活嗜酸乳杆菌实验组加入细菌,电镜、革兰染色后光镜观察Hp对AGS细胞黏附指数,同时用荧光抗体染色法评价黏附于AGS细胞的Hp密度。运用CCK-8比色法检测球形Hp对AGS细胞的增殖影响及比较加入嗜酸乳杆菌产生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球形Hp对细胞的黏附指数及黏附密度均明显下降(P0.05)。低浓度的球形Hp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的球形Hp抑制细胞增殖。两种不同状态的嗜酸乳杆菌均能降低Hp对AGS细胞增殖的影响。结论球形Hp对AGS细胞具有黏附能力并随浓度不同对其产生不同增殖影响,嗜酸乳杆菌能降低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旋菌(HP)与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是目前人们所关注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胃癌高危人群新奥尔良黑人中产细胞毒素HP菌株的感染情况。材料和方法:86例(黑人为主,均属于社会经济下层)全部是HP感染者,包括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溃疡22例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51例。在胃窦和胃体部取活检做组织学检查和HP培养,同时取其血清作HP的ELISA和细胞毒素中和试验。86例共培养得144HP菌株。将细菌培养上清液加于HeLa S3细胞系孵育24~48小时,显微镜下观察以20%细胞出现胞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 (SS)对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 2 4h胃内pH的影响及其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6例随机分为SS组 ( 2 5 0 μg ,i.v,后 2 5 0 μg/h静滴 )和奥美拉唑组 ( 40mg ,i.v,后 8mg/h静滴 )行 2 4h胃内pH监测 ;②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 (渗血或并血管显露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7例 (SS同上 ,用药到出血停止后 48h)和对照组 46例 (奥美拉唑 40mg,i.v,q12h ,5日 )。结果 ①二组pH平均数和中位数 ,以及 2 3h胃内pH >6 0和pH>7 0百分比间无显著差别。②治疗组止血率 ( 91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 73 9% ) ,再出血率 ( 11 8% )明显低于对照组( 3 5 3 % )。手术和死亡率二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生长抑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使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达最佳止血胃内pH ;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性出血而降低再出血。  相似文献   

18.
杀钉螺微生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有效杀钉螺菌株。方法从钉螺和钉螺孳生的土壤中分离具有杀钉螺作用的微生物。结果 153株中分离出YT28和LT129芽孢杆菌强毒株。室内浸泡杀螺,48h钉螺死亡率90%,72h达95%。结论 YT28和LT129菌株有较好的杀螺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本地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菌种分布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痰培养标本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结果 G-杆菌分离425株(54.1%),以铜绿假单胞菌(22.1%)、鲍曼不动杆菌(17.5%)为主,G+球菌分离361株(45.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1.4%)、肺炎链球菌(10.1%)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分离103株(61.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检出8株(38.1%),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19株(41.3%);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12株(1.6%);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对G-杆菌有较好敏感性;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磷霉素对G+球菌有较好敏感性。结论下呼吸道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研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以及菌株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改良的Hodge试验检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药敏分析,了解耐药性变迁情况。结果临床分离的62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15株,阳性率为24.19%,且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率逐年上升。临床分离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及分泌物,病区以ICU最多(占20.97%),其次为急诊科和神经外科。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升高,且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低,其次为多粘菌素E。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升高主要是由于产生了碳青霉烯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此类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