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维生素D缺乏现象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SLE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滴度、补体C3、补体C4、尿蛋白定量、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相关性.结果 (1)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36.8(23.4,53.2)nmol/L]较健康志愿者[58.8(51.1,65.3) nmol/L]明显降低(P<0.01);(2)SLE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53.3%,严重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15.0%,健康志愿者中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23.3%,严重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SLEDAI(r=-0.35,P<0.05)及抗ds-DNA抗体滴度(r=-0.42,P<0.05)呈负相关,与补体C3(r=0.25,P<0.05)、补体C4(r=0.28,P<0.05)呈正相关,与尿蛋白定量、血清IgG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探讨维生素D在OSAHS引起2型糖尿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OSAHS患者27例,轻度组9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10例;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4例;单纯肥胖者墙例。均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血清维生素D在OSAHS患者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结果①与肥胖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OSAHS组、合并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P〈0.05);合并组血清维生素D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②维生素D与BMI、AHI、HbAlc、FPG呈负相关(r=-0.309,-0.516,-0.421,-0.458,均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min)呈正相关(r:0.349,P〈0.05)。结论OSAHS可引起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其可能在OSAHS致糖代谢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DPN患者(DPN组)76例、T2DM未合并DPN患者(T2DM组)70例以及正常对照者(NC组)50名.采用ECLIA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进行3组间比较. 结果 DPN组25(OH)D水平(30.55±8.95) nmol/L低于T2DM组(58.86±15.79) nmol/L和NC组(60.10±6.63) n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HbA1 c、TC、LDL-C与25(OH)D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DPN相关(OR=1.212,P=0.000). 结论 25(OH)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12月上海瑞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病人113例。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钙磷、血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25-OH-D,根据25-OH-D水平分为25-OH-D〈50 nmol/L组(维生素D缺乏组)和25-OH-D≥50 nmol/L组(正常组)。超声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PV),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PSS)评估下尿路梗阻症状,并对2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25-OH-D≥50 nmol/L者32例(28.3%),血清25-OH-D〈50 nmol/L者81例(71.7%)。维生素D缺乏组PV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I-P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25-OH-D与I-PSS相关(P〈0.01)。结论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程度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或许可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导致下尿路梗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支气管哮喘、COP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分析其与两种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哮喘患者59例、COPD患者35例,与之年龄、性别等相仿的健康对照组49例。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3水平,并分析成人哮喘及COPD患者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的差异性。检测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分析与25(OH)D3水平相关性,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FEV1、FEV1/FVC、FVC实测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及COPD患者均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低的25(OH)D3水平与其肺功能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老年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141例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测定血清25(OH)D,并比较缺乏组(〈25nmol/L)和不足组(25-74nmol/L)BMI、WC、FPG、HbA1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血脂及C-RP。另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别以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25(OH)D缺乏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4%的老年T2DM患者存在25(OH)D水平下降。缺乏组BMI、HbA1C、HOMA-IR、C-RP高于不足组,HDL-C低于不足组(P〈0.05)。肥胖组血清25(OH)D与FPG、HbA1C、HOMA-IR、C-RP呈负相关,与HOMA-β、HDL-C呈正相关;而非肥胖组25(OH)D仅与HbA1c、C-RP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25(OH)D缺乏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HbA1c和C-RP(P〈0.05)。结论25(OH)D水平下降在老年T2DM患者中十分普遍,25(OH)D下降与多种代谢异常关系密切,补充25(0H)D可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鲁南地区煤矿工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其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以鲁南地区290例从事井下工作10 a以上的男性煤矿职工(观察组)及6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定量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以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4.64±32.65)、(51.21±21.59)nmol/L(P〈0.05),观察组并2型糖尿病(T2DM)和非T2DM者分别为(39.95±20.33)、(44.57±31.72)nmol/L,T2DM者显著低于非T2DM者和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工龄及是否伴有T2DM等有关,但与吸烟、饮酒及骨折史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鲁南地区煤矿工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偏低,尤以年龄大、工龄长及伴T2DM者为著;此类人群应注重多参加户外活动,接受适当日光照射,并适量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氨酰胺(GLN)的含量,分析SLE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方法取3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两组血清T—AOC、MDA和CSH,酶法检测GLN,另外检测SLE患者血清补体C3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清T—AOC和GLN显著降低(P〈0.01或〈0.05),MDA显著升高(P〈0.05),GSH无显著变化;SLE组血清MDA与c3含量呈负相关(r=-0.566,P〈0.05)。结论SLE患者体内氧化水平明显升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MDA升高与SLE病情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有效且依从性良好的治疗方案,为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的理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方法,给予62例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单次口服60万单位负荷剂量维生素D3,观察用药第4、30、60和90天血钙、磷、尿钙和血清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患者血清25OHD水平基线值为(8.9±2.9)ng/m L,用药第4天为(58.9±11.1)ng/m L,第90天为(30.3±9.6)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TH基线值水平为(66.6±30.2)pg/m L,用药第4天降至(32.7±21.6)pg/m L,第90天为(38.8±18.3)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用药后不同时点血钙与和血磷均较基线水平升高,但在正常值范围内;尿钙水平在用药第4天显著升高,但高尿钙患者未见明显增多。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泌尿系结石。结论单次口服60万单位负荷剂量维生素D3,可快速纠正维生素D缺乏,维持血清25OHD理想水平并持续3个月,该治疗方案可有效逆转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且未增加发生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中维生素D的缺乏与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由高到低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A组:对照组25(OH)D浓度i〉30ng/ml;B组:20ng/ml〈25(OH)D浓度〈30ng/ml;C组:10rig/ml〈25(OH)D浓度〈20ng/ml;D组:25(OH)D浓度≤10ng/ml,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并作受试者血清各指标与血清NT-pro-BNP浓度相关性的分析。结果:B组和c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D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血清25(OH)D浓度的降低其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受试者血糖、血钙、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肌酐、甲状旁腺素与血清NT-pro-BNP浓度没有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的缺乏明显增加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D相关分子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干预效果。方法用卵白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6),分别为地塞米松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对照组),收集各组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支气管组织,计数总细胞数和白细胞分类数,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支气管组织中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DUP1)、维生素D受体(VDR)和1口羟化酶CYP27B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支气管组织中VDUP,mRNA、VDRmRNA和CYP27B1mRNA水平分别为(2.74±0.99)、(7.06±4.05)和(3.40±2.1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1±0.18、1.28±0.76、1.45±1.39,P〈0.05)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分别为0.94±0.34、0.76±0.18、0.27±0.17,P〈0.01)。结论维生素D相关分子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α干扰素(IFN-α)、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B(TGF-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8例SLE患者(SLE组)及5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IFN—α、IL-10、TGF—β,采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IFN—α、IL-10、TGF-β mRNA。结果SLE组血清中的IFN-α、IL-10及PBMCs中的IFN—α、IL-10 mRN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5);SLE组血清中的TCF—β及PBMCs中的TGF-β mRNA低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低于稳定期(P〈0.05);SLE组血清及PBMCs中的IFN-α、IL-10及其mRNA呈正相关(r=0.80、0.75,P均〈0.05),IL-10、TGF-β及其mRNA呈负相关(r=-0.45、-0.25,P均〈0.05),IFN-α、TCF-β及其mRNA无相关性。SLE组血清及PBMCs中IFN—α、IL-10、TGF-β与其相应的mRNA呈正相关(r=0.90、0.82、0.91,P均〈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FN-α、IL-10高表达,TGF—β低表达;三者相互作用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翟木绪  刘芬  陈慧  来玉民  杨荣 《山东医药》2007,47(31):81-82
采用放免法测定158例不同糖耐量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25(OH)D3水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认为血清25(OH)D3水平与糖耐量状态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能在2型糖尿病病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月至11月招募南京市城区≥40岁居民2 786名,其中40~49岁490人(17.6%),50~59岁1 084人(38.9%),60~69岁912人(32.7%),70~78岁300人(10.8%)。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以血清25OHD≥50 nmol/L和≥75 nmol/L分别定义为维生素D正常及良好,以血清25OHD25 nmol/L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评估南京城区居民血清维生素D水平。采用超声骨密度仪(QUS),用超声振幅衰减(BUA)值及超声声速(SOS)值推算骨密度(BMD)。结果南京城区部分居民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44.71±14.68)nmol/L,维生素D正常及良好者分别占31.7%和2.5%。40~49岁组血清25OHD平均为(43.48±14.23)nmol/L,50~59岁组为(45.33±14.49)nmol/L,60~69岁组为(44.41±14.66)nmol/L,70~78岁组为(45.36±15.97)nmol/L,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缺乏者男性占4.3%(45例),女性占6.7%(1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BMD水平平均为(0.491±0.112)g/cm2,BMD和血清25OHD浓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38,P=0.047)。结论南京市部分居民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女性维生素D水平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清25-OH 维生素D(25-OH VitD) 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ICU住院的125例重症肺炎组患者和体检中心5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 VitD的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为68%(85/125),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22% (11/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30.52,P=0.000,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和对照组人群血清25-OH VitD水平分别为33.4±17.7nmol/L,51.2±21.1nmol/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8,P<0.01)。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25-(OH)VD水平在性别、年龄、肺部疾病病史、器官功能障碍数目、长期卧床史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5-(OH)VD与性别、年龄、肺部疾病史、长期卧床史有关。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25-(OH)VD水平较低,25-(OH)VD与性别、年龄、肺部疾病史、长期卧床史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51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分析25OHD3与2型糖尿病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分别是79.4%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25OHD3水平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分别为(40.1±12.7)nmol/L与(54.4±1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4)。结论低25OHD3水平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和HbA1c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COPD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急性加重组)和同期同院门诊随诊的40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组),同时选择30例在同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25-(OH)D和MMP-9的表达水平,分别探讨c()PD稳定组和急性加重组中血清25-(OH)D和MMP-9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①3组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cOPD急性加重组和COPD稳定组分别低于对照组(F=86.63,P〈0.01),COPD急性加重组低于COPD稳定组(F=86.63,P〈0.05);3组的血清MMP-9水平比较,COPD急性加重组和COPD稳定组分别高于对照组(F=436.02,PG0.01),COPD急性加重组高于以)PD稳定组(F=436.02,PG0.01)。②COPD稳定组25~(OH)D与MMP-9水平呈负相关(r=-0.638,PG0.01)。COPD急性加重组25(OH)D与MMP-9水平呈负相关(r=-0.579,PG0.01)。结论维生素D在C()PD中呈低表达而MMP-9呈高表达。在COPD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影响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对269例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狭窄组114例和正常组155例,应用Gensini积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按照25羟维生素D3四分位数分为:Q1组(<15.0nmol/L)60例,Q2组(15.0~22.1nmol/L)74例,Q3组(22.2~35.6nmol/L)68例,Q4组(>35.6nmol/L)67例。结果狭窄组与正常组25羟维生素D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5±16.08)nmol/L vs(31.83±22.36)nmol/L,P=0.004];Q1组、Q2组、Q3组与Q4组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548,P=0.000),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183,P=0.00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是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低水平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补充25羟维生素D3是否会减少老年冠心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类型肥胖儿童血清卡尼汀(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单纯性肥胖儿童60例(观察组,其中轻度肥胖23例,中度肥胖30例,重度肥胖7例;腹型37例,周围型33例),健康体检儿童30例(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血清CT水平,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ELISA法检测瘦素(LP)、脂联素(ADPN)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RI),并分析观察组血清CT、25-OHD与其余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T、25-OHD、ADPN水平降低,BMI、WHR、FBG、FINS、InRI、LP水平升高(P〈0.05或0.01);与重度比较,观察组轻度、中度肥胖患儿血清CT、25-OHD水平升高(P均〈0.05);与周围型比较,观察组腹型肥胖患儿血清CT、25-OHD水平降低(P均〈0.05);观察组儿童血清CT与ADPN(r:0.364,P〈0.01)、25-OHD(r=0.251,P〈0.05)呈正相关,与WHR(r=0.351,P〈0.01)、FINS(r=0.270,P〈0.05)、InRI(r=0.395,P〈0.01)、IJP(r=0.273,P〈0.01)呈负相关。血清25-OHD与ADPN呈正相关(r=0.417,P〈0.01),与WHR(r=-0.435,P〈0.01)、InRI(r=-0.317,P〈0.01)、LP(r=-0.291,P〈0.01)呈负相关。结论不同类型及程度肥胖患儿血清CT、25-OHD水平不同,CT、25-OHD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掌、蜘蛛痣和乳房发育三联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成年男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2和T水平,分析E2、T和E2/T比值与三联征发生的关系。结果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T水平明显降低,Child B和C级患者分别为10.0±8.0和7.5±9.8nmol/L,与正常对照组(26.8±6.3nmol/L)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2/T比值明显升高,Child A、B、C级分别为4.5±2.8,11.0±8.8,16.7±11.2,与正常对照组(2.3±3.5)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2水平在有无“三联征”发生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水平在蜘蛛痣(+)组和(-)组分别为7.3±6.0nmol,L和17.0±9.2nmol/L,乳房发育(+)组和(-)组分别为3.7±2.4nmol/L和15.6±8.8n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2/T比值在肝掌(+)组和(-)组分别为13.9±10.5和5.5±3.6,蜘蛛痣(+)组和(-)组分别为14.7±9.8和4.8±3.5,乳房发育(+)组和(-)组分别为19.9±9.7和5.7±4.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紊乱,血清T水平和E2/T比值的紊乱程度与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的关系,“三联征”的发生与血清E2水平无明显相关,而与E2/T比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