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肺疾病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对其进行肺容积扫描,同时给予常规肺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技术在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FEV1和FEV1/VCMAX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肺功能分级、RV、TLC、RV/TLC、FEV1和FEV1/VCMAX与右侧、左侧、全肺E/L指标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能快速、准确的测定肺气肿与肺总容积之比,对COPD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明确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鼎祥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160-116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密度测定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5例肺气肿患者及40例对照组人员的CT肺密度和肺功能进行测定,并将CT肺密度测定结果与肺功能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肺气肿患者CT呼、吸气相VD与TLC、FEV1及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RV/TLC呈显著负相关(P〈0.01)。吸气相全肺MLD与PFT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肺气肿疾病多层螺旋CT肺密度测定与肺功能检测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肺容积测定与肺功能检查(PFT)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肺气肿患者和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均行MSCT肺容积测定和PFT检查。比较两组MSCT肺容积测定指标与PFT指标,并分析MSCT肺容积测定指标与PF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肿组患者Vin、Vex、Vex/Vin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Vin-Ve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气肿组患者TLC、RV、RV/TLC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in、Vex等MSCT肺容积测定指标与TLC、RV等PFT指标相关性最明显(P0.01),Vin-Vex与FVC、Vin/Vex与RV/TLC之间的相关性也最为显著(P0.01)。结论 MSCT可迅速和准确评估肺组织容积指标,与PFT检测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肺气肿诊断和评估肺组织通气功能状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6例COPD患者(观察组)急性加重期(56例)及稳定期(52例)血清MMP-9水平,并与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对MMP-9表达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血清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与FEV1%呈负相关(r=-0.712,P〈0.05),与(RV/TLC)%呈正相关(r=0.691,P〈0.05)。结论 MMP-9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检测血清MMP-9水平有助于判断COPD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MSCT)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容积指数的准确性,探讨MSCT对AECOPD患者的诊断价值,为AECOPD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24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64层MSCT肺容积成像和常规肺功能检查(PFT),两项检查时间间隔小于3天,测定两组不同肺区的肺容积指标并与临床PFT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容积指标Vin、Vex、(Vin-Vex)、Vin/Vex、(VinVex)/Vin与对照组的各项肺容积指标亦存在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还发现,观察组MSCT肺容积指标Vex、Vex/Vin、Vin-Vex/Vin与FEV_1、FEV_1/FVC、TLC、RV/TLC之间均有相关性;Vin与FEV_1/FVC、TLC、RV/TLC之间有相关性;Vin-Vex与肺功能指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64排螺旋CT呼吸双相高分辨率肺容积测定指标与肺功能测定指标具有良好相关性,对诊断AECOPD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CT肺功能成像检查同时行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检查,评价CT肺功能成像检查对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患者术前筛选靶肺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的3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行肺功能、肺部高分辨率CT及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检查,依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2组.正常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5 ~ 67岁,平均(55 ±9)岁;阻塞性功能障碍肺气肿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32~77岁,平均(55±12)岁.比较肺部高分辨率CT视觉评分、CT肺功能成像参数与肺功能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各肺叶的平均CT值和像素指数与通气血流比值各数据之间相关性,探讨CT肺功能成像技术对于确定拟行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患者的区域性无功能靶区的价值.结果 肺部高分辨率CT评分结果与RV/TLC、FEV1/FVC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2和13.21,均P<0.01),提示肺气肿的CT视觉评分与肺功能所示肺气肿严重程度分级不一致;而CT肺功能成像结果与RV/TLC、FEV1/FVC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110和2.891,均P>0.01),提示像素指数-910 HU的CT肺功能成像与肺功能所示肺气肿严重程度分级一致性较好(r=0.262 ~0.470,均P<0.01),各肺叶的平均CT值和像素指数与通气血流比值相关性较好(r=-0.382 ~0.698,均P<0.01).结论 CT肺功能成像结果客观,操作简单,与肺功能评估结果和肺通气灌注扫描结果间相关性好,可作为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术前筛选靶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气相和呼气相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对空气潴留征及平均肺密度的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呼吸科被明确诊断为COPD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吸气相、呼气相胸部MSCT与常规肺功能(PFT)检查,分析呼吸双相MSCT表现,统计空气潴留评分值及平均肺密度(MLD),并与PFT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OPD患者空气潴留评分值、深呼气末MLD(MLDex)、深呼气末MLD(MLDin)-MLDex均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相关性(P0.01),MLDin与PFT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呼气相MSCT能发现细微病变,有助于COPD的早期诊断,吸气相、呼气相CT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能够定量分析并反映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8.
脉冲振荡肺功能在COPD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常规肺功能(PFT)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IOS各参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阻塞程度分级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5例受试者(154例COPD患者及171例健康对照组)依次进行IOS检测和PFT检测。结果 COPD组IOS各参数与PFT参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呈负相关(P〈0.01),与残气与肺总量之比(RV/TLC)、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 tot%pre)呈正相关(P〈0.01)。IOS各参数中对COPD的诊断价值按顺序排列依次是低频电抗面积(AX)〉共振频率(Fres)〉振荡频率为5Hz时的电抗(X5)〉振荡频率为5Hz时的气道阻力(R5)〉振荡频率为5Hz和20Hz时气道阻力差值(R5-R20)〉振荡频率为20Hz时的气道阻力(R20)。IOS分级方法与COPD的GOLD分级方法显著相关(P〈0.01)。结论 IOS参数中的AX、Fres、X5及R5可综合用于对COPD气流阻塞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对不同临床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阻抗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66例,均进行IOS检测、常规肺功能检测及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比较不同临床亚型COPD患者IOS检测指标、常规肺功能检测指标,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66例患者中,肺气肿型COPD患者23例(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43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一秒率(FEV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深吸气量(IC)/TLC、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5Hz时电抗(X5)低于对照组,周边气道阻力(R5-R20)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X5与FEV1%Pred、IC/TLC呈正相关,与RV/TLC呈负相关;R5与RV/TLC呈正相关,与IC/TLC呈负相关;R5-R20与FEV1%Pred、IC/TLC呈负相关,与RV/TLC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临床亚型COPD患者IOS检测指标存在一定差异,IOS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不同临床亚型COPD患者呼吸阻抗。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其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表现及肺功能检查(PFT)等综合分析确定。PFT测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以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总量(TLC)、残气量(RV)等指标,反映肺的整体功能,当肺组织破坏〉30%时才会出现异常^[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46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分别为48例、26例、80例,左肺上叶、下叶分别为54例、64例。共累计224个病灶,其中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的病灶占78.57%(176个病灶),肺中心区域的病灶占21.43%(48个病灶),病灶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病灶累及一个肺叶、两个肺叶的数量远远多于肺中心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气液囊组的人数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气液囊组的病灶数也远远多于气囊组和血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肿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56层螺旋CT用于肺撕裂伤检查及诊断效果较佳,对此病症的救治极具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活体评价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状况的可行性。方法对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r)、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周围型肺癌的MVD。结果灌注指标BF、BV与MVD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MSCT灌注扫描可以反映周围型肺癌的微血管特点,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肺灌注成像在引导经皮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68例直径3~8cm肺肿块的64层容积CT灌注表现。将主动脉第一时相肺肿块的64层容积CT灌注成像各指标与肺肿块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T灌注成像3软件分析测量肿块的血流量(BF值)、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在BV图灌注最丰富的肿块部位取活检2~3块定为高灌注组,在BV图灌注欠丰富的肿物部位同时避开没有血供的钙化和坏死区取活检2~3块定为低灌注组。结果高灌注组经皮肺活检的阳性率和最终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低灌注组(P〈0.05)。良、恶性肿块的BV值、PS值和M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容积CT灌注对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能提高经皮肺活检的最终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5例肺栓塞病例,观察16层螺旋CT对肺动脉显影以及肺栓塞的显示情况。结果 55例患者肺部动脉及分支管腔中共发现栓子380个,栓塞率达24.4%,其中肺动脉干栓子4个,栓塞率7.3%;叶肺动脉栓子105个,栓塞率32.3%。其中中心型栓子69个,比例为18.2%;完全堵塞型栓子54个,比例为14.2%;偏心型栓子最多,为195个,比例为51.3%;附壁型栓子62个,比例为16.3%。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高分辨率地显示肺部动脉管腔对肺部腔内栓子进行精确定位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可疑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经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扫描后,46例患者图像显示清晰,4例患者CT成像模糊,46例患者中下肢血管硬化现象35例(76.08%),其中16例(34.78%)为Ⅰ级动脉狭窄;19例(41.30%)为Ⅱ、Ⅲ、Ⅳ级下肢动脉狭窄。结论 64层螺旋CT造影技术具有无创、操作方便、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与左心舒张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65例COPD(GOLD分级Ⅰ-Ⅳ级)患者,通过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FVC(用力肺活量)、FEV1(1s用力呼气量)、FEV1/FVC、FEV1Pred%1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RV/TLC(残总比)、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LVI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s(左室收缩末内径)、SPAP(肺动脉压力)、EF(射血分数)、SV(每搏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FS).分析COPD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与左心舒张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间LVIDd、LVSV、FS均有显著性差异,而LVIDs、LVEF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LVIDd、LVSV、FS等参数随着COPD分级的增加有下降.COPD患者的FEV1/FVC、RV/TLC、Dlco与LVIDd呈正相关.结论 左心舒张功能与COPD分级程度有关,随着COPD患者气道阻塞程度、肺残气量的增加左心舒张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靶成像技术诊断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怀来县中医医院行64排螺旋CT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GGN患者76例。其中良性GGN32例,恶性GGN44例。所有患者均行5 mm层厚常规螺旋CT扫描和1 mm薄层螺旋CT靶成像重建。比较良、恶性GGN影像学特征及形态特征,以及64排螺旋CT不同层厚显示效果。 结果良、恶性GGN的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及边缘欠清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GGN的形态不规则、形态规则呈圆或椭圆形、斑片状及多结节融合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m层厚常规螺旋CT扫描与1 mm薄层螺旋CT靶成像重建对GGN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边缘欠清晰、毛刺征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mm薄层靶成像技术呈现的影像学特征明显优于5 mm层厚常规CT扫描。 结论64排螺旋CT薄层靶成像技术的应用对良、恶性GGN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用64排螺旋CT进行搭桥术后血管扫描的患者42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CT血管造影成像(CTA)与术中选择性冠脉血管造影(SC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同时行CTA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者,在血管成功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能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以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导致狭窄等,可以用于冠脉搭桥术后血管评价,作为随访的检查手段,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桥血管的形态与功能的重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其它不同基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临床疑似下肢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扫描,以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以及曲面重建(curved reformate,CR)技术重建.按糖尿病、高血压病因分组,比较下肢动脉CTA检查结果.结果 CTA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双下肢动脉及主要分支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侧枝循环.49例血管不同程度钙化患者中,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较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管壁钙化的病例出现更多(P<0.05).43例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较高血压组、糖尿病组的闭塞病例出现更多(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表现较糖尿病组及高血压组患者更为严重.对存在易患因素的老年人群,尤其是同时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因者,下肢动脉CTA检查具有筛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