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陕西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治疗者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系统",收集2012-2015年陕西省MMT门诊入组治疗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毒品滥用情况及维持治疗情况等信息。将研究对象分为脱失组和未脱失组,分析脱失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2 342例MMT治疗者,脱失治疗者1 135例,脱失率48.5%;未脱失治疗者1 207例。脱失组和未脱失组在年龄(χ~2=155.120,P0.001)、职业(χ~2=13.253,P0.001)、民族(χ~2=4.368,P=0.037)、婚姻状况(χ~2=12.801,P=0.002)、文化程度(χ~2=19.811,P0.001)、首次吸毒年龄(χ~2=36.831,P0.001)、吸毒年限(χ~2=21.817,P0.001)、注射毒品史(χ~2=4.382,P=0.036)、共用针具史(χ~2=41.773,P0.001)、服药天数(Z=-27.703,P0.001)和尿检阳性率(Z=-24.161,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共用针具史、尿检阳性率和服药天数,是MMT治疗者脱失的影响因素。结论陕西省MMT门诊治疗者脱失率较高,应针对低年龄段、无业、有共用针具史、尿检阳性率高、治疗时间短的易脱失者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治疗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美沙酮维持治疗对预防吸毒者中HIV传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和行为干预,对减少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岳阳市吸毒人群开展MMT,配合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1年后对观察对象进行HIV检测和行为测试,评估维持治疗效果.结果 113名入组治疗时HIV为阴性者,1年后无1人转为阳性,22名HIV阳性者的阴性配偶/性伴1年后仍为阴性;1年后尿检阴性率维持在76.1%.治疗者的行为明显改变,社会功能逐步恢复.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结合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有效减少海洛因的使用,预防HIV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降低其同伴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咨询检测人群的信息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咨询检测工作。方法收集2010-2012年咨询检测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对其相关信息及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州共计咨询检测40 016人,婚姻状况不详者占15.84%,文化程度不详者占15.70%,求询者分类不详占15.85%。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初筛阳性率最高(46.03%),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次之(25.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人群的初筛阳性率为2.74%,商业异性性行为人群初筛阳性率为0.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人群初筛阳性率和注射吸毒人群初筛阳性率(1.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关信息分类不够细化,应加强咨询检测培训与督导力度,提高数据质量;男男性行为人群初筛阳性率远高于其他类人群,要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与干预力度。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人群初筛阳性率高于商业异性性行为人群、静脉吸毒人群,应重视"一夜情"等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造成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动态队列研究设计,将陇川县2005-2011年期间所有入组接受MMT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累计脱失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脱失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971名研究对象在接受MMT后第1、3、6、12个月时的累积脱失率分别为13.0%、25.0%、35.0%和43.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已婚有配偶者、首次入组者、末次服药剂量高者、尿检阳性者脱失风险较低,而在流动点接受治疗者脱失风险高于在固定门诊接受治疗者。结论陇川县MMT治疗脱失率较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MMT工作,特别是流动点治疗工作,维持足够的治疗剂量,以减少脱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吸毒人群对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相关信息,为评估干预效果及今后制定针对该人群降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流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1-3月在云南省4个地州市的强制戒毒所的324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24名戒毒人员中,共用过针具的75人,占注射吸毒人数的33.48%(75/224),针具的主要来源是药店和诊所;有24.55%(55/224)的吸毒人群接受过针具交换,不同年龄、性别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接受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婚姻状况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接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8.21%(59/324)的被访者接受过MMT,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吸毒人群MMT接受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间的接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应加强吸毒人群对减低毒品危害措施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开展多部门合作,使减低危害措施达到预期目的 .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乌苏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在乌苏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治疗的314名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 5年共检测314人,检出HCV抗体阳性132例,检出率42.04%,不同性别的吸毒人员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5);比较开始吸毒年龄,20岁以下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1,P0.05);吸毒年限即毒龄20年以上组,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30,P0.05);有注射吸毒行为人群抗体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27,P0.05);2010—2014年乌苏市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68%、53.48%、49.15%、36.36%和38.10%,各年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62,P0.05)。结论乌苏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HCV感染率较高,应在全市加强预防丙型肝炎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 方法 将在天心区和衡阳市MMT门诊参治的353名患者,按维持时间长短分为脱失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治疗前吸毒情况、治疗中情况、心理状况、接受家庭帮教情况之间的差别,分析影响患者脱失的因素. 结果 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主要人口学因素有患者婚姻状况及家庭关系;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吸毒行为因素有同居者吸毒状况;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社会学因素有参加MMT后与吸毒朋友交往情况及是否实施社会帮教;影响MMT门诊患者脱失的心理学因素主要是焦虑状况和患者自尊状况. 结论 门诊对影响患者脱失的因素提前进行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脱失,提高门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4年对吸毒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干预工作效果,探讨适宜当地开展的干预措施。方法调查分析干预工作前后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使用注射器和安全套的行为变化。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34.11%上升为84.70%(x~2=58.77,P<0.01)。最近一次未共用注射器由23.8%上升为91.7%(x~2=164.73,P<0.01),近6个月从未共用注射器由13.5%上升为82.1%(x~2=166.85,P<0.01)。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5.9%上升为89.3%(x~2=143.42,P<0.01),近6个月内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由5.4%上升为75.0%(x~2=180.05,P<0.01)。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对提高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美沙酮门诊服药人员的行为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更有效地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招募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服药人员,对其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用χ2检验分析高危行为及HIV感染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差异。结果共招募到正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服药人员1 623人,有效应答者1 599人。其中30.46%(487/1 599)的人自我报告在服药期间曾有过偷吸毒品行为,29.83%(477/1 599)认可在过去的30天里与固定性伴有过无保护性行为,8.07%(129/1 599)认可在过去的6个月里发生过多性伴行为,其中54.26%(70/129)为无保护性行为。统计学分析显示,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偷吸率较高,不同性别、婚姻及工作状况的人群其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单身、低文化程度及无业者的HIV感染率较高。结论行为干预效果不理想,对此类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仍需深入研究,措施落实力度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脱失的影响因素,为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病例与对照1∶1匹配的研究设计,病例为过去一年在门诊参加过治疗,但研究开始时已退出治疗者,对照为过去一年在门诊参加过治疗且研究开始时仍在治疗者。研究对象共147对,来自江苏省5个MMT门诊。对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药物滥用特征、治疗相关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会对MMT脱失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47对(29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4.8±7.1)岁,男性占74.1%(218/294)。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吸毒朋友交往频繁[比值比(OR)=36.82,95%可信区间(CI):4.72~287.54)、治疗期间偷吸毒品(OR=5.59,95%CI:1.89~16.55)、往返门诊在1个小时及以上(OR=3.22,95%CI:1.08~9.64)会增加MMT脱失风险;50岁及以上年龄组(OR=0.01,95%CI:0.01~0.20)、治疗依从性高(OR=0.21,95%CI:0.05~0.87)能降低脱失的风险。结论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MMT门诊受治者的依从性,降低脱失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分析相关高危行为,为制定吸毒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2012-2015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毒品种类、行为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吸毒者3 199人,97.9%吸食冰毒。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30.5%(640/2099),56.0%(1 793/3 199)最近一年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1.9%(214/1793)。2012-2015年HIV抗体阳性者3例,阳性率0.09%;梅毒阳性者369例,阳性率11.5%。各年的阳性率分别为7.1%、12.0%、13.1%、13.9%,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1.9,P0.05)。结论山东省吸毒人群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感染率高,需要探索制定针对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者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男男性行为者(MSM)的高危性行为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为针对该人群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抽样和在男同会所定期开展的外展活动招募MSM,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搜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5mL检测HIV抗体等。结果共收集到有效问卷334份。334名MSM的平均年龄为(29.88±7.56)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79.94%;182人(占54.49%)首次性行为的对象为男性,最近半年,224人(占67.07%)发生过多性伴行为,53.67%(168/313)发生过同性无保护性肛交行为。共采集267份血样,HIV感染率为22.47%(60人)。χ2检验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4.12%(112/119);不同月收入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月收入8 000元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6.77%(30/31)。既往是否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者的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接受过VCT服务者的HIV感染率较低,为17.04%(23/13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MSM的HIV感染率较高,且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发生频繁,需要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病毒(HIV)阴性配偶(单阳阴配)高危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13个美沙酮门诊所有HIV阳性服药人员的固定性伴,并通过HIV阳性检测筛检出阴性者,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包括人口学特征、知识知晓率及高危性行为等数据,并对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阴性配偶上次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占74%;接受过性病、艾滋病免费咨询和HIV检测的较高,分别为90%、92%;但接受过性病检查治疗的仅有28%。无小孩是其不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OR=0.197)。结论 HIV阴性配偶发生性行为时高危性行为明显,易受HIV传播直接受害,特别是没有小孩的少数民族女性,应加强对HIV阴性配偶的强化干预,加强安全套的推广使用,以降低配偶间性行为HIV传播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吸食新型毒品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感染状况,探索针对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DS)招募新型毒品吸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型毒品吸食者324人,未发现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梅毒感染率为16.0%(52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6.1%,79.6%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66.0%首次吸毒原因为同伴影响;70.2%选择在自己或朋友家吸食毒品,29.3%选择在宾馆或娱乐场所吸食毒品。吸食毒品后31.7%选择商业性伴,59.1%选择临时性伴;最近一次与商业性伴和临时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3%和2.5%;40.3%有过群交性行为,其中59.5%发生群交性行为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年只有9.4%接受过HIV抗体检测,6.8%接受过同伴教育。结论 吸食新型毒品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广泛存在,梅毒感染率高,接受干预和艾滋病检测率极低,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常德和张家界两个城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已婚男男性行为者(MSM)的性行为状况。方法在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转介下,对城市所有注册的、能接触到的HIV阳性已婚MSM招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本次共招募146人,130人(89.0%)的配偶在其确诊后进行了HIV检测,其中9人(6.9%)报告结果为阳性。在确诊HIV感染后,已婚MSM与配偶的性行为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发生性行为的占比由确诊前的89.7%(131人)降至35.6%(52人),与配偶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确诊前的10.7%(14/131)增加到了86.5%(45/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41.8%(61/146)的HIV阳性已婚MSM仍会在婚后与同性发生性关系,其持续安全套使用频率为83.6%(51/61)。常德市调查对象在感染后与配偶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以及与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1.6%(42/101)和17.8%(18/101),均高于张家界市的调查对象(10/45;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防治工作中需重点关注HIV阳性已婚MSM,加强其婚内和婚外安全性行为教育,以预防HIV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的抑郁现状,以及其他因素对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以219名自愿参加MMT的海洛因成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抑郁情况。将抑郁作为应变量,构建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共调查广州市MMT者218例,检出有抑郁症状者92例,检出率为42.20%。(2)单因素分析结果:教育程度(χ~2=3.33,P0.1)、月收入(χ~2=4.62,P0.1)、工作情况(χ~2=4.40,P0.1)、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情况(χ~2=3.03,P0.1)、有无注射吸毒(χ~2=2.93,P0.1)、生活满意度(χ~2=0.08,P0.1)、生活态度(χ~2=4.74,P0.1)、社会支持度(χ~2=13.85,P0.1)、正向(χ~2=7.46,P0.1)和负向(χ~2=63.75,P0.1)生活情绪,均会对MMT者抑郁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抑郁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3)应用逐步法进行筛选,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月收入和正负向情绪。结论广州市MMT者抑郁患病率较高,低于吸毒人群但高于正常人群;教育程度、月收入、工作情况、HIV感染情况、注射吸毒、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社会支持度、正向负向情绪,是可能影响抑郁的因素。低收入者为抑郁的高危人群。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医师、患者和社会三方面合作共同努力,改善患者生活情绪,可预防抑郁的发生,降低MMT者复吸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0-2012年郑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方法以郑州市2个MMT门诊吸毒人群入组3年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HIV、HCV和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0-2012年,共有681名吸毒人员接受检测,HIV、HC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2%(11/681)、9.10%(62/681)、2.06%(14/681)。男性HCV感染比例为61.29%(38/62)高于女性的38.71%(24/62),(χ2=8.58,P=0.003);HIV、HCV感染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χ2=13.05,P=0.01,χ2=7.95,P=0.04)。注射吸毒途径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口吸与其他两种途径(P0.05)。3年HIV感染率分别为2.17%(3/138)、3.43%(6/175)、0.54%(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的感染率分别为7.97%(11/138)、9.71%(17/175)、9.24%(34/368);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2.17%(3/138)、3.43%(6/175)、1.36%(5/368)。各年HIV/HCV、HIV/TP、HIV/HCV/TP三种合并感染形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郑州市MMT门诊吸毒人群近3年HIV、HCV、梅毒感染趋势平稳,应加强注射吸毒途径人群的管理,防止各类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调查地区HIV单阳家庭夫妇间的性行为频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由研究对象选择线上或线下填写,在2018-2019年对我国郑州市和柳州市的HIV单阳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及相关服务、行为信息。结果本研究共调查402对HIV单阳家庭夫妇,在得知其配偶/同居者感染HIV后,有177人(44.0%)没有与其发生过性行为,118人(29.4%)性行为频率减少,106人(26.4%)性行为频率没有发生变化。无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与性行为无变化的人群相比,配偶/同居者感染年限越少(OR=0.831,95%CI:0.759~0.911)、结婚/同居在10~20年(OR=2.154,95%CI:1.021~4.546)和20年以上(OR=3.953,95%CI:1.235~12.658)的单阳家庭阴性配偶(SNP)人群与其阳性配偶/同居者的性行为频率更可能会减少;年龄越大(OR=1.055,95%CI:1.008~1.104)、感染年限越少(OR=0.666,95%CI:0.595~0.744)、居住在郑州(OR=4.766,95%CI:2.145~10.590)、结婚在20年以上(OR=3.392,95%CI:1.024~11.241)的SNP人群更可能在得知配偶感染状态后不与其发生性行为。在最近一年有性行为的204对单阳家庭中,有181人(88.7%)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男性SNP、性行为频次≥1次/周的SNP人群更可能不能坚持在每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χ~2=7.425,P=0.006;χ~2=4.456,P=0.03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性行为频率高以及感染者为女性的单阳家庭的宣传教育,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采取更为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减少艾滋病在单阳家庭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性伴特征及高危性行为情况,探讨艾滋病病毒(HIV)在该人群中传播及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模式,为针对性开展MSM高危性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现场和社会小组同伴推动法招募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血和检测。结果 857名调查者中,87人(10.2%)近6个月与固定异性发生过性行为,高危行为发生率73.6%(64/87);3人(0.4%)有非固定异性性伴。同性性伴类型中,173人(20.2%)有固定男性伴,631人(73.6%)有多次或偶遇男性伴,33人(3.9%)购买过商业性服务,15人(1.8%)提供过商业性服务。与以上四种性伴发生性行为中,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依次为22.5%(39/173)、54.5%(344/631)、15.2%(5/33)、33.3%(5/15)。近6个月735人(85.8%)有2种以上性伴类型。有固定男性伴的MSM发生多次或偶遇性行为、购买商业性行为、提供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低于没有固定男性伴的MSM(P0.01,P=0.012,P=0.049)。结论 MSM的性伴类型复杂,性伴人数众多,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不仅使HIV在MSM中容易传播,且使该人群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增加了HIV向普通人群传播的风险,需加强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温州市现场招募与网络招募进行HIV检测的男男性行为者在人口学、性行为及检测行为的差异,为MSM艾滋病干预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现场招募对象来自酒吧、茶室、会所、浴池、公园及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网络招募对象来自“阳光测”预约检测平台。对两种模式招募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HIV检测。采用SPSS 26.0分析两种模式招募MSM的人口学、性行为及HIV检测行为差异。结果2021年4-7月,现场与网络分别招募197例和203例MSM,HIV阳性率分别为10.15%、6.40%。与现场招募相比,网络招募MSM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χ^(2)=23.058,P<0.001),大专及以上学历(χ^(2)=38.578,P<0.001)、性向为同性恋(χ^(2)=20.917,P<0.001)及通过互联网/交友软件寻找男性性伴(χ^(2)=24.240,P<0.001)的比例均较高。性行为分析显示,与现场招募相比,网络招募MSM最近6个月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χ^(2)=8.361,P=0.011)及与网络性伴发生同性临时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χ^(2)=9.119,P=0.007)的比例均较高。检测行为分析显示,与现场招募相比,网络招募MSM最近1年HIV检测(χ^(2)=51.049,P<0.001)比例高,HIV定期检测时间间隔短(χ^(2)=28.011,P<0.00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χ^(2)=4.765,P=0.029)、最近一年接受HIV宣传干预比例(χ^(2)=39.539,P<0.001)均较高。结论与现场招募MSM相比,网络招募MSM流动性小,学历高,危险性行为发生率低,HIV检测意识及接受干预比例高。应继续推进互联网+综合干预模式,同时加强MSM活动场所的艾滋病宣传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