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LC、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观察组行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0±15)ml,手术时间为(136.5±25.0)min,住院时间为(10.5±2.0)d;对照组分别为(110±20)ml、(152.0±27.5)min、(13.5±2.5)d。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LC、胆总管探查及一期胆管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8月行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一期胆总管缝合≥65岁老年病人35例。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通过胆道镜置入取石网篮取石,术毕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本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57~170 min,出血量1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发生胆漏2例,再次手术1例。术后随访4月至2年,残余胆总管结石1例。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认真评价术前影像学,术中熟练胆道镜操作,精准缝合的前提下,老年病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6年67例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一期缝合,33例放置T管引流,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一期缝合组肛门排气时间(2.0 d±0.6 d)、术后住院时间(9.6 d±2.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出现胆漏1例、结石复发1例,T管引流组术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2例、残余结石1例.结论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在LCBDE后,如严格掌握适应证、操作技术熟练,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且相对T管引流,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6F普通硅胶管制作胆道内置引流管,对过去5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自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共156例术中明确无残余结石、无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其中107例患者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49例仍按传统方法放置T管引流。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2±26·7min、127·5±24·2min(P<0·05),术后住院4·8±0·92d、8·4±1·48d(P<0·05),术后平均输液量7278·5±1381、11270·2±2026ml(P>0·05),平均住院费用8932·7±1553·6元、10242·9±1594·5元(P<0·05),恢复日常工作时间14·44±1·89d、31·93±3·52d(P>0·05)。2组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病人随访1~51月,平均28月,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及其它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胆道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自1991年报道后,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已公认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有望成为外科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术式。尽管周内外胭总管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有许多成功应用的报道,但胆漏的发生率仍较高,胆道探查后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或Oddi括约肌痉挛造成围手术期胆道高压可能导致胆汁渗漏,因此胆总管探查后需要放置合适的胆道引流。自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我院对59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内放置可在预定时间自行脱落并随粪便排出的J型导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及缝合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胆总管缝合(PDC)已成为了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相比传统T管,该方法能降低患者术中出血,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等,然而单纯的PDC往往缺乏有效的支撑引流,术后胆总管压力较大,增加了患者胆漏及胆总管狭窄的风险,因此有人提出了一期缝合胆总管兼顾内外引流的手术方式,不仅能降低术前胆总管压力,减轻胆道炎症水肿,提高缝合质量,术后还能保持一定引流,减少患者术后胆漏及胆道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后两种不同T管引流位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从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8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T管经右锁中线骨置出)和B组(T管经腹直肌置出),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胆汁引流量、切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胆管狭窄、胆漏、拔出T管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残余结石、胆管炎、行胆道镜所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腔引流时间、胆汁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胆管狭窄、胆漏、残余结石、切口感染、胆管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除T管后胆漏7例,B组患者拔除T管后无胆漏;A组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3例,B组患者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A组拔除T管行胆道镜检查所用时间(40.5±5.9)min,B组拔除T管行胆道镜检查所用时间(29.2±3.6)min;两组术后拔除T管后胆漏、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行胆道镜检查所用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经腹直肌口置出较经右锁骨中线口引出较为安全可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对34例胆石症患者(观察组)行胆总管探查术,术中置自制新型鼻胆管、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并与同期32例行传统T管引流术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置新型鼻胆管成功率100%,无1例发生胆漏;拔管时间[(5.0±1.5)d]、术后住院时间[(9.2±1.3)d]较对照组[(15.2±3.6)d]、[(17.1±5.6)d]短,P均<0.05.证明术中采用新型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避免T型管引流所致胆漏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的疗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年间37例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30例借助内镜鼻胆管引流导管Ⅰ期缝合胆总管探查切口,7例胆总管内放置T型管引流。术后无胆漏及残石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68±30.2)min,术后住院(11.5±1.3)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但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及解剖、缝合胆总管较困难。为减少并发症。应掌握中转开腹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在双镜联合下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100.0±20.2)min,平均住院(7.0±1.4)d,手术平均失血(77±21)ml。其中腹腔镜下留置T管引流41例,胆总管Ⅰ期缝合3例,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取石2例。术后均无残余结石、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二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6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二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中56例完成了一期缝合,未放置鼻胆管的病例中6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无出血、切口感染等发生。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二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7~2016-03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观察组采用LC+LCBD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及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取石率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PDC组)(n=20)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TTD组)(n=56),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胆总管残余结石、胆瘘和胆道感染)发生率。术后随访2~12个月。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PDC组和TTD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06.2±15.8)min vs(147.5±23.2)min]、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9±8.1)h vs(49.4±6.5)h]、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3.5±1.3)d vs(5.7±2.6)d]、术后住院时间[(6.3±1.5)d vs(11.4±2.0)d]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3.61、-2.64、-26.34,P值分别为0.036、0.021、0.034、<0.001)。2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胆瘘、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感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从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胆总管探查联合一期缝合术的1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胆道并发症,并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分级。对13个可能影响一期缝合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筛选出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2例患者出现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8.96%,其中8例胆漏,2例胆道残留结石,1例胆道狭窄,1例胆道出血。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Ⅰ级3例,Ⅱ级5例,Ⅲa级2例,Ⅲb级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血浆Alb水平、再次胆道手术、鼻胆管引流及术者经验有关(χ~2值分别为4.012、4.942、4.336、5.975,P值均0.05),而与年龄、性别、胆红素升高、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目、合并内科疾病、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方式和缝合方式无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再次胆道手术和术者经验是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6.448、6.842,P值均0.05)。结论胆总管探查联合一期缝合术后仍存在一定的胆道并发症发生风险,其中以胆漏最常见,尤其是再次胆道手术及术者缺乏经验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6-12我院160例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59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胆总管一期缝合68例,置T管92例,术中取尽结石156例,术后胆道镜取石4例.手术时间70-120(平均115)min,术后住院时间4-11(平均6)d.无胆道出血及腹腔感染,无手术死亡.术后胆漏2例.经再次腹腔镜下缝合与引流治愈.120例随访6-36(平均18)mo,无结石复发和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光平 《山东医药》2010,50(30):101-101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行EST联合LC,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为95.6%,对照组为91.1%(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治疗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均接受LC联合LCBDE手术治疗,其中42例观察组采用经鼻胆管引流,另43例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应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拔除时间和医疗花费分别为(5.6±1.8)d和(3.5±0.5)万元,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50.5±6.8)d和(3.9±0.7)万元,P<0.05];在术后1 w,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7.1±14.6)U/L和(36.7±16.8)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7±13.8)U/L和(53.5±14.7)U/L,P<0.05】;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GIQLI评分为(98.5±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4±3.9)分,P<0.05】;术后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1%(P<0.05),而两组胆漏、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残留和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60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2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用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内置入T管。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70-230分钟,术后发生胆漏6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腹腔残石致引流管口形成脓肿1例,胆道残石10例,经T管窦纤维胆道镜取石后治愈。从T管引流出钛夹2例,术后第二天进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5天,带T管出院,认为该手术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这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龙共是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应激反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7/2016-06嘉兴市中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实验研究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留置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胃肠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832、5.237、7.322,P0.05);术后3 d时,血清皮质醇、C-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t=4.797、2.114、3.035,P0.05);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13.281、11.389、12.337,P0.01);胆漏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5.36%vs 17.86%,χ~2=4.264,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有助于缓解患者应激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6例。腹腔镜组(26例)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开腹组(26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创伤较小、应激较轻、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