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动脉血栓形成及其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血栓形成大多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基础上发生的。粥样斑块破裂,内皮下的胶原纤维与血液中的成分相接触,凝血过程被启动,最终形成血栓,造成组织缺氧性损伤直至坏死。动脉血栓是各类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核心环节。整个血栓形成大致经过以下3个过程(图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及早预防提供依据。方法:75例MPN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2组临床相关因素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其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年龄≥60岁和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风险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发生血栓栓塞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60岁、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故需早期及时评价,尽力做好MPN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Ruan CG  Yu ZQ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889-890
血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涉及全身各脏器,常造成严重后果。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管损伤、局部血流改变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关。加强血栓性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注重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血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对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前列环素(PGI2)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在预防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前列环素合酶(PGIS)是PGI2合成的限速酶,其基因发生突变可影响其功能,从而进一步影响PGI2的合成而对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PGIS基因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候选基因。现结合近年文献对PGIS基因变异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其发病率在目前较高的水平上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高龄、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这些危险因素是长期存在并相对稳定的,饱餐、劳累、情绪改变、饮酒等是老年人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常见诱因,近来发现近期感染也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本研究通过观察合并急性感染的老年病患者的血栓性疾病发生状况,探讨老年人感染与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关系以及抗感染治疗与抗凝治疗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6.
专家答疑     
问:抗凝门诊推行的意义与现状? 答:血栓性疾病是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规范的抗栓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栓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房颤密切相关。炎症和氧化应激参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尿酸参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成为高尿酸血症参与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血尿酸水平与左心耳流速负相关,高尿酸血症与是房颤左房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高尿酸血症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预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Ѫ˨ ����Ѫ�����о���״��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是血液病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不仅是血液病工作者的研究内容,还与很多非血液疾病,尤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些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文章就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今年来在诊疗方面有所进展的相关疾病,如动、静脉血栓症、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抗栓新药的研制等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心房重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人体内血尿酸不仅与心房氧化应激程度密切相关,还与炎性标志物水平相关,因此血尿酸水平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升高和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一方面是高尿酸血症可以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发生风险增加,而后者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这可能是高尿酸血症和心房颤动联系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涉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导致动脉和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和(或)栓塞并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治疗的关键是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是未分离肝素,  相似文献   

11.
重视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栓形成见于临床各科 ,它可发生于动脉、静脉和微血管 ,从而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危及生命 ,尤其心、脑血管的血栓形成 ,是常见病和主要病死原因。而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可并发于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 ,有时病势凶险 ,易被漏诊而危及患者生命。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 ,用药过程中若未进行有关的监测也可能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或发生副作用 ,因此应重视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的确定很重要 ,至今已经确定遗传性易栓症(Thrombophilia)有抗凝血酶缺乏、…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由多种细胞分泌,在生物学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脑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白血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密切相关,现针对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定义、功能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血栓弹力图(thromdelastogram,TEG)是将血凝或纤溶过程中发生的凝块弹力变化通过仪器反映于摄影图像,绘制出一条时间与血栓弹力的变化曲线。TEG是观察和研究血液凝固动态变化的辅助诊断手段,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对血液是否存在高凝状态有较准确的判断性。不仅对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而且对血栓栓塞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该文就TEG在血栓栓塞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这里就老年人的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诊断以及常见的血栓性疾病的治疗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理性血小板活化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不仅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而且对于该病的治疗策略的优化和近、远期预后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微粒是在各种刺激因素下由红细胞释放的小囊泡,其产生和释放贯穿于红细胞的整个老化过程。相关研究证明红细胞微粒具有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激活凝血系统的作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这密切联系,尤其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红细胞微粒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可能作为一种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现主要对红细胞微粒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进行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ص�Ѫ˨˨���о���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多研究均证实了癌症患者存在凝血异常,易于发生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10%~3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血栓栓塞性疾病。Donati[1]研究显示,肿瘤患者的死亡原因中,血栓及相关并发症仅次于肿瘤本身,居第2位。恶性肿瘤相关血栓栓塞可表现为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200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8例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肺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7例;并发肺血栓栓塞(PTE)3例;4例同时并发DVT与PTE;并发伴动脉栓塞的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BTE)4例。其中5例DVT和(或)PTE发生于肺癌确诊前2~6个月,3例NBTE于肺癌确诊前2~7个月出现脑栓塞或周围动脉栓塞表现。结论血栓栓塞性疾病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在肺癌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血栓栓塞性疾病,可提示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3.1通道)属于钙激活钾通道家族,由胞内Ca2+水平升高而激活,表达于与血栓性疾病相关的多种细胞,如平滑肌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KCa3.1通道通过调控Ca2+内流及膜电位水平调节细胞活化、迁移和黏附等功能,参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KCa3.1通道阻断剂能有效抑制动脉斑块进展及减轻血管再狭窄程度,有望成为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20.
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16例为腺癌。9例(52.94%)血栓栓塞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前,8例(47.06%)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后,其中13例(76.67%)肺癌确诊时间分布于栓塞前后120天。单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7例,单纯肺血栓栓塞(PTE)4例,DVT合并PTE 6例。10例合并PTE患者中8例(80%)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9例(90%)表现为双肺多发栓塞,大多有低氧血症、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仅1例有典型SⅠQⅢTⅢ表现。8例在栓塞前有化疗史。结论病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应考虑有肿瘤的可能,腺癌患者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化疗是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