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诱导期间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延迟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剂艾司氯胺酮0.2 mg/kg(艾司氯胺酮组,n=23)或安慰剂(对照组,n=24)。对比两组麻醉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情况。结果 艾司氯胺酮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可以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但延迟恢复时间,且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不利影响,临床上可综合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直肠癌根治术前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两院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比较两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术后麻醉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手术结束前10 min(T4)时HR显著高于入室连接心电监护时(T1)时(P 0.05),对照组T2、T3、T4及手术结束时(T5)时HR显著高于观察组,MAP显著低于观察组和T1时(P 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HAD-A和HAD-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手术前后QoR-4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术后追加止痛药和呛咳病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和谵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改善麻醉苏醒质量,但其对术后患者总体恢复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招募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3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167例,根据剔除标准最终分别纳入160例和159例。R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 mg/kg,麻醉维持时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5~1.0 mg/(kg·h);P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丙泊酚1.0~2.0 mg/kg,麻醉维持时静脉泵注丙泊酚4~10 mg/(kg·h)。两组其余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均一致。于术后3 d内采用重症监护室意识障碍评估法(CAM-ICU)评判术后谵妄(POD)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POD发生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量表评分及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P组比较,R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OD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氯胺酮对眼科球后神经阻滞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接受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氯胺酮0.3 mg/kg,n=33)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n=32)。采用简易神经状态检查量表(SPMSQ)评估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状态。记录镇痛、镇静、眼压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术前基础认知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氯胺酮组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未发生眼压增高和继发性眼球震颤。氯胺酮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静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0.3 mg/kg氯胺酮可明显改善眼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状态,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对眼内压及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在麻醉诱导、维持阶段复合应用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探讨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K1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K2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C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6μg/kg,K1组、K2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3μg/kg,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1.0 mg/kg进行复合麻醉诱导,三组其他诱导药物剂量均一致;C组术中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K1组、K2组在C组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25 mg/(kg·h)、0.5 mg/(kg·h)进行复合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进胸腔后5 min(T3)和拔双腔管后10 min(T4),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各组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暂停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发生率及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强龙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甲强龙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缓慢静脉注射甲强龙2 mg/kg或等容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谵妄评定法(CAM)评估术后谵妄发生率及谵妄严重程度。记录术后第1~3天Price-Henry疼痛评分及疲劳程度。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甲强龙组谵妄发生率和第2、3天疲劳程度明显降低(P0. 05);2组谵妄严重程度及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缓慢静脉注射甲强龙2 mg/kg不能降低谵妄的严重程度,但可以降低谵妄发生率及术后疲劳程度,有益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老年人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K组)。麻醉诱导开始时,两组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或氯胺酮0.5 mg/kg,再依次给予同样剂量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辅助通气3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随访病人有无躁动、噩梦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血压、心率组间总的变化比较没有差异(P>0.05),氯胺酮组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程度小于咪唑安定组(P<0.05)。M组、K组诱导期出现平均动脉压<60 mmHg分别有4例、1例,均可用麻黄素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苏醒期两组各有2例,3例患者出现轻度躁动,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第1、2天两组患者均无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较复合咪唑安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苏醒后无更多躁动、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对食管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谵妄(PO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阿片类药物组(O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开始时,E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麻醉维持期间艾司氯胺酮的给药速率为0.5 mg/(kg·h),术毕前30 min停用,术毕即刻连接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泵,镇痛泵内加入艾司氯胺酮1.0 mg/kg+舒芬太尼50 μg+布托啡诺12 mg+托烷司琼10 mg,辅以医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O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0.4 μg/kg,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的给药速率为0.1~0.3 μg/(kg·min),术毕前5 min停用,PCIA泵内加入舒芬太尼100 μg+布托啡诺12 mg+托烷司琼10 mg,辅以医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术毕,以及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时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第3天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两组术后3 d内的POD发生率。结果 E组术后3 d内的POD发生率低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 vs 32.50%; χ2=4.588,P=0.032)。与O组比较,E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更少,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时间内,两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呈上升趋势,TNF-α、IL-6、IL-8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E组变化幅度均较O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可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PO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艾司氯胺酮的抑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自控静脉镇痛(PCA)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双盲的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艾司氯胺酮进行镇痛、镇静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镇痛、镇静、PCA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在术毕(T1)、术后30 min(T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 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梦魇、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压(MAP)、心率(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可以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静、镇痛起到良好的效果,可有效地减少梦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避免患者血压、HR的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短小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手术开始前3 min,E1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1 mg/kg,E2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B组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然后各组再静注丙泊酚1~2 mg/kg,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h)维持,如患者术中有体动,则单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比较各组入室后(T1)、麻醉诱导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术毕即刻(T4)、苏醒时(T5)呼吸循环指标(MAP、HR、SPO2、R)及麻醉指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10 min NRS评分、丙泊酚总量、追加丙泊酚例数、辅助呼吸例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E2组T2、T3时点MAP升高,E1组和E2组T2、T3时点HR、SPO2升高,T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10年该院行椎管内麻醉阻滞不全的60例糖尿病产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后行剖宫产,局麻组为0.5%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应用氯胺酮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局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毕呼之即醒,无恶心呕吐幻觉及谵妄者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糖尿病产妇剖宫产的辅助用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且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应用格隆溴铵联合新斯的明对肌松残余所致神经认知障碍的拮抗作用。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结束后,观察组静脉给予新斯的明0.04 mg/kg联合格隆溴铵0.008 mg/kg,对照组静脉给予新斯的明0.04 mg/kg联合阿托品0.016 mg/kg,用于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7 d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的变化值判断是否发生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于术前、术毕、术后1 d及3 d采集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监测患者应用拮抗肌松药前后的心率,记录用药前(T0)及用药后1 min(T1)、2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的心率;记录患者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快速性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肺部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MMSE和CD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PND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麻醉诱导、维持期间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的老年直肠癌患者肺功能指标(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肺氧合指数、肺部超声评分),以明确艾司氯胺酮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的老年直肠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A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时,A组经外周静脉给予艾司氯胺酮0.2 mg/kg,麻醉维持阶段以0.2 mg/(kg. h)的速率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应用时间、用法同A组。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5 min(气腹前)(T1)、气腹及摆体位后5 min(T2)、气腹60 min(T3)、气腹结束后5 min(T4)的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T2、T3、T4的氧合指数。记录两组患者T0、手术结束时(T5)、拔管后30 min(T6)的肺部超声评分。采集两组T0、T5、术后24 h(T7)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结果 与C组比较,T3、T4时A组的肺驱动压、气道平台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拟行OPCABG的患者48例,年龄60~65岁,随机分为2组(n=24):舒芬太尼组(S组)与芬太尼组(F组)。2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1~2μg//kg(S组),芬太尼10~20μg/kg(F组)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S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5~1.5μg.kg-1.h-1,F组静脉输注芬太尼5~15μg.kg-1.h-1,2组均吸入0.5%(2.0%异氟烷,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S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2μg/h,F组输注芬太尼20μg/h进行术后静脉镇痛。分别于术前、术后1d、2d、3d、4 d及5 d进行谵妄分值评估。于术前及术后1d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并于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ICU停留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S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P<0.01),术后1 d C-反应蛋白较F组低(P<0.05),术后发热发生率降低(P<0.01),其他不良反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麻醉可降低OPCABG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程度,并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后认知功能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Ⅰ80岁,ASAⅠ级,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R组)和对照组(C组)。各组均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异丙酚1.5Ⅱ级,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R组)和对照组(C组)。各组均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异丙酚1.52.0 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4.02.0 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4.06.0 ml·kg-1·h-1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R组手术开始后,泵注瑞芬太尼初始速率为0.16.0 ml·kg-1·h-1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R组手术开始后,泵注瑞芬太尼初始速率为0.10.2μg·kg-1·min-1,每2 min增加0.1μg·kg-1·min-1,直到MAP降至650.2μg·kg-1·min-1,每2 min增加0.1μg·kg-1·min-1,直到MAP降至6570 mmHg,术毕停止降压。C组不行控制性降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70 mmHg,术毕停止降压。C组不行控制性降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镇痛。于术前1 d,术后4 d由一名不知分组的研究者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前后比较减少2分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于血压稳定后降压前即刻(T0)、降压后30 min(T1)(R组在相应时间点)和术后30 min(T2)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两组共有13例术后4 d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其中R组6例(20.0%),C组7例(23.3%)。R组在降压后Da-jvO2和CERO2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CaO2、CjvO2、Da-jvO2和CER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中应用并不增加POCD的发生率,对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该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静脉利多卡因联合帕瑞昔布对老年全麻下行结肠癌手术患者全麻术后恢复的价值.方法: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联合帕瑞昔布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45例.Ⅰ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后予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负荷量1.0 mg/kg,维持量0.5 mg/(kg?min)至术毕],对照组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在术前1 d、术后3 d和7 d进行认知功能测定.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isual analgesia score,VAS)以评价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咽痛等老年人较常见的全麻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3 d:15.6%vs 35.6%,7 d:13.3%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12h内镇痛效果优于Ⅱ组(VAS 1 h:22±3 vs 33±7,6 h:19±7 vs 30±6,12 h:10±1 vs 19±1,均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Ⅱ组(1.61 d±0.34 d vs 2.91 d±0.54 d,P<0.05).结论:静脉利多卡因联合帕瑞昔布可以降低老年全麻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对老年烧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岁的老年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组(DK组)各3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方法,观察两组分别应用氯胺酮麻醉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术前1 d、术后1 d、3 d及7 d对老年烧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3 d及7 d MMSE评分均下降(P0.05),但DK组下降的幅度小于K组(P0.05)。K组与DK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可改善氯胺酮引起的老年烧伤患者POCD,但不能降低氯胺酮引起的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对食管癌开胸术后急性及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拟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病人75例,ASAⅠ-Ⅱ。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n=25):A组切皮前先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m l)然后接输注泵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0.05mg.kg-1.h-1至术后48h;B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m l)和C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全麻开始经T6~7硬膜外阻滞并检测阻滞平面。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和维持麻醉。术后均采用0.125%布比卡因和舒芬太尼0.5μgom l行PCEA,维持VAS≤3。于术后6、12、24、48h时进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情况,并追踪随访术后1、3、6个月的慢性疼痛持续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48h内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升高(P〈0.05)。术后1、3、6个月A组各时段VAS显著降低(P〈0.05)。3组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减少食管癌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开胸术后急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功能Ⅱ~Ⅲ级,择期行冠脉搭桥术患者40例,年龄62~74岁,体重66~78 kg.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入室后在局麻下行桡动脉和中心静脉置管.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 μg/kg,F组芬太尼8 μg/kg,3 min后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前即刻(T1)、后3 min (T2)、气管插管时(T3)、气管插管后1 min (T4)、3 min (T5)、5 min(T6)时记录SBP、DBP、HR和CVP、SPO2.结果 F组T2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S组,T3、T4时高于S组.结论 舒芬太尼比芬太尼诱导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方式和静脉麻醉方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入组(n=60)和静脉组(n=60),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式均为咪达唑仑1mg+丙泊酚2.5mg/kg+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6~0.8mg/kg,吸入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和50%氧化亚氮方式,静脉组患者采用3mg/kg/min丙泊酚+0.15μg/kg/min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5天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麻醉方式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高危因素。结果术后15天内,吸入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7例(11.67%),静脉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24例(4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术中高血压、术中低血压和静脉麻醉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等不适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中高血压、术中低血压和静脉麻醉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高危因素(P0.05)。结论吸入麻醉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性,值得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