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永胜  孙少川 《山东医药》2005,45(14):37-38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小肠消化、吸收面积不足而引起的营养不良综合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其治疗手段主要为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1995年,国外学者提出肠康复营养治疗的概念。2002年以来,我们对3例短肠综合征患者行肠康复营养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肠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20年小肠移植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在小肠移植不再是一项被认为成实验性的技术,而是治疗不可逆肠衰竭的可行选择.国际小肠移植登记处(internatiorlal intestinal transplant registry,ⅡTR)数据显示开展的移植手术持续增加,已达每年180例,移植肠和移植患者的一年存活率均达到80%.但感染和排斥反应仍然是术后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我们简要概括了小肠移植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适应症、受体的评价、外科技术、免疫抑制、排斥和感染.  相似文献   

3.
短肠综合征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术后,残存小肠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其治疗手段主要为:①持续依赖TPN;②肠道的康复治疗;③小肠移植;④某些延长肠内容物在肠道内潴留时间的手术如节段小肠倒置术等。1997/1999我们对短肠综合征患者施行了康复治疗。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全部病例共8例,均为男性。年龄12岁~67岁,平均(39±21)岁;病因有肠梗阻、肠扭转、肠系膜血管栓塞和克隆病;残存小肠长度20cm~80cm,平均(43±25)cm,其中3例无完整结肠;病程2mo~12a(表1)。  相似文献   

4.
陈爱娇 《胃肠病学》2005,10(6):370-371
短肠综合征系指大段小肠切除术后,残存小肠不能维持患者所需营养吸收而导致的综合征,其治疗手段主要为:①持续依赖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②肠道康复治疗;③小肠移植。本研究通过对短肠综合征患者实施肠道康复治疗,旨在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在短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3月~2005年8月于部分肠切除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的病例12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5.
背景: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的小肠多发息肉可引起出血、肠梗阻、肠套叠、息肉恶变等严重并发症,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且多次小肠切除术可致短肠综合征。目前关于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PJS患者小肠息肉的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PJS患者小肠多发息肉的疗效和可能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9月~2008年10月7例接受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的PJS患者的息肉切除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7例PJS患者术中共切除929枚小肠息肉,直径≤10mm 492枚,11~30mm 377枚,≥30mm 60枚,最大者45mm×38mm。术后2例患者分别出现肠功能障碍和少量便血,1例术后1年内腹部偶有隐痛不适,经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随访1~8年,无患者出现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的病情变化。结论: 小切口开腹术中内镜治疗能安全有效地切除小肠多发息肉,可反复治疗而无须切除肠段,对PJS患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夏强  彭志海 《肝脏》2001,6(2):123-124
在过去的 30年 ,由于外科技术的改善和新的免疫抑制剂的出现 ,肾、心、肝的移植已经获得了成功 ,移植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然而 ,相对实体器官 ,小肠移植的发展则比较缓慢。由于小肠及其系膜含有大量淋巴组织 ,术后同时存在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免疫反应难以控制 ,加之术后肠功能恢复困难和感染等并发症 ,早期小肠移植的效果尚难以令人满意。另外 ,随着全胃肠外营养 (TPN )技术的发展 ,肠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已明显减少。据北美的一组统计资料显示 ,接受家庭TPN(HPN )短肠综合征患者的 1年和 4年生存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亲体小肠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方法实施1例母亲为供体的小肠移植。通过内镜与病理检查对移植小肠并发症进行监测。结果移植手术过程顺利,受体生命体征稳定。术后第37天内镜和活检病理发现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65天活检病理发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经激素冲击、OKT3抗排斥治疗,结合抗病毒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至发稿时已存活18个月。结论小肠移植患者容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加强监护和采用内镜活检及病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隐匿的病情,控制病情,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在小肠移植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白色杂种猪行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移植小肠行ThiryVela造口,由内镜通过肠造口观察应用(n=6)和未应用(n=6)免疫抑制剂移植小肠粘膜变化.临床研究,一女性短肠综合征患者接受异体全小肠移植,由内镜通过肠造口定时观察移植小肠.结果小肠移植排斥的内镜表现为局灶性肠粘膜红斑、糜烂和溃疡.弥漫性溃疡伴出血是排斥的晚期表现.结论内镜观察是小肠移植必需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短肠综合征是小肠广泛切除后的吸收不良状态,患者未经肠外营养而能长期存活主要依靠进食使残留的小肠经适应而逐渐增加吸收能力。其慢性并发症有肠外营养引起的肝病、营养不良状态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移植可使长期存活率达到50%-75%。  相似文献   

10.
据健康报 (记者陈 晣)静脉输注营养和小肠移植不再是短肠患者仅有的、无奈的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经过10a的临床研究,创造性地应用现代医学手段,总结出一整套短肠综合征康复治疗方法,成功地使40余名短肠患者摆脱静脉营养,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这一被称为普通外科领域重要突破的新方法正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短肠综合征是指大部分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为了使短肠患者能有正常的生活,曾成功地进行亚洲首例和第二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术的南京总医院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