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部分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及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31/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AMY)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3.2±1.2)d vs.(4.9±1.1)d、(3.7±1.1)d vs.(5.4±1.4)d、(5.8±1.1)d vs.(7.5±1.3)d、(14.8±5.2)d vs.(18.6±4.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AMY、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肌酐(Cr)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APACHEⅡ评分、WBC、CRP、AMY、ALT、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2±2.2)分vs.(10.5±1.5)分、(12.2±3.2)×109/L vs.(13.9±2.9)×109/L、(72.3±17.3)mg/L vs.(106.5±20.1)mg/L、(389.6±57.6)U/L vs.(1066.3±152.4)U/L、(62.9±8.8)U/L vs.(80.4±11.5)U/L、(82.5±18.6)μmol/L vs.(108.6±20.5)μmol/L;(6.8±2.0)分vs.(8.3±2.4)分、(7.5±1.2)×109/L vs.(8.6±1.4)×109/L、(24.2±8.6)mg/L vs.(52.7±15.2)mg/L、(72.6±15.2)U/L vs.(138.2±25.6)U/L、(22.5±6.4)U/L vs.(42.6±12.8)U/L、(46.2±10.4)μmol/L vs.(70.1±16.2)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清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5.3±9.8)Eu/ml vs.(53.2±10.3)Eu/ml、(62.5±13.7)ng/L vs.(76.3±14.2)ng/L、(60.3±11.4)ng/L vs.(81.2±20.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2.5%(4/32),对照组死亡率为24.4%(1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微量元素(铁、锌、铜)水平与免疫功能[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75例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象,其中61例哮喘患者为观察组,持续哮喘患者1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和微量元素(CD3+、CD4+、IgG、IgA、IgM、铁、锌、铜)差异,通过ROC分析其诊断哮喘持续的价值。通过Person系数分析哮喘患者CD3+、CD4+、IgG、IgA、IgM与铁、锌、铜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哮喘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微量元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CD3+、CD4+、IgG、IgA、IgM、铁、锌、铜水平分别为(0.95±0.17)×109/L、(511.44±72.35)109/L、(11.52±1.35)g/L、(1.71±0.24)g/L、(1.92±0.45)g/L、(1.12±0.38)mg/L、(1.11±0.21)mg/L、(1.24±0.42)m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CD3+≤1.071×109/L、CD4+≤561.051×109/L、IgG≤13.050 g/L、IgA≤2.048 g/L、IgM≤2.110 g/L、铁≤1.284 mg/L、锌≤1.231 mg/L、铜≤1.494 mg/L是诊断哮喘持续的最佳截断值,P<0.05。 结论哮喘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微量元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CD3+、CD4+、IgG、IgA、IgM与铁、锌、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对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95例结直肠癌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学检测同时空腹查外周血GPⅡb/Ⅲa的表达水平;以CD31为内皮标志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5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微血管染色。 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小板的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中血小板的数量[(251.61±83.71)×109/L与(184.71±34.48)×109/L(P<0.05)];血小板的数量与TNM分期相关,其中Ⅰ期数量为(218.81±98.77)×109/L,与健康志愿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期、Ⅲ~Ⅳ期的数量分别为(248.34±70.39)×109/L、(261.05±88.17)×109/L,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而血小板水平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CEA水平、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GPⅡb/Ⅲ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25.95±16.92)与(4.45±2.49),(P<0.05)],与淋巴结转移[(31.90±17.92)与(19.34±13.00),(P<0.01)]、浸润程度[(28.01±17.22)与(12.95±5.32),(P<0.02)]及TNM分期密切相关;GPⅡb/Ⅲa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MVD)(r=0.632,P<0.01)成正相关。 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利奈唑胺对肺结核患者呼吸功能、肺组织中B、T淋巴细胞衰减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63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呼吸功能,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CD4细胞(CD4+)、CD8细胞(CD8+)及CD4+/CD8+,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40/42)vs. 76.32%(29/3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更高[(1.99±0.35)L vs.(1.56±0.34)L,(65.09±7.60)% vs.(59.01±6.23)%,(71.02±7.65)vs.(60.36±6.32)](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PX、SOD水平更高[(147.92±18.65)L vs.(138.85±17.32)L,(154.15±6.89)U/ml vs.(100.21±4.32)U/ml](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IL-8及TNF-α水平更低[(152.87±3.21)pg/ml vs.(178.65±4.36)pg/ml,(305.12±12.62)pg/ml vs.(421.61±15.38)pg/ml,(42.68±9.32)pg/ml vs.(60.32±10.37)pg/ml](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更高[(0.52±0.08)% vs.(0.42±0.07)%,(1.70±0.25)vs.(1.41±0.20)](P<0.05);CD8+水平更低[(0.20±0.03)% vs.(0.28±0.04)%](P<0.05)。 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提高肺结核患者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维护氧化/抗氧化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对肺结核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方法 对119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白蛋白测定,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白蛋白相关性;同时,根据其CD4+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为免疫低下组62例和正常组57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低蛋白血症的影响。 结果 (1)所有纳入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516.6±266.1)×109/L]与CD3+ T淋巴细胞[(841.6±398.8)×109/L]、CD8+ T淋巴细胞[(261.0±142.6)×109/L]、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2.33±1.40)呈正相关(分别为r=0.883,P=0.000;r=0.579,P=0.000;r=0.365,P=0.000)。(2)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116,P=0.033)。(3)在免疫低下组中,肺部病灶范围达4个肺野以上者43例(占69.4%),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2例(占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5,P=0.001);免疫低下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33.9±5.5)g/L]明显低于正常组[(36.1±5.7)g/L](t=2.187,P=0.031)。 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中CD4+ T淋巴细胞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CD4+ T淋巴细胞低下肺结核患者,其病灶范围较广,容易并发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并经过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利奈唑胺的疗效,以及比较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肌酐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计数资料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50例中,细菌消除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为82.0%(41/50),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治疗前分别为(14.52±6.88)×109/L、(12.44±7.01)×109/L、(112.28±82.59)μg/L、(66.28±37.71)mm/1h;治疗后分别为(9.94±3.43)×109/L、 (7.64±3.46)×109/L、(57.19±59.23)μg/L、(50.56±27.15)mm/1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14、4.345、3.163、2.098,P值均<0.05。血小板治疗前为(306.54±150.94)×109/L,治疗后为(259.18±140.39)×109/L,治疗前后比较,t=1.625,P=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治疗前为(104.88±118.54)μmol/L,治疗后(118.15±122.18) μmol/L,t=-0.535,P=0.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奈唑胺作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用药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联合D-二聚体及Wells评分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4例,入院后结合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g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筛选出APE组26例,非APE组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GF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Well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以三级评分法确定低度可能、中度可能、高度可能组患者。结果APE组患者血清HGF水平(772.75±257.27)pg/mL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1.53(0.91,1.75)mg/L明显高于非APE组(480.47±152.51)pg/mL、0.67(0.47,0.84)mg/L,(t=﹣5.201,Z=﹣4.3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Wells评分,高度可能组、中度可能组与低度可能组分别有14例、41例、9例,各组经CTPA诊断为APE患者分别为11例、14例、1例。ROC曲线分析示:以CTPA阳性诊断为金标准,HGF及Wells评分单独应用对诊断APE具有较高特异度,但灵敏度偏低;而D-二聚体对诊断APE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当HGF与D-二聚体或Wells评分联合应用时,其对APE诊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GF、D-二聚体、Wells评分均可作为临床上APE检测的特异性指标,当HGF与D-二聚体、Wells评分联合应用时,对APE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OPD-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种病原体检测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CAP患者95例为对象,按是否行宏基因测序(metagenom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病原体检测分为对照组79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病原体检测采用传统培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mNGS,分析COPD-CAP病原体分布、阳性率及炎症指标情况。 结果COPD-CAP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22例(23.16%)、铜绿假单胞菌13例(13.68%)、鲍曼不动杆菌11例(11.5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例(7.37%)、大肠杆菌2例(2.11%)。传统培养(痰液、灌洗液、血液培养)病原体检测阳性率20%,BALF mNGS病原体检测阳性率50%,两者联合病原体检测阳性率26.32% (χ2=6.638,P=0.036)。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WBC(6.63±2.22 vs. 8.68±4.23)×109、PCT(0.18±0.25 vs. 0.63±0.89)ng/ml、CRP(22.35±13.31 vs. 22.57±25.24)mg/L下降(P<0.05)。COPD-CAP患者胸部CT特点,以外周病变59例(74.68%)、磨玻璃影病变+实变影20例(25.32%)、病变面积1/3-2/3有44例(55.70%)为主。治疗后两组CT对比肺炎吸收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6.464,P=0.091)。 结论多种病原体检测联合应用对COPD-CAP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将其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非肺动脉高压组,分别纳入42例和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血浆D-D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D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P0.05),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13,P0.05),与血浆D-D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表现为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D水平的显著升高,而且血清CRP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进展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7水平与免疫功能、再次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75例老年AECOPD患者为AECOPD组,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37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辅助性T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4+)、CD8+辅助性T细胞(CD8+)、辅助性T细胞(Th)17],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老年AECOPD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老年AECOPD再次发作与未再次发作患者基线资料、血清IL-37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IL-37水平与老年AECOPD患者再次发作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IL-37、CD8+、Th17水平均较高,CD3+、CD4+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