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老边境江城县登革热媒介的种群密度、孳生习性以及登革病毒自然感染情况,为边境登革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10月在中老边境江城县选择3个自然村作为固定监测点,采用人诱捕法诱捕白天成蚊,同时在监测点居民区进行幼虫密度和孳生习性调查。捕获的成蚊用液氮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用RT-PCR进行登革病毒检测。结果白天人诱法共捕获7属20种2 247只成蚊,其中白纹伊蚊1 405只,占捕获总数的62.53%,其次为骚扰阿蚊438只,占捕获总数的19.49%,未捕到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成蚊平均密度为16.7只/人工小时;白纹伊蚊幼虫的平均房屋指数、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千人指数分别为12.0、18.3、2.2和25.4。8、9月是白纹伊蚊孳生和活动的高峰;白蚊伊纹幼虫以轮胎、罐子和竹筒为主要孳生容器,3种容器占总阳性容器数比例分别为26.3%、23.4%和20.4%;人诱法捕获成蚊RT-PCR检测37组蚊虫,黄病毒属阳性17组,批阳性率为46.0%,未检出登革病毒。结论中老边境江城县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且分布广,蚊虫携带黄病毒属病毒比例高,应加强当地登革热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大理州12县(市)发生登革热传播风险,为大理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以应对可能发生来势凶猛的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07/08分别对全州12县(市)县城城区居民区、特殊场所伊蚊幼虫调查。居民区调查:每个县将县城城区按照东、南、西、北、中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抽取50户作为调查对象,检查每户家中的暂时性积水和永久性积水中的伊蚊幼虫,并吸出所有4龄伊蚊幼虫进行鉴定,计算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特殊场所调查:选择城区公园绿地2个、废旧物品回收站不少于10个、轮胎收购站不少于20个和医院2个,开展伊蚊幼虫调查,公园绿地户数折算按每30 m~2折算为1户,计算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结果大理州12县市共调查居民区3 014户,仅在洱源县5户5个容器内发现有白纹伊蚊幼虫,其余11县市的居民户均未发现伊蚊幼虫,洱源县居民区除县城中部未捕到白纹伊蚊幼虫外,其余东南西北4个方位均捕到白纹伊蚊幼虫,最高布雷图指数在为4。全州12县市共调查特殊场所274 560 m~2,折合户数9 152户,积水容器9 705个,仅在洱源县的1户1个容器、漾濞县的1户1个容器内发现有白纹伊蚊幼虫,发现白纹伊蚊幼虫的场所均为汽修和轮胎,其余的特殊场所均未发现伊蚊幼虫,洱源县特殊场所最高布雷图指数为5;漾濞县特殊场所最高为6.25。结论大理州暂未发现埃及伊蚊,仅在局部发现少数白纹伊蚊,且密度低,目前各县市城区发生登革热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埃及伊蚊在云南的入侵和扩散到大理州的形势十分严峻,登革热是一种传播极易实现的急性蚊媒传染病,需加强监测,以应对可能发生来势凶猛的登革热疫情。县城边缘、汽修和废旧轮胎是白纹伊蚊最适宜孳生环境,为防蚊灭蚊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8年勐腊县城区登革热暴发时的流行病学特征、媒介生物学特性等变化情况,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勐腊城区疑似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登革病毒NS1抗原快速检测,首例病例用RT-PCR进行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及型别鉴定;采用背负式吸蚊器法和布雷图指数法分别开展媒介伊蚊成蚊和幼虫的监测;采用三间分布法对疫情特征进行描述,计算成蚊密度和幼虫密度,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类型孳生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现病例59例,罹患率为161.38/10万,流行历时77 d。8月份为发病高峰,患者男女比为0.68∶1,以青壮年为主,从事职业以商业服务、离退休和家中待业居多;捕获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成蚊1 340只,其中埃及伊蚊占80.15%。幼虫监测,13 148户,阳性784户,积水容器13 387个,阳性1 067个,总BI为8.12、总HI为5.96、总CI为7.97%。积水容器类型构成以水桶为主,其次为花瓶。水缸、花瓶、废旧轮胎、竹筒、菜坛、水桶、废弃瓶/罐、其他暂时性容器的伊蚊幼蚊阳性率分别为7.17%、6.07%、24.79%、15.15%、10.12%、6.51%、16.62%、和6.42%。结论 2018年勐腊城区登革热暴发流行的特征与既往比较无明显变化。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城区均有分布,以埃及伊蚊为优势蚊种,其种群密度进一步扩大。废旧轮胎、竹筒和水桶等常见伊蚊幼虫孶生地,应及时清除,并开展居民区室内外灭蚊清除工作,同时加大宣传,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和家庭防护能力,提升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以达到群防群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21年宁波市白纹伊蚊密度、分布和杀虫剂抗性,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4—11月,于宁波市各县(市、区)均随机选取4个行政村入户调查伊蚊幼虫种群密度,计算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于各县(市、区)分别选择居民区、公园/竹林、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等3类生境开展成蚊种群密度调查。2021年6月,于2018年宁波市登革热疫点采集自然品系白纹伊蚊幼虫,经实验室饲养后,分别选取幼虫和未吸血雌蚊开展抗药性实验,对照组蚊虫为白纹伊蚊杀虫剂敏感品系。其中幼虫以浸渍法测定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双硫磷和敌敌畏抗药性,计算半数致死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和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RR);成虫以接触筒法测定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和马拉硫磷抗药性,计算死亡率。结果 2021年宁波市累计调查9 935户10 072个小型积水容器,其中伊蚊幼虫阳性容器1 276个,平均BI为12.89;共布帐1422顶,捕获雌性白纹伊蚊954只,平均...  相似文献   

5.
通过蚊体感染率和涎腺感染率的观察,首次在我国证实采自登革热流行区和采自从未发生过或已多年未发生本病流行的地区的白纹伊蚊(共6株)对登革病毒的媒介潜能无明显差别,提示在登革热流行时,白纹伊蚊较多的地区,均应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用我们设计的蚊虫群体叮吸微培板中细胞液的方法,首次证实了与白纹伊蚊同属一亚属,但分布不同的黄斑伊蚊可感染并传播登革病毒。经口感染后15天,蚊体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南昌地区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规律、登革热病毒携带以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程度,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分别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密度监测: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幼虫分别采用布雷图指数法(BI)、勺舀法和路径指数法;白纹伊蚊登革热病毒携带检测采用RT-PCR核酸检测。结果 2018年南昌地区白纹伊蚊成蚊呈单峰活动趋势,活动最高峰为6月份,全年平均帐诱指数为2.76只/(顶·h),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6.18,平均路径指数为4.67处/km,居民区帐诱指数、BI和路径指数远高于工地和公园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性,对马拉硫磷、氯菊酯、杀螟硫磷和残杀威表现敏感;白纹伊蚊幼虫除对溴氰菊酯表现为敏感外,对DDVP等其他6种杀虫剂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抗性倍数处于9.09~76.19之间。南昌地区野外品系白纹伊蚊未检测到登革热病毒。结论 一旦有登革热病例的输入,南昌地区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应停用已产生高度抗药性的氯氰菊酯、残杀威等杀虫剂,重点清除居民区生境内白纹伊蚊孳生地,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登革热发生或流行的风险,可为南昌地区登革热疫情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20年江苏省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虫媒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10月,在江苏省南部常州市新北区和苏州市张家港市、中部南通市海安市和盐城市盐都区、北部徐州市睢宁县和宿迁市泗洪县各选取1个自然村作为监测点,在6个监测点各选1处定点小型积水容器,每月上、下旬分别采用吸管采集伊蚊幼虫1次。所采集幼虫在实验室内饲养至成蚊后进行种群鉴定。此外,在6个监测点各选择30户居民家庭,检查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幼虫孳生情况,并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计算幼虫密度。在常州市金坛区翠园新村周围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至子1代,采用成蚊接触筒强迫接触法测定雌性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残杀威等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 2020年在江苏省6个监测点定点小型积水容器内共捕获伊蚊幼虫1 165条,羽化后经鉴定均为白纹伊蚊,7月捕获伊蚊幼虫数量最多。在6个监测点累计调查1 152户居民家庭,5—10月伊蚊幼虫平均BI值分别为9.58、13.20、13.71、13.20、12.18和5.58;常州市新北区伊蚊传播风险较高,其BI值高于睢宁县(H=...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濉溪县2015年5~10月登革热相关蚊媒监测结果,为登革热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登革热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濉溪县2015年5~10月监测结果表明,伊蚊布雷图指数(BI)最高是8月份为17,最低是10月份为11,平均值为13.83。容器指数(CI)最高是7月份为28.00,最低是6月份为15.05,平均值为19.04。伊蚊幼蚊孳生环境中永久性容器阳性率(20.00%)高于暂时性容器(18.84%)。伊蚊成蚊密度以7~9月较高,平均叮咬指数为14.67只/人·小时。结论 濉溪县总体上不存在登革热传播的高度危险性,但是远远超过了BI<5的安全水平,一旦有病人传入,就有引起本地感染甚至导致爆发的危险。因此,做好防蚊、灭蚊、清除蚊媒孳生地和加强监测是濉溪县防控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2013年1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登革病毒NS1抗原法进行检测,用RT-PCR进行登革热病毒型别鉴定,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35d,共发现病例44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34例,输入性病例10例(景洪市7例、缅甸2例、老挝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勐腊县城区,共28例,占63.64%(28/44);男女性别比为1.44:1,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75岁,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共33例,占75.00%;职业以农民、商业服务和家政及待业居多;共检出3个登革血清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老挝输入病例为登革病毒Ⅱ型,缅甸输入病例为登革病毒Ⅰ型,其余为登革病毒Ⅲ型。结论该起疫情属于以登革病毒Ⅲ型为主,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并存的暴发疫情。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登革热输入病例的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福州市鼓楼区A小区登革热暴发疫情发生的流行强度及可能传播方式,为进一步开展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每一例病例;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集病人的血清检测登革病毒抗原、核酸或抗体;监测小区及周边白纹伊蚊的布雷图指数。结果此次疫情为一起I型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共计发现20例病例,罹患率为0.32%,疫情持续时间17d。结论此次疫情为福州市鼓楼区首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未发生续发病例和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