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移植物冠状动脉病变的病理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措施,心脏移植物冠状动脉病变(CAV)与患者的远期生存时间密切相关,但针对CAV的特异性标志物和最佳免疫干预方案至今仍未达成共识。该文介绍CAV特点及机制,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特点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结果。方法:在2012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间,阜外医院共进行454例心脏移植。移植前供体心脏冠状动脉均正常。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确诊为CAV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特点、治疗情况和远期随访结果。结果:接受PCI治疗的8例(1.8%)CAV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例。接受心脏移植时年龄(41.9±16.1)岁,心脏移植后至接受PCI的时间为(6.1±2.4)年。患者因胸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住院,但仅4例(50%)为典型胸痛症状者。药物洗脱支架(DES)共治疗成功11处病变。术后平均电话随访(31.4±24.7)个月,4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复查,3例患者有3处靶病变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2例患者有6处病变为闭塞性病变接受再次PCI。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4例患者,2例患者发生心原性死亡。结论:发生CAV的患者缺血症状不典型,弥漫性闭塞病变发生率较高,PCI是CAV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踝肱指数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踝肱指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周围血管疾病的指标,可通过观察下肢血管的血流量,快捷、非侵入性的筛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预后分析,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随访以及预防坏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从踝肱指数测量、诊断标准、影响因素、临床运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脏移植后冠状血管病变(cardiac allograftvasculopathy,CAV)是心脏移植术后远期的重要并发症,是限制心脏移植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5年发生率高达20%~40%。主要病理表现是在心脏移植后的早期出现弥漫性血管内膜增厚,与血管炎症相似,随着时间发展,脂质沉积,粥样斑形成、钙化,最后管腔狭窄、闭塞,心肌内小血管较心表大的冠状动脉更早闭塞,发生微小的星状的心肌梗死[1]。CAV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学和非免疫学因素对其发病及病变的程度均有影响。免疫学因素包括:HLA抗原匹配程度、急性及亚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MVA)通常是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但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冠脉)正常。由于无法通过血管造影术评估小冠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通常排除其他可能的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脏病后,才对原发性MVA进行诊断。原发性MVA患病率较高,后期生活质量较差,心脏死亡风险较高。所以要早期发现原发性MVA,并尽早干预。要明确诊断原发性MVA,就需要有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的证据。目前诊断方法有侵入性方法(如冠脉内多普勒导线和热稀释)和非侵入性方法(如PET、心脏MRI、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但侵入性方法存在风险,而且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非侵入性方法可以用于量化冠脉血流和了解微血管功能障碍,并且得到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PVG大鼠作为供体、DA大鼠作为受体,所有大鼠在移植后的10 d给予环孢素A,受体大鼠被分为单用青藤碱组、单用环孢素A组和两药联合治疗组.移植物经形态学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结果 与未治疗组和环孢素A组受体大鼠相比,青藤碱组大鼠心脏移植物的血管病较轻(血管分数分别为2.63±0.41、2.21±0.45、2.21±0.45).两药联合治疗组比单用任何一种药的移植物血管病都轻(1.65±0.55).单用青藤碱不影响bFGF、VEGF和ET-1的表达.青藤碱和环孢素A联合用药明显地减少bFGF、VEGF和ET-1的表达.单用青藤碱不能抑制抗供体抗体的形成物.结论 青藤碱在慢性心脏移植物排斥模型中有治疗价值.青藤碱联合环孢素A能有效抑制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移植物内血管的发生、血管紧张度和组织重构的介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移植心脏血管病变(CAV)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脏移植后冠状血管病变,是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发病或死亡的首要原因,CAV患者通常无症状,因此CAV的早期筛查诊断是非常重要。大部分心脏中心每年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筛查CAV,而冠状动脉造影敏感性欠佳。血管内超声被认为是最敏感的早期筛查诊断CAV的方法,因为它可以直接准确测定内膜增厚程度、管壁形态。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和心脏磁共振成像是较新的CAV诊断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自Barnard 1967年首次成功地施行人体心脏移植以来,心脏移植手术已广泛开展,成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心脏移植后排异反应与感染是决定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心脏移植后排异的最可靠诊断方法是心肌活检。但活检作为侵入性检查,有一定并发症,而且检查费时,不易经常施行,对部分病例不易做到早期诊断。因此人们为寻找无创简便的诊断方法,不断进行着探索,现就目前主要的无创诊断方法及其应用价值作一简介。周围血细胞免疫监测(CIM) 心脏移植后排异是细胞免疫反应。排异反应时细胞免疫的激活,常导致周围血淋巴细胞的变化、因而通过周围血可进行排异反应监测。过去有人就以E  相似文献   

9.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评估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简捷、有效、经济的非侵入性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动脉僵硬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就各种非侵入性血管影像诊断技术的准确性、优势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