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探讨健康促进的对策。方法基于对安徽省池州市437位城区老人的调查,对比分析了"旧城市老人"和"新城市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自我照料、收入来源等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共同因素,其中自我照料程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在被试来源间存在差异。"旧城市老人"中,年龄、婚否、自我照料等因素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明显;"新城市老人"中,医疗费用负担、自我照料、子女孝顺、收入来源等因素与其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结论从整体看,"新城市老人"较于"旧城市老人",存在着心理适应更困难的现状,全面开展提升老年人特别是"新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及健康促进工作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调查整群随机抽取的杭州市344名60岁以上老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家庭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0. 17±11. 71)分〕显著低于社会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5. 98±10. 15)分,P<0. 05〕。影响杭州农村家庭养老老人生理健康的因素是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健因素是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结论杭州市农村家庭养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社会养老老年人,而社会养老老年人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较家庭养老老年人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子女赡养的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城市高龄独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对上海G街道294名高龄独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女性生活满意度高于老年男性。经济收入因素、子女数量都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两次多元分层回归发现,男孩婚姻状况、子女收入、女孩居住距离、子女联系频次等因素对高龄独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结论未来社会化养老过程中不能"重社区、轻家庭",社会养老和家庭赡养并重,子女依然应承担对高龄父母的赡养责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畲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1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畲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对畲族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基层养老服务特别是畲族农村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生活习惯及家庭支持对河北省城乡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4 170名≥60岁空巢老年人进行生活习惯、家庭支持情况调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结果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吸烟、饮酒、食盐口味、体育锻炼、个人爱好、家庭关怀满意度、家庭功能、子女个数、子女关心与否、与子女交流情况、家人督促就医情况与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相关,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爱好、体育锻炼、家庭功能、子女个数、与子女交流情况、家人督促就医情况。结论提高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但要关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带来的健康差异,也要关注老年人晚年婚姻状况、兴趣活动拓展及家庭功能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研究中、英两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方法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19位老年人施测.结果 中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英国老年人(P<0.05);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文化程度及健康状况对中国地区老年人的主观幸幅感、社会支持的差异都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还受年龄的影响.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及健康状况对英国地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的差异都有显著影响.中国、英国老年人的主脱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两者上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中英两地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不同;中英两地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分别受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中英两地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各指标预测力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经济支持、照料支持和情感支持三个维度,研究代际支持对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全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年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嵌套模型对代际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展开定量研究。结果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而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向影响;照顾支持的作用不是很显著;子女的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呈正向影响。同时,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还受年龄、婚姻、生活水平、失能情况、慢性病、养老保险和社区服务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子女应多与老年人沟通与联系,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发展老年人婚恋及提高老年人经济水平亦是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老人们安享晚年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子女对父母养老的忧虑与养老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量表对上海市居家养老老人、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养老老人以及老人子女进行了调查,着重考察子女对父母养老的忧虑状况与老人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子女对父母养老的忧虑程度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这种忧虑程度与子女的性别、文化程度不存在显著性相关;(2)对于居住方式不同的老人,其子女的忧虑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对子女的忧虑程度有很大的影响;(3)子女对父母养老的忧虑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人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9.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老年人与子女间的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代际间的双向交流,分析了代际支持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结果 来自子女的经济支持和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支持都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有积极影响。但子女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老人向子女提供生活照料对老年人的健康自我评价没有影响作用。而代际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结论 促进老年人的家庭和睦和代际交流,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福利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林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笔者2016年对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进行的调查数据,运用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前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和子女一起生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医疗状况、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婚姻状况、周边对老人态度、子女情况和居住区域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健康满意度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方法以总体幸福感量表为工具,调查329名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性别、年龄和养老方式仅在个别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所有变量:生活地、生活来源、婚姻状况、子女数及子女生活现状在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 老年人的幸福感受其生活背景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孤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养老机构内160名老年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在养老院与他人居住者、无子女老人、经济收入低、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低者,其孤独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有无配偶、文化程度与孤独评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孤独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居住状况、有无子女、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院老人孤独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孤独孤独水平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对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3个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收集老年人的基本特征、家庭情况、居家养老认知及居家养老需求等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体水平为44.87,位于不太需要和一般的层次之间,其中医疗服务的需求最高,其次是精神慰藉服务、生活照料服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居住类型、职业、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困难时获得帮助的来源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类型与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应从实际出发,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灵活化、层次化、普惠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情况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市区100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形式、生活主要来源、居住环境、生活状态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状况在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形式、生活主要来源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客观支持在婚姻状况、居住形式、居住环境、生活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支持在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形式、生活主要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支持的利用度在各个变量上无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社会支持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对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异同。方法运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淮安市274名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经济状况满意度、居住状况满意度和人际交往状况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不同养老模式下的男性老年人、中低龄老年人、高学历老年人、多子女和少子女老年人、有配偶和无配偶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0. 01);性别和年龄是家庭养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年龄和子女数量是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子女数量是机构养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均P<0. 05)。结论家庭养老仍是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养老模式,应当努力改进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唐山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唐山地区常住187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方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占72.19%,其次是机构养老,占27.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在年龄、性别、户籍、婚姻状况、月收入、子女数量、文化程度及患慢性病种类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收入、子女数量、文化程度及患慢性病种类数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结论唐山地区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上重要以居家养老为主,年龄、月收入、子女数量、文化程度及患慢性病种类数是主要影响因素,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口学变量对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及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收集153名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技术。结果农村留守老人对他们的生活基本满意;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子女联系状况和健康状况差异,子女联系多的、健康状况较好老人的幸福程度显著地高于子女联系少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性别和配偶因素对幸福感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性别与健康状况、配偶与健康状况、联系与健康的交互作用显著;感恩与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是感恩影响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结论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与感恩、情绪智力关系密切,他们的感恩和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其幸福感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城市低龄和中高龄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老年人的年龄入手,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将老年人分为低龄组和中高龄组,研究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等方面对于居家或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城市低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而中高龄老人则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低龄组结果显示独居、月收入2 000~2 999元老年人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婚姻状况、居住安排、有无房产、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隔离感)、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均会影响城市中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意愿。结论不同年龄层次老人养老意愿不同,其影响因素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空巢老人一般泛指与子女分开居住和无子女的老年人〔1〕。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的老年养老三个维度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研究一直以来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在中文期刊网的搜索中,2000~2010年涉及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章只有174篇。大多数文章是从医学和生物学角度研究空巢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河南省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河南省5个城市分层整群抽取的1 311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6. 08±24. 9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病和婚姻状况对生理健康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年龄、生理健康、既往职业及文化程度对心理健康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河南省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月收入、慢性疾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既往职业。男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降低、合并慢性病的减少、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增高而生活质量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