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58眼)挫伤性前房积血所致继发性青光眼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及其效果.结果 非手术治疗49例,前房积血在2~13d吸收,眼压降至正常,视力提高.9例手术治疗后眼压均恢复正常,积血吸收.结论 对挫伤性前房积血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应尽早发现和合理治疗,对眼压持续不降或积血无改善者均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对78例(78只眼)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中71例经保守治疗后积血吸收,视力恢复;7例须手术治疗。其并发症主要为外伤性瞳孔散大、虹膜根部离断、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震荡、晶状体半脱位及角膜血染。结论 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经早期止血、降眼压、抗炎及促进积血吸收等治疗后多数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前房积血吸收,视力恢复。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根据病情及时手术以恢复视力、减少及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挫伤性前房积血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挫伤性前房积血一般预后良好,对视力的影响与有无并发症有关,早期合理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基为重要,本文复习我院近五年收治的81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现做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81例均单眼发生,男53例;女28例,最小6岁,最大61岁;前房积血程度及继发性出血、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情况见表。前房租血分级及继发性青光眼、继发性出血角膜血染情况表治疗:对挫伤性前房积血者给予包眼,半坐卧位,避免活动、咳嗽及便秘,治疗上予止血,预防感染,局部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继发青光眼者用高渗剂控制眼压,对血块难吸收或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致伤物呈多样性,常见的并发症有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白内障及角膜血染等。积极治疗可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害。结论加强防护,早发现,早期降眼压、抗感染及促进积血吸收,根据病情及时手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恢复视力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方法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50例(50眼),对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由眼挫伤、前房积血、晶状体源性、炎症性粘连等所引起。单纯药物(全身和滴眼)治疗35例(35眼),联合手术治疗(前房冲洗、白内障摘除、小粱切除等)15例(15眼)。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者47例(47眼);眼压高于21mmHg(1mmHg=0.133kPa)者3例(3眼),但较治疗前眼压有所下降。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多为钝挫伤及眼内积血引起,需针对病因积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存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眼球钝挫伤与继发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我院1980年-1993年住院的挫伤性继发性青光眼146例146只眼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导致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治疗措施、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挫伤性前房出血为导致眼压升高的首要原因,占49.32%,其次为晶体脱位、房角后退,分别占26.02%和20.55%。且有50.68%的病例同时合并有两种以上的损伤。治疗则应采取综合的措施,除原发因素的处理外,本组尚有56只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占38.36%。出院时,有82.35%的患眼眼压控制正常。79.41%的患眼长期随访眼压正常。本文还将原发前房出血与有前房再出血者进行了比较,发现有前房再出血者治疗困难且预后明显较差;文章也证实了挫伤性房角后退是造成小梁切除术失败的易感因素之一;并指出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必要时再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是治疗晶体脱位所致的挫伤性继发性青光眼较理想的方法;而对玻璃体积血所致血影细胞性青光眼的治疗除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外,往往还需行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92眼)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及其效果。结果 非手术治疗77例,前房积血在3~15天吸收,15例手术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积血吸收,6例发生角膜血染。结论 对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应尽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对眼压持续不降及眼压正常但积血无改善者均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挫伤性前房积血2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283例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级和Ⅱ级挫伤性前房积血,无再出血及继发性青光眼者预后较好。Ⅲ级挫伤性前房积血,尤其是有再出血及继发性青光眼者预后较差。结论 正确把握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手术时机,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前房积血56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王斌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0):2027-2028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引起的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39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前房积血3~10d吸收;17例手术治疗,行前房穿刺冲洗术14例,行小梁切除术3例。眼压恢复正常,前房积血吸收,Ⅱ级以下原发性前房积血无并发症,视力恢复良好;Ⅱ级以上挫伤性前房积血,伴有继发性出血及并发症者,及时手术等综合治疗,视力恢复。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早期治疗选择好手术方法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粘弹剂在重度前房积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粘弹剂在重度前房积血(Ⅲ、Ⅵ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粘弹剂注入前房,利用其推力分离和娩出凝血块。结果:32例(32眼)重度前房积血手术中较完整娩出凝血块,其中18例伴有继发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恢复正常。随访18-26个月,未见再出血,眼压正常。术后视力0.5以上者25例占78.12%,其中1.0-1.5者15例占46.87%。结论:粘弹剂在重度前房积血手术中能起到安全有效地娩出凝血块,保护眼内组织,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杭春玖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497-1498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合并临床前期或先兆期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5例35眼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采用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房角及前房深度变化。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恢复至0.3~0.8,术后第1d,仅3眼眼内压轻度升高,达22~28mmHg,经治疗观察1wk后2眼眼内压恢复正常,仍有1眼眼内压升高至27mmHg,经局部用药控制,未再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部分合并有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行单纯的超声乳化手术能确实的恢复视力,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19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术后随访眼压、滤泡形态,视力,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滤泡在术后3~7d形成,形态良好。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眼压时,可以考虑应用该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在22例27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继发闭角型青光眼中,术前及术后常规行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镜、眼压检查,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4.57±4.78mmHg)较术前用降眼压药后平均眼压(25.81±2.90mmHg)明显下降,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22±0.35mm增加到术后2.35±0.26mm,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术前关闭房角有不同程度地开放。结论: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能良好地控制眼压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4眼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9例25眼,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 对照组22例29眼,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浅前房、眼压、滤过泡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4.60±4.43min,术后1d浅前房1眼、前房出血1眼; 术后1wk高眼压2眼; 术后3mo视力下降1眼、功能性滤过泡24眼、眼压11.5±5.8mmHg。对照组手术时间44.37±3.00min,术后1d浅前房13眼、前房出血渗出12眼; 术后1wk高眼压8眼; 术后3mo视力下降6眼、功能性滤过泡25眼、眼压13.6±6.7mmHg。研究组术后并发症较少,眼压控制更低,术后视力影响、功能性滤过泡与对照组相当。

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渗出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31例(32只眼)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行常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浅前房及其它并发症.结果 手术12月后:视力增进2/32只眼(6.2%),不变28/32只眼(87.6%),下降2/32只眼(6.2%).功能性滤过泡24/32只眼(75.0%).眼压≤21mmHg(1kPa=7.5mmHg)者26/32只眼(81.2%),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浅前房5只眼(15.5%),前房出血3只眼(9.3%)低眼压性黄斑病变2只眼(6.2%),脉络膜脱离1只眼(3.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此类青光眼不应归属于难治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植入Ahmed青光眼阀,随访12mo,观察眼压、视力、并发症等。结果:眼压由术前的(55.50±19.47)mmHg下降到术后的(17.32±5.47)mmHg,2眼需抗青光眼药物辅助治疗;视力保持原水平者11眼,升高6眼,下降1眼;主要并发症是早期低眼压、一过性高眼压、浅前房、前房积血、引流管堵塞等。结论: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AGV植入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其疗效和安全性的确切评价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周边虹膜切除术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仅局部用药即可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54眼),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对28例(32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其结果与同类病人(20例22眼)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术前,术后一个月内每周一次,半年内每月一次,半年后三个月一次做眼压、裂隙灯检查直至1年。比较两者在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恢复及前房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组术后平均眼内压为15.2±3.1mmHg,而同类病人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平均眼内压为14.9±2.6mmHg。分别经周边虹膜切除术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两类病人眼内压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P>0.05)。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8眼(81.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0.4者占63.6%,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其中8眼视力不增反降,最佳矫正视力0.4者占18.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而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两者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房角显著加宽,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矫正视力也不同程度提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临床收集的80例96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和对照组(40例50眼).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平均视敏度值(mean sensitivity,MS)和中央前房深度改善状况,并记录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和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和中央前房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95,P=0.351).结论: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优于单纯超声乳化IOL植入.  相似文献   

19.
张晓丹  方健  吕红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66-1867
目的:回顾性评价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用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
  方法:对31例31眼因钝挫伤导致晶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分别行晶状体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小梁切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术后1wk;1,3mo术眼眼压、视力。
  结果:患者31眼全部成功摘除晶状体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其中联合小梁切除术6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9眼,后房缝线固定晶状体15眼。一期植入16眼,二期植入8眼。术后31眼眼压全部控制正常。有23眼术后矫正视力0.3以上。
  结论: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但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人工晶状体植入类型及联合小梁切除术,以控制眼压,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