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邱锘 《临床眼科杂志》1998,6(6):397-398
目的介绍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化学伤角膜白斑的技术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手术切除角膜白斑和纤维血管化组织,用异体带角膜缘上皮的板层角膜移植给患者,对20例(28眼)化学伤角膜白斑进行治疗和观察.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10例(12眼)术后植片透明,视力0.1~0.3,另10例(16眼)植片大多数透明或半透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是治疗化学伤角膜白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种程度的非穿透性角膜外伤不同的就诊时间和处理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30例(630眼)非穿透性角膜外伤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0例中,伤后24h内眼科就诊的313例无发生角膜溃疡者,其中有61例遗留有角膜薄翳(19.49%)。伤后2~3d就诊的256例中有1例致角膜溃疡,经及时治疗得以控制,98例留有大小不等的薄翳(38.28%)。3d后就诊的61例中有2例角膜溃疡未能控制,其中1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例眼内容摘}H,55例留有角膜薄翳(90.16%)。结论非穿透性角膜外伤及时恰当的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恢复较好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食品干燥剂致儿童眼部化学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食品干燥剂致儿童眼部化学伤的临床表现及疗效。方法食品干燥剂致儿童眼部化学伤9例(15眼)。其中Ⅰ度2眼,Ⅱ度7眼,Ⅲ度5眼,Ⅳ度1眼,治疗采用大量中和液反复冲洗、联合10%维生素C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维生素C结膜卜注射及全身应用、散瞳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9例(15眼)中,1例(1眼)出现角膜溃疡、严重葡萄膜炎症反应,2例(2眼)角膜上皮愈合而未遗留瘢痕,6例(12眼)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浑浊(薄翳或斑翳)。结论此种食品干燥剂致眼部化学伤为碱烧伤。碱性化学物质穿透力强,导致组织坏死广泛深入,后果严重。应进行综合治疗,强调预防为主,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4.
反板层角膜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反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Terrien's角膜变性及对眼化学伤急救处理的疗效。方法:大泡性角膜病变20眼,Terrien's角膜变性12眼,眼化学伤10眼,术中切除病变的角膜板层组织,同时将甘油冷冻保存的反板层角膜植片复水,将处理后的植片后弹力层向上,粗糙的基质层向下,用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植片的直径较植床大0.5-1.0mm。结果:除1眼(化学伤)发生排斥反应外,其余41眼反板层植片在术后一段时间内(2-4wk)经历不同程度的水肿阶段后,都能与植床紧密贴合,随访1-5a,植片保持半透明其至透明状态。其中大泡性角膜病变20眼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2例Terrien's角膜变性眼术后4wk视力明显改善(视力表检查提高2-3行);10例眼化学伤中4眼视力明显改善(视力表检查提高2-3行)。结论反板层角膜移植可成功应用用于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Terrien's角膜变性及眼化学伤的急救处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治疗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诊断为药源性角膜病变的患者15例(18只眼),其中原发基础病为白内障术后患者5例(5只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例(7只眼)、干只眼症患者2例(4只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例(2只眼),予持续配戴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根据病情,调整局部用药。观察记录刺激症状缓解及并发症情况,并分别于戴镜后1、3 d及根据病情每周不少于1 d随诊,观察记录角膜病变及上皮愈合情况,询问眼局部刺激症缓解情况,上皮愈合后及时去除镜片。结果15只眼(83.33%)戴镜后刺激症状明显缓解,3只眼(16.67%)部分缓解。至戴镜后30 d,17只眼(94.44%)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持续配戴角膜接触镜平均时间(10.33±7.31)d,1只眼(5.56%)角膜上皮呈部分愈合。无一例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治疗药物源性角膜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缓解眼局部刺激症状,加速角膜愈合。  相似文献   

6.
环孢素A在眼表移植和角膜炎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在眼表移植手术和炎症性疾病中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106眼眼表手术(羊膜贴敷71眼、穿透性角膜移植20眼、指环形/全角膜上皮移植15眼)的术后用药和32眼角膜炎症性疾患(干燥性角结膜炎8例16眼、蚕蚀性角膜溃疡3例4眼、单疱角膜基质炎2例2眼、表层点状角膜病变7例10眼)的系统治疗观察,对临床疗效作回顾性研究。用药途径: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指环形/全角膜上皮移植病例,术后口服CsA6w~8w,联合局部0.5%CsA滴眼剂3次~4次/d,持续用药8m~12m;羊膜贴敷者仅在术后0.5%CsA滴眼剂3次/d,持续用药8m~12m;角膜炎症性病例中蚕蚀性角膜溃疡4眼中3眼采用病灶切除后羊膜贴敷联合局部用药,1眼单用0.5%CsA局部滴眼;其他病例按病种不同,分别应用0.1%~0.5%CsA局部滴眼3~4次/d联合相关对因治疗结果135眼治疗者中有128眼随访6m~36m.7眼为新近观察病例,仅随访3m~6m:35眼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指环形/全角膜上皮移植术中,仅3眼因移植排斥致角膜血管化,32眼透明愈合,获得91.4%的移植成功率;所有重症烧伤羊膜贴敷患者,术后眼表重新上皮化且未遗留睑球粘连。70%以上病例瞳孔区角膜维持透明而重获有用视力;角膜炎症性疾病中,4眼蚕蚀性溃疡随访24m~36m均未复发,单疱角膜基质炎和表层点状角膜病变病例均获临床痊愈,干眼症患者症状缓解,Seehirmer实验泪液分泌改善。结论环孢素A是一种亲脂性多肽,易于透过角膜上皮并蓄积于角膜基质;通过选择性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发挥良好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对眼表移植手术和炎症性眼表疾患有出色的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186例(188眼)板栗刺致眼异物伤的治疗经验及疗效观察。方法表麻后在显微镜下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剔除角膜异物和局麻后切开结膜或角膜缘取出结膜下、巩膜异物或前房异物(板栗刺),术后进行预防感染治疗。结果186例(188眼)眼球板栗刺1次取出者占87.77%,分2次取出者占12.23%,剔除后视力无影响者168例(170眼)占90.43%。结论板栗刺致眼异物伤应及时诊治,取出方法得当,术后预防感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羊膜移植治疗早期角膜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羊膜移植治疗眼热烧伤(化学伤)早期角膜溶解(伤后10~20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眼热烧伤(化学伤)早期角膜溶解施行冰冻羊膜移植手术患者30例(30眼)作为手术组,2004年之前30例(30眼)眼热烧伤(化学伤)早期角膜溶解保守治疗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中角膜上皮修复程度、基质水肿状态、视力变化及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等情况。结果手术组中28例手术后7~15d角膜溶解区修复,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基质水肿减轻,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例术后角膜继续溶解,采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次行羊膜移植治疗后,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对照组中10例在保守治疗7~15d后角膜溶解区修复,基质水肿减轻,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0例角膜溶解区部分修复,基质水肿状态与视力变化不明显;10例溶解范围继续加深、扩大,基质水肿无减轻,视力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有新生血管生长,手术组新生血管较对照组少且较细小。结论羊膜移植手术有利于早期溶解角膜的修复,对于结膜及角膜缘损伤较严重的患者需多次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该手术步骤简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性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外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角膜的化学伤、热烧伤、机械性损伤所致角膜上皮缺损、角膜小穿孑L伤及角膜裂伤共30例(30眼)连续配戴治疗性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并联合抗生素滴眼液等治疗。结果化学伤、热烧伤、机械性损伤所致角膜上皮缺损、角膜小穿孑L及角膜裂伤平均戴镜时间为(21.77±1.88)d,治愈26例,治愈率86.67%。结论连续戴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化学烧伤、热烧伤及机械性外伤角膜上皮缺损、角膜小穿孑L伤及角膜裂伤具有促进愈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CNV)有无抑制作用及其对正常角膜有无毒副作用。方法采用0.5%人参皂苷Rg3滴眼液滴眼21d,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光镜、电镜观察检测人参皂苷Rg3滴眼液的毒副作用。建立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0.1%、0.2%、0.5%3种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滴眼液及0.1%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4次/d滴眼治疗28d,观察人参皂苷Rg3治疗效果。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船滴眼液滴眼21d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较对照组CNV减少(P〈0.01)。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较对照组VEGF表达降低,PEDF表达增高(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滴眼液局部滴眼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对CNV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化学性眼外伤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措施.方法 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例(21眼)儿童化学性眼外伤的紧急处理及病理改变各期的积极救治,观察其转归.结果 因受伤严重程度、化学物质的种类、治疗时机等的不同,治疗转归各异.视力低于0.1,角膜留有中度浑浊,且新生血管长入,睑球部分粘连者3例(3眼);视力0.1 ~0.5之间,角膜留有轻度浑浊者4例(5眼);角膜清亮,视力0.6 ~1.0者10例(11眼),其中2例(2眼)因年幼视力检查不合作.结论 同等级烧伤中,酸性烧伤眼比碱性烧伤眼愈后好,且及时恰当得力的处理和救治,能大大减少儿童眼化学伤的并发症,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球挫伤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有眼球挫伤史者27例(54只眼)的伤眼(27只眼)及对侧健眼(27只眼)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观察,测量数据以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球挫伤组为(1840.80±332.87)/mm2较健眼组的(2694.30±211.32)/mm2下降(t=9.729,P〈0.01);平均细胞面积挫伤组为(568.16±147.61)μm。较健眼组的(359.33±69.07)μm2增大(t=6.463,P〈0.01);平均细胞而积的标准差挫伤组为243.41±135.45较健眼组的161.12±19.00增大t=4.765,P〈0.01);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挫伤组为(41.10±10.17)%较健眼组的(31.01±3.53)%增大(f=4.915,P〈0.01);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挫伤组为(49.88±9.07)%较健眼组的(57.71±5.30)%降低(t=3.581,P〈0.01)。结论眼球挫伤可致角膜内皮细胞单位面积细胞密度F降、平均细胞面积增大、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增大、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增加和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与转归.方法 新西兰白兔54只,制成单眼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眼,A组碱烧伤后结膜下立即注射贝伐单抗2.5 mg(0.1 ml),B组碱烧伤后3d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2.5 mg(0.1 ml),C组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为对照组.共观察28 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行眼前段照相并计算其面积,伤后7、14、28 d各组随机取6例角膜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 A、B及C组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出现的时间分别为(5.9+0.8)d、(3.5+0.6)d及(3.4+1.1)d,其中A组明显较C组延长(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8).伤后各时间点A、B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面积均明显较C组减少(P<0.05),A组与B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C组烧伤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而A组角膜炎性细胞较少,烧伤区无新生血管形成,B组见少量新生血管侵入烧伤区.3组基质层均可见纤维及瘢痕组织增生,其中治疗组纤维增生程度与瘢痕组织均较对照组轻.结论 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可抑制角膜炎性细胞形成,改善损伤角膜基质,促进角膜愈合,从而减少碱烧伤引起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在早期注射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桂西北山区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5年5月至2013年3月间眼外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6例眼外伤(1454眼)占同期眼科住院总例数8963的15.46%.其中男1108例(1152眼),女278例(302眼),男∶女=3.98∶1.以单眼(左眼)发病居多,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其次为青少年、学龄前儿童;平均年龄(26.3±3.6)岁.其致伤原因和致伤物纷繁而复杂,尤以婴幼儿动物性眼外伤致残.结论 及时规范、分期处理和适时转院是边远山区农村复杂眼外伤抢救视力成功的关键,积极宣教和有效预防是降低眼外伤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羊膜移植联合亲水角膜接触镜治疗早期眼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21眼)早期眼烧伤患者,采用羊膜移植并佩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术后随访3月.结果 所有患眼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0例眼表基本稳定,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例角膜云翳;l例眼结膜表层重建,但发生角膜斑翳.无严重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各种早期眼烧伤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年来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日益增多.临床特征不典型,诊断困难,常与原发病混淆,容易误诊,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视力,总结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规范治疗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 探讨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的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31例36眼,详细记录其既往眼病史、用药史、用药持续时间及给药途径,检查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和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患眼睑板腺情况、角膜病变的位置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治疗均首先停用原有药物,给予促进角膜修复药物及少量抗炎药物的方案,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者行热敷及睑板腺按摩,S Ⅰ t<5 mm/5 min和BUT<5s者行泪小点栓塞治疗.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眼BCVA的差异行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3个时间点患眼的BUT和SⅠt结果的差异行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患眼角膜修复天数与SⅠt的关系行Pearson积矩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导致角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用药,其中抗病毒药物不合理应用者23例,抗生素药物16例,糖皮质激素药物10例,抗过敏药物1例,降眼压药物1例.不合理给药途径包括局部频繁点眼25例及连续球结膜下注射6例.患眼治疗后1个月的BCVA为0.69 ±0.28,明显优于治疗前的0.3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P<0.01).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弥漫性细点状粗糙,严重者合并角膜上皮缺损,甚至角膜溃疡,角膜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局部出现后弹力层皱褶,部分可见角膜丝状物附着,病变区主要位于角膜中央及下方.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停用原有药物,给予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及抗炎治疗,同时治疗干眼症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眼表问题.治疗周期为1~8周,角膜修复期间与SⅠt结果呈负相关(r=-0.835,P<0.01).结论 局部用药导致的角膜病变会影响角膜全层,临床医师应了解药物导致的眼部损害.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特征,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羽毛球运动致眼外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对4年来因羽毛球运动致眼外伤在我院住院的56例(61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受伤情况、临床表现、伴随症状、治疗方法及随诊情况.结果 羽毛球运动致眼外伤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25 ~ 35岁者居多.闭合性眼外伤占主导比例(88.52%),羽毛球致伤者占59.02%,拍子致伤者占40.98%.就诊时眼部损伤以眼前段为主,其中前三位是前房积血(73.77%)、眼压升高(49.18%)、外伤性瞳孔散大(44.26%).治疗后视力提高明显,致盲率就诊时为29.51%,治疗后为11.48%.随诊12 ~ 36个月,远期并发症主要有:眼压升高、瞳孔散大、角膜白斑等.结论 羽毛球运动致眼部外伤以知识分子常见,中青年男性患者为主,受伤情况较一般机械性眼外伤轻,及时诊治可获得较好的视力;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此类眼外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62眼)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与分析。结果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归纳为以下几类:前房积血型、房角损伤型、晶状体源型和粘连增生型。药物治疗或联合前房冲洗29例(46.77%),其他手术治疗(包括滤过手术、玻璃体切除和联合手术等)33例(53.22%)。治疗后眼压正常者眼压(6~21mmHg)53例(85.48%),眼压〉21mmHg者7例(11.29%),眼压〈6mmHg者1例(1.61%)。视力下降或丧失者4例。余58例视力均与人院视力相同或提高。术后低眼压1例,术后眼内出血1例。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多种发病机制形成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预后也较差,临床治疗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德州市眼外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德州市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眼外伤的发生特点。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2092例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092例眼外伤住院病例中,男女之比为5.03: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1),左右眼之间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青壮年(21~50岁)居多。职业主要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其次是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眼外伤的种类依次为挫伤(41.25%)、穿孔伤(23.47%)、化学伤(12.29%)、破裂伤(10.28%)、爆炸伤(8.17%)和其他(4.54%)。眼外伤常见的致伤原因依次为车祸、拳击、化学药品和爆炸等。治疗后致盲率为8.41%,眼球摘除率为1.78%。结论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劳动安全防护对预防和减少眼外伤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及时、有效的药物和显微镜手术治疗是决定最终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羊膜在眼表疾病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行羊膜治疗的病例,分析其原发病、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羊膜治疗的患者共81例(87眼)。其中羊膜覆盖术(覆盖全角膜或全部眼球表面)35例(39眼),羊膜移植术(移植于角膜病灶区)13例(15眼),羊膜移植联合羊膜覆盖术31例(31眼),羊膜充填术(填补角膜缺损)2例(2眼)。羊膜覆盖术患者的原发病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角膜上皮缺损、化学伤、暴露性角膜炎、神经源性角膜炎及大泡性角膜病变。羊膜移植患者的原发病为睑球粘连、假性胬肉及义眼台脱出;羊膜移植联合羊膜覆盖术患者的原发病为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混合型)、细菌性角膜炎、睑球粘连、假性胬肉及蚕蚀性角膜溃疡。羊膜充填术的原发病为角膜穿孔伤。羊膜治疗后均未见免疫排斥现象。结论羊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可广泛应用于眼表疾病的冶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