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酸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s)的抗增殖作用。方法 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原代、传代培养,取3-5代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加入1.25、2.5、5.0和10.0mmol/L的NaB溶液各作用12、24、48、72h,同时以DMEM培养液为对照.以噻唑蓝比色法(MTT)在酶标仪上检测吸光度.计算出各时间段各浓度NaB对HPFs的增殖抑制影响;分别加入0、1.25、2.5、5.0和10.0mmol/L的NaB溶液作用48h,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POD)检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NaB对HPFs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NaB为1.25mmol/L组各时间段对HPFs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NaB≥2.5mmol/L作用12h后开始抑制HPFs生长(P〈0.05),10.0mmol/L组抑制率可达41.35%.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至72h,各组的抑制率分别为31.67%、47.96%、63.20%;POD法检测显示.经不同浓度NaB作用48h后HPFs产生凋亡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及1.25mmol/L实验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2.5mmol/L组可以观察到少量凋亡细胞.5mmol/L组可见明显凋亡细胞.10mmol/L可见凋亡细胞及少量坏死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HPFs经1.25、2.5、5.0和10.0mmol/L的NaB处理48h后.G0/G1期细胞群比例增加,S期细胞群比例明显减少,2.5、5.0、10.0mmol/L NaB的DNA直方图G0/G1峰前出现了较明显的亚二倍体峰.计算得凋亡率分别为6.97%、8.58%及12.38%(P〈0.05)。结论 NaB≥2.5mmol/L时能有效抑制HPFs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半边旗二萜类化合物5F(5F)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凋亡的影响以及对Fas基因表达的调控,探讨该药对HPFs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荧光染色观察HPFs的形态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ICC)检测5F对凋亡调控基因Fas表达的影响。结果5F质量浓度为32μg/ml时诱导HPFs凋亡并使Fas基因表达上调,质量浓度为8μg/ml时Fas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32μg/ml时Fas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呈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5F对HPFs增生的抑制作用与促凋亡基因Fas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丙二酸次氯酰胺(A77 1726)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增生的影响,寻找翼状胬肉药物辅助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Fs,筛选A77 1726药物浓度,采用0~200 μmol/L的A77 1726作用与体外培养的第3~7代HPFs,分别于24~96 h后观察各梯度浓度A77 1726对HPFs的影响.MTT法检测HPFs的增生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HPFs中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程度.结果 在20~200 μmol/L浓度作用24~72 h,A77 1726可呈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PFs增生(P<0.05).A77 1726浓度在20~200 μmol/L时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PFs中PCNA的表达(P<0.05).结论 A77 1726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HPFs增生活性,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芳  张明昌 《临床眼科杂志》2005,13(3):198-201,28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方法。方法用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体外培养的HPF,24~96h后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PF的影响。MT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结果在20~160μmol/L浓度作用24~72h范围内,姜黄素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PF增生(P<0.05)。20,40,8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姜黄素作用组均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G0/G1期细胞百分比上升(P<0.05),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说明细胞阻滞于G0/G1期。当姜黄素的浓度在20~160μmol/L范围内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表达PCNA(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寻找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其复发的有效药物。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并与丝裂霉素C(MMC)进行比较;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0^-5mol/L的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MP-3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10^-5mol/L的汉防己甲素作用24h其MMP-3 mRNA的表达量下降了27.12%。结论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望用于对翼状胬肉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朱晶  吴超琼  陈丹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245-124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mg/L) GBE在不同作用时间(24,48,72h)对体外培养的HPFs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PFs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 结果:MTT结果显示,GBE浓度为12.5mg/L组作用24h后对HPFs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其余各时间段各组均可见明显抑制HPFs的增殖,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BE作用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计算不同浓度GBE作用下凋亡率分别为4.37%,8.14%,11.09%,15.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GBE对HPF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 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新鲜羊膜移植及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137例(167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48例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5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C组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月~60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A组48眼中16眼复发,复发率33.33%;B组53眼中8眼复发,为15.09%;C组66眼中3眼笔发,复发率为4.55%;A组与B组比较(X^2=4.47,P〈0.05);B组与C组比较(X^2=3.90,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自体角膜缘于细胞移植可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翼状胬肉撕离联合不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撕离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角膜缘十细胞移植及带蒂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97眼)翼状胬肉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47眼)行翼状胬肉撕离联合白体游离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46例(50眼)行翼状胬肉撕离联合带蒂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30月,比较两组术后角膜缘干细胞植片存活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5眼移植片脱落,B组植片无脱落,(X2=5.31,P〈0.05)。A组6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12.76%;B组巾1眼复发,复发率仅为2.00%;(X2=5.20,P〈0.05)。结论翼状胬肉撕离联合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植片存活率高,翼状胬肉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g QY  Sha XY  Guo LP  Yao DQ  Chen ZQ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876-880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翼状胬肉与角巩膜的病理关系及其术后复发情况和视力变化。方法选择超过瞳孔缘的41例(46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多种方法剖切,观察翼状胬肉组织与角膜的病理关系。将翼状胬肉头部分为头顶部、疏松部及粘连部3个部分;头顶部是翼状胬肉头部顶端的致密、坚硬的半透明组织,与角膜粘连紧密;粘连部为角巩膜缘前界前平行于角膜缘的带状区,与角膜粘连紧密;疏松部为头顶部和粘连部之间的翼状胬肉组织,易与角膜分离;翼状胬肉颈部和体部易与角巩膜缘和巩膜分离。测量翼状胬肉头部及其3个分部的数据。做广泛的变性球筋膜切除和自体结膜瓣转位移植,术后随访时间为12.0—50.2个月,中位数为22.4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后视力改变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翼状胬肉头部总长(6.3±0.4)mm,头顶部长约(1.7±0.4)mm;粘连部长约(0.9±0.1)mm;疏松部长约(3.6±0.4)mm。患者术前裸眼视力为指数/眼前至0.7,中位数为0.3;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为指数/眼前至1.5,中位数为0.7(秩和检验u=5.435,P〈0.01)。5例(5只眼)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1%(5/46)。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与角巩膜的病理关系具有规律性,为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广泛变性球筋膜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转位移植方法,术后复发率低,视力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翼状胬肉细胞的作用,探讨紫外线和翼状胬肉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翼状胬肉标本,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的方法构建体系,用MTY法选择紫外线照射细胞的适宜强度;采用M1Tr法绘制强度20mJ/cm2紫外线照射下细胞生长曲线;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紫外线照射下3种体系中细胞上清液和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蛋白和RNA含量变化。结果不同强度紫外线照射细胞活性实验,选择20mJ/cm2强度作为实验照射基数;翼状胬肉微血管内皮细胞(PE)和成纤维细胞(PF)在紫外线照射下,细胞活性下降;单独培养PE受紫外线照射后VEGF的RNA含量和上清液VEGF蛋白含量,照射组较未照射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单独培养和条件培养PF受紫外线照射后VEGF的RNA含量和上清液VEGF含量,照射组较未照射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3种体系PE和PF照射后bFGF的RNA含量及细胞上清液中bFGF的蛋白含量,照射组较未照射组呈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紫外线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翼状胬肉术中丝裂霉素不同留置时间的效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中同一浓度的丝裂霉素棉片留置没时间对降低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翼状胬肉64例80眼随机分成两组,术中以0.02%丝裂霉素棉片分别留置于角膜缘3分钟(30眼)和5分钟(50眼),术后随访22-27个月。结果 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7%(2/30)及4.00%(2/50)。两组间对比,(χ^2=0.2807,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0.02%丝裂霉素棉片术中留置3分钟与5分钟,术后复发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术中仅用3分钟棉片留置即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逆行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结膜移植联合逆行切除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初发性翼状胬肉110眼行逆行胬肉切除,球结膜移植术50眼,行单纯切除术60眼作对照。结果随访10—16月,结膜移植组50眼中有4眼复发.复发率为8.00%;单纯切除组60眼中有16眼复发,复发率为26.67%(P〈0.05)。结论逆行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减少初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翼状胬肉复发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成璞  孔巧  姚东伟  崔红波  何向蕾 《眼科》2002,11(1):27-29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复发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选择连续、自愿接受平阳霉素注射并能按我院要求随访的患者54例,62只眼,给予平阳霉素8mg和地塞米松5mg以生理盐水1ml和2ml稀释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 混合液抽0.1-0.2ml翼状胬肉体部注射,6-9天行后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 巩膜暴露术,胬肉组织送病理,跟踪10-40个月,观察胬肉的复发率。结果:复发的6只眼中5只眼病理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增生,占83.33%,而对于无复发者,鳞状上皮增生者仅占8.93%。结论:翼状胬肉的复发与患者胬肉的组织病理关系密切,鳞状上皮增生者复 发率相对较高,x^2检验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村老年居民翼状胬肉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北京远郊区县55岁以上农村居民翼状胬肉患病情况,明确翼状胬肉的患病与年龄、性别及环境的关系。设计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2008年北京10个远郊区县、142个乡镇白内障筛查时有外眼像的22008位农民(年龄55.85岁)。方法采用眼底照相机进行外眼及眼底照相,将病史及影像资料传至互联网数据库上,由眼科专家集中根据影像做出翼状胬肉诊断及分期、分级。主要指标翼状胬肉患病情况、分期及分级。结果22008位农民中翼状胬肉患者911例(4.14%)。低纬度、少降水量的大兴及房山两区翼状胬肉平均患病率5.52%,与相对高纬度多降水的密云、怀柔患病率3.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91,P=0.000)。男性翼状胬肉患病率(5.60%)明显高于女性(3.48%)(χ^2=53.996,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翼状胬肉患病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8,P=0.146)。进行期翼状胬肉占患者总数的43.3%。侵入瞳孔区的IV级翼状胬肉占患者总数的44.3%。结论北京远郊区县55岁以上农村居民不同地域、不同性别间翼状胬肉患病率存在差异。进行期翼状胬肉及侵入瞳孔区的Ⅳ级翼状胬肉患者最多。(眼科,2009,18:114—117)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滴用自体血清滴眼液对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翼状胬肉16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局部滴用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翼状胬肉16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3d时自觉症状明显减轻,2周时11眼充血完全减退;对照组4d时畏光、流泪开始减轻,2周时6眼充血完全减退。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治疗组(3.34±1.52)d与对照组(4.45±1.49)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治疗组术后11眼视力有提高,对照组4眼视力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治疗组1眼复发,对照组2眼复发,两组均无感染。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应用自体血清滴眼液可缩短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减少了复发和感染机会。自体血清滴眼液制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β(β-NGF)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生的影响,探讨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翼状胬肉组织标本行组织块培养。待细胞生长汇合至80%后以0.25%胰蛋白酶+0.02%EDTA1∶1混合消化细胞,取3~5代细胞用于实验。通过细胞中波形蛋白、角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鉴定培养的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PF中β-NGF受体trkA、p75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β-NGF对HPF的作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半定量检测细胞核抗原(PCNA)来评估HPF的增生。结果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trkA和p75在HPF中呈阳性表达;MTT结果显示,在β-NGF作用12、24、48、72和96h后,48h为β-NGF促增生的高峰期;在不同质量浓度β-NGF(5~50ng/mL)作用下,HPF中PCNA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0和1ng/mLβ-NGF作用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rotein=24.980,P=0.000;FmRNA=64.490,P=0.000)。结论NGF可能通过结合两受体trkA、p75促进了HPF的增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pterygiumfibroblasts,HPF)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PF,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将0.1mg?L-1、1.0mg?L-1、10.0mg?L-1的Decorin分别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培养24h、48h、72h。MTT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Decorin作用于HPF不同时间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PC-NA检测细胞生长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组Decorin作用HPF24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81±126)%、(1952±2.14)%、(42.69±1.62)%,作用48h分别为(10.19±2.74)%、(22.28±0.97)%、(45.73±0.82)%,作用72h分别为(20.49±1.39)%、(29.50±2.47)%、(59.41±1.71)%。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Decorin组HPF中G0/G1期细胞比率均较空白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当Decorin浓度在0.1~10.0mg?L-1范围内作用HPF72h,均能够明显抑制细胞表达PCNA(均为P<0.05)。结论 Decorin可以抑制HPF的增生,诱导其凋亡,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有望成为防治翼状胬肉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纯羊膜移植与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翼状胬肉85例(93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44例(45眼)行羊膜移植术,B组41例(48眼)行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平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治愈情况及复发率。结果A组有4眼复发,其中有3眼是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8.89%(4/45)。B组仅1眼复发,复发率为2.08%(1/48)。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有利于翼状胬肉术后的眼表重建,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羊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手术获取的翼状胬肉组织进行培养,获取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终浓度(0、20、40、80μmol/L)小檗碱对细胞进行诱导,检测小檗碱诱导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相关因子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小檗碱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细胞凋亡比率、促凋亡基因Bax和Bad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提高体外培养翼状胬肉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诱导胬肉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0.
翼状胬肉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尚臣  刘祖国 《眼科研究》2009,27(9):801-804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中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收集翼状胬肉标本,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的方法构建培养体系,采用ELISA和RT—PCR法检测3种体系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各组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bFGF的质量浓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三者相比,VEGF和bFGF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相互上调作用,2种细胞在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