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学特点、术后肌瘤残留、复发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同期行腹腔镜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313例、开腹148例,比较其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特点、术后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开腹患者剔除最大肌瘤直径(7.6±3.0) cm、剔除肌瘤数目(5.6±5.5)个、剔除肌瘤重量(308 ±364)g均高于腹腔镜患者[分别为(6.8±2.0) cm、(2.4±2.1)个、(140±109)g],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腹腔镜患者相比,开腹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分别为(74 ±35)、(89±32) min]、术中失血量增多[分别为(149±252)、(239±251)ml]、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程度增大[分别为(15±12)、(22±14) g/L]、术后住院时间增加[分别为(4.4±1.3)、(6.4±1.6)d],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腹腔镜与开腹患者术后残留率(分别为2.6%、1.4%)、复发率(分别为11.1%、12.3%)、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9.2%、9/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数目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OR=2.805,95%CI为1.192 ~6.601,P=0.0180)。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发生妊娠中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有生育要求或要求保留子宫患者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大部分的子宫肌瘤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残留率高于开腹术式,但术后短期复发率相近。多发肌瘤是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肌瘤数目≥4个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增加。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腹腔镜、宫腔镜与开腹手术三种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38例,宫腔镜手术36例,开腹手术46例。对不同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和宫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与宫腔镜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以使患者创伤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建议推广开展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悬吊法与气腹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悬吊法与CO2气腹法腹腔镜(以下简称气腹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差别。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对67例肌壁间子宫肌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悬吊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36例)和气腹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病人住院时间。结果悬吊法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单个肌瘤平均切除时间、<6cm和≥6cm单个肌瘤切除的平均时间均优于气腹法腹腔镜组(P均<0.05),两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悬吊法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较气腹法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便,术后病人的恢复快且无气腹对机体的影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66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术前妊娠次数、是否合并不孕、肌瘤数目、最大肌瘤直径、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以及手术方式等对术后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的妊娠结局。结果:166例患者的术后总妊娠率48.80%,腹腔镜组、经腹组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4.00%(51/116)和60.00%(30/50),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患者年龄、最大肌瘤直径以及肌瘤位置与妊娠率相关(P0.05)。腹腔镜组与经腹组患者的妊娠率、流产率和产科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越大、最大肌瘤越大以及肌瘤位置越深越不利于妊娠,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相当。  相似文献   

5.
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开腹、腹腔镜下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48例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0例的临床资料,选出相匹配的组别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 阴式组与相匹配的腹腔镜组比较:住院费用阴式组明显少于腹腔镜组[(4 669±1 050)元对(6 187±945)元],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阴式组明显短于腹腔镜组[(14.8±2.6)h对(18.8±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阴式组长于腹腔镜组[(4.1±1.9)d对(2.6±O.9)d,P<0.05);单发肌壁间肌瘤腹腔镜组与相匹配的开腹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3.2±0.9)d对(6.0±0.94)d],术后病率和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腹腔镜组亦明显少于开腹组(5.88%对41.18%,8.82%对35.29%).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106.9±42.0)min时(74.8±27.1)min),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及阴式肌瘤剔除术均为微创术式,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阴式肌瘤剔除术住院费用更少,对腹腔干扰更小,而多发(≥5个)、巨大或剔除术后复发的肌瘤首选开腹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及对妊娠的影响,从而为子宫壁间肌瘤内镜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行TCRM和LM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组236例、腹腔镜组392例,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特点、术后肌层愈合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减低程度比较,宫腔镜组均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转开腹率、术后发热率和术后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随访的181例宫腔镜组患者和336例腹腔镜组患者中,术后1,3,6个月的肌层完全愈合率宫腔镜组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肌层完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宫腔镜组首次妊娠距肌瘤剔除术的时间短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发生妊娠期子宫破裂。结论:TCRM与LM均安全可靠,TCRM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TCRM优于L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切除术史患者的终止妊娠方式及子宫肌瘤切除对人工流产术(人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宫内妊娠6~10周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切除史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60例无子宫肌瘤切除史早孕妇女为对照组,其中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30例、药物流产(药流)30例。结果 52例患者中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10例,腹腔镜下29例,开腹13例;合并子宫腺肌7例;单发子宫肌瘤或腺肌瘤34例,多发子宫肌瘤18例;术前肌瘤最大直径1.5~11 cm,直径≥5 cm 40例,5 cm 12例;肌瘤切除距离妊娠时间8个月~15年;9例胎囊距离子宫浆膜层小于1 cm,均经MRI检查排除胎囊子宫肌层种植。23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负压电吸人工流产术,均为一次成功,23例B超监视下,与其人流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包括胎囊距离子宫浆膜层小于1 cm 9例)药物流产术,残留率为27.59%,明显高于其药流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切除术史患者,超声引导下人流术定位准确、损伤性小,明显减少了术后残留,手术安全性高;对于可能存在子宫切口愈合欠佳者,药物流产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子宫肌瘤患者180例,分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组(腹腔镜组)120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组(开腹组)6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20例LM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早(21.13±5.36)h、住院时间短(4.72±0.81)d,术后镇痛药使用率(8.36%)及术后病率(1.79%)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2年,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腹腔镜组术后盆腔粘连率低、妊娠率高(P<0.05)。结论LM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TU-LESS)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患者共3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TU-LESS手术组)16例和对照组(传统腹腔镜手术组)14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两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总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两组术后感染指标、术后止痛药使用频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两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以及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TU-LESS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具有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的手术效果和妊娠结局,并且具有创伤更小、切口更美观、切除囊肿高效、标本取出方式更优、治疗费用更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HP)的结局。方法:回顾分析于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治疗的IVF-ET后出现HP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足月分娩及早产视为宫内妊娠成功。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n=31)、期待组(n=21)。手术组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23)和开腹手术组(n=8)。期待治疗组中6例在观察过程中因出现明显手术指征转行腹腔镜手术,归为期待转腹腔镜手术组(n=6)。结果:手术组与期待组的宫内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期待转腹腔镜组的宫内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患者如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暂不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明显手术指征时再采取手术治疗,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宫内妊娠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诊治的59例外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组(经阴道组)19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腹腔镜治疗组(栓塞组)22例,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组(腹腔镜组)18例。观察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经阴道组和栓塞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经阴道组和栓塞组(P0.05),而经阴道组与栓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栓塞组和腹腔镜组(P0.05),而腹腔镜组与栓塞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与经阴道组及腹腔镜组比较,术后Ⅲ级疼痛发生率高,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与经阴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式均可用于治疗外生型CSP,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优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腹腔镜治疗和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影响吻合术后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卵管吻合术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组85例,腹腔镜组271例,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妊娠率的差异,并分析术后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及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出血更少[(18.1±12.1) ml,(33.4±22.1) ml]、疼痛评分更低[(3.6±0.9)分,(4.5±0.9)分]、住院时间更短[(5.9±0.6) d,(7.1±0.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腹组发生2例腹壁切口感染,腹腔镜组切口均愈合良好。开腹组花费低于腹腔镜组[(9 524±881)元,(12 903±1 16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术中吻合成功率、剩余输卵管长度及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76.4%)高于开腹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术后妊娠时间(7.6±4.9)个月,开腹组术后妊娠时间(8.3±5.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吻合手术方式(OR=1.847, 95%CI:1.028~3.320, P=0.040)、年龄(OR=3.673, 95%CI:1.690~7.984, P=0.001)、有无多次盆腔手术史(OR=3.092, 95%CI:1.650~5.796, P=0.000)、剩余输卵管长度(OR=4.716, 95%CI:2.552~8.714, P=0.000),是输卵管结扎患者吻合术后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而体质指数、结扎年限、结扎方式、结扎部位与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是输卵管结扎患者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吻合手术方式、年龄、多次盆腔手术史、剩余输卵管长度是吻合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1月至2011年4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回顾性分析行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的9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阴式组)的病例资料,抽取同期行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42例(开腹组)作为对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348±114)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76±4.9)h]、住院天数[(10.56±2.10)d]均少于开腹组的[(398±127)mL]、[(40.09±6.5)h]、[(11.79±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切除阴道长度[(3.12±0.17)cm]大于开腹组的[(3.05±0.21)cm](P<0.05)。阴式组尿潴留发生率(30.0%)较开腹组(11.9%)高(P<0.05)。阴式组术后5年内复发率(14.6%)低于开腹组(31.5%)(P<0.05)。结论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彻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子宫肌瘤的大小对双胎妊娠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并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双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肌瘤基本特征、产妇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不良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共有5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4例肌瘤5 cm,17例至少有1个肌瘤≥5 cm。≥5 cm肌瘤者与5 cm肌瘤者相比,其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肌瘤基本特征、不良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cm肌瘤较5 cm肌瘤的变性率(58.82%vs 11.76%,P=0.001)明显增加。在孕中期,5 cm的肌瘤[(2.87±0.94)vs(3.45±1.22),P=0.018]明显增大。结论子宫肌瘤的大小对双胎妊娠产科结局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孕期,≥5 cm的肌瘤更易发生变性。5 cm的肌瘤在孕中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期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实施期待疗法的孕妇136例.按照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结局组101例和不良结局组3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孕妇人院时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尿常规、血流动力学及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另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一般资料:良好结局组与不良结局组孕妇入院时出现子痫前期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35.6%及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孕前体质指数、入院时并发症发生率及规律产前检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结局:良好结局组孕妇期待疗法平均天数为(6.5±8.2)d,不良结局组平均为(6.8±10.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孕妇主要并发症为胎盘早剥13例,心功能衰竭及肺水肿10例,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计数(HELLP)综合征5例,胎死宫内5例,无子痫发生.良好结局组孕妇均无以上并发症发生.(3)期待疗法中发病孕周及分娩孕周、血压及尿蛋白比较:良好结局组的发病孕周及分娩孕周[分别为(33.0±4.9)及(34.0±3.6)周]明显晚于不良结局组[分别为(31.3±3.4)及(32.1±3.0)周],收缩压及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良好结局组中尿蛋白定性(+++)比例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流动力学及血常规:良好结局组孕妇血液黏度[(4.6±0.4)mPa·s]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阻力及血管顺应性等指标在两组孕妇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良好结局组孕妇血小板计数[(189±69)×10~9/L]明显高于不良结局组,而红细胞计数[(3.9±0.5)×10~(12)/L]和红细胞压积(0.34±0.05)却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肝肾功能:良好结局组孕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1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4±9)U/L]、乳酸脱氢酶[LDH,(175±53)U/L]及尿素氮[BUN,(4.6±1.8)mmol/L,]水平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尿酸(UA)及血肌酐(cr)水平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分别为红细胞计数(OR值为3.68,P=0.000),血小板计数(OR值为0.99,P=0.006)及分娩孕周(OR值为0.87,P=0.001).显示红细胞计数越高,则在期待疗法中越有可能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血小板计数越低、分娩孕周越早,则提示期待疗法中愈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结论 红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及分娩孕周过早,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期待疗法过程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双侧输卵管积水后对卵巢储备功能及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84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双侧输卵管积水的患者资料,A组为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21例,B组为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63例;B1组于输卵管间质部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远端造口术28例,B2组于输卵管峡部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远端造口术35例。结果 A、B组抗米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FSH/黄体生成素(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LH高于B组[(5.44±2.93)U/L,(3.20±1.4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B2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卵管结扎术相比,输卵管切除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卵巢储备功能;不同部位输卵管结扎后IVF-ET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妇在孕期行非产科手术时麻醉方式、手术因素及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对母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7例因非产科疾病行手术治疗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疾病分类、最终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早产及流产率等妊娠结局,比较不同孕期、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感染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87例患者疾病分类:急性阑尾炎35例(40.2%),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孕7例(8.1%),卵巢囊肿蒂扭转9例(10.3%),卵巢肿物21例(24.1%),泌尿系结石13例(14.9%),胆囊结石2例(2.3%);不同孕期接受非产科手术孕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流产率、早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在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早产及流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合并感染对妊娠结局有影响,孕妇合并感染情况对妊娠结局有影响,感染组分娩孕周低于对照组[(34.7±0.7)周与(38.5±0.2)周,Z=5.088,P<0.05]。感染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流产率均高于对照组[41.7% (10/24)与31.7% (20/63), χ2=7.585;50% (12/24)与7.9% (5/63), χ2=19.588;50.0% (12/24)与0, χ2=29.659;P值均<0.05]。 结论孕期行非产科手术仍然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结局,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不同孕期进行手术、不同麻醉方式和不同手术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没有差别,但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病情本身的进展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01—2016-08-01因子宫肌瘤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的绝经前患者50例(手术组),其中开腹组23例,腹腔镜组27例;选取同期绝经前健康女性112例(健康组),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对参与者的性生活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健康组与手术组FSFI总分分别为(24.58±4.35)分与(18.35±9.6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FI主要测量性欲望、主观性唤起、性活动时阴道润滑性、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性交痛6个方面。比较健康组和手术组的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在性欲望、主观性唤起、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活动时阴道润滑性、性交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FSFI总分分别为(17.11±10.30)分和(19.41±9.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可明显影响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性生活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改良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剔除子宫肌瘤(改良组,50例)和传统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剔除子宫肌瘤(传统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肌瘤剔除平均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72.3±35.6)min]、出血量[(204.9±167.3)mL]均显著短于和小于传统组[(82.7±31.9)min和(266.7±190.5)mL](均P0.05);改良组单个肌瘤剔除时间[(16.5±6.8)min]、直径6.5 cm的肌瘤剔除时间[(17.4±4.7)min]和直径≥6.5 cm的肌瘤剔除时间[(21.6±9.3)min]均短于传统组[(24.4±10.7)min、(23.2±11.4)min和(27.2±13.2)min](均P0.05);两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4±6.9)h、(4.2±0.8)d和(16.6±7.3)h、(4.0±0.6)d](均P0.05)。结论改良腹壁悬吊装置无需再安装悬吊棒,改善了术者在腹腔外的手术操作空间,方便了手术操作,使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阴式组和腹腔镜组,各45例。阴式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术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指标及术后复发率情况。结果阴式组术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肌瘤数均显著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及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肌瘤数上均显著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