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自噬机制与卵巢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物质代谢的一种重要机制,细胞自噬异常将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甚至死亡。细胞自噬异常在卵巢早衰(POF)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着许多分子联系,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互相作用,可以引起卵巢发育异常;凋亡蛋白Bim、Fas与自噬相关信号通路PTEN-PI3K及下游转录因子Fox O蛋白互相作用,可以导致卵巢卵泡激活异常;激素异常通过TGF-β/Smad3通路介导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异常,导致卵泡闭锁,从而可以导致POF的发病。细胞自噬极有可能与细胞凋亡一起,是POF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自噬对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POF)、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卵巢生殖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目前研究表明卵巢生殖疾病中各时期卵泡的闭锁由颗粒细胞(GCs)和卵母细胞凋亡引起,随着对卵泡发育中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揭示了GCs和卵母细胞的凋亡并不是导致卵泡闭锁的唯一因素,自噬的诱导同时参与了卵泡的生长、闭锁和分化,介导了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本文就当前GCs与卵母细胞自噬的诱导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卵巢卵泡发育和闭锁过程中细胞自噬机制,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恬  王世宣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0):723-726
正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泡数量耗竭或残存卵泡质量下降而出现卵巢功能丧失~[1]。POI可引起多系统或器官如生殖、运动、心血管、泌尿、神经精神、消化系统等功能异常,给患者身体及心理带来显著负面影响。目前PO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研究的深入,POI发生过程中始基卵泡过度激活及卵泡异常闭锁的分子调控机制已取得部分进展,各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关乎全世界女性的健康问题,表现为40岁前闭经或月经稀发,伴有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降低等;经隐匿期、生化异常期和临床异常期,最终导致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y failure, POF)。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等很多因素都能引起POI。近年来,作为女性生殖细胞重要调节因子的骨形成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15)/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and development factor, GDF9)成为研究POI的普遍候选基因,它们的错义突变可能导致卵巢储备减少或耗竭从而造成POI。BMP15与其常染色体旁系同源的GDF9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成员,二者影响着卵泡发育及卵巢功能。本文就BMP15/GDF9导致POI的研究现状做一总结,为进一步研究POI发病机制、易感因素及诊断、预测遗传度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环境化学物质VCD构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探讨miR-190表达在POI发病中的机制。方法:选取连续两个动情周期正常的20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组:连续15天腹腔注射环境化学物质VCD构建POI模型。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AMH水平,观察两组小鼠动情周期和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小鼠卵巢组织中miR-190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经腹腔注射VCD后均有动情周期紊乱,且以动情间期为主。模型组小鼠镜下见卵巢明显萎缩,皮质增厚,可见较多闭锁卵泡,原始卵泡及各级发育中的卵泡消失或偶见。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卵巢miR-190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环境化学物质VCD可成功建立POI模型小鼠,POI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卵巢miR-190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卵泡池中卵子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都将导致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或下降,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很多,如年龄、窦卵泡数(AFC)、激素及生长因子等,然而没有一项指标可以获得满意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合患者的年龄、月经模式及内分泌指标等多个因素,建立综合模型或评分系统,评估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或许可以提高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准确性。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综合模型或评分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结合目前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有效指标建立符合中国女性卵巢储备功能模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卵巢储备功能是卵巢内存卵泡数量和卵泡质量的潜在能力,其中卵泡质量决定女性绝经的年龄。卵巢内存留卵泡数目减少、卵母细胞质量下降称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1])。在年龄、遗传、环境、行为、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最终表现为绝经,并可能影响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甚至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众多专家把卵巢"衰老"比喻为女性机体衰老之源,认为是女性多器官衰老的始动因素~([2])。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其中年龄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的主要原因,同样也被认为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8.
正抗米勒管激素(AMH)又被称为米勒管激素的抑制物质或抗缪勒管激素,是一种二聚体糖蛋白,属于多肽生长因子和组织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成员。在女性,从胚胎3个月起由卵巢粒层细胞产生,从青春期开始分泌增加,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1]。AMH反映的是卵巢中小卵泡非周期性连续生长状态。可作为临床上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及女性生育能力的指标[2]。目前评价卵巢储备的指标有窦卵泡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激素(LH)、FSH/LH、AMH等。大量研究表明,AMH与年龄、促性腺激素(Gn)负相关,与AFC、获卵数、受精数、优胚数正相关,目前AMH已被认为是评价  相似文献   

9.
自噬广泛存在于机体细胞中,能够保护细胞,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组织结构。过度自噬会引起细胞死亡,导致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胎盘通过自噬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胎盘中,高血糖能够诱导滋养细胞过度自噬,抑制胎盘血管生成,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及细胞活性氧水平升高,出现胎盘功能障碍,增加早产、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的信号通路影响卵巢癌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包括对自噬的调节。自噬是细胞自我消化的过程,既是细胞在不利生存条件下的自我保护机制,又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可引起肿瘤耐药。在卵巢癌细胞中,EGFR-Ras-Raf-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通路和EGFR-两面神激酶(JAK)-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自噬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近年来,EGFR抑制剂试图通过阻断EGFR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自噬活动,逆转耐药。综述EGFR下游的3条主要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卵巢癌的治疗和抗耐药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1.
人类卵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发病机制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胰岛、脂代谢异常等 ,卵巢局部调节失衡也起一定的作用。PCOS患者卵巢泡膜细胞生成雄激素过多 ,与高黄体生成激素、高胰岛素有关。卵巢颗粒细胞不能继续增殖及合成雌二醇 ,导致优势卵泡选择受阻。但PCOS患者卵泡液中促卵泡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水平正常。颗粒细胞在体外对促卵泡激素、IGF Ⅰ反应不低 ,说明芳香化酶功能良好。因此提出 ,“PCOS患者卵泡局部存在促卵泡激素抑制物 ,阻断芳香化酶激活”的假说。本文拟介绍妇女生长激素 IGF Ⅰ轴、卵巢IGF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观察FTY720对人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其独特的抗癌效应。方法:采用Mr丌法检测不同浓度(2.5,5,7.5,10,12.5,15μmol/L)FTY720作用24、48、72h后,对人卵巢癌OV2008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以不同密度(亚饱和、饱和、过饱和)接种OV2008和SKOV3细胞,MTT及相差显微镜下检测细胞的形态学,并观察FTY720的抗卵巢癌效应与细胞接种密度间的关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FTY720诱导的可逆性自噬现象。Westernblot法检测自噬效应分子LC3的表达变化。MTT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P2A抑制剂冈田酸(OA)对FTY720抗癌效应的影响。结果:FTY720对卵巢癌OV2008、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且其诱导的卵巢癌细胞毒性效应具有细胞接种密度依赖性。FTY720导致的卵巢癌细胞自噬具有可逆转性特点。RA不影响FTY720的抗卵巢癌效应,而OA则可协同FTY720的抗癌效应。结论:FTY720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FTY720诱导的细胞密度依赖性抗癌效应、可逆性自噬现象、非mTOR途径依赖,以及其与PP2A途径发生协同抗癌效应等特点提示FTY720独特模式的抗卵巢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免疫学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理涉及众多免疫学因素。卵巢局部不同细胞因子单独或作为细胞因子网络的一部分参与着卵泡发育、排卵以及黄体成熟等功能的调节;PCOS中小窦状卵泡的聚集与卵巢颗粒细胞和卵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功能不全(POI)和正常对照组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18-40岁育龄期100例女性进行血清AMH、女性激素及窦卵泡数(AFC)测定。结果 PCOS组AMH水平最高、POI组最低。PCOS组T、E2明显高于POI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明显高于PO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OI组FSH、LH水平高于PCO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COS组AFC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OI组AF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AMH水平与AFC、E2、T间呈明显正相关,与年龄、FSH及LH间呈明显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AMH水平随年龄呈下降趋势;年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随之下降;PCOS组患者的AMH高于正常水平,且在三组间处于最高水平;AMH水平在三种不同卵巢储备功能患者人群中有明显差异,且与年龄、女性基础激素及AFC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酶,通过合成染色体末端的DNA赋予细胞复制的永生性。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端粒酶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将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生。在人类正常生殖细胞、早期胚胎、干细胞、高度增殖体细胞和许多癌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并受到严密的调控。在女性生殖功能调控下,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卵泡的发育及闭锁、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储备功能及性激素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体外受精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理涉及众多免疫学因素.卵巢局部不同细胞因子单独或作为细胞因子网络的一部分参与着卵泡发育、排卵以及黄体成熟等功能的调节;PCOS中小窦状卵泡的聚集与卵巢颗粒细胞和卵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受损细胞器及大分子物质并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过程,被称为"Ⅱ型程序性死亡",其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由于多数患者诊断时已为晚期,且术后常易复发,其5年生存率仅为20%~25%。有研究发现,自噬与卵巢癌的发生、预后及治疗相关,Beclin 1等多种自噬相关基因在卵巢癌中表达下调,高表达自噬相关蛋白PEA-15的卵巢癌患者生存期更长,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预后指标,而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自噬究竟起抑制还是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尚无定论。现就自噬与卵巢癌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取卵日收集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的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的卵泡液和颗粒细胞,检测患者卵泡液性激素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将患者的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与卵泡液性激素和临床结局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ECN1(2.13±0.94)和ATG7(1.38±0.45)mRNA水平显著高于非PCOS组患者颗粒细胞(1.46±0.52,P=0.002;1.16±0.29,P=0.026)mRNA水平;PCOS患者卵泡液黄体生成素(LH)[(5.32±4.14)IU/L]、雌二醇(E2)[(990.36±390.53)mg/L]和睾酮(T)[(53.18±28.36)nmol/L]水平显著高于非PCOS组患者卵泡液[(2.38±1.34)IU/L,P=0.001;(715.61±325.18)mg/L,P=0.007;(24.44±15.12)nmol/L,P=0.000],PCOS患者卵泡液P4[(12.81±6.78)mg/L]水平显著低于非PCOS组患者[(17.77±9.60)mg/L,P=0.036]。相关性分析显示,颗粒细胞中BECN1 mRNA水平与血清基础T水平(r=0.490,P=0.000)、卵泡液T水平(r=0.329,P=0.031)、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r=0.337,P=0.018)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可能存在异常激活,可能为PCOS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若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量减少、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生育能力降低或出现过早绝经的倾向,称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正常的卵巢功能不仅在维持女性正常激素分泌、促进生殖器生殖发育及第二性征出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更是孕育生命的关键因素。女性如在40岁前即出现卵巢储备耗竭,表现为闭经、围绝经期症候群或绝经期症状,低雌激素  相似文献   

20.
了解人类卵巢的病理生理,须掌握激素对控制正常卵巢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功能等有关近代知识。近年在卵巢生理学领域中,大量的基础知识多是在细胞一级水平,多是用实验动物模型提出来的。由于卵巢功能的调节,在所有哺乳类动物中很相像,故从实验动物所获材料与了解人类卵巢生理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即讨论有关排卵前卵泡发育排卵时、演变成黄体时、卵巢细胞中所发生的结构和生化方面的变化,着重于生殖细胞的演变中,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甾体激素的调节作用。一、卵泡的发育 (一)始基卵泡生长的开始:卵巢的基本生殖单位是始基卵泡。属非生长期卵泡,由卵细胞、颗粒细胞和基底膜组成。在月经周期中,每次仅有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