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瘤样病变(LLL)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LLL20例,髓细胞肉瘤5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进行分析。结果中位年龄45岁,9例小于40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宫颈黏膜表层可见炎症细胞及淋巴细胞,灶片状大细胞。CD20、CD3、CD138等部分阳性,Kappa、Lambda无轻链限制性。随访均健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位年龄54.5岁,6例为绝经后。临床表现:阴道出血,宫颈肿物等。可见弥漫增生的淋巴样细胞,髓细胞肉瘤细胞原始,表达MPO、CD43、CD117等。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原始,表达CD20、PAX5、Td T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表达CD20。5例死亡(50%)。结论宫颈淋巴瘤样病变预后良好,应与淋巴瘤鉴别。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对于诊断女性生殖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是因慢性炎症持续强烈的刺激所导致的宫颈间质内淋巴组织大量弥漫性反应性增生性病变,由于其增生组织中往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且免疫组化不易判断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5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表型,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按WHO(2001年)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进行病理类型的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及PCR技术分别检测其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原发灶部位:卵巢24例,子宫内膜3例,宫颈10例,阴道2例,外阴4例;(2)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22例;(3)病理类型:经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7例(86%),伯基特淋巴瘤和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各3例;(4)预后分析: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临床Ⅲ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单纯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临床Ⅰ和Ⅱ期、伯基特淋巴瘤和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手术+化疗和手术+放化疗者(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均为影响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PCR技术检测对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均为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免疫性肿瘤,原发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这其中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伯基特淋巴瘤非常罕见。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有效辅助检查手段,术前诊断困难,极易与女性生殖系统其他良恶性肿瘤相混淆。且该病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极差,故临床医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现对1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其起源、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并提高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免疫性肿瘤,原发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这其中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伯基特淋巴瘤非常罕见。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有效辅助检查手段,术前诊断困难,极易与女性生殖系统其他良恶性肿瘤相混淆。且该病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极差,故临床医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现对1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其起源、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并提高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6.
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检测6例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28岁~83岁,平均5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发现宫颈肿物。肿瘤大体检查呈息肉样、溃疡状或平坦形。镜下肿瘤组织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主要由胞质透亮的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核呈多形性,嗜酸性核仁显著,黑色素颗粒或有或无。免疫组化显示HMB-45和Melan-A或S-100表达呈阳性。结论: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借助于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检查可与其它类似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10例经病理检查的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 310例患者中,发现慢性宫颈炎252例,HPV亚临床感染1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6例,宫颈癌5例,宫颈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以识别肉眼不能发现的宫颈病变,尤其是HPV亚临床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 (1)7例妊娠合并NH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8岁(范围:26~33岁);主诉为腹痛3例(其中2例伴有盆腹腔巨大肿块并多发转移), 咳嗽2例(其中1例伴上腔静脉闭塞综合征), 面部肿痛1例, 食欲差并发现上腹部肿物1例;自出现症状至就诊的中位时间为30 d(范围:15~188 d)。(2)孕期仅3例明确诊断, 分别为右鼻前庭区肿块活检1例、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1例、肺穿刺活检1例, 活检后病理检查诊断为NHL;1例为孕期行骨髓穿刺, 疑为脾边缘区淋巴瘤, 于剖宫产术后37 d因脾脏明显肿大伴腹胀行脾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脾边缘区淋巴瘤;余3例均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病灶活检或部分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NHL。病理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 脾边缘区淋巴瘤1例, 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 Ⅳ期6例。6例晚孕...  相似文献   

9.
幼女阴道葡萄状肉瘤合并阴蒂肥大及室间隔缺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例摘要患儿,女,14个月,主因“发现阴道口有赘生物1个月”就诊入院。入院时查体闻及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阴蒂呈片状增大约2cm×2cm大小,尿道及阴道位置正常,阴道外口可见一2cm×3cm赘生物自阴道内脱出,粉红色,表面呈葡萄样改变,质地中等。辅助检查:①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缺损;②性腺系列均在正常范围;③染色体检查46,XX;④盆腔B超可见子宫及卵巢回声。入院诊断:①阴道肿物性质待查:葡萄状肉瘤?②阴蒂肥大;③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全麻下行宫腔镜检查:见宫颈呈喇叭花样,穹隆正常。阴道后壁中上段呈片状增生并延续至阴道口外成葡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PFGS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PFGS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结果 1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50.5岁。原发部位:卵巢7例,子宫和卵巢2例,宫颈4例,子宫1例,外阴1例,宫颈和阴道1例。按照淋巴组织肿瘤WHO(2008)分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3例,Burkitt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髓外浆细胞瘤各1例。Ann Arbor分期:ⅠE、ⅡE期各4例,ⅣE期8例。国际工作分类(IWF):低危4例,中低危7例,中高危1例,高危4例。其中9例手术,15例化疗,1例放疗。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2%、36.47%。单因素分析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预后较差(P=0.020)。结论 PFGSL临床罕见,症状无特异性,治疗采用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宫颈上皮组织中STMN 1、P16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联合上述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宫颈活检或锥切的宫颈标本共150例(其中宫颈炎组织、LSIL组、宫颈癌组织各30例,HSIL 60例),分别检测STMN 1、P16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TMN 1蛋白主要在细胞浆内阳性染色,为弥漫性或小片状分布,呈浅黄至棕黄色渐变,STMN 1阳性率分别为宫颈炎组23.33%(7/30)、LSIL 60.00%(18/30)、HSIL 93.33%(56/60)、宫颈癌组100%(30/30),呈正相关趋势,STMN 1在LSIL与在HSIL的表达有显著差异(Diff=23.68,Q=5.26,Q3.633)。结论联合STMN 1、P16及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较单一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更有效的筛选CIN级别,进而提升病理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一部分,可发生于卵巢、宫颈、外阴等部位。病理类型多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确诊依赖病灶及淋巴结的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原则以化疗及靶向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手术治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为首选化疗方案,手术以获取足够病理确诊的组织为目的,不主张过大手术范围。以美罗华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在淋巴瘤中的疗效已被认可。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13.
卵巢及子宫颈恶性淋巴瘤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10例卵巢及子宫颈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卵巢和宫颈的原发性淋巴瘤极少见,但其预后比继发性淋巴瘤好;按FIGO标准进行分期,期别的早晚与预后的好坏基本相符;伴有突然发作的腹胀、腹痛和全身症状者的预后差;双侧卵巢肿瘤以及有骨髓侵犯者的预后差;无裂细胞及混合型比小细胞型、大细胞型、免疫细胞型预后差;单纯化疗或放疗较手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差;在较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基础上进行化疗,可取得较好的化疗效果;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测定可以作为诊断与估价生殖系统淋巴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晚期可侵犯卵巢,但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很少见,临床上常误诊为卵巢其他恶性肿瘤,延缓诊治。我院1990年1月~1998年11月共收治4例,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4例患者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43.8岁。发病时间1~12个月。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腹胀,有阴道流血、右下肢水肿、低热各1例。妇科检查均发现盆腔包块。外周血及骨髓中均未发现异常细胞(表1)。 2. 肿瘤情况:肿瘤发生在左侧卵巢3例,双侧1例。肿瘤最大12.0 cm×12.0 cm×10.0 cm,最小5.4 cm×2.9 cm×2.5 cm。2例实性,2例半囊实性。4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小裂细胞型2例,弥漫性小无裂细胞型1例,弥漫性无裂细胞型1例。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查均为B淋巴细胞来源。侵犯阴道1例,侵犯直肠1例,侵犯输卵管及大网膜2例(表1)。  相似文献   

15.
1 初步考虑可能的诊断 ①妊娠合并肝癌?②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妊娠合并恶性淋巴瘤? 2诊断依据 2.1妊娠合并肝癌 患者有反复腹胀1年及腹痛的病史;入院查体:急性痛苦面容,中上腹有压痛,拒按;实验室检查见肝功能指标进行性升高,引产后多次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红细胞进行性减少,血小板进行性减少,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B超检查提示:肝大、脾大、腹腔淋巴结增大;CT检查提示:肝脏体积增大,弥漫性结节低密度灶,腹腔积液,腹主动脉右侧淋巴结增大.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宫颈淋巴瘤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宫颈淋巴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恶性淋巴瘤 ,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仅收治 1例 ,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 42岁 ,孕 4产 1,住院号 82 2 47。因阴道排液 2个月 ,不规则阴道出血 1个月余于 2 0 0 1年 8月 2 8日入院。一般状态尚可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妇科检查 :阴道内有多量鲜红色血块 ;宫颈肥大 ,约 8cm× 8cm大小 ,质硬 ,组织脆 ,触之易出血 ;子宫中位 ,略大 ,活动度正常 ;右侧附件有增厚感。宫颈活检病理报告为 (病理号 :2 0 0 1416 6 ) :大片坏死及肉芽组织。实验室检查 ,CA12 5…  相似文献   

17.
患者31岁,因妊娠合并Ⅱb期宫颈小细胞癌,行子宫广泛切除+双侧卵巢移位术及放化疗后2个月,发现右上腹部肿块1周于2009年12月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4月5日(预产期2009年1月12日),妊娠早期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末次阴道检查为妊娠27周+5,宫颈呈中度糜烂样.2008年12月妊娠足月因产科指征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经过顺利.产后恶露持续不净,色鲜红,量较多,伴异味,于产后48 d来院复查.妇科检查:宫颈失去正常形态,呈菜花状,直径约9 cm,表面可见破溃,触血明显;双侧宫旁增厚、弹性差,似达盆壁.宫颈活检后病理诊断为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Ⅱb期.术前行顺铂+依托泊苷(VP)方案化疗,共4个疗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对妇科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能力,回顾性分析6例以妇科肿瘤为临床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了解诊断和治疗方法,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6年在妇科诊治的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57.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肿物、腹痛和阴道排液;5/6例伴有血清CA125升高,4/6例有血清LDH升高。4例接受开腹手术,手术探查证实肿瘤来自回肠1例,来自卵巢1例,来自结肠系膜1例,以及来自直肠与子宫宫颈卵巢融合的大肿瘤1例。另外2例接受了宫颈活检和阴道肿瘤活检。病理诊断,6例患者均为NH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对CD20(+),CD3(-),ki67(+)60%~90%。6例患者接受了以R-CHOP方案为主的化疗,4-10疗程。除1例死亡以外,5例达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平均生存50个月(4~112个月),其中3例无瘤生存5年以上。结论对于表现为妇科恶性肿瘤的病人实施肿瘤切除或者活检,是获得病理诊断的重要方法。R-CHOP方案是治疗结外NHL DLBC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31岁,因妊娠合并Ⅱb期宫颈小细胞癌,行子宫广泛切除+双侧卵巢移位术及放化疗后2个月,发现右上腹部肿块1周于2009年12月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4月5日(预产期2009年1月12日),妊娠早期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末次阴道检查为妊娠27周+5,宫颈呈中度糜烂样.2008年12月妊娠足月因产科指征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经过顺利.产后恶露持续不净,色鲜红,量较多,伴异味,于产后48 d来院复查.妇科检查:宫颈失去正常形态,呈菜花状,直径约9 cm,表面可见破溃,触血明显;双侧宫旁增厚、弹性差,似达盆壁.宫颈活检后病理诊断为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Ⅱb期.术前行顺铂+依托泊苷(VP)方案化疗,共4个疗程.  相似文献   

20.
患者31岁,因妊娠合并Ⅱb期宫颈小细胞癌,行子宫广泛切除+双侧卵巢移位术及放化疗后2个月,发现右上腹部肿块1周于2009年12月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4月5日(预产期2009年1月12日),妊娠早期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末次阴道检查为妊娠27周+5,宫颈呈中度糜烂样.2008年12月妊娠足月因产科指征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经过顺利.产后恶露持续不净,色鲜红,量较多,伴异味,于产后48 d来院复查.妇科检查:宫颈失去正常形态,呈菜花状,直径约9 cm,表面可见破溃,触血明显;双侧宫旁增厚、弹性差,似达盆壁.宫颈活检后病理诊断为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Ⅱb期.术前行顺铂+依托泊苷(VP)方案化疗,共4个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