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市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确定的6类艾滋病高危人群为对象,采取随机连续抽样方法,对某市上述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现场采血检测.结果 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抗体阳性检出率10.0% (25/250),暗娼、吸毒者...  相似文献   

2.
男男性行为者(MSM)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在MSM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我国目前MSM的艾滋病流行现状、高危行为现状、知识与行为分离现状及其艾滋病预防控制做一综述,探索MSM艾滋病有效的干预模式,为今后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合理建议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感染和高危行为情况,采取高危行为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滚雪球方法选取82名MSM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的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开展调查。结果:通过高危行为干预,使得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近6个月性病感染率下降。结论:在MSM人群中开展高危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男男同性恋人群健康教育干预及其效果研究,探索建立针对男男同性恋(MSM)人群预防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干预模式。[方法]通过非政府组织以小组参与式同伴教育方式,针对101名男男同性恋者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高危行为干预,通过调查干预前(2006年9月)后(2007年8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信念及行为的变化,评估该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通过非政府组织采用小组参与式同伴教育对提高101名男男同性恋者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和改变其高危行为有显著的效果。[结论]通过非政府组织小组参与式同伴教育能够有效提高MSM群体的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并相应改变其高危行为,但是存在认知与行为分离的现象,加强安全性行为的促进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安全套促进也需要人性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AIDS危险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男男性接触者(MSM)多性伴和性行为多样性,使他们处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危险中。卫生部2006年通报显示我国MSM人群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率为1%~4%,已经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解MSM人群高危行为变化趋势,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陈鑫  朱晨  陆虹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0):478-479
<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该人群的多性伴、无保护性性行为和双性性接触等高危行为构成HIV/AIDS在该群体中高度流行的条件。为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桂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MSM人群活动室、深入MSM人群酒吧、发展同伴教育及MSMQQ群网络信息联系等方式,以桂林市MSM活动室、酒吧中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为干预及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宣传活动,干预前后采用国家统一使用的《MSM健康调查问卷(Ⅲ)》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问卷干预前315人,干预后346人。干预后调查对象对大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目标人群发生同性或异性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目标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的比例亦有明显的提高(P=0.000)。在自我评估性取向、是否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性伴数等3个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但改变不大,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MSM人群活动室、以MSM人群的活动场所为切入点、取得场所业主支持和配合、依靠同伴教育和目标人群QQ群信息联系等方式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宣传干预,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无锡市艾滋病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男男性行为者、嫖客等人群进行监测,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锡市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为81.0%;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男男性行为者和嫖客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0%、3.50%、12.50%和0.10%;45.75%的暗娼和32.62%的嫖客能够100%使用安全套;43.33%的性病门诊就诊者最近三个月与小姐发生过性行为,65.63%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六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结论应探索不同形式的艾滋病高危干预工作,促进艾滋病高危人群改变其高危行为方式,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奉贤区不同特征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现况,为该地区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了解该辖区内不同特征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并对该人群接受的干预措施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发现,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一般人群高.接受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服务,暗娼人群为67.80%,而吸毒者为39.5%,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为12.8%,青年学生为49.9%.各类人群接受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比例均较低(低于30%).社区居民和流动人群最近1年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比例达33%,其中流动人群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15.80%.男男性行为者中每次肛交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39.13%,最近1次肛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58.69%.结论 各类人群防治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和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黄埔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群组干预实施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行为变化,评价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群组干预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24名自愿参加该研究艾滋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12人,对照组112人。干预组接受群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然后比较两组人群在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在安全性行为、艾滋病咨询、检测相关行为和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在实施6个月后在知识知晓率、性行为改变、求医行为、艾滋病咨询机构和检测机构利用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艾滋病高危人群通过群组干预后,可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依从性,改善性方式相关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群组干预是该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成浩  顾静  缪小兰  张轩 《疾病控制杂志》2013,(12):1086-1088
目的了解无锡市艾滋病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男男性行为者、嫖客等人群进行监测,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锡市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为81.0%;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男男性行为者和嫖客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0%、3.50%、12.50%和0.10%;45.75%的暗娼和32.62%的嫖客能够100%使用安全套;43.33%的性病门诊就诊者最近三个月与小姐发生过性行为,65.63%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六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结论应探索不同形式的艾滋病高危干预工作,促进艾滋病高危人群改变其高危行为方式,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社区小组驻点式干预模式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选取一家男男性行为人群聚集的洗浴中心,实施为期1年的社区小组驻点式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场所的顾客进行关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性行为变化、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意愿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社区小组驻点式干预1年后,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5.25%,上升为干预后的95.50%;最近1年安全套使用情况中,从未使用比例由7.00%下降为1.00%;每次都用的比例由52.00%上升至79.00%;接受艾滋病知识宣传及安全套发放比例由77.00%上升至95.00%;接受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比例由66.00%上升至92.00%;接受同伴教育比例由33.00%上升至91.00%。上述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小组驻点式干预模式提高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了其高危性行为发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剑阁县暗娼、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简称MSM)、流动人口、青年学生和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及高危行为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基线调查工作手册》中抽样方法选取6类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6类人群知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5.302,P0.001);影响艾滋病知晓主要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安全套发放和使用宣传、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结论剑阁县示范区各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较低,高危人群HIV检出率高,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心理歧视突出,应加紧采取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艾滋病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男男性同性恋(MSM)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男男同性恋中的同伴教育者组织联谊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21-30岁年龄者占65.6%;56.3%的人曾与女性有过性交;26.8%第一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在16-18岁,最小13岁。73.4%的调查者在过去的6个月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中35.8%有过口交行为,68.8%有过肛交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4%。结论邯郸市男男同性恋者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因此,需加强在该人群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工作,以阻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安徽省3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关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对暗娼、男男性行为者及吸毒者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2.4%,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6.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男男性行为者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9%,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2.7%,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8%;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0%,最近一个月内有过注射吸毒行为比例为54.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7%.结论 今后应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3类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检测工作,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加强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三亚市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对相应人群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三亚市128名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7.5%;最近6个月内有过同性肛交性行为者占64.8%,最近1次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1.7%;存在商业性行为、吸毒行为及异性性行为;HIV感染率为1.6%,梅毒阳性率为5.5%.结论 三亚市高校学生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存在知识一行为分离现象无保护高危性行为较为普遍,梅毒感染率高,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辖区高危人群(男男性行为、暗娼、流动人口)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现状,制定针对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我们进行了辖区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的监测分析.方法:应用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TRUST 试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TP)方法对216份高危人群血清中HIV抗体和抗梅毒抗体及滴度进行检测,检测后个别告知和保密[1].结果: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率为6.56%,暗娼和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率为零.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感染率为26.23%,明显高于暗娼人群(5.26%)和流动人口(0).结论:辖区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开展更为广泛的健康教育,让每个高危性行为人了解和掌握预防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方法,做到预防教育为主,治疗为辅,充分发挥疾病预防工作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防止艾滋病、梅毒的蔓延流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with men,MSM)艾滋病新发感染率逐年上升,对MSM人群实施高危行为干预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工作之一[1]。由于同性恋群体有一定的隐蔽性,目前我国有关同性恋人群规模估计方面的数据相对  相似文献   

19.
张小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98-3899,3903
目的 研究如何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活动.方法 对丰台区大红门街道的18家娱乐场所的高危人群开展艾滋病的干预活动,在干预前后对她们对艾滋病的知识水平、防治意识及防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干预,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上升.结论 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目标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防治意识和行为正确率,对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推行百分百安全套活动和建立安全性行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降低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信息教育与交流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艾滋病、性病疫情在高危人群中流行及高危类型和场所分布情况,了解健康信息教育与交流的干预模式对目标人群艾滋病认知、行为改变情况;探索在民族地区预防控制艾滋病经高危人群传播的方法,为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哨点监测方案,对高危类型中暗娼人群(FSW)连续3年开展6轮HIV监测,并进行艾滋病信息教育与交流的行为干预。[结果]2005年当地FSW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29.5%,2007年知晓率67.9%。2005年高危场所FSW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不到14%;2007年为74.4%,2005年高危场所季度干预覆盖率3%;2007年为60%,FSW人群计划定期健康检查的比例干预前47.6%提高到74.1%;显示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有明显成效。[结论]艾滋病的传播与其行为密切相关,其传播的特殊性、单一性为预防控制提供了依据,对FSW实施有效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与信息交流的干预措施,促其改变高危行为,减少危害措施,就能有效遏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