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魏秀丽 《职业与健康》2004,20(4):126-127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Tretinoin)与复方血宁(As2O3)联合治疗40例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全反式维甲酸每日40~60 mg,分2次口服,同时联合运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0.1%复方血宁注射液5~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8~45 d,具体疗程依据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变化而定.结果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8例,CR率为70%,部分缓解(PR)8例,PR率为20%,未缓解(NR)4例,NR率为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全反式维甲酸与复方血宁联合是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5,(1):33-34
目的探讨口服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6年经ATRA和化疗联合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再进行序贯化疗巩固治疗4个疗程后,处于分子水平缓解的7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砷剂组(n=40)与非砷剂组(n=35)两组。非砷剂组采用小剂量化疗(MTX+6-MP)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方案,砷剂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口服砷剂(复方黄黛片)24个月进行治疗,长期观察后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6个月~5年的随访过程中砷剂组预计治疗后5年内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3.3±5.3)%和(87.3±5.4)%,均高于非砷剂组的(62.6±6.6)%和(77.4±6.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服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远期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可延长生存时间,减少病症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长期无复发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应用As2O3联合ATRA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单一化疗药物高三尖衫酯碱(H)或柔红霉素(DNR)。结果:21例患者中19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CR)率90.47%;1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罗贞 《现代保健》2011,(20):27-28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将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42例,平均分为3组,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A组单独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B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C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组两种联合治疗方案优于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该使用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照护干预对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APL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照护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照护、并发症照护等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及死亡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及SAS均显著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照护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全反式维甲酸(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8例,结果完全缓解(CR)12例(66.7%),部分缓解(PR)3例,无效(NR)3例,总缓解率83.3%,在治疗过程中无骨髓抑制现象,无DIC发作,副作用轻微,观察表明,全反式维甲酸是治疗APL的理想药物,具有有效、安全、副作用轻及对支持疗法要求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周血形态复查规则设定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的特点,设定推片规则,瑞-吉染色后100个或者200个白细胞,将颗粒增多作为高度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和患者全反式维甲酸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在1500份符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的标本中,经过推片规则检测,检出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度疑似患者,通过骨髓MICM的分型,从而可以确诊19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2a有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形态的复查时间与全反式维甲酸的首次治疗时间进行比较,两组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通过设定推片规则,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液形态,从而能够筛选出高度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外周血形态复检规则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维甲酸、化疗、小剂量肝素合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15例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适量化疗诱导分化至完全缓解(CR),同时予以小剂量肝素。结果APL的完全缓解率达86.7%,平均缓解时间达37.4d,无一例DIC发生。结论维甲酸、化疗、小剂量肝素合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预防DIC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PL 2008方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合并感染治疗效果,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作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方案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观察组APL 2008方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和柔红霉素(DNR)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应用ATRA联合ATO,观察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治愈率为34.88%,观察组感染治愈率为72.09%;观察组复发率为11.63%,对照组复发率为37.21%,观察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要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P 2008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早期病死率,治疗的预后较理想,APL 2008是一类有效治疗患儿ALP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三氧化二砷(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化疗的序贯巩固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1996~2006年间诊断为APL的40例患者,缓解后用序贯方案进行巩固治疗的24例,回顾性地与单用维甲酸进行巩固治疗的16例作比较,随访时间至少超过5年,评价两组间的复发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接受序贯巩固治疗患者的复发率仅4%,单用维甲酸组复发率为26.6%,5年生存率两组分别为96%及81%。结论接受序贯巩固方案有利于减低APL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AP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ATRA、As2O3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后给予联合化疗、ATRA及As2O3序贯治疗。结果ATRA组和As2O3组CR率分别为79%和90%(P>0.05)。两组高白细胞综合症发生率分别为52.6%和40%(P>0.05)。ATRA组6例DIC死亡4例,As2O3组6例DIC死亡1例。As2O3治疗4例复发APL达CR3例。结论ATRA、As2O3治疗APL的CR率及高白细胞综合症的发生率无差异,As2O3治疗复发APL及ATRA耐药的患者疗效好,可降低APL合并DIC患者的死亡率,以联合化疗、ATRA与As2O3序贯治疗作为APL达CR后的巩固强化治疗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短疗程三氧化二砷(ATO)与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2例AP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2例),均采用ATRA单诱导或ATRA与ATO双诱导达完全缓解(CR),CR后均给予3个周期的DA方案巩固治疗,此后,分别采用短疗程ATO和常规疗程ATO与DA方案、ATRA序贯治疗.结果 对照组1例退出治疗,余61例均处于CR状态.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皮肤色素沉着或皮疹、末梢神经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心电图改变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疗程ATO与ATRA联合序贯治疗APL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全反式维甲酸(ATRA)可使60 %~8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缓解。但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维持治疗中易产生耐药,短期内出现复发,再用维甲酸治疗则无效。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三氧化二砷(ATO)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13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13例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3 6岁(16~5 7岁) ,均符合第六届全国血液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首次应用ATRA口服完全缓解12例,口服白血康完全缓解1例)。其中12例直接应用ATO治疗,1例继续口服ATRA完全缓解半年后再次复发,改用ATO治疗。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采用化疗与三氧化二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住院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患者,进行化疗)和试验组(25例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概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概率(60.00%),试验组患者高血糖发生概率(4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高血糖发生概率(12.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异常、维甲酸综合征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采用化疗与三氧化二砷联合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刊综合三家医院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6例,证明其缓解率比其他化疗药物高,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用药方便,是目前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有效药物。经长期随访,认为采用交替组维持治疗者生存期、存活率优于维甲酸组,维持治疗持续时间以3年为宜。并认为复发后单用维甲酸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病研究室(050000)姚尔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亚型,以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按FAB及我国分型为M3。...  相似文献   

18.
孙英兰 《现代养生》2011,(16):23-28
王振义,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次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5例初发APL患者,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用药方法:ATRA30~60mg/d;0.1%As2O3注射液10ml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4~5h,1次/d,28d为1个疗程。观察完全缓解率、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25例初发APL患者早期死亡2例,23例获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2%;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25.5±4.5)d;15例(60%)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出现WBC升高,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后均能恢复;10例(40%)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经调整剂量及应用护肝药物后均能恢复。随访至2005年12月(4~28个月),23例获完全缓解的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ATRA联合As2O3治疗初发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且能缩短达完全缓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2007年12月我们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与小剂量HA方案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