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爱芳 《现代保健》2009,(27):182-182
目的长期化疗的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很多,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化疗药物外渗,早期有效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减轻的痛苦和对化疗的恐惧,更能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方法1%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行局部封闭,欧莱凝胶涂抹患处。结果通过对30例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事件,早期使用利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和欧莱凝胶涂抹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没有一例出现皮下组织缺血、坏死现象。结论上述处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毒性反应、避免溃疡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患者5例,针对化疗药物外渗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 5例患者经过静脉注射解毒剂、局部封闭、局部外敷、药物外敷、物理疗法后1周内静脉变软,肤色正常。结论化疗时针对药物外渗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及山莨菪碱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对59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联合使用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及山莨菪碱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结果59例患者伤口均达到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 d。结论联合应用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及山莨菪碱局部封闭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显著,且可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科90例肿瘤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化疗的观察和护理.结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1例,按药物外渗处理后无不良反应.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能有效的保护静脉及预防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早期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性选择2007年3月~2009年6月我院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2 h病例27例为实验组,2004年3月~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2 h病例2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50%硫酸镁外敷,实验组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95%乙醇田七粉浸泡液外敷。结果实验组肿胀消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进入水泡损伤期的病例比例明显减少。结论发生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早期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95%乙醇田七粉浸泡液外敷优于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50%硫酸镁外敷。  相似文献   

6.
化学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治愈率,而且对晚期肿瘤有控制和减轻病人痛苦的作用.在进行化学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其中,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和组织损伤是较常见的副反应.正常用的化疗药物中,有些药物对局部刺激较严重,输注时一旦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溃疡,甚至坏死.特别是长期多疗程化疗,患者静脉损伤严重,静脉穿刺困难,更易发生渗漏.现将药物外渗的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如果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严重者可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分析外渗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化疗人数352人次,化疗次数共1526例次,出现外渗次数共422例次,外渗发生率为3.6%,局部出现水泡2例,皮肤颜色局部改变1例,未出现组织坏死。2原因分析2.1患者因素肿瘤患者长期、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进行观察及原因分析,提出化疗药物外渗防治措施,降低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 对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出现护理药物外渗的原因包括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落实不够,护士操作不当及责任心不强等.结论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专业技能训练,以达到减少肿瘤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患者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较强,长期使用会使血管变黑或色素沉着,一旦外渗甚至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因此,如何护理好静脉血管对化疗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对2001年3月∽2004年3月中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小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26-3127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科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的PICC管进行置管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显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术可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注,防止化疗药物外渗,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0%硫酸镁湿敷联合康复新应用对长春瑞滨(NVB)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7年197例及2007—2010年312例接受含长春瑞滨方案化疗的患者发生长春瑞滨外渗后的处理方法,并对其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85%,试验组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P〈0.05);在缓解疼痛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硫酸镁+地塞米松+维生素c+生理盐水湿敷,辅以康复新外用,治疗长春瑞滨外渗,疗效显著。选择正确输液方式、静脉血管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发生外渗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药物的再损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朱媛媛 《现代保健》2011,(26):68-69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近4个月门诊化疗患者共23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注化疗药物,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有效地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浅静脉留置针为门诊肿瘤患者化疗提供了良好的帮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耿俊颖  李静 《中国校医》2011,25(11):859-86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置管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心静脉置管组40例,浅静脉置管组40例。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7.5%,浅静脉置管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χ2=4.619,P>0.05)。中心静脉置管中位留管时间为38 d,外周静脉置管中位留管时间为3 d。中心静脉置管组没有一例发生化疗所致栓塞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而浅静脉置管组则有45%的病例发生化疗所致药物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长期保留,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作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应用日渐广泛。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发生渗漏性损伤约4.56%。一旦发生化疗药液外渗,轻者造成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进程。探讨化疗药液外渗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璇 《中国保健》2006,14(24):74
目的减轻化疗药品长春瑞滨对外周表浅静脉的刺激性,减少由于外渗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方法根据长春瑞滨外渗的临床分期及表现,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发生外渗后,给予封闭及药物外敷等对症治疗.结论经过临床实验,使用的措施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表浅静脉,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PICC置管在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传统的化疗给药物途径为反复表浅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加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容易造成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等,导致血管损伤甚至皮肤组织坏死,直接影响化疗效果。而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适用于5天以上中长静脉输液治疗和静脉输入治疗性药物,尤其是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的患者,不仅可以减少频繁穿刺所致局部皮肤出血和感染,而且还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方便、有效、安全的静脉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2例,其中有16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化疗性静脉炎,进行了相应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其中有16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为38.10%,明显低于文献报道。通过积极的治疗、护理16例化疗性静脉炎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正确的选择血管穿刺部位,严格进行护理操作规范,引路注射及化疗后冲洗,调整化疗药物的浓度及PH值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局部外渗药物浓度,局部封闭,局部冷、热敷,硫酸镁外敷,静脉输入地塞米松,采用民间疗法等方法对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易引起药物外渗或外漏,造成静脉、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为减少病人痛苦,我院对化疗病人分别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化疗两种方法.现对2004年1月~2007年9月间120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进行比较,观察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韦秀芹 《工企医刊》2009,22(5):59-60
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性非常大,常可引起静脉炎或栓塞性静脉炎,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一旦发生渗漏,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关节,为了保护静脉和药物外渗,主张从中心静脉给药,由于中心静脉给药不仅所需费用高,而且深静脉置管和PICC置管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我院在化疗过程中一般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静脉化疗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用于静脉化疗的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或细胞毒制剂,对静脉血管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化疗药物不慎外渗不仅影响化疗过程以及化疗药物的剂量准确性,而且可以引起局部皮下及深部组织红肿、水泡、烧灼、疼痛,甚至坏死、溃疡;长期反复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可对静脉血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