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为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1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40名不接触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用冷消化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分析尿铅含量与空气中铅浓度、工种、工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该企业车间空气浓度的超标率为20.83%,接触组的尿铅超标率为63.41%,尿铅超标率和平均值在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工种的尿铅超标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空气浓度未超标车间也存在工人尿铅超标现象。尿铅含量与工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受到明显的职业危害。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监测,定期体检,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仓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方法生产车间空气铅烟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铅尘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76名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测定。结果①车间内采集8个点的空气样,铅烟5个点,其中3个点超标,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1.4倍;②76名员工尿铅超标(尿铅值≥33.78μmol/L)有44人,其中轻度中毒(尿铅值≥57.91μmol/L)有24人;③各工段间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④男女和不同工龄间的尿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工作场所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应引起该单位对车间环境、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孙玉敏  朱峰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31-1832
目的了解滕州市某蓄电池企业空气中铅尘(烟)浓度及工人的尿铅含量。方法车间空气中铅尘(烟)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职工尿铅水平采用"尿中铅的双硫腙法"进行测定。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烟)浓度超标点较多,铅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超限倍数达32倍,铅烟最大超限倍数达50.5倍;203名职工尿中铅含量超标人数75人,超标率36.95%,机修工尿中铅含量超标率高于其他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急慢性铅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效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荆门市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蓄电池厂415名铅作业工人进行尿铅检测分析,了解该蓄电池厂工人体内铅负荷情况,筛查观察对象,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15名铅作业工人晨尿,按照WS/T17-1996方法进行尿铅检测。参照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尿铅≥0.07mg/L为超标(即观察对象限值),比较不同车间、性别、年龄段间尿铅超标率的差异。[结果]415名铅作业工人尿铅均数为(0.077±0.099)mg/L,超标人数92人,超标率为22.17%。合金车间、化成车间、制板车间、成品车间的工人尿铅超标率分别为37.50%、16.07%、16.25%、33.07%,其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9,P=0.001)。男女工人尿铅超标率分别为24.66%和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7,P=0.060)。年龄段越大,超标率越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9,P=0.072)。[结论]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超标明显;合金车间、成品车间工人的尿铅超标率较高;男性工人尿铅超标率高于女性;工人尿铅超标率有随年龄段增大而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耀荣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2):152+154-152,154
目的测定铅职业接触者尿铅含量,评价尿铅在职业病诊断方面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尿样经硝酸酸化,以氯化钯为基体改进剂,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16份尿样检测结果中尿铅超标14人,超标率为12.1%;男性超标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不同工种间和不同工龄间工人超标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1、χ2=9.37,P<0.05)。结论铅接触作业工人尿铅超标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工人职业健康监测工作,改善车间环境,提高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会区电池厂作业工人尿镉、尿镍含量水平及作业环境镍尘、镉尘浓度检测。方法选择新会区两间镉-镍电池厂233名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作业工人的尿镍和尿镉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作业车间空气中镍尘、镉尘的浓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电池厂车间空气中镉尘和镍尘含量不超标,设备陈旧的电池厂镉尘和镍尘含量超标率分别为30%和20%;两电池厂间作业工人尿镉、尿镍检测的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作业工人间的尿镉、尿镍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作业工人间的尿镉、尿镍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电池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并改良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加强作业工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会区铅接触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选择新会区2家蓄电池厂253名铅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测定ZPP,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作业车间空气中的铅烟及铅尘的浓度。结果 A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不超标,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223.9 g/L±86.31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43 mol/L±0.47 mol/L;B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超标率分别为20%和30%,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323.17 g/L±96.77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80 mol/L±0.60 mol/L;两蓄电池厂铅作业人员血铅和ZPP检测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5、14.85,P0.05);两厂男性和女性铅作业工人Pb B浓度与ZPP浓度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970、0.929,P0.01)。结论建议铅作业工厂改进生产工艺,改良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对铅作业工人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8.
黄旭  王国彬  范秀红  黄世祺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53-1354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含量情况,为企业预防和控制铅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W S/T 18-1996的检测方法,对该厂127名铅作业工人进行尿铅含量检测。结果 127名铅作业工人中有23人尿铅含量超过限值(≥0.34μmol/L),超标率为18.11%;37人尿铅含量超过诊断值(≥0.58μmol/L),超标率为29.13%;不同工龄尿铅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铅超标率与性别、年龄无直接关联(P>0.05)。结论该厂铅作业工人受铅危害影响较严重,应引起企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预防和控制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韦丽丽  石莉莉  朱国强  劳哲  何昭  江恩源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37-2738,2741
目的对某蓄电池厂355名铅作业工人进行尿铅检测,了解该蓄电池厂工人体内铅负荷情况,筛查观察对象,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WS/T 17-1996《尿中铅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进行尿中铅性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55份尿样检测结果中,尿中铅含量超标者共20人,超标率5.63%;男性超标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和不同工龄工人间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蓄电池厂工人尿铅超标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应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测工作,并改善车间环境,同时提高工作人员在生产中自我防护意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溧阳市涉铅企业在职工人尿铅水平状况。方法 2011年对溧阳市379名涉铅企业职工,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尿铅水平检测。结果尿铅均值为0.08 mg/L,超标率为11.87%;其中,男职工117人,尿铅均值为0.09 mg/L,超标率为17.09%,女职工262人,尿铅均值为0.07 mg/L,超标率为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较长职工尿铅超标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接触铅可导致铅在人体内的蓄积量增加,做好防护工作,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可减轻铅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林静  王劲 《职业与健康》2010,26(8):859-861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职业性铅危害情况,探索职业卫生预防模式。方法接触铅作业的工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包括内科、耳鼻喉、听力、心电图、血常规和尿常规,并测定其血铅、尿铅浓度。结果361名接触铅作业工人有143人尿铅含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70μg/L),53人血铅含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400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人血红蛋白下降,44人耳鼻喉检查发现异常,68人听力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尿铅浓度与铅接触浓度有关,随着铅接触浓度的增加,血铅、尿铅平均浓度增加。血铅、尿铅超标率与接铅工龄有相关性,接铅工龄在5年以上组血铅、尿铅超标率明显高于0~1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5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厂铅作业工人受铅危害影响情况较重,工作场所中高浓度的铅烟、铅尘是造成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该厂应进行工艺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铅污染,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铜冶炼企业铅作业工人铅接触情况并探索铅职业接触人群健康损伤效应的敏感生物指标,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昆明市东川区某中型铜冶炼生产企业448名铅作业工人为铅接触组,以200名不接触铅的管理、行政、营销、后勤等非接铅作业者列为对照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检测2组人员尿铅、红白细胞锌原卟啉和血红蛋白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尿铅检测648人,超标7人,浓度范围为1.0~220μg/L,工人工龄均值7.2 a,年龄均值40.2岁,平均尿铅浓度为(22.3±19.66)μg/L。接铅组工作场所空气中定点铅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超标率为16.7%,个体接触铅烟(尘)C_(TWA)超标率为15.2%。尿铅升高、ZPP升高和Hb下降检出率与对照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铅中毒观察对象和疑似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检出率为0.5%和0.6%;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最高(19.60%);尿铅、Hb与ZPP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该厂应加强作业场所的监测评价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于铅超标岗位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在职业健康体检建议选择合适的铅检测指标,结合红细胞锌原卟啉检测,能更好地反映铅对人体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某蓄电池厂244例尿铅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工人的尿铅水平,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铅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4份尿样检测结果中尿铅超标者共22人,超标率9.02%;男性超标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工种间和不同工龄间工人超标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统计结果表明该公司职工尿铅超标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应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测工作,并改善车间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同时提高工作人员在生产中自我防护意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和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522名铅作业工人为接触组,108名后勤和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血铅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并根据接触时间和工龄计算每个工人的累积接触剂量,分析血压异常和心电图异常与铅接触的关系。结果铅作业工人外周血铅浓度为(471.3±184.6)mg/m3,高于对照组的(193.3±87.0)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环境铅的接触剂量与血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5);未发现不同累积铅浓度组和血铅浓度组血压异常率存在差异(P0.05);各累积接触剂量组和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率随血铅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结论铅可导致心电图的异常,影响心脏传导功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状况和工人尿铅水平。方法车间空气铅烟、铅尘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工人尿铅水平采用“尿中铅的双硫腙法”进行测定。结果车间各部位空气中铅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最高超过国家标准的25倍;272名工人尿铅超标(≥0.07mg/L)人数121人,超标率44.49%,接铅工人尿铅超标率(46.91%)高于行管后勤人员(24.14%)(P〈0.05)。结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严重,应加强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职业性铅中毒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职业卫生达标环境铅作业人员血铅(PbB)和血锌原卟啉(ZPP)的变化。方法选择金华市某蓄电池厂149名铅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铅烟和铅尘的浓度,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B的浓度,用ZPP-3800型血液锌卟啉仪测定ZPP的浓度。结果经蓄电池行业整治后该生产车间岗位铅烟、铅尘的超标率为0,149名铅作业人员的PbB浓度为53μg/L~593μg/L,超标19人,超标率为12.8%;ZPP浓度为0.09μmol/L~9.95μmol/L,超标36人,超标率为24.2%。女性工人的PbB和ZPP超标率男性工人。不同工龄铅作业工人的PbB和ZPP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铅作业工人的PbB浓度和ZPP浓度有相关性,而女性工人无相关性。结论职业卫生达标环境铅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也不容忽视,建议对铅作业工人开展PbB和ZPP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深圳市某化工厂的铬作业工人的尿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月,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某化工厂车间空气中铬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对铬酸盐车间182名生产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自觉症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内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项目检查及尿铬测定。由该地不接触铬作业的某加工厂91名生产工人(车工、钳工、电工)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接触组与对照组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没有明显差别;工龄越长的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越高;铬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损害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鼻黏膜红肿、鼻中隔糜烂、鼻中隔穿孔、鼻甲肥大、咽部充血及皮肤损伤等体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接触组工人鼻中隔穿孔、溃疡及咽部充血在工种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肝肿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尿铬浓度和异常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工作场所空气中铬浓度的升高和工龄的增加,铬作业工人的尿铬浓度和异常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工人工龄越长,对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越高;工龄增加、工作场所中铬浓度越高,铬接触对健康的损害越严重;铬作业工人肝脏增大与接触铬有关;而工龄增加、工作场所中铬浓度超标是导致尿铬水平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情况和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水平及其关系,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进行检测,以接触氟作业工人136名为接触组,不接触氟员工72名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尿氟含量检测,分析尿氟含量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关系。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超标率为60.71%;接触组工人尿氟含量(92.63±55.65)μmol/L,高于对照组尿氟含量(30.56±10.82)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作业工人主要临床自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含量随着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尿氟含量与所处岗位空气中氟化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该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较为严重,接触氟作业工人受到一定的职业危害,应完善工作场所的除尘排毒措施,加强作业工人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尿氟是一个良好的氟接触指标,尿氟检测能反映作业工人接触氟的程度和体内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职业性铅接触对工人的肝脏毒性,探讨血铅浓度变化和肝脏损害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寻找铅对肝毒性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以蓄电池制造企业108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以同一企业非铅接触的76名工人和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选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作为肝毒性的效应指标,分析不同血铅水平和肝损害效应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车间空气中铅烟和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分别为0.89mg/m3和0.25mg/m3,超标率分别为50.00%和60.00%。②随着环境铅接触水平的增加,ALT和TBIL的异常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平均浓度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职业限值组存在血铅超标现象,异常率为31.03%。超职业限值组和职业限值组血铅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铅作业工龄的增加,血铅、ALT和TBIL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铅水平的变化和ALT、TBIL异常率的变化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引起血铅明显升高,肝功能效应指标ALT和TBIL不能敏感的反映铅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蓄电池企业铅污染现状、影响因素及铅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14家蓄电池企业开展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铅烟尘测定,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体检和调查。结果不同岗位的铅浓度超标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人员尿铅超标率为21.21%,不同工龄人群尿铅超标率随着工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2年后达最高值。结论作业人员尿铅超标率较高,提示生产企业应降低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并加强个体防护,减少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