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与中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蚌埠市初高中在校学生1 046名,使用父母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量表及攻击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愤怒得分高于男生,男生攻击总分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6.28,2.56,P值均<0.01);两两比较显示,初二学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初三、高一和高二的学生(P值均<0.05).男、女生在父母控制总分、父亲行为和心理控制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2,4.07,3.01,P值均<0.05);父母控制存在年级差异,两两比较显示,初中生父母控制水平高于高中生(P值均<0.05).父母控制与男女中学生的攻击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0.29),其中父母的心理控制与男生的攻击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23),父母的行为控制和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女生的攻击性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9,0.13,0.29,0.3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OR=0.50,95%CI=0.21~0.79)和母亲(OR=0.32,95%CI=0.02~ 0.62)的心理控制对男生的攻击行为具有预测性;对于女生而言,母亲的心理控制(OR=0.55,95%CI=0.23~0.87)和父母控制(OR=0.17,95%CI=0.01~0.33)可以预测女生的攻击行为(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不容忽视,对父母控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和控制中学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2.
了解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的关系,为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新乡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抽取399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女生的攻击行为总分及口头攻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女生(P<0.05).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口头攻击与母亲控制和父亲控制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独生子女初中生攻击行为总分、身体攻击和口头攻击与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总分、身体攻击、口头攻击及自我发泄均与矛盾性呈正相关(P值均<0.05).组织性对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控制对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30,0.216,P值均<0.01).结论 家庭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能降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父亲控制、母亲控制、矛盾性能增加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与自我接纳程度、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攻击性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新乡3所院校随机抽取的98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和攻击总分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7.17,4.21,2.05,3.63,P值均<0.05);独生子女身体攻击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39,P<0.05);受过处分的大学生间接攻击得分高于未受过处分的大学生(t=2.60,P<0.01);不同留守经历大学生间接攻击、敌意和攻击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39,4.61,3.37,P值均<0.01);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大学生身体攻击、愤怒和攻击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70,3.94,3.37,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攻击行为总分与自我接纳呈正相关,与实际家庭亲密度及实际家庭适应性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0.09,-0.07,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接纳、性别、是否受过处分、留守经历和期望家庭适应性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总分有一定预测作用(P值均<0.05).结论 自我接纳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相关.学校应针对性开展关于自我接纳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保持合理的自我接纳水平,同时家庭成员应培养良好的亲密度与适应性,达到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我国5个地区共20 747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文版(BWAQ-RC)、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农村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和心理韧性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共20 747人,平均年龄(13.71±2.51)岁,留守儿童5483人,占26.4%,非留守儿童15 264人,占73.6%。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留守儿童中攻击行为阳性检出者1 525人,占2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人际协助、情绪控制、家庭支持3个维度得分低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目标专注维度得分高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主要照料人父或母、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主要照料人管教方式为溺爱、粗暴、变化无常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攻击行为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儿童期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的关系,为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省6所高校的大二和大三共3 850名学生,采用《网络欺凌情况调查问卷》和《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5.22,4.39,7.53),父母离异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各因子报告率均高于父母未离异大学生(x2值分别为86.80,134.06,130.18,175.64,118.46);除躯体忽视外,独生子女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等因子报告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x2值分别为9.44,12.44,21.18,2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实施网络欺凌网络言语欺凌、隐匿身份、网络伪造欺诈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9.35,5.59,5.83,7.57),独生子女实施网络欺凌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t值分别为2.79,3.74,4.78,4.40),父母离异学生实施网络欺凌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父母未离异学生(t值分别为6.99,6.78,8.04,1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大学生儿童期各虐待因子与实施网络欺凌状况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10,0.11,0.05,10.08,0.06,P值均<0.05).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经历会增加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干预留守经历对个体的负性影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5所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2 468名学生,使用自编问卷和童年期创伤问卷开展调查.结果 留守经历学生在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和童年期创伤总分上高于无留守经历学生(t值分别为3.01,3.13,3.24,2.27,3.60,P值均<0.05);父母外出情况和父母回来频率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总分存在交互作用(F=2.37,P<0.05);性别与生源、父母外出时对象年龄、父母外出累积时间和同父母联系频率的交互作用下对留守经历学生童年期创伤总分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9,5.23,5.93,5.11,P值均<0.05);父母离家时对象年龄与生源、性别、是否独生、父母外出情况和父母回来频率的交互作用下,以及同父母联系频率与生源、性别、是否独生和父母外出累积时间的交互作用下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8,4.25,3.32,2.86,3.45;3.82,4.02,2.64,3.29,P值均<0.05).结论 有必要高度重视相关人口学和留守信息对留守经历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预防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攻击行为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攻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对我国5个省份农村中小学生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忽视与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纳入研究对象16 977人,其中留守儿童5 477人,占32.26%,非留守儿童11 500人,占67.74%。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70.96±16.53 vs. 69.03±16.50、13.51±4.50 vs. 13.00±4.83、12.16±3.27 vs.11.92±3.34、12.07±3.86 vs. 11.79±3.82、15.54±4.58 vs. 15.35±4.55、17.68±5.34 vs. 16.96±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同性别(男生:33.19%vs. 29.60%;女生:28.91%vs. 25.63%)、小学4~6年级(31.26%vs. 25.16%)、初中(30.18%vs. 26.79%)、主要照料人为母亲(29.89%vs. 26.62%)、主要照料人管教方式为民主(26.99%vs. 25.12%)或严格(31.94%vs. 25.79%),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发生攻击行为风险是非留守儿童的1.105倍。性别、教养方式、躯体虐待以及心理韧性是攻击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P 0.05)。结论留守儿童发生攻击行为风险比非留守儿童高;男生、不良教养方式、发生躯体虐待与攻击行为正向关联,心理韧性与攻击行为负向关联。  相似文献   

8.
了解青少年逆境商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父母教育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采用逆境商反应量表(APR)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从山东济宁和枣庄地区随机抽取的515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 逆商总分在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段青少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04,3.920,0.707,P值均>0.05).女生延伸维度得分高于男生(t=-1.369,P=0.001),农村地区被试的延伸维度和归因维度得分高于城镇地区(t值分别为3.534,1.677,P值均<0.05),不同学段被试的控制维度和归因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65,8.940,P值均<0.05).青少年逆境商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父)偏爱被试(父)和偏爱被试(母)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6,-0.360,-0.351,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对被试的偏爱以及母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对逆境商具有影响作用,解释率为15.5%.在初中生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中的10个维度对逆境商有影响作用,解释率为96.2%;在高中生群体中,拒绝否认(父)和情感温暖(父)以及偏爱被试(父)对逆境商具有影响作用,解释率为6.7%;在大学生群体中,父亲偏爱对被试的逆境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解释率为5.7%.结论 人口学因素对青少年逆境商的影响甚小.在不同的学段中,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逆境商的解释率不同,但均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考察中学生羞耻倾向与敌意、愤怒、攻击行为的关系,为中学生精神卫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羞耻感量表、Buss-Perry攻击问卷,对方便抽取的哈尔滨市851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中学生羞耻倾向、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得分在性别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7.04,6.87,2.98,P值均<0.05),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中学生羞耻倾向、愤怒、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得分在年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73,3.63,5.77,4.05,P值均<0.05),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发展过程.羞耻倾向、敌意、愤怒与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间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敌意与愤怒在羞耻倾向预测攻击行为间多重中介作用(x2/df=4.11,CFI=0.901,TLI=0.907,RMSEA=0.047,SRMR=0.054).结论 中学生羞耻倾向可直接影响攻击行为,也可通过敌意、愤怒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0.
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生存理由及其相关因素,为大学生自杀的预测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9月23日对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全体3 133名大一新生进行自编大学新生留守基本情况问卷以及青少年生存理由量表测试.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生存理由总分及家庭凝聚力、同伴接纳、自我接纳得分(4.94±0.56,5.12±0.67,4.84±0.69,5.16±0.65)均比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5.00±0.57,5.22±0.66,4.92±0.71,5.24±0.65)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父母一方外出组生存理由所有因子得分均高于父母皆外出组,其中家庭凝聚力和自我接纳因子得分(5.18±0.67,5.21 ±0.66;5.06±0.67,5.1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留守开始年龄中,13~]8岁期间开始留守组自杀恐惧、家庭凝聚力、同伴接纳、生存理由总分均最高(F值分别为3.953,5.980,3.638,5.747,P值均<0.05).在与父母联系频次方面,与父母联系1~<2次/周的留守新生组自杀恐惧、家庭凝聚力、生存理由总分均最高(F值分别为5.954,15.566,11.373,P值均<0.05).方差分析发现,与父母联系频次对生存理由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5.950,P<0.01).结论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生存理由比非留守大学新生差.留守经历对大学新生生存理由影响的更多原因是情感沟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工读男生的攻击行为与儿童期受虐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为工读学生攻击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攻击性问卷、儿童虐待史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对研究组74名工读男生和对照组108名普通中学男生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攻击总分与躯体攻击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父亲憎恶显著低于对照组,躯体虐待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父亲鼓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工读男生言语攻击与双亲憎恶、母亲精神虐待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忽视呈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0.05);母亲关爱与言语攻击呈正相关,母亲关爱与愤怒、母亲鼓励与愤怒和敌意、父亲鼓励与敌意和攻击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工读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工读男生的儿童期受虐经历、父母养育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倾向现状及其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攻击行为问卷、原生家庭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特质焦虑问卷,对某大学405名大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27.7%的大学生表现为中度以上的攻击行为倾向;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水平显著低于暴力罪犯群体(P0.01)。攻击行为总分及4个因子与特质焦虑呈正相关(P值均0.01),攻击行为总分及除言语攻击外的3个因子与原生家庭呈正相关(P值均0.01),攻击行为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其他方面因子,敌意因子与人际关系敏感和其他方面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原生家庭和症状自评量表的其他因子能预测攻击行为倾向(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攻击行为倾向,特质焦虑、原生家庭及睡眠和饮食情况与攻击行为倾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考察中学生自尊、羞耻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中学生羞耻感量表和Buss&Perry攻击问卷,对从哈尔滨市方便抽取的l 17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主要攻击形式为敌意和言语攻击.男生的攻击行为总分、愤怒和身体攻击水平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806,3.864,4.279,P值均<0.05);高一学生攻击行为水平最高,初一学生的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初三和高一学生(P<0.05);在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维度上的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尊与羞耻、攻击行为及各维度间呈负相关,羞耻与攻击行为及各维度间呈正相关(P值均<0.05).自尊不仅能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攻击行为,还可通过羞耻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攻击行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172,0.150,中介模型拟合指标x2/df=2.924,CFI=0.899,TLI=0.912,RMSEA=0.038,SRMR=0.044.结论 中学生自尊、羞耻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密切,且羞耻在自尊预测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了解毕节市留守中学生欺凌行为情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制定和实施帮扶政策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Olweus儿童欺凌问卷、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多阶段整群分层抽取的毕节市735名留守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中,参与欺凌行为检出率为28.71%.男生参与欺凌行为(受欺凌、欺凌、欺凌-受欺凌)的比例均高于女生(x2=25.93,P<0.05);同学关系不好的留守中学生参与欺凌行为检出率高于同学关系好的学生(x2=12.46,P<0.05).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总分及消极情感在不同欺凌角色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76,2.86,3.30,5.98,4.72,P值均<0.05).多因素最佳尺度回归分析显示,欺凌行为、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对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均有影响(P值均<0.05).结论 毕节市留守中学生参与欺凌行为比例较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层面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提高其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东北某城市小学生家长对儿童情感忽视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小学生家长中开展预防儿童虐待提供参考.方法 对东北某城市2所小学一~六年级1 200名小学生家长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小学生家长中,对儿童的总情感忽视率为31.3%,男、女儿童情感忽视率分别为33.2%和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家长对儿童情感忽视的主要因素有儿童学习成绩、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父母童年期受虐经历及父母对情感忽视的认识(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家长中存在对儿童的情感忽视问题.应该重视在小学生家长中开展预防儿童情感忽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儿童期虐待与成年后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期留守的调节作用,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湖南中医药大学1 115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化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TQ-SF)和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测量学生心理及行为特征.结果 儿童早期虐待组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得分均低于非虐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人际安全感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5,-0.127,-0.132,-0.252,-0.196,P值均<0.05),确定控制感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1,-0.138,-0.115,-0.205,-0.125,P值均<0.05).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均对人际安全感得分(β值分别为-0.227,-0.147,P值均<0.05)和确定控制感得分有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74,-0.076,P值均<0.05).儿童期留守在儿童期虐待与成年后安全感之间起调节作用(P=0.004).结论 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对安全感起负向预测作用,儿童期留守在儿童期虐待与成年后安全感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倾向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非理性观念、控制倾向、原生家庭、人格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攻击行为问卷、主观幸福感测验等对某高校337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约1/3的大一学生表现为中度以上的攻击行为倾向;大一男生的攻击行为倾向总分和躯体攻击因子显著高于女生(P<0.05,P<0.01);大一新生的攻击行为倾向总分和躯体攻击因子显著高于大学高年级学生(P<0.01)。攻击行为总分、躯体攻击因子与主观幸福感、非理性观念、控制倾向、原生家庭及人格均呈显著相关;愤怒、敌意因子与除了人格外的其他4个因素呈显著相关;言语攻击仅和非理性观念呈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主观幸福感、非理性观念、性别、控制倾向和原生家庭能预测攻击行为倾向(P值均<0.01)。结论大学一年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攻击行为倾向,性别、主观幸福感、非理性观念、原生家庭和控制倾向与攻击行为倾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农村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12月分别在陕西省和重庆市各抽取3个区(县),再在每个区(县)抽取部分0~6岁农村儿童共1568名作为调查对象,用忽视率和忽视度描述其受忽视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忽视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568名调查对象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数分别为859和709名,总的忽视率为29.78% (467/1568),忽视度为48.51±6.49.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分别为34.34%(295/859)、24.26%( 172/709)(P<0.05),忽视度分别为49.59±6.54、47.19±6.18(P<0.05).0~2岁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8.59±6.33、45.78 ±5.94,3~6岁组分别为50.43±6.60、48.25±6.16;男童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9.83±6.67、47.36±6.28,女童组分别为49.32±6.38、47.01±6.08(P值均<0.05).0~2岁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率为39.33%(153/389)、18.54%(56/302);男童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率为34.91%(162/464)、25.13%(94/374),女童组分别为33.67% (133/395)、23.28%(78/335)(P值均<0.05).留守儿童中父亲文化程度低、儿童与母亲关系疏远者更容易受到忽视(OR值分别为1.29、1.55,P值均<0.05),非留守儿童中父亲职业为务农或外出务工、父母之间关系不好者更容易受到忽视(OR值分别为0.85、1.92,P值均<0.05).结论 西部地区农村儿童忽视状况较为严重,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两组儿童忽视率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探讨广东不发达地区留守中学生受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市阳江市、清远市1 105名留守初中和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学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留守中学生忽视率为70.9%,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管教方式民主、与父母联系越频繁,其忽视发生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49,15.33,12.28,8.05,P值均<0.05).控制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管教方式、联系频率等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管教方式(OR=2.01,95%CI=1.23~3.26)、联系频率(OR=1.75,95%CI=1.12~2.72)、监护类型(OR=1.85,95%CI=1.04~ 3.30)与留守中学生忽视呈正相关;母亲文化程度与留守中学生忽视呈负相关.结论 留守中学生受忽视状况严重,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应合力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减少忽视的发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冲动及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为针对性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9 8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自杀行为、自杀意念、自杀态度、冲动行为量表、外显攻击量表等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自杀态度更倾向于包容和理解,其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的检出率(16.40%,2.46%)均明显高于男生(10.27%,1.11%)(x2值分别为9.997,62.507,P值均<0.01);在冲动行为调查中,女生在“动机性冲动”“认知性冲动”及总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11.236,10.930,9.464,P值均<0.01);在攻击行为调查中,女生倾向于采取“愤怒及敌意”,而男生倾向于采取“身体及语言攻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43,3.050,-26.591,-8.729,P值均<0.01).结论 女生较男生易出现冲动行为,易采取愤怒及敌意的攻击行为,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及行为,而男生则容易出现身体及语言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