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一九五六年De等发现了肠毒性大肠菌(ETEC)后,很多国家相继有ETEC引起儿童、成人和旅行者急性腹泻的报导,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常见。由于本菌产生的不耐热和耐热肠毒素(LT/ST)可引起霍乱样腹泻,近十年来对LT测定的  相似文献   

2.
产肠毒素大肠肝菌(ETEC)是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腹泻病原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ETEC所产生的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与腹泻密切相关。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LT和ST的检测,但对编码LT和ST的Ent质粒研究较少。为  相似文献   

3.
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近来在病原学上被认为和不同地区所有年龄组的人群腹泻有关,这些细菌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为婴儿周期性腹泻,儿童非特异性腹泻,严重霍乱样病以及旅行者腹泻。这些大肠杆菌在小肠中生长,由其产生一种或二种肠毒素导致腹泻:一是不耐热肠毒素(LT),具有抗原性,与霍乱肠毒素类似;  相似文献   

4.
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定时定量PCR法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产毒素菌大肠埃希菌(ETEC)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患者除腹泻也可呈轻度水泻或严重的霍乱样症状。ETEC中的肠毒素可分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目前检测肠毒素ETEC的方法主要有动物试验、组织培养和免疫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检测周期长,操作繁杂,灵敏度不高。一般PCR方法虽然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较强,但存在假阳性、灵敏度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产毒素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例疑似霍乱腹泻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小儿急性腹泻及旅游者腹泻的主要原因。其致病机理主要为ETEC可以产生肠毒素即热敏肠毒素(LT)和热稳定肠毒素(ST),从而激活肠粘膜细胞上的鸟核苷酸环化酶,改变肠液和电介质的转运而引起分泌进。ST和LT基因探针虽已用于该菌的快速诊断,但在基层条件的限制,有时应急情况下,一时不能解决问题。95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徐汇区6家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其常见致病菌,对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阳性菌株进行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常见致病菌54株,检出率为9.31%,其中ETEC占阳性菌株的57.41%,20~39岁年龄段人群致病菌检出率最高(14.15%),ETEC肠毒素类型以ST为主(ST>LT>ST/LT),ETEC对头孢他啶全部敏感。[结论]ETEC是徐汇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应对ETEC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在腹泻的病原研究中发现,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感染率最高.ETEC菌产生LT(不耐热)和ST(耐热)两种肠毒素,可引起腹泻.目前检测LT的方法很多,有动物试验、免疫学方法、基因探针技术等,1994年本室对常用的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法、家兔肠袢试验法和Biken’s试验法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试验菌株系近几年我省从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共256株,其中34株LT阳性株经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证实.6株标准菌株:LT阳性2株,LT—ST阳性2株,LT阴性2株,由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相似文献   

8.
正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导致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和旅行者腹泻最主要的病因~([1])。ETEC可以同时或单独分泌两种肠毒素:热敏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ST根据其是否溶于甲醇可分为STI(又称STa)和STII(又称STb)两类,STI又根据其来源和核苷酸差异,分为STIa和STIb,STIa由牛、猪或人源ETEC产生,又称Stp~([2-3])。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佛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型分布及毒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外环境水样 ,用常规的细菌培养方法分离非O1群霍乱弧菌。采用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检测霍乱肠毒素 (CT)基因 ,用ELISA检测耐热肠毒素 (ST)和不耐热肠毒素 (LT)。结果 共检测水样 16 4 4份 ,分离到非O1群霍乱弧菌 4 78株 ,分离率为 2 9 0 7% ;血清学分型显示近年佛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主要菌型为VBO7。霍乱肠毒素基因检测阳性率为 1 91% ;耐热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 13 14 %和 12 17%。结论 个别非O1群霍乱弧菌可同时带有多种毒力因子 ,提示佛山市外环境水体中存在的非O1群霍乱弧菌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加强监测对做好感染性腹泻的防治工作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从健康人手分离出产肠毒素豚鼠气单胞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在1988年对健康人手指细菌学检测中,分离出两株生化不同的产肠毒素的豚鼠气单胞菌。以往文献报道豚鼠气单胞菌不产生肠毒素和溶血素,但本次分离菌株经乳鼠和家兔肠攀结扎试验均产生耐热肠毒素(ST),产生量和毒性均高于阳性对照产毒性大肠杆菌。其中1株能产生 ST和 LT(不耐热肠毒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从海南地区111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检测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结果,用乳鼠灌胃法检出耐热性肠毒素(ST)9例11株,病例阳性率8.11%;用DNA基因探针技术检测不耐热性肠毒素(LT),阳性24例30株,病例阳性率为21.62%,ST和LT均阳性的1例,ETEC病例阳性率(ST和LT阳性合计)为28.8%,证实了本地区存在ETEC引起急性腹泻。同时对检出的ETEC菌株做了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
大肠菌杆不耐热肠毒素(LT)和霍乱肠毒素(CT)的检测,对于腹泻病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用于检测的方法较多。其中以分子杂交方法及ELSA。较为敏感、特异和稳定。本文报道三种ELISA对检测LT及CT的比较结果。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一)LT单克隆抗体(LT—McAb)  相似文献   

13.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常见的腹泻病原菌之一,有关其致病性、毒力等方面已有一些文献报道。ETEC不耐热肠毒素(LT)的产生受质粒控制,目前测定LT肠毒素的主要方法是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和LT基因DNA—DNA分子杂交试验。为了解ETEC质粒携带情况与其平板免疫溶血试验结果的关系,我们对本省腹泻病人粪便分离得到的333  相似文献   

14.
虽然霍乱毒素和不耐热性大肠杆菌毒素及其亚单位B在免疫学上是相关的,他们都可以引起抗毒素反应,但是对异种毒素交义免疫保护作用之强度是否相同,则尚未明确。作者以人的不耐热肠毒素亚单位,猪的不耐热肠毒素以及霍乱肠毒素免疫大鼠,在以两种不耐热大肠杆菌毒素免疫时,能对同种和异种不耐热大肠杆菌毒素和霍乱亚单位B毒素产生大于或等  相似文献   

15.
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检测ETEC不耐热肠毒素(LT)的诸多方法中,应用LT基因探针技术被推为当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第4代检测方法。我们应用国产基因探针,对一次引起新生儿腹泻流行的病原菌进行了实际检测,并以国内目前推广应用的检测LT的平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产肠毒索大肠埃希氏苗(ETEC)引起人类腹泻的病例逐年增多,从而相继推出了一些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索(LT)的方法。本文采用超声波击碎菌体,取上清液,按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29株大肠杆菌进行不耐热肠毒素(LT)检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连素作为传统的抗腹泻药物已有3000年,分子量为433,可降低产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不耐热毒素(LT)和耐热毒索(ST)所引起的肠道过度分泌。其抗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一例由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霍乱样腹泻病人,症状典型,经治疗,予后良好。经病原学及毒素测定,该菌株可同时产生 LT 和 ST,对今后遇有霍乱弧菌阴性的霍乱样腹泻病人应考虑此类菌株引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肠菌不耐热肠毒素(LT)和霍乱毒素(CT)间免疫学上的交叉反应性,建立了测定LT 的抗 C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 CT-ELISA).并与 Y-1细胞试验进行为对比,68株大肠菌两法符合率为97%,抗 CT-ELISA PN 值与 Y-1细胞反应强度密切相关(r=0.88)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市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下称 ETEC)的流行状况,对市区内部份腹泻病人进行了该病原菌的调查,检测了不耐热肠毒素(简称 LT),对 LT 阳性株进行生化和药敏试验。结果如下:标本来源本次调查系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科门诊病例,采因腹泻就诊的婴幼儿粪便,作为分离培养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