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套扎线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临床本院住院部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方式进行分组,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处理)和观察组35例(给予套扎线进行阑尾残端处理),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用时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扎线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处理中应用价值更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韩传吉 《药物与人》2014,(6):104-104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阑尾炎痛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缝腹膜及改进阑尾残端处理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年12月,2005年2月,实施阑尾切除术514例,随访到497例,其中239例(改进组)为实施阑尾残端缝扎并用带血管蒂阑尾系膜残端覆盖及关腹时不缝腹膜的方法,与传统阑尾切除258例(传统组)比较,随访1~5年。结果 改进组有4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而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4例,切口感染23例;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切口疝或切口裂开。结论 改进后的阑尾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乔春峰 《工企医刊》2008,21(5):25-26
目的:探讨对传统阑尾切除手术方法的新改进。方法:用高频电刀将阑尾切除后,阑尾残端不再用传统方法消毒,亦不进行荷包缝合包埋残端。结果:所选病例术后病情恢复较快,均在术后7d~8d痊愈出院。结论:高频电刀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方法,且方法简单,效果可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电凝加脂肪垂覆盖阑尾残端在阑尾切除术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3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采用常规方式找到阑尾处理系膜并切除阑尾,阑尾残端应用电凝点烧阑尾残端粘膜至焦状,包埋于盲肠壁做的荷包内后将周围脂肪垂覆盖其上并结扎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阑尾残株炎、阑尾周围脓肿、残端出血及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阑尾残端经过电凝点烧及脂肪垂覆盖其上可有效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发生阑尾残株炎、阑尾周围脓肿、残端出血及肠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马渊平 《药物与人》2014,(12):56-57
目的:探讨电凝处理阑尾术切除术中残端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03月至2014年0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阑尾炎切除阑尾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患者利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15例患者利用电凝处理方式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00%,术后一天患者的肛门排气率为86.67%,术后二天患者的肛门排气率为93.33%,术后三天患者的肛门排气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率80.00%,术后一天患者的肛门排气率为66.67%,术后二天患者的肛门排气率为73.33%,术后三天患者的肛门排气率为86.67%.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凝处理对于治疗阑尾炎切除阑尾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对于阑尾炎切除术中阑尾残端的效果非常好,是一种比较简便、实用的方法,在电凝处理过程中,必须要熟练的掌握电刀的操作性能,熟练地设置手术输出功率,降低不安全因素影响,确保患者能够能够获得术中和术后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不同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荷包缝合方式处理,试验组则给予Hem-o-lock夹闭方式处理。分别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出入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出入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饮食、精神、睡眠及心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m-o-lock方式处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残端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需进行阑尾切除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序号法进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无并发症产生,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孙国志 《药物与人》2014,(12):68-68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9月期间诊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漏率和残端肿瘤残余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吻合口漏率和残端肿瘤残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实施为期-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率和残端肿瘤残余率,减少术后复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牟剑虹 《工企医刊》2013,(6):486-487
目的 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预后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1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B组47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综合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效果.结果 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感染率较低.与此同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住院开销较大,与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相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开腹阑尾术更具优势,然而其手术时间较长、住院开销较大,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镇痛及康复治疗对创伤性截肢患者残端痛、幻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创伤性截肢患者,随机分为围手术期镇痛及康复治疗组A(10例),常规手术治疗组B(10例)。A组应用围手术期镇痛,手术无痛化处理,术后疼痛康复治疗。B组未经无痛化干预,实施常规清创截肢术。术后第1、3、21天,进行疼痛评定。结果A组术后21d未出现残端痛、幻肢痛,顺利安装义肢。B组术后出现残端痛6例,幻肢痛2例,无痛2例,3例因疼痛无法受纳义肢,再次手术整形,神经残端包埋。A组残端痛、幻肢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围手术期镇痛,手术消除残端疼痛性刺激,术后疼痛康复治疗,可以实现创伤性截肢的无痛化救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经脾静脉残端插管抗血栓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9月-2009年9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欲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58例分为两组,常规用药组为对照与经脾静脉残端插管抗血栓治疗预防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彩超监测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4例(17.4%)。预防组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2.86%),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经脾静脉残端插管抗血栓治疗是防治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阑尾切除术是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的一个手术项目。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实施阑尾切除术403例,阑尾残端结扎困难者45例(占11.1%),根据阑尾残端不同类型予以处理,现总结经验,将处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急性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手术切除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Ⅰ期手术切除92例(A组),保守治疗或Ⅱ期手术90例(B组)。随访12~36个月。结果 A组的Ⅰ期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而Ⅱ期再手术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则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手术治疗能及早控制炎症、缩短病程、减少费用,不会增加并发症,只要处理得当,Ⅰ期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毛栋华  江军 《药物与人》2014,(6):112-112
目的:探讨经脐人路与普通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经脐入路腹腔镜、普通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该组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阑尾残端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相较于普通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脐入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缩短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共100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开放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操作时间、胃肠道蠕动时间、接受术后抗感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疗效确切,相对于开放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阑尾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4例行手术治疗的非急性发作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B组均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每组各37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术前24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静脉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结果]两组病例术前24 h各检测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48 h B组各检测项目均明显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按手术实施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以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其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开腹阑尾切除术而言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该种手术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2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患者(120例)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120例)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创口小且美观、康复较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方法 对 98例肝内胆管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治疗方式分A组采用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 4 8例 ,B组采用胆管切开为主的联合手术 5 0例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较B组术后残石率 ,结石复发率 ,再手术率均低 (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石发生、结石复发和再手术率 ,是当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