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法林是深静脉血栓、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瓣膜病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但华法林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影响药效因素多,因此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离不开良好的监测管理与护理.本文通过对一例华法林中毒病例和华法林药理特性的分析,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可以从患者教育、INR监测、药物相互作用、组建抗凝门诊、患者自我管理以及对患者生活饮食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心内科门诊口服华法林治疗的124例患者进行管理及监测INR,探讨基层医院门诊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的方法.结果显示:对门诊华法林抗凝患者进行固定专业门诊管理,比自然状态下的普通门诊,能提高华法林抗凝的依从性、达标率、降低严重的出血不良反应、减少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3.
正华法林钠是迄今为止使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被广泛用于临床。很多中老年患者因为心房颤动或者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钠。但也有一些患者由于担心华法林钠的出血等副作用,而拒绝接受长期口服,这样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为了让更多民众了解华法林钠,下面我们对其作一些简单介绍。华法林钠的前世今生1924年,由Schofield首次报道食用腐烂的香草苜蓿饲料的牛发生出血性疾病。Roderick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与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基因CYP2C9*3(Ile359Leu)突变的关系.方法 9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0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CYP2C9*3的突变情况,根据有无突变进行分组,比较有突变组和无突变组患者每周华法林的维持剂量.结果 93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中检测出CYP2C9*3突变的有14例,无突变的79例,突变组每周华法林维持剂量为(15.22±5.49)mg,无突变组每周华法林维持剂量为(19.83±5.99)mg,突变组华法林的维持剂量明显低于无突变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686,P<0.05).结论 CYP2C9*3突变是不同个体间华法林维持剂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使用华法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检测CYP2C9*3的突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华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和作用时间可以预测,在健康个体,口服90 min后浓度达到高峰,消旋体的华法林半衰期10~60 h[1].华法林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广泛,但因易引起出血,而且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故临床上又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现将华法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与监测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临床疗效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59例,术后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记录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统计安全的PT和INR范围;调整华法林维持剂量,采用PCR-PFLP技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VKORCI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PT安全监测范围为15.36~24.82 s,INR安全监测范围为1.33~2.62.抗凝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1%(21/159),VKORC1基因AA型华法林周剂量[(24.28±10.79) mg]显著高于GA型[(16.64±7.43) mg]和GG型[(12.12±7.17)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VKORC1基因多态性是个体之间华法林维持剂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华法林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临床PT及INR安全监测范围低于欧美国家的推荐范围,因此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注意食物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很多人因此难免会问,有没有一种药可以不用记这么烦琐的注意事项,可以省心省力地吃呢?也有一些人强烈要求换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来代替华法林.那么,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NVAF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钠片,初始剂量为2.0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对照组(未用抗栓药物).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三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时间18个月.结果 136例患者失访4例,进入研究的132例患者中,男77例,占58.3%.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钠片的剂量为(2.5±1.0)mg.随访期间共发生主要终点事件12例,其中华法林组1例(2.50%,1/40)、阿司匹林组4例(9.52%,4/42)、对照组7例(14.00%,7/50),三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84,P=0.353).伴随≥3种危险因素的三组之间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4,P=0.041).华法林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5.00%(2/40)比2.38%(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随≥3种危险因素的NVAF患者,华法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华法林导致出血并发症多数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下(INR 2.0~3.0)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并对二者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随访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为心房颤动住院患者5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华法林组采用华法林治疗,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缺血性卒中发病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49例完成随访,失访率为7.5%(4/53),其中华法林组完成随访28例,阿司匹林组完成随访21例.华法林组缺血性卒中发病1例,发病率为3.6%(1/28),阿司匹林组发病6例,发病率为28.6%(6/21),两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 0.05);成本效果比华法林组每1个单位的有效率需花费16.3元,阿司匹林组每1个单位的有效率需花费10.4元,阿司匹林组花费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病效果更好,但成本较高;而阿司匹林成本较低,但预防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栓治疗现状及影响规范化治疗的原因.方法 收集11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栓治疗的现状、临床事件发生率及未使用抗栓药物的原因.结果 114例患者中使用抗栓药物治疗共77例(67.5%),其中华法林组15例(13.2%),阿司匹林组62例(54.4%);37例(32.5%)未使用抗栓药物治疗(未抗栓组).三组患者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7例(14.9%),其中阿司匹林组6例(9.7%,6/62),未抗栓组11例(29.7%,11/37),华法林组无缺血事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华法林组与未抗栓组、阿司匹林组与未抗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10),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例CHADS2评分≥2分的患者中,医生未行栓塞风险评估,未服用华法林8例;医生过分担心出血风险未服用华法林7例;患者不知道应服用华法林14例;患者担心出血未服用华法林13例;不愿长期服用华法林并监测凝血指标18例;原因不明5例.结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使用率低,应规范化治疗.医患因素均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应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观察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其中口服华法林组15例,初始治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起始剂量为2.5~3.0mg/每日监测INR值,INR值稳定在2.0~3.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予以华法林口服,每3日监测INR值并调整剂量,维持INR值2.0~3.0之间.后每2周监测INR值.利伐沙班组14例,口服利伐沙班片剂10 mg,Bid.观察3个月.观察患者的血栓栓塞症状的缓解时间、新发生的肺血栓拴塞症、治疗期间的出血事件,抗凝治疗期间任何原因导致的药物剂量的调整及停药事件.[结果]两组间静脉血栓栓塞的缓解时间、新的DVT的出现及新发的肺静脉血栓栓塞症无明显差异,华法林组出血事件较之利伐沙班组多.华法林与利伐沙班口服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两者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华法林组出血事件较之利伐沙班组增加,华法林组药物调整的频率明显增加.[结论]利伐沙班与华法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相当,但利伐沙班较之华法林的出血事件较少,不需频繁调整药物剂量,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药学门诊对服用华法林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方法:选择2019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80例药学门诊服用华法林患者的随访资料,对其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存在的问题,并拟定相关对策。结果:经研究发现,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服药依从性较差,对该药物了解程度不足等。结论:为进一步保障服用华法林用药安全性,应结合患者服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药学门诊随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华法林剂量与国际标准化比率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的可能因素,以便更正确地使用华法林.方法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196例,观察华法林治疗起始剂量、维持剂量、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监测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体重与华法林维持剂量存在相关性(分别为r=0.307,P<0.01和r=0.276,P<0.01;两者一起r=0.390,P<0.01).而体表面积和身高与华法林维持剂量无相关性,回归模型解释了约15%的剂量差异.目标INR在1.5~3.0时,华法林维持剂量为0.62~6.25 mg/d,平均为(2.03±0.90)mg/d.其中维持剂量≤2.0 mg/d的患者占63.3%,维持剂量在2.1~2.5 mg/d的患者占17.3%,维持剂量在2.6~3.5 mg/d的患者占10.2%,维持剂量>3.5 mg/d的患者占9.2%.INR达到1.5需3~12 d,稳定于1.5~3.0需要8~40 d,中位时间为21 d.结论 华法林临床剂量使用个体差异大,与年龄、体重相关性较强,尚有85%的剂量差异在回归模型中无法解释,这可能与饮食、合并用药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华法林属于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现如今早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患者若在服用华法林时,服用方法不对,则很容易使其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降低了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本文将对华法林与食物、中草药以及西药等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阐述,希望能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瓣膜置换部位以及和CYP2C9基因多态性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个体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瓣膜置换术后个体根据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控制在1.5~2.0调整华法林维持剂量,采用PCR-RFLP技术对37例汉族和51例维族换瓣个体以及184例和197例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和维族体检健康人群进行CYP2C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汉族换瓣个体华法林维持剂量(2.47±0.73)mg,维吾尔族换瓣个体华法林维持剂量(3.00±0.99)mg。两族剂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YP2C9*1*1基因型个体其华法林维持剂量为(2.89±0.93)mg,CYP2C9*1*2基因型个体其华法林维持剂量为(2.92±0.65)mg,CYP2C9*3*3基因型个体其华法林维持剂量为(2.21±0.75)mg,CYP2C9*3*3基因型个体其华法林维持剂量与CYP2C9*1*1和CYP2C9*1*2基因型个体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对换瓣个体华法林维持剂量没有影响,r2=0。CYP2C9基因多态性和瓣膜置换部位对华法林维持剂量有显著性影响,r2分别为0.145和0.077,P=0。结论:CYP2C9基因多态性仅能解释部分个体之间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差异,并不能解释民族之间维持剂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别嘌醇对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影响。方法收集华法林抗栓治疗的慢性永久性房颤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治疗组(120例)维持原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嘱低嘌呤饮食;联合治疗组(120例)在常规华法林抗栓治疗,低嘌呤饮食的基础上,加用别嘌醇10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NR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的INR较华法林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别嘌醇会增加华法林的抗栓作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INR,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华法林、阿司匹林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心房颤动患者2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每组106例.比较两组血栓栓塞和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华法林抗凝治疗组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7.5%(8/106),显著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的17.0%(18/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106)和8.5%(9/1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各种因素,以更好地发挥华法林药效,提高治疗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归纳分析药物、食物、病种、遗传等因素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规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减少出血的风险。结论:华法林的治疗窗较窄且个体差异大,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19.
汪扬 《现代保健》2010,(27):85-86
目的提高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率,以减少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以减少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04年5月~2009年5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3.33%,无出血并发症为发生。结论无抗凝禁忌证的心房颤动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服用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华法林自我管理是否优于常规管理。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关于使用华法林的的患者自我管理和常规管理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间从2001年1月—2012年1月。对纳入资料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RevMan5.0.25软件。结果共纳入5个RCT。对5个RCT进行Meta分析,累计华法林自我管理组1 917人,常规使用华法林组1 848人,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值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比例自我管理组与常规组的均差为3.66(95%CI为2.59~4.73,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华法林自我管理优于常规管理。去除样本量最大的研究,对剩余的4个RCT进行Meta分析,累计华法林自我管理组454人,常规使用华法林组396人,华法林INR值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比例自我管理组与常规组的均差为2.71(95%CI为-0.26~5.69,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华法林自我管理效果不优于常规管理。结论华法林自我管理效果优于或等效与常规管理效果,不差于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